胡雪岩经商多厉害?杜月笙做人多高明?看完这两个故事,恍然大悟

经商要学胡雪岩,做人当学杜月笙!这是曾经看过的一篇爆文的标题,之所以能成为爆文,表明大部分读者还是很认可这个观点的,那么,胡雪岩经商多厉害?杜月笙做人又有多高明呢?这两位人物本处于不同年代,很难拉倒一起讨论,不过,巧合的是,他们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具有象征意义的雨伞有着不解之缘,他们与雨伞之间的故事都有引人深思的地方,可以看出胡雪岩经商的厉害和杜月笙做人的高明。以下就分享胡雪岩和杜月笙关于雨伞的这两个故事,引人深思,恍然大悟,看懂的都是高手。

胡雪岩经商多厉害?杜月笙做人多高明?看完这两个故事,恍然大悟

故事一

话说有一位商人遭遇经营危机,积蓄一笔资金来周转,数额巨大,他自己根本没办法解决,想来想去,他想到了胡雪岩,想要将自己的产业以非常低的价格转给胡雪岩。胡雪岩查明情况后,同意收购,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胡雪岩给出的收购价是正常价格,并不是趁火打劫,低价收购。

那位商人感激涕零的同时,深感不解,便询问胡雪岩为什么要这样做?胡雪岩微笑着说:生意场上,谁没有个难处,我以这个价格收购,只是想帮你暂时保管资产,等到你将来度过难关,想要赎回去的话,随时欢迎。”

商人走后,伙计们纷纷表示很不理解胡雪岩的做法,有便宜不占实在太傻了。胡雪岩于是就给他们讲了一个自己年轻时关于雨伞的故事:

那时,胡雪岩还只是一个钱庄的小伙计,主要做的是打杂的工作,有时还需要帮掌柜去讨债。一天,胡雪岩外出讨债时,正好碰到了一场大雨,他当时随身携带着雨伞,就顺便请一位陌生的路人共打一伞以避雨。那次以后,胡雪岩养成了习惯,每次下雨,只要带伞的话都会帮别人一把,然后,他惊奇地发现,下雨天自己忘带伞时,也会有人来过来帮他打伞。

从这次为别人打伞的经历,胡雪岩悟出了付出就有回报的道理,这也是他愿意无偿帮助那位商人的原因,正如他所说:“那位商人产业是辛辛苦苦才得来的,我如果趁火打劫、趁人之危,那无疑是小人之举,很可能让他一辈子都无法翻身。相反,我帮他一把,自己并没有损失,反而还因此结交了一位生意上的朋友,又何乐而不为呢?”

胡雪岩经商多厉害?杜月笙做人多高明?看完这两个故事,恍然大悟

后来,那位商人度过难关后,果然找胡雪岩赎回了产业,从此,也与胡雪岩结为莫逆之交。更重要的是,胡雪岩乐于助人的故事流传开来后,不管是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还是顾客,都对他敬佩有加,而他的生意自然也是越做越大。

经商启示:生意场上,谁都会有雨天没带伞的时候,你如果愿意帮别人撑伞,那么,在你遭遇雨天的时候,也不愁没人帮你撑伞。胡雪岩没有趁火打劫,反而是雪中送炭,为自己赢得了好的名声和信誉,也充分证明了经商即做人的道理。

故事二

杜月笙是旧上海的一位传奇人物,从一个小混混一路发展成为旧上海滩皇帝,其做人的智慧一直被传为美谈,也有很多非常经典的故事,其中一个恰巧也与雨伞有关,不过,这个故事并非发生在杜月笙身上,而是他祖父的经历,只不过是由杜月笙亲口对记者讲出,可以说,这个故事在做人上对杜月笙影响极大。

故事发生在咸丰年间,因为局势动荡,杜月笙祖父将自家的家产兑换成了银票,然后又专门定制一把雨伞,将银票藏进雨伞的伞柄之中。做完这一切,祖父将自己打扮成普通老百姓,带上雨伞返回苏州老家,准备就此隐居。尽管祖父小心谨慎,但意外还是发生了,进入苏州城后,因为赶路太过疲劳,他在一家商店门外眯了一会眼,结果醒来后发现,装有银票,也几乎装着他身家性命的雨伞,竟然丢失了!

杜月笙的祖父是一位在生意场上打拼多年的商人,虽然遭遇这样的不幸,心下也是一阵慌乱,不过很快就镇定了下来,他仔细观察和思考后,认为自己随身携带的包裹并没有被翻动的迹象,拿走雨伞的人应该不是什么专业的小偷,而应该是顺手牵羊的过路人,且这个人应该就住在附近。

胡雪岩经商多厉害?杜月笙做人多高明?看完这两个故事,恍然大悟

于是,杜月笙的祖父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并想办法购置了修伞工具,做起了修伞的小生意。时光匆匆,半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祖父还是没有等到自己的那把伞。不过,在修伞的过程中,祖父了解到,这里的人并不怎么喜欢修伞,一旦雨伞出了问题,更多的选择是换一把新的。于是,他又转而做起了“旧伞换新伞”的生意,而且几乎没有差价,一时之间,生意做得是颇为红火。

没多久,杜月笙的祖父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一天,一个中年人拿着一把破旧的雨伞赶来换新雨伞,他接过一看,正是自己装有银票的那把雨伞,在注意到伞柄完整无损,银票还在其中后,祖父不动声色给那个人换了一把新伞,顺利地拿回了自己的银票。

做人启示:杜月笙讲的他祖父的这个故事,是想说,做人要有智慧,但更要有耐心,要坚信种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遇到问题,不是想着如何去找别人的麻烦,而是要保持淡定,靠恒心和坚持去解决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