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塔大冷麵是瀋陽最好吃的冷麵嗎?

Vivian219593145


西塔大冷麵確實是火,本人一年得去七八十次,上癮。它火了有幾十年了,二十幾年前還是平房的時候屋裡沒坐,不論你是開奔馳的還是騎倒騎驢的都是端著碗在馬路上蹲著吃,還有租紙殼的好像五毛一張。一盤狗肉整點白酒很享受。現在漲的有點貴了,冷麵十四一碗鹹口的,一定要現下的,有嚼頭。啤酒一定要綠牌,瀋陽獨一無二的綠牌雪花,有點麥芽味還不貴,但是隻能在一二樓喝,三樓不讓。狗肉是燻過的不膩人,拌菜喜歡辣白菜,小蝦,腐竹,狗寶,大腦瓜。辣椒麵好像比以前的辣了,味道還行。就是夏天去晚了沒坐得等,冬天去最好,喝點白酒來點狗肉拌菜辣的出一身汗,很爽的。去的話一定要到二樓,比一樓靜,有服務員給上菜,在一樓跟他們要點辣椒麵都費勁,記住點狗肉要白一點的,別要太黑的,最好是狗排的位置不發才。不知道現在裝修完了嗎,半年沒去了,等回瀋陽的吧。


斷臂螳螂


一說瀋陽西塔大冷麵,我的腦瓜子“轟”地炸開了,“嗡”地響起來了。

那年,請老遠老遠的鐵西朋友吃西塔大冷麵。說實話,在那住了幾十年,沒去過,害怕。

一是害怕那裡的炮火連天。走近冷麵店,距離大門還有幾米距離,耳朵裡就開始嗡嗡響。進門後,好傢伙,就像進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主戰場。人的嘈雜聲像各種槍炮、炸藥包、手榴彈、坦克鐵鏈子隆隆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

二是害怕那裡的硝煙瀰漫。室內霧氣燎燎,人影攢動,哪是人哪是碗哪是冷麵哪是桌椅板凳,沒有孫猴子的眼神還真一時半會兒分不清。進到那裡,全靠感覺端冷麵找座位往嘴裡瞎扒拉。

三是害怕那裡如履薄冰。估計現在不會了,那年,店裡的地上溼了咕嘰,油嘰咯奈,泥性狗臭,粘了吧嘰,溜滑溜滑的。都不敢正經走道,唯恐“啪嘰”滑個大仰八叉,整一身油泥。

在那裡吃冷麵,面對面說話得可嗓子叫喚。否則,光看見嘴動太,聽不見聲音,倆啞巴。總之,那年西塔大冷麵一個字“火”,火得不得了。現在咋樣,不知道了。怕了,不敢去了。





0大木瓜0


這麼說吧,很多年前,我吃西塔大冷麵,就是一股臭腳丫子味!一口都吃不下去,這東西特別奇怪,慢慢的又被朋友拉去幾回,第一次吃一口,喝一口湯,放那了,不行,還是臭腳丫子味。第二次,吃兩口,多喝了幾口湯,放那了,還是不行,陸續去的多了,完了,控制不住了,辣椒麵子一放,一碗吃了,還得多喝點臭腳丫子味的湯,導致現在沒事就想去吃一口,一碗冷麵,幾個小涼拌菜,一盤狗肉,整兩瓶一樓的鮮啤酒,此處吐槽一下,一樓鮮啤不讓拿二樓喝,拿上來就加錢,也是醉了!這個東西挺奇怪的,愛吃它的,提到就不行,就淌哈喇子,不愛吃的,比咽藥都難!哈哈哈哈,完了!又受不了了!哈哈哈!!!!


揚了二怔_2046


我是個冷麵控,隔幾天就得去吃回,我記得瀋陽飯店賣冷麵的時候是改革開放後1982年左右。當時三毛錢一碗,隨著社會的發展,一毛錢一毛錢往上漲。西塔1985年去吃一回,第一口差點沒吐了,那時候窮,沒敢扔,面硬著頭皮挑吃了,湯是一口沒喝。看著馬路邊上一堆人的各種吃相,發誓再也不來吃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這期間也吃過各種冷麵,什麼冷麵大王,阿瑪尼,雲峰大冷,白鶴大冷,牡丹江,七千裡,啊美麗…等等。直到有一次從高速蘇家屯口下來,第一次吃到了老友誼蘇區大冷,吃知道原來還有這麼好吃的冷麵!!!後來在蘇區又吃了現代,大成,工農兵,韓麥等等,現在根據自己的口味經常去的就是現代。每週都開車去吃一次,大肉醬,大肉粒……真好吃。為蘇區大冷點個贊,沒吃過的朋友去品嚐一次絕對了。

現在偶爾也去西塔大冷麵吃一回,能接受,味道依舊,不過吃的都是回味了。

對了,順便說下冷麵的歷史。大家知道為什麼冷麵有甜口和鹹口麼?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得知,朝鮮在過去很窮,只有有錢的達官貴人才有能力吃起糖,老百姓吃的冷麵因為窮所以只能放鹽,這就是甜口和鹹口之說。

好了不聊了,說的我想吃冷麵了。走,去蘇區吃去…!


悟空說道


前幾日去圖書館借書,中午順道去了旁邊的西塔冷麵。店面挺乾淨,要了碗冷麵加點串,一共消費不到60,價格還算可以。面做的也蠻快的,麵條還不錯,不過味道嘛,只能說挺一般,酸甜口的酸甜都不夠,最不能忍的要辣椒油居然要單獨收費,立馬就呵呵了,你家筷子收費不?反正下次不去了,還是直接去韓式燒烤店吃好了,價格比他家還便宜一些。


點綴凡塵


西塔冷麵真是兩個極端,愛她的人,時間久了不吃就想。不愛吃的人就理解不了,為什麼那麼難吃的東西那麼多人吃,都是精神病麼!!!小時候爸爸強拉硬拽去吃,媽媽給我帶著白糖,對上醋才吃的下去,後來吃習慣那個味兒了,慢慢就習慣了,習慣就愛吃了。到西塔上來直接去喝半碗湯,在點餐,幹豆腐就冷麵,後面在快點醋,自在!以前總吃狗肉,後來不吃了,吃不下去了,再也不吃了


好久不見JOBS


那是在學生時代的一個冬天,頂風冒雪走到西塔附近,突然發現一扇破門掛著一個破棉門簾子,一開一關的不斷有人進進出出,開門時一股白色的蒸氣不斷從門縫湧出。好奇心驅使我進去一看,屋內人滿為患,人聲嘈雜,霧氣濛濛,原來是個冷麵店,由於座位有限,多數人都是站著,手端一大碗冷麵,風捲殘雲般地大口吃著。看著我心裡都涼。大冬天的吃冷麵,看那些人的吃相,真是難以理解,於是決定親自嘗一嘗。一碗剛壓出來的面加上鹹口湯,再來一勺幹辣椒麵,倒點醬油一拌,第一口感覺生辣椒麵味帶著冷麵的鹼香味,咬一口勁道順滑,越嚼越想吃,越辡越大口,瞬間一碗麵下了肚。奇怪,吃完冷麵不旦沒覺得涼,反而胃裡在辣椒麵的作用下熱呼呼的,全身也不冷了。此後,我與西塔大冷麵結下了不解之緣,從談戀愛、結婚、生子、工作……把親朋好友、同事都領上道了,儘管西塔大冷麵幾經擴建、裝修,但西塔大冷麵之情懷一直沒變。

自己總結西塔大冷麵之所以好吃有以下幾點:

一.冷麵是機械現壓而成,下鍋煮熟後涼水炸一下,冷麵勁道有嚼頭,口感好。

二.冷麵食用鹼成份多,鹼香味特濃,尤其胃酸多的人大多愛吃西塔大冷麵。我是酒後第二天必吃大冷麵,中和胃酸,有養胃功效。

三.冷麵湯是煮牛內湯加自來水兌醬油而成,其好吃秘決是冷麵店身後就是瀋陽醬油廠,原漿醬油功不可沒。

四.幹辣椒麵潑上一層,半點油星沒有,略苦微辣,加上鹼香味和醬油味一混,那味道,絕了!

這口味不是所有人都愛吃,但愛吃的人多數是酸性體質,胃酸分泌多的人居多!

上圖不是真正西塔大冷麵!


懶散斜陽1


從來沒發過評論,看今天的話題和評論真的想說幾句,西塔大冷好吃不好吃,是因人而異的,本人39歲 ,19歲開始吃大冷,現在還是沒吃夠,現在保持每週最少兩次大冷,曾經兩年每天都得吃一頓,去外地呆了3年。有同學朋友去外地找我問我帶點什麼,我說帶點大冷的冷麵湯吧。瀋陽好多冷麵店,主營鹹口現壓的比如白鶴,長江,朝大,順通等,這些我認為都沒有大冷好吃,醋,湯、辣醬面不夠勁。至於評論好多愛吃酸甜口冷麵的,本人奉勸在外面別吃,酸甜口的冷麵裡面的甜瀋陽所有的冷麵店放的都是糖精,我在外面吃酸甜口的冷麵入口是苦的,並且面很少有現壓的,都是西塔批發的,非常便宜,裡面膠質比較多,不是百分百純麵粉,如果非常愛吃酸甜口,建議上現壓冷麵的冷麵店買冷麵回家自己下。自己調湯,非常簡單。還有的說蘇區的肉醬冷麵最牛逼,確實還行,本人也有段時間非常愛吃,最開始愛吃老友誼,後來愛吃老黃牛。但是肉醬冷麵也就在蘇區好使,在瀋陽現代和老黃牛有分店,但是現在這兩家都快黃了。沒啥人。本人我也不怎麼去了,肉醬冷麵沒有後勁。西塔大冷,我的最愛,我吃一輩子!


用戶4802023672149


呵呵,看了前面幾位的回答,我只想說,有些人真的沒有領會西塔冷麵的精髓!對於我來說西塔冷麵吃的是情懷,吃的是回憶!請不要拿你現在的口味去評判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口味!我是個七零後,我記不得是具體哪年吃的西塔冷麵了,但第一回吃冷麵的情景卻歷歷在目,我是坐著父親的二八車大梁上去吃的,記得那時是上午十點左右吧反正沒到中午飯點,但沒到飯店門口就看見飯店門口蹲著不少人在馬路牙子上端著大碗邊吃邊抽著氣,吃啦吃啦吃著面,爸爸拉著我的手進了店裡,感覺地面又黑又滑而且還很溼,店裡瀰漫著鹼味和狗肉的腥味!爸爸買了面卡片,讓我拿著一張自己去領面,我含著口水終於排到了窗口,把手中的卡片交給了一位胖胖的老阿姨手裡,阿姨給了我一碗麵,問我要辣的嗎?我隨口說了聲:要!只見阿姨手起勺落,滿滿一勺子辣椒就蓋在了金燦燦的麵條上,看著辣椒把麵條都蓋上了,我哇的一聲哭出聲來,爸爸趕緊來到我身邊,拉著我走出店外,然後在店外一個水龍頭下停了一來,用水龍頭裡的水(後來才知道那是店裡接出來的冷麵湯)沖掉了面上的辣椒,又給我接了半碗冷麵湯,我就狼吐虎咽的吃了一碗冷麵,沒剩下一根,當時就感覺很好吃,又涼快又勁道就是有點硬!自從那以後就續下了我與西塔大冷麵的40年情緣,不管家搬的多遠我每年都要去西塔大冷麵幾次,去找尋兒時的記憶和久別的味道!特別是從南方出差回來,基本是先不回家,而是先是去西塔吃碗大冷麵,去去熱氣,然後才感覺自己真正回到了東北迴到了瀋陽!


從不用嘴去說愛你


我就問有多少和平區砂山的老坐地戶?當年砂山就有一家冷麵店,在砂山百貨,七門珍附近。那時是八十年代,我上小學。他家的冷麵咬不爛,只有鹹口的,桌上就辣椒麵,醋精,醬油。

我現在就沒再吃過那麼好吃的冷麵。

西塔大冷麵,那就是不好吃,現壓的,特別難吃。

誰知道還有哪能有當年的那種冷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