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成绩公布在家长群里面,对此大家怎么看?

24K钛合金猫眼


按照政策,考试成绩不得公开,但是家长又拥有自己孩子学习的知情权。为此,只能辛苦教师,严格地讲,就是辛苦班主任,分割成绩,一条一条的通过微信或短信私发给各位家长。呵呵,这个工作量之大,不做班主任不知道,做了班主任会吓一跳。

从教育政策细究起来,教师有权力决定是否把学生成绩告知家长,因为有些家长了解孩子的成绩后,不一定能够运用学习成绩的评价促学功能实施科学合理的教育。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学校已经实行了网络阅卷,为了吸引点击量,几乎所有的网络阅卷系统都开放了家长通道,家长完全可以通过网络阅卷系统了解自家孩子的考试成绩。

有些班主任思想观念落后,由于思维惯性,一旦获知班级成绩的数据后,就在班级家长群里公布,特别是较多家长要求班主任公布成绩时。

具有智慧的班主任,基本上都会明示家长从网络阅卷系统获知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把一个“烫手的山芋”丢给网络阅卷系统,如此大家皆大欢喜,也大大地降低了班主任的一项工作风险。

当然,负责任的班主任一般会指导家长正确看待成绩,甚至指导家长正确运用成绩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

一般地,家长和孩子构建了朋友式的亲子关系,家长根本不需要通过班主任或网络阅卷系统就能够了解到考试成绩,因为每一次考试成绩都是亲子活动中一项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如果家长必须从班主任或网络阅卷系统获知孩子的考试成绩,那么家长最重要的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为什么孩子不信任家长?


姚铎俟教育


我上学那时候都是公布成绩的,不像现在。很多老师按照政策的要求根本不敢公布成绩。否则就属于严重的教学事故。

我感到这样有点过分了,我们那个年代公布成绩是经常的事儿,而且成绩公布之后,那些落后的同学不是感到很羞愧,而是感到应该更加努力。

如今,我们为了照顾到孩子情感的感受,而且是极少部分孩子情感的感受,就一刀切的不公布成绩,甚至有很多家长希望了解孩子的成绩,班主任也都遮遮掩掩,不想告诉家长。

更为严重的是,老师们最忌讳的就是成绩的排名。即使有的个别班主任老师,在班里开家长会公布成绩,也都是没有排名,打乱顺序的。

我认为,绝大部分的家长是想知道,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成绩状况的。


用户60289858847


那就接受。我们的处理方式才是最重要的。考的好,给个表扬。不好,我要和他一起面对。他当然希望考的很好。我们数学特别好,还考过78,几乎大题都是算错的。方法都对,所以她听到成绩是不相信!拿到成绩就开始总结。回家后,我问他怎么回事,她说唉,都订正过了,没有不会的。我看完后,发现错的九成都是计算的,那么来年是什么打算呢?她说了,口算做它个底朝天!我信她比我难受😭


城市里永远的农村娃


作为老师,特地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学校是不把成绩发到家长群里的,原因是因为近年来因为这个事情产生了很多不好的事情。

作为老师,对于学生我们需要负责任,给家长一个结果。当我们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成绩都是公布出来的,并且还有排名。现在呢,并没有,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家长都以为自己的孩子成绩不错。

可是现在的家长总是说发到家长群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群里都是家长而非学生,是让家长丢失了面子,而且家长没有摆正看分数的态度。如果自己孩子成绩好,那肯定在哪里公布成绩都是没问题的。

孩子的自信心被打击,是家长对待他们的成绩的态度决定的。如果孩子偶尔的一次失误就大动干戈,大发脾气,孩子自然会害怕。

考试是什么?考试是学习成果的检查,是一次验收。是通过考试我们去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式去查漏补缺,而不是在乎表面的东西。

自从孩子的成绩不公布在群里后,家长只能通过老师知道孩子的成绩,老师会告诉你分数,但是你不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排名是什么样的?又学习又有什么好处呢?

现在的教育可能走的有点偏了,我们都在小心翼翼的保护孩子脆弱的自信心,其实孩子并没有那么脆弱。家长和老师可以保护孩子一时,未来还是要参加竞争的。所谓的快乐教育,应该是发现学习中的快乐,而不是为了快乐什么都不做。


九月粥


我是一名北京市海淀区公立中学物理老师,一般公布成绩有以下几种做法。

1、所有人连名带姓公布成绩;

2、抹去名字,只有一列成绩,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成绩,自己去这一列成绩中自己排序,从而知道排名;

3、抹去名字,公布各分数段人数,90以上多少人,80-89多少人等等,这样家长能大概知道自己家孩子在班级什么位置;

4、只表扬最高分的几位学生,连名带姓+分数,其他人都不公布;

作为家长,您希望老师采用哪种方法呢?


以上四种方法,2,3,4我前几年都做过,但是现在,我都不会做了。

原因很简单,不给自己找事(我这么说不带有感情色彩,态度中立)。


家长如果单独问,我会根据经验判断,一般的家长我会大概说说,非一般的个性家长,我的回答会是,学校有规定,不能排名。曾经有过个性家长,前脚刚问老师,后脚就去教委把老师告了,所以我们老师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很多人都说我们小时候都公布成绩啊,不也那样过来了吗,现在怎么就不能公布了?

我想说,我们小时候,确实很多事情都不规范,特别是学校,一个学校一个做法,或者一个老师一个做法,而现在,总的来说,学校管理是往更规范的方向去优化的,可能优化的过程中,暂时有不合理,有碰撞,有冲击,但不经过整合,怎么才能摸索出一条更好的路呢。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个性家长也是推动教育规范的坚实力量。


总的来说,不公布成绩,为的是减负,在非毕业年级,学校不想家长的关注点都集中在成绩上,想让孩子更好的发展各项素质,出发点是好的。


物理杨老师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先来普及一下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和要求:

教育部规定义务教育在校考试不得公布成绩。

教育部发出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指导意见,其中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也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现已正式实施。教育部要求各地依法规范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得举办各种名目的重点学校、重点班。

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抓紧制订或完善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切实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能利用公共教育资源集中建设或支持少数窗口学校、示范学校。要积极推动学区内各学校优秀课程、优秀教师、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场馆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教育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编班,均衡配置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不能以各种名义在校内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要建立健全帮扶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机制,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的各类实验班进行全面清理,进一步明确审批权限和程序。确因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举办的,要严格控制数量和规模,开展实验所需经费由审批部门统筹解决,不得向学生加收费用。

从相关文件看,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是禁止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成绩的。这一规定,可以说是颠覆了学校、老师、家长曾经的“考试看成绩,看排名”的一贯思维。

曾几何时,期末考试之后,寒假能不能过得相对愉快一点,能不能过个好年,与考试成绩关系很大。自古以来,考试之后,先进行排名,再张榜公布成绩,大家也都能够接受。无论是古人看放榜还是今人领成绩单,似乎早已约定俗成。

今天,国家之所以有禁止公布在校考试成绩的规定,我个人理解为以下两点原因:

1.从宏观看,首先是为了使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其次,这一规定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初衷;

2.从社会角度看,是与现阶段社会发展迅速,人们(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普遍压力过大有关。少数玻璃心的家长无法直视孩子考出来的惨淡分数,于是就以侵犯孩子的隐私权为名,不让学校公布孩子的考试成绩,更不允许排名;

现在回到问题上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手机软件装满了我们的手机,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尤其以微信的受众面最为广泛。但是,微信在给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作为家长,孩子的班级群就是我们的烦恼之一。

我们可以消息免打扰很多群,但是,孩子的班级群却不敢设置成消息免打扰。为什么呢?因为,老师会在群里公布很多跟孩子有关的事情,尤其是小学生的家长群,其中更以低年级的最为严重。

例如,孩子第二天需要带什么东西、孩子的作业是什么等等,而其中最是让家长无奈的就是公布成绩,无论是一次小测验还是一次期中或者期末考试,都会发在群里,而且还会以分数进行分类——100分的、90分以上的、80分以上的等等,还有不及格的。这个成绩往往是在随机的时间发在群里的,而直接受到这个成绩影响的其实是家长。

如果成绩好一点的,家长往往这一整天都会很开心。做什么事情都会很有精神头。哪怕这件事并不顺利。

但是,如果是成绩差的,家长看到成绩后,直接就会影响到工作或者其它事情的顺利进行。说到这里,往往会有人说,不至于吧,孩子一次小考的成绩能说明什么?至于影响到家长的工作吗?我想有此疑问的人应该有两种:1.从未关心过孩子学习的家长;2.还未养育过子女的人。

无论我们内心多么强大,大多数人在面对自己孩子差强人意的成绩被公布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时候,内心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其它事情的顺利进行。

家长的心情受到孩子成绩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说,这种影响就是一种能量。正能量不必赘述,我们来聊聊负能量的影响。

学过物理的我们都应该知道,能量是可以转化的,但是,不可以消除。家长的这个负能量不可能在体内沉淀或者慢慢消散,它需要通过一个途径转化出去。往往这个途径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智一点或者说系统学习过家庭教育的家长也许能好一点的处理这个问题。但是,大多数家长是用大吼大叫,或者更过激的行为去“教育”。从眼前看,也许问题解决了,但是,却是埋下了一个地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踩到。一旦爆炸,将是不可挽回!

回想没有微信的时代,虽然也会在班里公布学生的成绩,家长会上也会将期中考试的成绩进行排名,每个家长人手一份。更有的,一部分老师会在家长会上点名成绩差的学生。但是,大多数老师都是与学生的家长单独交流孩子的学习问题,这样对于家长既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缓和情绪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还会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我们再来探讨一个问题:孩子的成绩算不算家长的隐私呢?因为我不是学习法律的,所以,在这里不再详谈。

啰嗦了一大堆,似乎还是在说问题,并没有解决问题,那么,下面就给各位家长几点个人的建议:

1.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老师的不满,尽量做好家校共育;

2.坦然接受孩子成绩差的现实,多与老师沟通孩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加以辅导;

3.关注孩子的生活起居,留意孩子的心理波动;

4.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懂得合理的爱的表达方式,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孩子才会充满能量,才会有动力;

5.多学习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了解孩子在不同时期的成长规律,并且做出系统合理的安排;

综上所述,每一位老师在微信群公布孩子的成绩都非恶意,只是希望家长能够了解自己孩子的成绩,并且对照全班的成绩衡量孩子的学习情况。虽然,这种方式略显简单粗暴,但是,如果我们遇到了有这种习惯的老师,也只能接受现实,坦然面对。在想办法提升孩子成绩之前,先学会观察孩子,学会理解孩子,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并且学会如何爱孩子,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爱,从而给孩子更多的能量!

我来自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城市——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欢迎大家来做客!


弘博老爸


把孩子的成绩公布在群里这是一个两面性的问题!我觉得有好也有坏!老师如果把成绩公布在群里我们只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

把成绩公布在群里不仅大人有压力小孩子也有压力,有时候并不是我们告诉孩子:考不好没有关系,孩子就真的没有关系就没有压力了!孩子所要面对的还有来自同学老师和各种身边氛围的压力!

教育中我经常和学生家长说作为父母我们无法永远承担孩子的现在和未来,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直面压力,让他们找到舒缓压力的方法!不要看现在的孩子很会玩耍可是真正会释放压力的孩子不多!

比如教会孩子在空旷地方大喊,学会运动,听听音乐,接触大自然,向朋友倾诉等都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法!

2⃣️增加家长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时候公布孩子的成绩不能接受的并不是学生而是家长,家长会觉得脸上无光觉得难为情!其实大可不必这样!

作为家长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孩子是个天才,发出笑声比别人早,会爬比别人早,会翻身会走会说都比别人早,简直是一个神童级别!

可是现实呢?

越长大越觉得孩子愚笨!就比如老师把成绩发群里家长一看别人比自己孩子成绩高那么多心理接受度就受不了!

大可不必!家长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觉得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长大以后同学之间还可以帮衬一把没有什么丢人不丢人的!用俗语说你穿开裆裤的样子我都见过还有什么我没见过的呢!都是一个班同学,一个亲妈(班主任)带的,没事!

生活有很多磨难如果连在群里发个成绩这一点就受不了,你的受不了就会传递给孩子,孩子也会自卑!家长如果认为这是理所当然那孩子也会正视他并且努力!改变这个现象!

3⃣️随时了解孩子并做出改变

把成绩发群里也可以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并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嘛!找出差距才能跟上差距!

加油吧孩子!加油吧家长!



安安妈妈郑老师


1.就像鲁迅说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老师也想孩子考的很好,也想自己的学生都称霸全县全镇全校。期末是收获的学期,老师想让家长看看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而引起家长重视对孩子学习的培养。功夫落在平时,而不是到了中考,高考欲哭无泪,临时抱佛脚,到时候佛肯定会重重的踢你一脚。与其如此,不如提前时刻准备着。

2.没有对比就没有进步。张三考了93,如果他不知道李四,王五考了98,张三很容易自我满足。同样的学习,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资料,为什么自己的名次排在班里第20,这都是需要反思的问题。只有知道排名,学生才能看清自己,直面自己的问题。

3.根本不存在快乐教育,除非你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精英。目前考试制度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是最公平的竞争手段,有的孩子从小就上了国际学校,有的孩子从小就去了美国,加拿大上学,大部分家长还得在国内,认真准备中考,高考。因为社会考核标准在这里,所以家长不得不面对考试,有考试就有排名,家长要调整好心态,迎难而上。自己和孩子都要用心对待学习和考试!相信未来可期。。。。[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蔚蓝色爱自由


这是非常欠考虑的事,非常的不人性化。公布孩子成绩会有很多弊端。

首先,对孩子来说,孩子有考的好的也有考得差的,对于考得差的学生成绩的公开会让孩子情绪低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考的好的学生首先会让孩子感到高兴,但是也有风险让他们骄傲自满。对于考得特别好的孩子,可能会让别人产生嫉妒心会被其他孩子疏离甚至孤立。这对于孩子的社交成长是非常有害无益的。

其次,对于家长来说,家长都是成年人,成年人是非常爱面子。学生的成绩公开,对于有的考得不好的孩子,家长会觉得没有面子。有的家长可能会当面责骂孩子或者是等孩子回家之后再打骂孩子,这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是非常不健康的。

最后,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是衡量孩子发展的唯一标准。单纯的强调学习成绩,公式学习成绩,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有的孩子虽然成绩好,但是其他综合方面,比如说情商、社交能力和领导能力以及其他的运动技能等等可能比不了其他孩子;有的孩子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创造力极强,在班级体中,有极强的领导力和号召力,甚至是影响力,这些孩子的发展潜力,也是巨大的。我们不能从学习成绩,这一个方面去衡量孩子的发展潜力,就会树立一个不健全的教育体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都是不利的。


曼达达说


这个事情也时有报道,老师想让家长知道自己孩子学习和考试的状况,把成绩发布出来,让家长自己看。但这种方式我却不认同,考的好的学生家长眉开眼笑,考的不好的学生家长不忍观看。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知道了,家长会和孩子说,考的好的孩子沾沾自喜,考的差的学生头不起头。

其实这样很伤学生的自尊心的,尤其是考的不好的学生,大家都知道他考的不好,学习不行,他以后还怎么在学校混。如果老师想告诉家长,完全可以将学生的成绩单单独发给学生的父母,没必要把所有人的成绩一起发到群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