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的夫人谢氏,说了句“御花园真大”,为何遭到了杀身之祸?

余映灯


其实这件事只是民间杜撰并非史实,既然问道这件野史那就也说上一番,徐达的夫人谢氏说了句御花园真大,被朱元璋下令仗杀,为什么朱元璋要这么做呢?

徐达发妻张氏死的比较早,徐达屡立战功,朱元璋有意想为徐达续弦,正好当时将军中的大将谢再兴之女谢翠娥待字闺中,朱元璋随即牵线让徐达迎娶了谢翠娥。

徐达当时也是一位将军,与谢翠娥还算门当户对,两人结婚以后异常恩爱,生有四子二女,堪称多子多福。

谢翠娥出身将门自然也是大大咧咧的性格,据明朝《北窗琐记》中曾记载:“徐达夫人谢氏,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

徐达不但是朱元璋的臣子,两人也是光着屁股长大的,自然关系密切,马皇后不用说跟谢翠娥也成了一对好姐妹时常在一起唠唠家常,如同无话不说的姐妹一般。

后来我们都知道,朱元璋一统天下建立大明王朝,徐达战功赫赫自然加官进爵,古代女子的荣誉一般来源自己的丈夫,作为徐达的夫人谢氏也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由于各种原因,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这些功高之人,出现了结党营私等行为,加上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为皇太孙朱允炆扫除登基以后的威胁,杀了不少骄兵悍将。

徐达功劳甚高自然也被朱元璋放在心上,徐达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处境,做事处处谨慎,俗话说百密一疏,徐达夫人因为说了句御花园真大遭到了杀身之祸。

一日,徐达夫人谢翠娥跟马皇后一起在御花园玩耍,马氏本身就是一个心直口快之人,感慨御花园富丽堂皇,无心说了句“姐姐家的御花园真气派,比我们家好多了。”

后来朱元璋听说此事,召徐达进宫赴宴,另外派人到徐达府上仗杀了谢氏,对徐达说为徐达除去一个祸害。徐达虽然觉得莫名其妙,也不敢多问,回家之后才知道谢氏已死。

朱元璋因为谢氏一句无心之话而仗杀谢氏,无非是因为谢翠娥的父亲谢再兴,谢再兴本是朱元璋一手下大将,但在朱元璋和张士诚大战前夕,他却偷偷带着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投奔了张士诚,给朱元璋带了不小的麻烦和损失。

张士诚兵败以后,谢再兴不知所踪,谢再兴算是朱元璋心中的一个痛点,不但背叛朱元璋还把血战洪都的朱文正给带偏了。朱文正本来有大好前途,又是朱元璋的侄子,被谢再兴带着投靠了张士诚,对朱元璋来说算是奇耻大辱了,找不到谢再兴就拿谢翠娥出气了,还能顺便震慑下徐达。

古代女子荣耀来源于丈夫或者家人,而失去荣耀往往也在朝夕之间,也许这就是古代女子的命运吧。

当然这件事只是杜撰而来的,历史上并无此事,故事是好故事,朱元璋作为一代开国皇帝断然不会因为私仇而迁怒于其女儿的,再者说谢翠娥还是徐达之妻,一品诰命不会因为无心的一句话就遭杀身之祸的,心直口快大大咧咧的性格朱元璋又不是不知道,一代帝王怎么可能跟一妇道人家较真,当个故事听就可以了。


豫北老崔


这个事儿简述起来是这样的:

大将徐达的夫人谢翠娥,立朝后被封为诰命,因此可以进宫和皇后聊天喝茶。这天,姐俩逛到御花园,见着园子着实气派,谢夫人不无感叹,说了句”御花园真大“,这话被马皇后学给朱元璋听。

本来这话也没什么,但多疑的朱元璋却借机发挥:她能说给你听,就能说给徐达听,万一徐达动了要跟朕比肩的心思,岂不是要造反?

于是,这位太祖皇帝就把谢夫人杀了。——一日召宴内庭,中山与焉,命勇士杀谢夫人于其第。太祖持卮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灾。“意思是说,皇帝把中山王叫进来喝酒,暗地里却派人杀了其夫人,还说替他除了个灭族之祸。

朱元璋杀谢氏,导火索是谢氏一句没经过大脑的话,实际上却是对她积怨已久。

徐夫人谢氏,将门虎女,《北窗琐记》曾载:

徐达夫人谢氏,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

这样一位虎女,本是徐达的贤内助。但坏就坏在她的出身上。

谢翠娥父亲谢再兴,原本是朱元璋手下一员虎将,但在朱元璋与张士诚大战前夕,谢再兴却临阵倒戈,带着朱元璋侄子朱文正投奔了张士诚。

这种行为,是对朱元璋的背叛。更是对朱元璋的不信任。张士诚兵败后,谢再兴没了踪影。朱元璋有气发不出,于是泄到其女身上,也是给徐达敲个警钟。

徐达得到这个消息,悲愤莫名,他与谢氏恩爱,共育有四子二女,如今妻子无故被杀,他失妻子孩子失母亲,万般憋屈却作不得声。


钱多多读文史


这个故事出自明朝嘉靖年间举人余永麟编纂的《北窗琐语》,说徐达夫人谢翠娥陪马皇后逛宫中后花园时,因口无遮拦的一番感叹,结果被朱元璋乱棍打死。

谢翠娥真的是因口无遮拦而被朱元璋处死的吗?

朱元璋与徐达,是从小玩到大的兄弟,两人亲密无间,无话不说。朱元璋在参加郭子兴起义军后,回乡募兵时,将徐达招致麾下。从此,二人走向抗元之路。

徐达身体魁梧,从小练得一身好武艺,很快成为朱元璋的得力战将。徐达用赫赫战功为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朱元璋对待徐达也是义字当头,对其关怀备至。

徐达原配夫人张氏在大明建立前就已去世,朱元璋不忍徐达孤单一人,便想做主为徐达再寻一房夫人。正好,明军大将谢再兴生有两个女儿,都是待嫁之龄。

长女名叫谢翠英,次女名叫谢翠娥,两人都是天生的美人。朱元璋便充当月老,替二女寻好了夫家,将谢翠英嫁给了宝贝侄子朱文正,将谢翠娥嫁给了徐达。

谢翠娥虽有沉鱼落雁之貌,但却是好武之人,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文献中记载如下:

徐达夫人谢氏,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北窗琐语》

明军中有规定,所有将领的家眷之能留居后方,不得随军。而徐达夫人谢翠娥,非一般女子,她拥有惊人的臂力,能拿起百斤重的铁器,被朱元璋特许随军。

谢翠娥随军可不是做些缝缝补补的家务活,她是要随徐达上阵杀敌的。在征战天下的岁月中,谢翠娥与朱元璋夫人马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两家相处很融洽。

但好景不长,随着谢再兴的叛变,两家关系也变得貌合神离。谢再兴既是朱元璋的亲家,又是徐达的老丈人,可谓是双料皇亲国戚,但他却投靠了陈士诚。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朱元璋怒不可遏,立即处死谢再兴的兄弟子侄,但并没有为难其女谢翠娥。明朝建立后,徐达作为头号功臣,被朱元璋封为魏国公。

谢翠娥也因此被敕封为一品诰命夫人。随着朱元璋皇权的逐步加强,那些开国功臣们越来越让朱元璋寝食难安。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固,朱元璋决定清除功臣。

洪武年间的四大案,有数万人因此丢掉了性命,甚至连退休在家的李善长也被以谋逆罪处死。而徐达一生光明磊落,干干净净,朱元璋挑不出他有任何毛病。

但并没有放松对徐达的秘密调查,谢翠娥之死就是在未徐达敲响警钟。

有一天,马皇后闲来无事,便邀徐达夫人谢翠娥进宫叙旧。谢翠娥本是习武之人,说话直来直去,不懂得含蓄委婉。一进宫便说:“你家的房子确实是气派。”

马皇后只是会意一笑,但谢翠娥并不知道,她早已忘记君臣之礼。说话间,二人来到一处凉亭歇息用茶。随后,马皇后带谢翠娥来到宫中的后花园游玩赏花。

谢翠娥再次感叹道:“你家的后花园可真大,半天都逛不完。我家的那个后花园,什么时候才能像这么大就好了。”玩了一天的谢翠娥,带着期望尽兴而归。

结果谢翠娥的无心之语,被马皇后告知朱元璋。而朱元璋正愁拿不到徐达的把柄,随即以谢氏“心怀僭逆”为由,将其杖打而死。文献中记载如下:

后太祖登大宝,中山就封,每朝见太后,谢夫人时致不平,尝有“我家不如尔家”之言。太后以是语以太祖曰:“枕边之言,中山宁无动心乎?”——《北窗琐语》

朱元璋得到谢氏已死的消息后,满怀欣喜的与徐达推杯换。朱元璋端着一满杯酒走向徐达说道:“徐爱卿此后再无杀身灭族之忧,应该满饮此杯以表示庆祝。”

徐达跪着喝完朱元璋的赐酒,然而他并不知道夫人已死。文献中的记载如下:

一日召宴内庭,中山与焉,命勇士杀谢夫人于其第。太祖持卮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灾。”中山跪而饮之,然不知夫人就戮也。——《北窗琐语》

朱元璋杀谢翠娥的原因并非是因为她的几句无知的话,而是因为谢翠娥父亲谢再兴叛变一事。朱元璋对此一直难以释怀,侄子朱文正也被谢再兴挑唆着叛变。

朱元璋对谢家是恨之入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元璋想要给徐达一个警示,让他永无不忠之心。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榷,史料中谢氏的生平记载不多。

关于谢翠娥的传说和野史较多,洪武二十年(1387年),徐达夫人谢氏被追封为中山武宁王夫人。依据这一记载,可推断出谢翠娥可能在洪武二十年去世的。

而这时的徐达已经去世两年,与文中信息有矛盾之处。总之,《北窗琐语》中关于徐达夫人谢氏的记载,真实性到底如何,还有待考证,不可作为正史来考。


野史也是史


徐达老婆的这件事情,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是朱元璋为了警告徐达。恰恰相反,他作为兄弟替徐达出面处理了一个家庭问题。所谓的“御花园真大”这句话其实是野史无稽之谈,今天南京的莫愁湖当年只是徐达家后花园的一部分,他老婆至于这样羡慕御花园?

虽然徐达骁勇善战,统帅几十万大军,天下无敌,但是有一个难言之隐——怕老婆。“徐达夫人谢氏,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可见是位了不起的女中豪杰。有这么一个悍妇在家里主事,可见中山王过得应该不怎么幸福,但是他也没有办法,明媒正娶的过来的老婆,还是老同事的女儿,也不能说休就休。于是经常进宫找朱元璋,借酒消愁。朱元璋见兄弟生活如此不幸,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既然徐达不方便出面,那就由他这个做大哥来替兄弟分忧!


其实一封诏书夺了谢氏的封号,替徐达休了她就可以了。但朱元璋做事情一向是干净利落,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找借口让徐达进宫喝酒,随后派锦衣卫上门。虽然谢氏孔武有力,武艺高强,但是面对锦衣卫大气不敢出,乖乖领死,可见是一物降一物。

等徐达酒醒了,朱老大笑眯眯的告诉他,家里的事情帮他摆平了。知道了老婆的死讯,徐达是表面上显得很痛心,心里面应该是很轻松的。


百胜刀王胡逸之


因为徐达的武力值加军事智慧值太高,朱元璋害怕他造反变成强大的敌人,提前杀了徐达的夫人谢氏,并不是徐达的夫人谢氏说了句“御花园真大”这话的祸害性质的话语

朱元璋提前做了对应有造反力量徐达的准备,用杀徐达夫人刺激徐达造反


徐达夫人谢氏据说是武力值非常高的女人,帮徐达打仗不下百回,


朱元璋一直想除掉强大的徐达,避免造反变成新敌人。正巧徐达夫人说了“御花园真大”,借这个话语无理推加个罪名杀了她。徐达的夫人是他曾经左膀右臂,无论心理和身体都是非常强大的打击。


徐达的夫人被除掉,朱元璋想徐达怒发冲冠造反了吧。结果徐达忍气吞声多年没有造反,之后朱元璋用鸭子刺激徐达过去战伤后背发脓而死。朱元璋除掉功臣目的害怕功臣造反抢江山。出手迅速宁缺毋滥不择手段。


英雄少年66265076


徐达,这个人非常了不起,他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他和朱元璋是发小的关系,从小一起长大。22岁时,被朱元璋招进了郭子兴起义军,此后便一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是朱元璋的得力干将。但是很可惜,据说是被朱元璋害死的。

据记载,徐达一共有四位妻妾,原配张氏,但是这个张氏的身份不坐实,可能并没有其人。明代一些史料中对张氏的描述非常模糊,只说张氏死后,由朱元璋做主为徐达又娶了一位妻子,就是谢氏。

这个谢氏是朱元璋亲家谢再兴的次女。谢再兴是朱元璋的得力大将,曾参加过金华战役,被朱元璋非常看重,但是谢再兴却在和张士诚决战之前叛国投敌了。后谢再兴全家被杀,只剩下两个出嫁的女儿,也就是谢氏和她的姐姐。谢氏的姐姐嫁给的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因此躲过一劫。

史料中并没有记载谢氏的生平以及死因,只是野史、传说比较多。关于谢氏的死因,第一种便是谢氏出言不逊,被朱元璋惩罚杖毙;第二种是谢夫人妒忌朱元璋的皇后,被朱元璋下令处死。总而言之,都是朱元璋杀的。

在《北窗琐记》中说,谢氏经常入宫见马皇后,每次都会拿自己和马皇后比较,马皇后为人和善,并不在意。有一次逛到御花园,谢氏没忍住说了一句“御花园真大,比我家大多了”。事后马皇后将这些话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晚年时候非常嗜杀,再加上谢氏的父亲是曾经背叛朱元璋的谢再兴,所以朱元璋听到此事后,极为愤怒,决定斩草除根。后来,朱元璋安排宴席,邀请了徐达以及谢氏,在宴席时,朱元璋派人杀掉了谢氏。朱元璋将此事告诉徐达,徐达心慌不已,但是却没有任何想报复的心,毕竟朱元璋没有灭族已经是心慈手软了。

谢氏死于自己的嫉妒心,也死于自己的出言不逊。当然这只是野史所说,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理科男读历史


看到这个问题,不由得长叹一声,又有人在黑朱元璋,关于谢氏被杀的事咱得好好聊聊。

导语

徐达的夫人谢氏,谢再兴的次女,朱文正的小姨子,徐皇后的生母。因徐达的原配夫人张氏过世早,朱元璋就当了月老给谢氏保媒让她嫁给了徐达。婚后夫妻二人夫唱妇随非常恩爱。据《北窗琐语》“中山武宁王达夫人谢氏,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这说明谢氏经常陪徐达出征,是徐达最信任的人。


徐达是朱元璋的老乡好哥们,和老朱一块出生入死打下大明江山。他戎马一生战功赫赫,成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被朱元璋称赞为:“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是朱元璋口里的“万里长城”。

可以说没有徐达就没有大明,朱元璋坐上宝座自然不会亏待他,他让徐达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


归正题,故事里的事。谢氏是怎么被朱元璋处死的?

徐达的老婆谢氏和马皇后是好姐妹,被朱元璋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她可以自由入宫和马皇后相见,姐妹二人每次见面都相谈甚欢。谢氏的脾气有一点不好,就是生性爱妒忌,每当看到金碧辉煌的皇宫就会酸溜溜,言行不免有失礼之处。而每次大度的马皇后都一笑而过。有一次谢氏又来到皇宫,这次马皇后带她到御花园散步。


谢氏看到偌大的御花园忍不住啧啧称赞一番,满面羡慕的神色隐约参杂着一些不满和妒忌,这次她不由得脱口而出“姐姐家的御花园真大啊,我们家的和姐姐家的相比可差远了。”,可她万万没想到祸从口出,马皇后把她说的话和她说话表情毫无遗漏地送到朱元璋耳中。

中山武宁王,达夫人谢氏……每朝见太后……尝有“我家不如尔家”之言。太后以是语及太祖。——明朝《北窗琐记》



朱元璋听了顿起杀心。大家知道,晚年的朱元璋自从太子朱标病逝后,便大开杀戒,大批的功臣惨遭杀戮,有的家室老小被株连。朝廷内外血雨腥风,约有15万人死于屠杀。对于徐达朱元璋并没有下毒手,但也没有放松警惕。既然机会来了,朱元璋当然要抓住。过了几天他设宴邀请徐达,并在徐达到来后秘密派人杖杀了谢氏。宴席上朱元璋对徐达举杯道:“你家现在已经免去灭族的灾祸”。

“一日召宴内庭,中山与焉,命勇士杀谢夫人于其第。太祖持卮酒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灾。”——明朝《北窗琐记》


徐达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不敢多问。他小心翼翼把宴席进行完,飞快地赶回家。他看到已经惨死的夫人,悲痛欲绝,想到朱元璋说过的话,和那些死去的大臣,只能忍了。

朱元璋杀谢氏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杀鸡儆猴,把徐达的反叛之心扼杀在萌芽状态。另一原因,关系到谢氏的父亲谢再兴。


谢再兴原本是朱元璋手下一名大将,他在朱元璋和张士诚大战前夕,竟然倒戈反叛,而且还带着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一块投降张士诚,泄露许多军事机密,让朱元璋恨的咬牙切齿。

最终张士诚战败,谢再兴知道朱元璋会对他清算,干脆来个消失不见。朱文正被朱元璋软禁而死。叛军主谋谢再兴没有被绳之以法,朱元璋不甘心,就把怨气发泄到他女儿谢氏身上。



故事就是这么个故事,一些文献上都有记载。

而正史上根本就没有朱元璋杖毙谢氏这回事。

关于朱元璋打死谢氏一说与史实有很多相悖之处:

  • 事实上谢氏死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冬十月,朱元璋还追封谢氏为中山武宁王夫人。而徐达死于1385年,比谢氏去世还早三年,所以根本不会有朱元璋在趁宴请徐达时打死谢氏的情节。
  • 再者如果谢氏是因罪被朱元璋打死,朱元璋不可能去追封谢氏,这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 另外按照历史马皇后母仪天下,她宽宏大量爱民如子,总是劝告朱元璋不要滥杀无辜,不要扰民,还从朱元璋的屠刀下救出许多人命命,如郭景祥的儿子,学士宋濂,富商沈万三,为救太医们病重拒绝服药等等。所以马皇后不会因为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去向朱元璋吹枕边风,引诱朱元璋去杀人。

所以朱元璋打死徐达的谢夫人,根本就是杜撰,包括朱元璋打死常遇春的夫人等等,黑朱元璋的多了去了,大多根据朱元璋的滥杀和猜忌编造。


小姐姐讲史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用在明朝的那些开国功臣面前再合适不过了,他们为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后,却被以各种罪名处死,在这种情况下,大明的其他臣子们都非常小心翼翼的活着,就怕哪天噩运会落到自己身上。这不,这一天噩运就落到了大明开国功臣徐达的夫人谢氏身上,具体怎么回事您往下看!

谢氏名叫谢翠娥她自小习武,所以性情比较豁达,在嫁给徐达后,谢氏经常跟随徐达左右征战沙场,

《北窗琐记》记载:徐达夫人谢氏,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

当大明建立后,由于徐达居功至伟被朱元璋封为了魏国公,而谢氏也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并允许谢氏自由出入皇宫。


有一次,谢氏来到皇宫找马皇后聊天,聊着聊着马皇后决定带领谢氏到后宫的御花园看看,当她们来到御花园后,谢氏被御花园的雄伟壮观景象所震撼,于是不由自主的对马皇后说:“皇后,你家的御花园可真大啊,比我家的花园大多了”!

本来是很平常的一句话,然而不知怎么就传到了朱元璋耳中。朱元璋是个敏锐的政治家,他一听到这句话就觉得谢氏是有谋反之意,因为她这句话有觊觎皇家御花园的意思,于是朱元璋就派人把徐达叫到宫中喝酒,然后派侍卫到徐达家中把谢氏给杀了,之后还对徐达说我帮你消除了一个灭族的隐患,而徐达听了朱元璋这话以后,虽心有不甘,但只得跪地拜谢朱元璋!

据记载:一日召宴内庭,中山与焉,命勇士杀谢夫人于其第。太祖持卮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灾。


在我看来,这只是一段野史传闻,马皇后为人仁慈怎么会让朱元璋凭一句话而杀人呢?而朱元璋也不可能就凭谢氏的一句羡慕之词而杀她的。这些只不过是后人对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的一句引申罢了!


唐古看今


徐达的夫人是谢氏,徐达是开国功臣,他和朱元璋的关系走的很近。同时,他们之间也是君臣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的皇后是马皇后,马皇后是一个心肠很好的人。她经常劝诫朱元璋,不要杀开国功臣。

徐达的夫人谢氏和马皇后的关系也不错。毕竟在朱元璋和徐达反抗元朝的时候,谢氏和马皇后他们也一起做过后援部队。

最终朱元璋取得了天下,当上了皇帝。

话说有一次谢氏和马皇后在一起逛御花园,也可能是谢氏第一次来御花园,她在马皇后身边感慨了一句,这个御花园真的好大呀。

本来这一句话并没有什么,就是一句事实。御花园本来就很大呀,马皇后听了这样的话应该高兴才对,毕竟这是一句夸赞的话。

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

马皇后理解为这是谢氏在攀比了,她觉得自己家的花园,没有御花园大,因此才发出这样的感慨的。

很不凑巧的是马皇后把谢氏的这一句话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很生气,就把徐达给骗到了宫里喝酒,然后派人把谢氏给杀了。

这就是谢是被杀的原因,当然了这样的事情,在真实历史上根本不可能发生。也就是说无论马皇后,还是朱元璋,他们都不会用这样的手段,来杀一个重臣的妻子的。

更可况这个人,还是徐达的妻子。

之所以有这种说法,肯定是因为朱元璋爱杀人,别人就编了很多朱元璋杀人的故事。包括之前的杀瓜农,杀宫女,杀厨师等等。这些故事,都是别人杜撰出来,然后安插在朱元璋的身上的。

再说了朱元璋是爱杀人,但是,马皇后生性善良,他从来都是不会建议朱元璋杀人的。他怎么可能在朱元璋面前打这样的小报告呢?

所以说这样的事情,我们就当故事听听就可以了。


不才讲史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意思是说“人说话时要走心,不要做口无遮拦的大嘴巴。”

历史上因言获罪的人儿还少吗?比如历朝历代的“文字狱”,武则天统治之下的“酷吏时代”。

尤为残酷的是朱元璋统治之下的明朝,朱元璋年轻时候当过和尚、当过“贼寇”红巾军元帅,因此在他称帝后,大臣们不能说“秃、亮、光、则、贼”等字眼,稍不留神就会惹来杀身灭族之祸。



然而就在朱元璋称帝第三年,也就是13 70年,左丞相徐达的夫人谢氏,因为说了一句“你家御花园真大”而惹上了杀身之祸。

朱元璋因何要杀谢氏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左丞相徐达是朱元璋的发小,徐达原配死得早,老朱就自作主张把手下大将谢再兴的女儿嫁给了徐达。

值得一提的是,徐达和谢再兴的年龄差不多,二人结婚时,当时谢再兴在战场,并不知道这事,直到后来才得知了女儿嫁给了徐达。

谢氏过门后,和朱元璋的老婆马大脚成了无话不说好姐妹,二人在战场上相互照应冲锋陷阵。史书记载谢氏是个彪悍的女人,有乃父之风。



徐达夫人谢氏,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北窗琐记》

这样的女人往往都是豪爽性格,事实确实如此。

就在老朱称帝后,徐达因功封为魏国公,谢氏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徐家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光耀门楣。

有一次,谢氏到宫中找马大脚唠嗑,当她看到皇宫御花园够大、够气派时,对马皇后羡慕地说道:“你家的御花园儿真大,什么时候我们家也有一个这么大的花园儿呢?”

当时说者无意,却不防隔墙有耳,老朱听到了。到了晚上,老朱把徐达叫到宫中喝酒,然后派侍卫把谢氏砍了。

原来谢氏说话不走脑子,老朱称帝后处心积虑找功臣的毛病杀功臣,主要害怕这些人抢他的江山。

谢氏可能是由衷地感叹“御花园的气派”。马皇后没有解读出内涵意思,认为谢氏羡慕自己。



但是老朱是政治家,从谢氏这句话断定她有野心,推测她将来会鼓动徐达造反当皇帝,于是先下手为强杀了谢氏。

一日召宴内庭,中山与焉,命勇士杀谢夫人于其第。太祖持卮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灾。

杀了谢氏后,老朱对一起喝酒的徐达说:“我把你老婆杀了,你应该感谢我,我为你家解除了灭族之灾”。意思是说,假如谢氏将来鼓动你造反,那么你徐家就会被牵连灭族。

拜托!老朱这混蛋逻辑也能说出口,这和“腹诽”之罪有何差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当初“平七国之乱的功臣”,汉朝大将军,右丞相周亚夫,在他年老时,儿子为他准备了一些纸糊的甲胄丧葬品,刑部以谋反罪处理周亚夫。

周愤怒异常,问:这不过是丧葬品,再说我也不知道儿子给我准备这些东西。”刑部官员说:“你虽然活着不谋反,也许你到阴间穿上这些甲胄造反呢!”

最后周亚夫一怒之下绝食而亡。老朱杀谢氏也是把后果夸大前置,是有罪推论。



其实以上都是传说,谢氏和马皇后是好姐们,马皇后一生仁慈,她怎能眼看好姐妹被杀呢?

当初老朱因沈万三犒赏三军之事被老朱嫉妒,准备要杀沈万三时,马皇后直接说:“杀曾帮助过咱的人会被人指责,沈万三财大气粗,上天早晚要惩罚他,不如把他发配了事。”

最后老朱把沈万三发配到了云南。

综上所述,只要当时马皇后活着,不可能发生老朱杀谢氏这桩事。

文/秉烛读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