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美國遲遲未參戰,參戰前在忙什麼?

不煙不酒只溜狗的小散


美國忙著呢,忙的四腳朝天,不亦樂乎。

世界大戰已經開打了幾年,美國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參戰是遲早的事,而且肯定是和德國日本開戰,在太平洋地區和日本美國的確是在賣給日本鋼鐵石油,但是賣著賣著,美國也發現不對勁了,美國一開始想中國日本兩頭掙錢,中國是賣給一些飛機什麼的,但是隨著戰爭的進行,美國發現是日本徹底佔領了中國,那麼這樣一塊和歐洲差不多大的地盤就全是日本的,而且這塊土地上的資源和人口將極大的彌補日本本土資源不足的問題,而日本把中國變成它的殖民地以後,那麼到時候這個太平洋可就容納不下日本和美國兩個大國可就不好說了。



美國發的戰爭財,錢數沒有找到,只找到了數量。

不過這個時候,美國和當時的蘇聯一樣,都遠遠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美國的情況比蘇聯好一點有限,美國當時的經濟憑藉發戰爭財已經有所恢復,而這個時候是要開始擴軍備戰了。但是,美國和蘇聯一樣的問題,缺人缺武器。

美國的正規軍在1939年只有不到35萬人,這裡邊不算20萬國民警衛隊,其中陸軍約19萬人,海軍15萬人,當時美國陸軍據稱是排在包括葡萄牙🇵🇹之後的世界第26位,而這對於一個準備要參加世界大戰的國家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美國相較於蘇聯的擴軍備戰,一個是美國有錢,有道是有錢好辦事,而擴軍備戰就是要大筆的花錢,還有一個就是美國的工業產能足夠,能夠迅速的為擴充的軍隊提供充足的武器,還有一個就是美國有兩個大洋的庇護,戰火對於美國本土的破壞可以忽略不計,這樣軍工廠就不用一邊搬家,一邊增加生產。

但是,美國面對的問題也很複雜。一個是缺人,美國在當時並不是一個有軍事傳統的國家,雖說美國國內不禁槍,但是會玩槍不代表會打仗。而且受過正規軍事教育的軍官不是光玩槍就完了,還需要學習各種戰術以及管理部隊等等,這些可不是光從學校裡邊學習就完了,學完了還需要在實踐中積累經驗。

美國當時是充分發揮自己在國民教育方面的優勢,從在大學生中開辦預備役軍官後備團,這樣就是緩解了軍官的問題,但是這種軍官的指揮能力還是需要在實戰中磨練,就像兄弟連裡邊,有溫斯特這樣能打仗的,但是也有索博那樣不會打仗的,而如何能把那些不會打仗的剔除來,就只能是通過實戰的考驗了。

二戰前的美軍是這個樣子,鋼盔都還在用一戰時期的舊貨。美軍的步兵師基本上是這個樣子,在開戰前美國人就在計劃怎麼把帶氈帽的軍隊,換成車輪上的軍隊。



其他國家的步兵,那就是步兵,真的是用腳步來移動自己,用騾馬拉大炮。上邊的那兩張是德國神聖的騾馬帝國,下邊這張好像是波蘭的。


但是,就算是這樣要把一隻只有三十多萬人的軍隊,擴充到最終的1212萬人,並不容易,而且美國軍官的水平一直只能用湊活來形容。

這些裝備都還在測試,美軍在二戰中恐怕是唯一一支能夠完成了全面換裝的摩托化軍隊,蘇聯人如果是按照自己的計劃完成換裝,那德國就不會打蘇聯了,沒準就真的是蘇聯主動進攻德國去了。

武器的問題同樣嚴重,前一段時間是德國用掃把塗黑了代替機槍訓練的故事,這種事在二戰前的美軍也不是沒幹過。而且在重武器方面,尤其是陸戰武器中,美國除了汽車其他的武器比如坦克大炮都缺乏技術積累,雖然克里斯蒂結構是美國人發明的,但是美國在二戰前是沒有象T-34那樣優秀的坦克,而火炮當年,還是用的是法國一戰時期的155老炮,後來通過改進,才成了長臂湯姆,而改進這些武器都是需要時間。而美國人在二戰前,這些事情也是需要忙一陣子的。

剩下的就是如何參戰的問題了,羅斯福特意是不斷的製造輿論,把德國和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是抖摟出來,為自己以後參戰做一些鋪墊。還有就是等待時機,這裡邊還有把珍珠港說成是苦肉計的陰謀論的,反正我是這麼看的,美國和日本遲早要打起來,就看在哪裡了,美國人沒有料到的是日本人敢於冒那麼大的風險偷襲珍珠港罷了。


有痰


第一,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世界第一大生產國,國力雄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美國人民因此不想參戰,更願意躲在大洋彼岸過自己的好日子。

第二,蘇聯並不只是德國的死敵,也是整個資本主義國家的死敵,美國希望蘇德兩敗俱傷,所以對歐洲戰局持觀望態度。

第三,美國正在全力以赴調整自己的亞洲策略,以確保在亞太地區的利益,包括援助滿了中華民國政府以拖住日本,切斷日本的石油供應,逼日本和談。
羅斯福總統作為一代偉人很早就看清了局勢,所以力主參加歐戰,但議會就是不同意,羅斯福總統也是毫無辦法。但是讓世界都感到震驚的是,日本選擇和美國開戰,來奪取東南亞油氣資源,於是日本的神助攻讓羅斯福總統有了充足的理由參加戰爭,一個二戰下來,美國幾乎成了所有參戰國的債主。


毒刺劍客


之前回答了:二戰的時候美國可以造150艘航母,為什麼現在只能造10艘,這樣一個問題。我給的答案是:需求,沒那個需求。

談這個不能只看現在的航母比二戰的航母高級了多少,難度提高了多少,同時也得看現在的生產力、科技水平比二戰時提高了多少。航母的建造難度在增長,但人類的生產力和科技水平同時也在漲,而且這幾十年來是暴漲。實際上現在造航母的難度和二戰時造航母的難度是一樣的,沒變。現在人類造隱身機,和二戰時期造螺旋槳戰機,難度也是一樣的,沒變。都是人類拿出頂尖的技術造當時頂尖的裝備。

現在不打世界大戰,沒人能在海上威脅到美國的霸主地位,它也就沒必要大量的造航母。美國其實有4艘重型航母就已經天下無敵了,他造10艘,屬於上了保險,更不會有人能打敗他。再造140艘,1400艘也是這麼回事。也不打世界大戰,平時養150艘航母明顯是浪費。到退役的時候,退150艘舊的,再造150艘新的,太扯淡,拖累經濟發展之類的話都沒必要說了。

簡單的講,航母的建造難度和生產力水平,得把這兩件事綜合到一起來討論,只看現在的航母有多複雜,是沒意義的事。

然後有朋友留言說:現在美國的船廠沒這個實力了。

這就和現在這個問題聯繫上了。

美國現在依然有造150航母的實力,但能不能今天馬上就開工?然後像二戰那樣航母下餃子?

不能!他需要時間去準備。

美國要是覺得自己需要150艘航母,他得從籌備資金開始,國會批,然後改造、擴建船廠,甚至要建全新的船廠。這期間還得買各種造航母的設備,而生產這些設備的工廠也需要新建......得先建機床廠,螺絲廠才能一步步輪到建造船廠。鋼板廠、雷達廠、聲吶廠、鍋爐廠......這些都得提前建。甚至從源頭的礦場到運輸的鐵路,這都得新建。然後工人呢?需要培訓。工程師、設計師、科學家,需要整合,把這些人聚集到一起,統一行動起來,再來個合理規劃,1年的時間就沒了。

美國有造150艘航母的實力,但想把這種實力轉變成真實的生產力,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準備,最低、最低:4年。準備了4年以後,新船廠功能齊備了,原材料備足了,工人都到崗了,這才能開始全力造。

問題說:二戰參戰前,美國在忙什麼?

他就是在忙這些。

一直想寫個系列文章,題目是

:戰爭是件很麻煩的事。不是說皇上一拍龍書案,立即10萬大軍就兵發幽州了。即便是古代,想大軍挪個窩,你也得提前把銀子、糧食先備足了。沒銀子,部隊都出不了軍營,需要開拔費的。

打仗,尤其是大規模戰爭,都需要提前很長時間去準備,三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

跟航母的道理一樣,如果真打仗,你可能需要1億發炮彈。但在和平時期,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真生產1億發炮彈存著。太浪費,影響經濟、生活。存幾年,過期了,銷燬,再造1億存著,不等打仗,自己先拖死了。所以正常國家都是隻造100萬發,臨時應個急。真有戰爭危險的時候,再加班加點的造。而想大規模造炮彈,又得是先從新建炮彈廠、新建廠房、新買機器、新培訓工人......開始,一大堆爛事。

戰爭需要一個準備過程。

二戰,為什麼是希特勒率先發動了進攻?就是因為德國最先完成了戰爭準備。他先把飛機、坦克、大炮、炮彈......生產出來了,他先把部隊訓練好了,那就得先動手。就像我們現在聊二戰,說到初期英法對德國宣而不戰,綏靖政策,很多人還說什麼英法想禍水東引,張伯倫昏聵,這都是文革的教材了。英法初期沒能主動出擊,答案非常簡單:沒做好戰爭準備。

英法當時還處於經濟危機的末期,日子都過不下去了,沒能力去準備戰爭。士兵沒訓練好、部隊沒組織好,缺少糧食、彈藥。他們根本沒辦法主動發起大規模作戰。

但是從希特勒入侵波蘭開始,英法就已經鐵了心要跟德國打了,這時候美國也已經站到了英法的一邊。美國的參戰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早晚和一個契機的問題。所以當時英法對戰爭的態度是:拖。等我自己經濟好轉的,等我們完成戰爭準備的,等美國的援助到來的......英法是想等一等再和德國拼命,等多久呢?兩年!英法想完成戰爭準備,兵精糧足,彈藥充沛,還得再等兩年,然而希特勒並沒有給他們兩年的時間,迅速滅了法國,把英國趕出了歐洲大陸。

1939年9月德國進攻波蘭,英法對德宣戰,這時候美國就已經開始進行戰爭準備了。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戰。這期間是2年零3個月,而即便是這樣,美國依舊沒有完成戰爭準備。是日本的偷襲大大加速了美國的戰爭進程。又熬了一年,美國這臺戰爭機器才算徹底開起來,軍艦、飛機、坦克鋪天蓋地的生產。

二戰美國總共動員了1250萬的部隊。400萬在海外作戰,850萬在國內做後勤和預備隊。但在二戰開始前,美國總兵力不到50萬,陸軍三十多萬,海軍十幾萬。也就是說幾年間,美軍數量翻了25倍。養50萬兵和養1250萬兵,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且二戰前的50萬,基本上是屬於維持治安的,擴建起來的這1250萬是用來打惡仗的,訓練、裝備、後勤不在一個層面。戰鬥機、戰艦、坦克、大炮的數量也要幾十倍的增加。人數漲了25倍,成本是漲了100倍。

對於美國高層而言,參戰,是必然選擇。但是,美國當時長期奉行孤立主義,不參與歐洲事務是國父華盛頓定下來的百年大計,所以在國內,在老百姓心裡,依然認為歐洲的戰爭跟美國沒關係,美國人沒必要去為歐洲人流血。這就導致美國的戰爭準備進行的比較慢。希特勒在歐洲開打,美軍的高層也開始著手擴軍,但這個軍也不是說擴就擴,得先選將。把馬歇爾、麥克阿瑟、巴頓......這些參加過一戰,有戰爭經驗的將領先組織起來,把軍、師、團、營的高級軍官先選好,把部隊的骨幹先打造出來,然後才能擴軍,這又需要時間,一年、兩年。你不能直接招1250萬士兵,沒軍官管理,對不對?那不亂套了嘛。

美國參加二戰這是必然的,美國高層自己心知肚明,英法盟友知道,希特勒也知道。所以希特勒一直保持對美國的忍讓,不給美國參戰的藉口,然後想盡快消滅蘇聯,在美國參戰前,控制住整個歐洲,這樣美國就打不動他了。但這個時候,日本豬隊友襲擊了珍珠港,直接把美國拖了進來。

美國的高層知道自己一定要參戰,也一直在做著準備工作,比如說擴軍、打造骨幹。擴大軍火生產,對自己老百姓說這是做生意賺錢,其實擴建工廠,也是為了以後自己用方便。這些前期工作進展確實是慢,但他也確實是在做。當時美國的老百姓看不到參戰的好處,不支持政府參戰,在美國國內甚至有納粹的信徒,所以美國高層這些有遠見的人也不能大張旗鼓、放開手腳的準備戰爭。

二戰總共打了6年。

德國進攻波蘭到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這在兩年多的時間裡,美國沒直接參戰。但他依然在默默的做參戰準備。把一些精銳的部隊已經建立起來,軍工廠的產能也很大。珍珠港事件以後,美國正式參戰,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甩開膀子進行戰爭準備了。軍隊擴編、造船廠、軍工廠擴建......這段時間屬於邊打邊建。到了戰爭的最後兩年,美國的戰爭機器才算完全的開動,把實力徹底發揮了出來了,這才有了一週造一艘航母,一天下水一艘戰艦的瘋狂。

美國用了最低4年的時間才算把戰爭徹底準備好。

這就回到了咱們開始說的,美國現在依然有大量造航母的實力,但也依然要準備時間。拼盡全力準備4年,才能又回到二戰末期的狀態。而且還得需要像珍珠港被襲擊後那樣,美國上下一心,群情激奮。

聊軍事我們會經常看到兩個詞:平時經濟和戰時經濟。

所謂的戰爭準備的過程就是平時經濟想戰時經濟轉變的過程。最簡單的例子,平時這是一家拖拉機廠,到了戰時就得把它改造成坦克廠。而政府想把拖拉機廠改造成坦克廠,那就得把準備用來發展經濟的錢投到這個改造過程裡。而把整個社會的企業都打造成兵工廠,這肯定是需要很長的時間。

美國在參戰前是在為這些事做準備,做鋪墊。等到日本偷襲珍珠港,契機來了,立即放開手腳,火力全開。

英法前期的軟弱是因為他們的平時經濟還在危機之中,在粥都喝不上的情況下,把平時經濟向戰時經濟轉,肯定是極其吃力。蘇聯前期的吃虧也是沒做好準備。最後在莫斯科擋住了德軍,為工廠爭取到了時間。當蘇聯完成了準備,拖拉機廠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T34坦克的時候,德國也就完了。


銳度何老師


實際上,與眾多人認識的不一樣。

🍒陸軍擴張是關鍵

美國很早,請注意,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9月3日,英法才對德宣戰。但9月1日當天,羅斯福簽署命令,任命陸軍副部長馬歇爾為陸軍參謀長,同時下令擴軍。執行人就是馬歇爾上將:

當時,美國常備陸軍只16萬,這顯然是不可能參加世界大戰的。所以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前一天,美國陸軍已經緩慢但持續擴張到了160萬。

🍒以誰為敵很重要

德波戰爭令世界譁然。但美國不想太早捲入戰爭,尤其誰是敵人的問題很重要。

就如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常凱申不願輕易對日宣戰一樣。美國同樣需要觀察局勢與判斷加入誰更能夠產生最大效益。

顯然,美國不會參加強勢集團,錦上添花的事不想做,也不會分得什麼好處。美國只會加入弱勢集團,利用強大生產能力獲得最大限度的優勢地位,就如美國1917年在沙俄革命後協約國危急時刻加入一樣。

羅斯福宣戰演講與簽署對日戰爭宣言:

🍒讓盟友先流血吧

同樣,美國既需要時間擴軍備戰,也需要盟友流更多的血以消耗敵對力量。

1940年5月,法國陷落。

請注意,所有世界大國中,有兩大國家領導人向希特勒發出祝賀電報,一是斯大林,二是羅斯福。

意外吧?

當然,羅斯福期望德國佔領法國後收手甚至與英國和談,最終形成德國陸軍英國海軍合作圍剿蘇聯的局面。但英國拒絕放棄,所以德國發起海獅計劃,預備登陸而最終征服英國,這當然不符合美國的期望。

倘若英國投降或者退出戰爭,希特勒就有足夠的時間去整合整個歐洲並不遜色於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與人力資源,想一想今日歐洲聯盟變成一個德國主持的合眾國,羅斯福能睡得安穩嘛?

因此,美國逐步推進租借法案,向英國及蘇聯也包括中國提供資金與物資支援,實際希望英中蘇能夠多消耗德日力量。

而自1940年10月開始,在美國確定將最終加入反法西斯陣營後,全國就登記了男性公民1600萬的兵役。

1940年海軍徵兵廣告:

🍒美對日態度

需要清楚一件事,日本自1902年英日同盟開始,就是協約國體系成員,與英法及後期的美國是各有需求的同盟關係。

英日同盟一開始針對沙俄,也是各有算盤的事,英國需要用日本堵截沙俄自遠東南下擴張海洋勢力,但默認長城以北屬於沙俄勢力範圍。日本向中國方向擴張,與沙俄進行戰爭就更需要世界霸主英國的支持。

總體上看,英美法的利益是一致的,不允許日本南下,希望日本承擔堵截沙俄南下的責任並默許日本與沙俄爭奪中國北方。所以日俄戰爭結束後,沙俄無力向南擴張勢力,與日本結成仇恨,被迫轉移注意力回歐洲,與德國對峙。

蘇聯成立後被協約國封鎖干涉,但由於英法均被一戰嚴重削弱,唯一獲得巨大發展的美日則被九國公約困住手腳,無法在遠東地區奪取更多利益。因此,一直對英日同盟關係耿耿於懷的美國,實質上是在縱容日本破壞遠東平衡。具體表現就不用多說了。

坦率說,若非德國1940年過於強勢,日本於1940年9月27日趕船參加三國軍事同盟條約,則日本後期極可能加入美英。可別說什麼反cp協定,那並不針對英美。

請注意時間順序:1940年5月法國投降及隨後的海獅戰役計劃,德國對美國關係出現不可逆轉的破壞,而愚蠢的日本以為英法沒落就與德國結盟,美國當然會視日本為即將開戰的重要敵人,才逐步收緊對日貿易逼迫日本退出中國。這是美國的陽謀,日本怎麼可能於1941年退回到1937年前的狀態?


四川達州


美國之所以遲遲不參加二戰,主要是因為美國奉行孤立主義的策略,不願意過多的參與歐洲國家的爭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英國仍然是世界上的霸主,美國只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和工業大國,在軍事和國際影響力方面,美國和歐洲強國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強國越是打的不可開交,對於美國來說就越有利。

實際上一戰時期美國也是採用了孤立主義的策略,一戰中美國向交戰雙方提供物資,最後還獲得了戰勝國的身份,成為了一戰的大贏家。美國能夠奉行孤立主義,歸根到底是因為美國的地理位置優勢,美國周邊沒有任何強國,大西洋和太平洋為美國提供了很好的屏障,軸心國根本無法直接攻打美國的本土。二戰爆發之後,美國仍然想要像一戰時期一樣,先賺夠戰爭財,最後再找能夠取勝的一方合作,獲得瓜分世界的機會。

二戰前期美國也曾經向軸心國大量出口國物資,日本絕大部分的石油資源都是進口自美國。不過二戰時期的德國過於強大,只用了極短的時間就擊垮了法國,並且佔領了蘇聯的大片領土。日本也佔領了大半個中國,並且對美國的東南亞地盤虎視眈眈。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前,雖然美國沒有直接參戰,但是美國的立場已經很明確了,美國在經濟上封鎖了日本,同時給蘇聯和英國提供物資,已經傾向於同盟國一方。

不過當時美國國內民眾都不支持參戰,一直到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民眾才開始支持開戰。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正式對日本和德國宣戰,成為了二戰中的主力軍之一。假如沒有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參與二戰的時間肯定會向後推延,對於當時的美國來說,只要戰爭還沒有決出勝負,美國越是晚參戰,對美國好處就越多。


軍武小咖


忙什麼?這狗日的忙著呢,忙著造武器賣錢。忙著用各種方法發戰爭財。僅在日本侵略中國的初中期,美國佬就賣了許多戰爭物資給日本。致於賣給,賒,租給英國,蘇聯的就更多了。等到錢賺得差不多了,打仗的雙方也累了的時候,就來參戰了。美國佬參戰的目的不是解救誰。他們參戰的目的就是想打落水狗,並從中獲取大量的財富和利益。


東人莊莊主


忙著看熱鬧隨便賺點小錢錢,當年的美國可不像現在滿世界管閒事,由於一戰慘重的人員傷亡讓普通民眾對於戰爭有著天然的排斥。在一二戰中間美國奉行孤立主義策略,在一系列外交活動中堅持單邊主義,拒絕多邊國際合作,這麼一個大國差點成了永久中立國。

簡單點理解就是大家各忙各的,有困難也別找我,反正美國就是不介入各方衝突。側重點發展經濟,在珍珠港被襲擊之前基本默認德國和日本的全球侵略行為,就算是好夥伴英國再壓力山大也得參照《中立法案》付現金/黃金購買軍用物資應對德軍和意大利。

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雖然有心改變這種狀態,積極介入國際事務但面對國內孤立主義者的強力反對也是有心無力。直到1941年3月11日在羅斯福變通的“租借”想法支持下,美國國會通過了對於二戰有著巨大影響力的《租借法案》,以免費或有償的方式向英國、蘇聯、中國、法國及其他盟國提供軍事物資。

這個時期的《租借法案》只是開始在物資提供方面並不多,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打破了美國想要置身於事外的中立原則,在國民中激起一片嚴懲聲浪。美國再想保持中立已經成為不可能,羅斯福藉此機會向日本宣戰,同時積極參與世界各國反法西斯陣線。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清楚,美國世界工廠的地位重要性凸顯,同盟國在美國裝備的武裝下最終擊敗軸心國結束二戰。由於本土遠離戰場,人員物資損失應該是同盟國中最小的,戰後美國替代英國成了世界老大有錢又有實力笑到了最後。


河東三叔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迄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發生在亞洲和歐洲戰場。二戰爆發以後,美國遲遲沒有表態參與戰爭,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美國才正式宣佈參戰。那麼,二戰爆發後美國為何遲遲不參戰呢?

銘蘇先生認為,美國當時沒有參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美國剛從大蕭條中恢復,不想參戰。

1929年至1933年發源於美國的大蕭條席捲全球,對美國經濟造成重創,美國到處是失業、破產、倒閉、暴跌,到處可見美國的痛苦、恐懼和絕望,美國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1932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在大蕭條之際上臺,實行羅斯福新政,試圖重振美國的經濟,恢復社會生產秩序。

二戰爆發後,美國經濟剛從大蕭條中恢復過來,這個時期的美國致力於本國經濟的發展,不想參與亞洲和歐洲的戰事,以免使剛恢復的經濟重新遭到戰爭的影響。美國當局為了避免捲入戰爭,奉行孤立主義,這樣可以在戰爭中獨善其身。

二、美國奉行孤立主義,不想捲入戰爭。

在歐洲和亞洲都爆發戰爭以後,美國孤立主義盛行。1935年美國國會通過旨在使美國保持中立的皮特曼決議案,該決議案規定:戰爭時期禁止美國輸出武器裝備和信貸,而有效期為兩年的"現購自運"條款則授權總統要求在美國購買非軍事物資的交戰國付現金並用本國船隻裝運。

美國的孤立主義和中立法無異是對德日侵略擴張的默許和縱容,這個時期美國雖然沒有參戰,但是美國通過向交戰國出售軍需物資賺取鉅額利潤,這也極大地刺激了美國生產規模的擴大。美國從向交戰雙方出售各類物資嚐到了甜頭,卻一直未明確表態參戰。

三、美國一直在觀望,看參加哪方對自己有利。

美國地處北美大陸,遠離戰事頻發的亞洲和歐洲地區,這使美國的地緣環境非常安全。美國的鄰國實力都弱於美國,無法對美國構成直接的威脅,其他國家要想進攻美國本土,需要跨越上千公里的海洋,美國可以進行防禦和攔截,所以要想進攻美國本土確實非常困難。

由於二戰對美國本土沒有直接的威脅,所以二戰爆發以後,美國一直在坐山觀虎鬥,不想過早參與戰爭。在美國對歐洲的戰略中,美國不想使歐洲任何一方過於強大,這也是美國的歐洲均衡戰略。在英德戰爭爆發以後,美國不想容忍德國佔領整個歐洲,所以在法國陷落之後,美國向英國提供大量的軍事援助。

在蘇德戰爭爆發以後,美國參議院對於是否參戰問題還是爭論不止。1941年6月,參議員哈里·杜魯門在美國參議院發表講話說:“如果我們看到德國將要贏得戰爭,我們應該幫助俄國。如果俄國將要贏得戰爭,我們應該幫助德國,以這種方式讓他們儘可能多地互相殘殺。”另一派則認為,如果蘇聯一旦陷落,德國就會擁有豐富資源,再也難以被打敗。最終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決定支持蘇聯抗戰。1941年7月羅斯福發表講話,譴責德國暴行的同時表示要對蘇聯進行積極的援助。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和英國向日本宣戰。次日,德國和意大利則向美國宣戰,美國正式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美國在歐洲大力援助蘇聯,但是美國卻遲遲不在西歐開闢戰場,自然是讓蘇聯和德國先進性廝殺,待兩敗俱傷以後美國再來收拾殘局,這也是西方國家有意讓蘇聯去奪取柏林的重要原因。

美國的參戰無疑改變了二戰的戰場格局,加速了德日法西斯國家的潰敗,但是美國也憑藉二戰一躍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同蘇聯主導了戰後兩極世界格局。美國在二戰中以較小的代價,獲得了巨大的國際利益。


銘蘇先生


美帝國在如今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中,處於食物鏈頂層,美帝國在遠東地區,圍堵遏制中國;在歐洲地區,美國和歐盟北約東擴不斷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在中東地區,美帝國軍隊從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到打擊利比亞,最終全面圍堵遏制伊朗,打掉中東地區最後一塊反美堡壘,徹底掌控中東。而美國在二戰初期卻是沒有積極參戰,直到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夏威夷珍珠港,美軍才被迫參戰,二戰形勢才逐漸利於美英蘇等盟國,但是二戰初期美國做什麼了,遲遲沒有參戰,主要還是美國想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美國戰略家們在給美帝國設計的全球帝國戰略目標中,亞歐大陸是其最終要徹底掌控的最重要目標,其在歐洲戰線、東亞戰線和中東戰線上三個地緣戰線上輾轉騰挪,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美帝國從在北美洲地區擴張外,再到和西班牙帝國對打勝利後,進入兩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後,以此為翹板進入亞歐大陸的東西兩端,美國戰略家們的戰略構想則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無論是在歐洲戰場還是在亞洲戰場上,讓參戰國互相打,互相消耗,到後期美國再參戰,以最小的代價,贏得最後的勝利果實。


而現在美國戰略家構想著在歐洲戰線上,以法德為主的歐盟國家能夠和俄羅斯直接對抗消耗著,甚至衝突和戰爭;在遠東戰線上,讓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小國家們和中國直接對抗衝突,乃至戰爭,兩大戰線上各個參戰國互相對抗消耗,最後到了後期美國再收拾殘局,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美國是兩頭都想通吃。戰略家最需要考慮的是避免兩線作戰甚至多線作戰,美帝國在二戰初期,也是這樣的戰略構想,自己退居幕後,讓別國互相打起來,最後自己再收拾殘局,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


二戰初期,美帝國國內孤立主義盛行,國內民眾反戰厭戰情緒高漲,從上到下大家都想過著和平幸福的日子,沒有人想要戰爭。孤立主義外交原則,在一系列的外交活動中堅持單邊主義,拒絕多邊的國際合作。受孤立思潮的極大影響,美國當局於1935年8月通過了《1935年中立法案》,禁止美國註冊公司與那些好戰國家進行任何貿易往來。但是客觀上這也確實助長了那些好戰國家的侵略野心,而這些國家國內反戰組織卻不能夠從美國獲得軍火武器。

美國當時孤立主義政策重點在歐洲,而對亞洲殖民地這邊關注不多。因此美國在二戰初期和日本在石油鋼鐵甚至是軍火武器上的合作頗多,讓美國賺得盆滿缽滿,同時這也間接地助長了日本侵華野心,只不過美國最後還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日本為了逼迫美國在東南亞利益上做出讓步而偷襲珍珠港,美國這時才真正地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重擔,積極地參與了二戰之中。當時在歐洲戰場上蘇聯和納粹德國處於戰略膠著,雙方傷亡巨大,而英國在德軍的空軍轟炸下損失慘重。日本軍隊主力在中國戰場上被中國軍隊牽制住,日本開闢的東南亞戰場,也讓日軍深陷戰爭泥潭中不可自拔,這時候日本海軍發動襲擊美國夏威夷珍珠港,也是給了美國很好的機會參戰,這時候美國參與二戰並且最終取得勝利,也是以最小的代價取得了最大的勝利。
美國這個國家一路侵略擴張,從在北美洲地區上的西進運動到打敗西班牙帝國後向大西洋和太平洋擴張,後來參與一戰,成為戰勝國,再到二戰初期的坐山觀虎鬥大發戰爭財,後期參戰摘取勝利果實,美帝國的算計很精準,可是如今美國還想故技重施,可是歐盟國家卻不會再輕易上當了。


向生分析


美國忙著大發戰爭財!我們知道,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是最大的受益國,別的國家因為戰爭而出現倒退甚至沒落,而美國卻依靠兩次世界大戰,穩穩的坐上了世界頭號大國的交椅!

由於美國所處的地理位置特殊,本土距離當時世界核心區域歐洲地區還很遠,所以兩次世界大戰,都沒有波及到美國本土!對於美國來說,越早的介入戰爭,付出的代價就越大

。美國也想借著戰爭,讓西方老牌的強國之間相互鬥爭,美國坐收漁翁之利!

美國也明白如果德國最後勝出,那麼德國的下一個目標就會是美國!所以美國肯定會介入戰爭,但是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必須通過介入到歐洲地區戰爭,而讓德國無法勝利。後來當時的法國已經被擊敗,英國和蘇聯也是危在旦夕,所以美國必須要介入了,否則後面美國可能就是下一個法國。

關於二戰美國遲遲不願意參戰的原因,還有一個說法是美國的民眾不答應。畢竟對於美國民眾來說,戰場當時還遠離美國本土,美國民眾不想介入到戰爭當中,出現傷亡,消耗國力。不過美國民眾的想法是膚淺的,美國的那些高官可不是這麼想,他們早已經做好了參戰的準備,不過需要一個藉口。

其實日本早已經對美國虎視眈眈,首先對美國發起了攻擊,這下美國更是不可避免的要參戰了,同時也給了美國參戰的藉口,也能讓美國的民眾信服,再不參與二戰,美國的本土就要遭受攻擊,畢竟日本已經試圖奪取中途島,作為跳板攻擊美國本土。

所以美軍後來已經不能再等待了,最好的時機已經出現!最後美國多線作戰,在歐洲戰場、非洲戰場和亞洲戰場,都擊退了德軍和日軍,為二戰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個不得不承認!甚至美軍為了減少傷亡,提前結束戰爭,使用了兩枚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和長崎,讓日軍提前投降。

所以美軍一開始就是想要藉著戰爭,最大化的為自己謀利,事後證明美國的戰略是正確的,讓美國一躍成為超級大國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