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歲半的小孩子喜歡咬人呢,趁你不注意就咬一口,很喜歡咬人,怎麼解決?

龍虎山李道長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有一段時間特別愛咬人,有時候是咬自己的手,有時候是咬大人的胳膊,或者孩子上幼兒園以後出現咬其他小朋友的狀況,這是怎麼回事呢?



小孩子愛咬人的原因

一、之前沒有順利度過的口腔敏感期來刷存在感了

口腔敏感期是寶寶們要經歷的很重要的一個敏感期,這個敏感期通常在半歲左右來臨,然後需要在2歲之前完成,表現為:

  • 吃自己的手指或者腳丫子
  • 拿到什麼就啃什麼
  • 什麼都想用嘴嚐嚐

這些行為會被很多大人解讀為“不乾淨、有細菌”的行為,從而加以制止。但正是因為制止,造成了孩子以後會出現咬人的行為。

為什麼會有口腔敏感期呢?為什麼孩子非要用嘴來咬東西呢?

這是因為口腔是寶寶用來認識世界感受世界的重要途徑,而視覺發育比較慢、手部意識還沒有建立完全,更別提精細動作的發展了,

寶寶只能用先用口腔來感受事物的形狀、性狀、軟硬、質感,同時不斷練習如何使用舌頭和牙齒,咬手指咬腳趾更是用來喚醒關於手和腳的身體意識,讓寶寶知道自己的手在哪裡,腳在哪裡。

當寶寶的手部意識發展起來以後,精細動作越來越熟練,五根小指頭可以更靈活,就可以使用手來接過感受世界的任務了,口腔就退出了這部分的舞臺。

如果在這個期間,口腔的探索功能被大人人為的阻止,比如不讓吃手、不讓咬玩具等過度保護的行為,那麼短時間內口腔敏感期是會被暫時壓制並推遲,但是,他會在未來某個時間段又會出現,刷存在感,這個時候孩子們就會出現以下行為:

  • 孩子會搶別人的食物
  • 撿掉在地上的食物
  • 咬人



二、孩子咬人有可能是一種為了引起大人注意的互動方式

如果孩子並不是因為口腔敏感期來找補的原因,那麼大人需要從對孩子的關注度和互動方式的角度來考慮。

一歲半左右的孩子正處於分離焦慮期,這個時候孩子特別粘人,希望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和關注度,如果家長平時無法充分滿足孩子的關愛需求,不和孩子互動,那麼孩子會非常敏銳的去觀察哪些行為能夠得到大人的關注。

在孩子看來,家長對自己生氣也是一種關注方式,假如偶爾有一次孩子無意咬了大人胳膊一下,或者大人以逗孩子的目的咬了孩子胳膊一下,大人都表現出同平時冷漠態度截然不同的狀態,無論是開心還是生氣動怒,孩子就會本能的記住:原來咬人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會對我說話了,看著我了,回應我了,這個方法真管用,以後就用這招了!



該怎麼解決寶寶咬人這個問題呢

找到孩子咬人的原因以後,再來解決咬人的問題,

一、如果是因為口腔敏感期推遲的原因的解決辦法

根本解決辦法就是創造條件滿足口腔敏感期,讓它順利度過。

所有的寶寶都需要經歷這一環,都是用嘴來開啟認識世界的大門,我們要尊重這個發展規律,並提供充足的工具幫孩子度過:

1、提供不同材質的、安全的東西給孩子啃咬

孩子並不是愛咬人,而是喜歡在咬人的過程中,舌頭和牙齒接觸到皮膚的感覺,還會嚐到鹹鹹的味道。

那麼,家人就準備一些軟的、硬的東西給孩子啃咬,比如食物、咬咬膠、只要是安全的都可以讓孩子咬一咬

可啃咬的東西種類越豐富,孩子的啃咬滿足感越強,口腔敏感期度過的就越快。

2、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每一個人都不可能生活在一個無菌的環境中,孩子吃手啃咬玩具並不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每天做到勤洗手就可以了,過度保護反而會降低孩子的抵抗力。



二、如果是孩子尋求關注的原因的解決辦法

1、不要上綱上線、過度反應

這個咬人的行為並不是大人所定義的壞的行為,一歲半的孩子咬你的時候不可能是惡意的攻擊性行為,看你大聲喊到:呀,好疼!他有可能還會笑的嘎嘎嘎的,然後再來一口,這就是明顯的互動行為。

所以,有時候“禁止往往就是強化”

不如默默地,不動聲色,別理他,他咬完以後看你沒什麼反應,就會覺得沒意思了。別指望對一歲半的孩子講大道理,他們的認知水平決定了只能聽懂你最簡單的指令。

2、增加其他親子互動的方式

多和孩子做遊戲吧,比如這個階段最喜歡的躲貓貓遊戲,只要讓他感受到其他互動方式的魅力,咬人這個玩法就會被慢慢取代。

高質量的親子陪伴能夠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我是堅持科學育兒的墨仔媽媽,一名嬰幼兒睡眠顧問,希望能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嬰幼兒睡眠、大運動發展、母乳餵養、輔食添加方面的經驗,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養育孩子不僅需要愛,還需要知識

墨仔媽媽育兒


哈哈哈哈...我小時候有段時間也特別喜歡咬人..後來我爸把我治好了...

方法是這樣的:

爸:小朋友你為什麼喜歡咬人啊

我:不知道...就咬!

爸:哦,看來你覺得咬人很好玩,但是咬人我會痛..咬人不對哦!

我:太小,聽不懂....

爸拿著手給我:你咬吧..

我:嗷嗚一口,咬下去...很開心...

爸:來,再咬一口,使勁兒咬!

我:嗷嗚一口,啊啊啊啊啊..哭到停不下來...

我爸趁我不注意,把他的手換成了我的手!!

疼到哭得停不下來,再之後我就不咬人了...

其實小朋友咬人不外乎三點原因:

1、不是真的知道咬人會疼(比如我)

2、咬人的時候家長反應很大,小朋友覺得好玩(比如我家寶寶)

3、出牙了,癢癢,疏解一下

應對的方法大概就是:

1,明確告訴小朋友,你會痛,不能咬,並且有條件的基礎上嘗試讓她感受一下痛..

2、淡化被咬的反應,每次被咬用表情和手勢平靜的告訴他不可以

3、給她準備一個咬咬膠...牙齒癢癢了告訴他啃咬咬膠...

我這麼跟我家寶寶做的,貌似沒咬過我兩回..也沒有故意咬人玩...

現在這麼大了哦!



蛋寶寶的朋友


雖然身為兩個孩子的寶媽,但這個問題我真不好回答,咬人這件事我家寶寶從來沒有過。連吃手指這類都是短暫的那麼幾個月之後就沒有了。

但是我可以和你分享下我家寶貝在口欲期時的餵養方式。

首先我是特別愛給寶寶買零食的媽媽,在之前的問答中我也提到過,非常不好的一個習慣,導致了很多問題,這裡不詳細說了看我的問答即可。咱們主要講小盆友吃零食可以轉移注意力,適當給些小零食,當看到寶寶有想去咬人的跡象,就往他手裡塞點小零食,轉移一下注意力,讓他嘴裡有東西可嚼,慢慢的對咬人就沒什麼興趣了,畢竟咬人也沒什麼味道是吧!


皮哥豆妹


在孩子0到2歲的時候,他是口欲期的關鍵期,這個時候,母乳要提供足夠,而且要恰當,如果孩子斷奶時間比較早,比如說一歲以內就斷奶了,孩子往往他的口欲期沒有得到滿足,長大以後就容易咬手指,來滿足他的這種慾望。口欲期沒有得到滿足的孩子,長大以後還喜歡嚼口香糖,咬橡皮頭,有的長大以後吃瓜子,長大以後很容易話多,罵人,咬東西,都是因為小時候,口欲期沒有得到滿足所導致的。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如何做才能滿足嬰兒的口欲期呢?

因為孩子一出生以後,他是用嘴來適應社會來適應世界來認識世界的,他會拿著自己的手咬一下,再拿著別人的手咬一下,她來分清,這是我的手,那是你的手,他會拿著玩具咬一下,辨別它是不能吃的,有的就愛咬這個玩具,有的時候,家長會認為它在磨牙,所以允許它要磨牙是一個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滿足他的口欲期,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在0到1歲的時候是用嘴來進行的,他不能認識人還是物,都是通過嘴來認識。另外孩子咬人,拿著別人的手往自己嘴裡放,也是對別人的一個認知,他並不像大人解讀的那樣,孩子咬人等不良行為。

我們要給孩子給0到2歲的孩子提供比較安全衛生的這樣的玩具,包括磨牙棒,安慰奶嘴都是可以的,來滿足她的口欲期的這種需求。


家庭教育心法


1歲半的小孩子,已經能聽懂父母的話了。當父母試著跟他溝通,並用事實來證明,孩子一般是可以明白的。

不過父母要根據具體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

1、寶寶不知道咬人疼

朋友家的寶寶最近養成了一個壞毛病,吃奶的時候會咬媽媽。朋友每次被咬的特別疼,但是看著孩子無辜的大眼睛也下不去手打。

然後朋友試著跟寶寶溝通:你咬媽媽的時候,媽媽會特別疼!你咬一下自己試試看。

然後把寶寶的手放在寶寶嘴裡,寶寶一咬果然疼,就這樣平安度過幾個星期。

後來寶寶可能忘了,又開始咬,朋友再次溝通,讓寶寶咬自己的手,結果就好了。

2、寶寶想要奪回父母的注意力

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正處於“以自我為中心”的巔峰年齡,在他心目中,父母是為自己服務的。當父母的注意力不在他身上的時候,他會用其他方法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如果有效,他會一直用。

在父母陪伴寶寶的時候,儘量將注意力放在寶寶身上,這樣的高效率陪伴,也會讓寶寶更有安全感。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福林媽咪,每天為您推薦落地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福林媽咪


一歲半的寶寶愛咬人,是受寶寶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響。我家二寶也是正處於咬人的階段,結合他的情況,簡要分析下原因:

1.寶寶處於長牙的階段,在牙齒萌出的過程中,寶寶會感覺到癢,咬東西可以緩解牙齦發癢,會讓寶寶感覺到舒服,所以此時的寶寶會比較喜歡咬東西,你會發現寶寶不只是咬人,他還會咬玩偶、積木、勺子等,凡是能咬的東西他都會咬,我家二寶就是這樣,抓到什麼東西就喜歡咬,把玩具咬得沾上一堆口水。

2.一歲半的寶寶已經能聽懂成人的部分說話內容,但還說不出來詞語,所以會通過動作表達他的感情,咬人就是其中一種方式,寶寶會通過咬人來表達他的喜怒哀樂,以我家二寶為例,他特別興奮的時候會咬人,而且喜歡咬我,尤其是咬我的胳膊,每次他一將頭放到我的胳膊上,我就開始防備著他。

3.寶寶還處於口欲期,喜歡通過味覺來感知事物,所以除了用手感知外,還會通過用嘴咬這一方式來感知,咬一咬、嘗一嘗東西是什麼味道的,酸的還是甜的,或者是沒有味道的。

4.寶寶比較調皮,出於好玩的心理會去咬人。這個原因是結合我家二寶的情況分析出來的,因為我發現,有時候,他在咬我的胳膊時,我會條件反射地立馬抽回胳膊,並會說聲疼,二寶看到我的一連串反應後會高興地大笑,這跟他成功拽到我的頭髮時的表現是一樣的,所以可能他覺得咬人會比較好玩。

以上是我認為寶寶喜歡咬人的原因,針對這些原因,可以採取相應的方式進行引導,讓寶寶順利渡過這一特殊時期。在寶寶的牙齒即將萌出的時候,可以給寶寶牙膠或磨牙棒,讓他咬一咬,緩解牙癢;同時,家長儘可能地多陪伴寶寶,和寶寶一起玩耍,帶寶寶外出溜達,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引導寶寶用其他方式表達感情;另外,如果寶寶是出於好玩的想法咬人,可以用語言或表情告訴他這樣是不對的。二寶搗蛋時要咬我,我會給他說不,並用嚴肅的表情看著他,讓他明白不能咬人,雖然他過會兒就忘了,但當下就不會再咬了😂。


陽媽愛育兒




一歲半的孩子喜歡咬人,可能是以下幾種原因:

1. 孩子在口欲期嗎?

(0-1歲)口欲期指的是孩子吸允需求就是口腔期(也稱口欲期)的重要表現。比如孩子愛叼奶頭、愛吃手、愛啃東西、碰到小嘴巴的東西下意識就來咬等等就是這種原始欲力的一種表現。

那麼一歲半的孩子愛咬人 就不一定是口欲期的表現了,家長應該認真對待。要告訴孩子,他咬人會痛的,不然他也讓媽媽咬一下試試看。

2.孩子咬人是因為長牙嗎?

孩子長牙期間,牙癢,想咬人,那麼大人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小指頭餅乾、硬的麵包,讓孩子磨牙。

如果孩子依然還是想要咬人,一定要教育孩子咬人是不行的,咬人的孩子沒有人喜歡的。

3.孩子咬人是一種習慣嗎?

如果孩子咬人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他覺得好玩,那麼大人一定不能覺得孩子還小 他不懂事,就遷就他。

這樣會害了他的。不說遠的,就說近的,他在家裡咬人覺得開心好玩,到外面和小朋友一起玩也覺得好玩咬人,會有什麼後果呢?小的,是其他小朋友遠離他,不和他玩;大的,把別人小朋友給咬傷了要怎麼辦?

所以說,孩子小,有咬人的做法和習慣,家長和家人要正確做出指導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轉移孩子要咬人的注意力,千萬不要縱容,當然也不要打罵。



謝謝。


霏霏桃子姐


你好,一歲左右的孩子咬人是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這個時期的孩子一般處於口欲期,嘴比手要敏感的多,咬人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法之一,它會用嘴去發現一切,並將任何能夠拿到的東西都放進嘴裡嘗試一下,體驗一下物品的軟硬度,溫度或者是味道,咬人也是一種體驗。當孩子咬人時,父母或者照顧孩子的家屬,要表現出不高興或極為嚴肅的樣子,讓孩子知道你把別人咬疼了,這樣做是不好的,家長千萬不要認為這樣是好事,當著孩子面還笑,讓孩子誤認為受到了表揚或者鼓勵。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東西,便於孩子去咬,比如磨牙餅乾或者磨牙棒等等,過了口欲期的孩子,咬人的毛病會逐漸消失。



小白真ok


一歲多的寶寶咬人有幾種情況:

1.長牙,牙齦不舒服

2.口欲期。寶寶就喜歡用嘴巴去探索世界,吐舌頭,吃手,咬人這些都是寶寶不同階段的認知探索過程。

3.寶寶與其他小朋友交流時,當情感無法用準確的語言表達也會通過咬人來表達。

怎麼解決?

媽媽們可以準備一些乾淨衛生的東西給寶寶咬,滿足口欲期,比如磨牙棒,可以自己做一些磨牙小餅乾。如果跟小朋友玩咬人,千萬不要責怪小朋友,要告訴他們正確的表達情緒。


早早麻麻快樂育兒


我家二寶也是!我也很納悶,牙齒也都張齊了,動不動就咬人!每次也揍她就是不長記性!上次晚上她趴我身上玩,張嘴就是一口,我二話不說對著她屁股來兩巴掌,!現在有時候還會跟大寶玩耍時候,小孩紙爭東西,爭不過就咬,每次也說她,狠狠揍一頓還是記不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