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的夫人謝氏,說了句“御花園真大”,為何遭到了殺身之禍?

餘映燈


其實這件事只是民間杜撰並非史實,既然問道這件野史那就也說上一番,徐達的夫人謝氏說了句御花園真大,被朱元璋下令仗殺,為什麼朱元璋要這麼做呢?

徐達髮妻張氏死的比較早,徐達屢立戰功,朱元璋有意想為徐達續絃,正好當時將軍中的大將謝再興之女謝翠娥待字閨中,朱元璋隨即牽線讓徐達迎娶了謝翠娥。

徐達當時也是一位將軍,與謝翠娥還算門當戶對,兩人結婚以後異常恩愛,生有四子二女,堪稱多子多福。

謝翠娥出身將門自然也是大大咧咧的性格,據明朝《北窗瑣記》中曾記載:“徐達夫人謝氏,臂力過人,常持鐵器重百斤者,軍中隨行。”

徐達不但是朱元璋的臣子,兩人也是光著屁股長大的,自然關係密切,馬皇后不用說跟謝翠娥也成了一對好姐妹時常在一起嘮嘮家常,如同無話不說的姐妹一般。

後來我們都知道,朱元璋一統天下建立大明王朝,徐達戰功赫赫自然加官進爵,古代女子的榮譽一般來源自己的丈夫,作為徐達的夫人謝氏也被封為一品誥命夫人。

由於各種原因,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這些功高之人,出現了結黨營私等行為,加上太子朱標去世,朱元璋為皇太孫朱允炆掃除登基以後的威脅,殺了不少驕兵悍將。

徐達功勞甚高自然也被朱元璋放在心上,徐達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處境,做事處處謹慎,俗話說百密一疏,徐達夫人因為說了句御花園真大遭到了殺身之禍。

一日,徐達夫人謝翠娥跟馬皇后一起在御花園玩耍,馬氏本身就是一個心直口快之人,感慨御花園富麗堂皇,無心說了句“姐姐家的御花園真氣派,比我們家好多了。”

後來朱元璋聽說此事,召徐達進宮赴宴,另外派人到徐達府上仗殺了謝氏,對徐達說為徐達除去一個禍害。徐達雖然覺得莫名其妙,也不敢多問,回家之後才知道謝氏已死。

朱元璋因為謝氏一句無心之話而仗殺謝氏,無非是因為謝翠娥的父親謝再興,謝再興本是朱元璋一手下大將,但在朱元璋和張士誠大戰前夕,他卻偷偷帶著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投奔了張士誠,給朱元璋帶了不小的麻煩和損失。

張士誠兵敗以後,謝再興不知所蹤,謝再興算是朱元璋心中的一個痛點,不但背叛朱元璋還把血戰洪都的朱文正給帶偏了。朱文正本來有大好前途,又是朱元璋的侄子,被謝再興帶著投靠了張士誠,對朱元璋來說算是奇恥大辱了,找不到謝再興就拿謝翠娥出氣了,還能順便震懾下徐達。

古代女子榮耀來源於丈夫或者家人,而失去榮耀往往也在朝夕之間,也許這就是古代女子的命運吧。

當然這件事只是杜撰而來的,歷史上並無此事,故事是好故事,朱元璋作為一代開國皇帝斷然不會因為私仇而遷怒於其女兒的,再者說謝翠娥還是徐達之妻,一品誥命不會因為無心的一句話就遭殺身之禍的,心直口快大大咧咧的性格朱元璋又不是不知道,一代帝王怎麼可能跟一婦道人家較真,當個故事聽就可以了。


豫北老崔


這個事兒簡述起來是這樣的:

大將徐達的夫人謝翠娥,立朝後被封為誥命,因此可以進宮和皇后聊天喝茶。這天,姐倆逛到御花園,見著園子著實氣派,謝夫人不無感嘆,說了句”御花園真大“,這話被馬皇后學給朱元璋聽。

本來這話也沒什麼,但多疑的朱元璋卻藉機發揮:她能說給你聽,就能說給徐達聽,萬一徐達動了要跟朕比肩的心思,豈不是要造反?

於是,這位太祖皇帝就把謝夫人殺了。——一日召宴內庭,中山與焉,命勇士殺謝夫人於其第。太祖持卮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災。“意思是說,皇帝把中山王叫進來喝酒,暗地裡卻派人殺了其夫人,還說替他除了個滅族之禍。

朱元璋殺謝氏,導火索是謝氏一句沒經過大腦的話,實際上卻是對她積怨已久。

徐夫人謝氏,將門虎女,《北窗瑣記》曾載:

徐達夫人謝氏,臂力過人,常持鐵器重百斤者,軍中隨行

這樣一位虎女,本是徐達的賢內助。但壞就壞在她的出身上。

謝翠娥父親謝再興,原本是朱元璋手下一員虎將,但在朱元璋與張士誠大戰前夕,謝再興卻臨陣倒戈,帶著朱元璋侄子朱文正投奔了張士誠。

這種行為,是對朱元璋的背叛。更是對朱元璋的不信任。張士誠兵敗後,謝再興沒了蹤影。朱元璋有氣發不出,於是洩到其女身上,也是給徐達敲個警鐘。

徐達得到這個消息,悲憤莫名,他與謝氏恩愛,共育有四子二女,如今妻子無故被殺,他失妻子孩子失母親,萬般憋屈卻作不得聲。


錢多多讀文史


這個故事出自明朝嘉靖年間舉人餘永麟編纂的《北窗瑣語》,說徐達夫人謝翠娥陪馬皇后逛宮中後花園時,因口無遮攔的一番感嘆,結果被朱元璋亂棍打死。

謝翠娥真的是因口無遮攔而被朱元璋處死的嗎?

朱元璋與徐達,是從小玩到大的兄弟,兩人親密無間,無話不說。朱元璋在參加郭子興起義軍後,回鄉募兵時,將徐達招致麾下。從此,二人走向抗元之路。

徐達身體魁梧,從小練得一身好武藝,很快成為朱元璋的得力戰將。徐達用赫赫戰功為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朱元璋對待徐達也是義字當頭,對其關懷備至。

徐達原配夫人張氏在大明建立前就已去世,朱元璋不忍徐達孤單一人,便想做主為徐達再尋一房夫人。正好,明軍大將謝再興生有兩個女兒,都是待嫁之齡。

長女名叫謝翠英,次女名叫謝翠娥,兩人都是天生的美人。朱元璋便充當月老,替二女尋好了夫家,將謝翠英嫁給了寶貝侄子朱文正,將謝翠娥嫁給了徐達。

謝翠娥雖有沉魚落雁之貌,但卻是好武之人,可謂是巾幗不讓鬚眉。文獻中記載如下:

徐達夫人謝氏,臂力過人,常持鐵器重百斤者,軍中隨行。——《北窗瑣語》

明軍中有規定,所有將領的家眷之能留居後方,不得隨軍。而徐達夫人謝翠娥,非一般女子,她擁有驚人的臂力,能拿起百斤重的鐵器,被朱元璋特許隨軍。

謝翠娥隨軍可不是做些縫縫補補的家務活,她是要隨徐達上陣殺敵的。在征戰天下的歲月中,謝翠娥與朱元璋夫人馬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兩家相處很融洽。

但好景不長,隨著謝再興的叛變,兩家關係也變得貌合神離。謝再興既是朱元璋的親家,又是徐達的老丈人,可謂是雙料皇親國戚,但他卻投靠了陳士誠。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朱元璋怒不可遏,立即處死謝再興的兄弟子侄,但並沒有為難其女謝翠娥。明朝建立後,徐達作為頭號功臣,被朱元璋封為魏國公。

謝翠娥也因此被敕封為一品誥命夫人。隨著朱元璋皇權的逐步加強,那些開國功臣們越來越讓朱元璋寢食難安。為了大明江山的穩固,朱元璋決定清除功臣。

洪武年間的四大案,有數萬人因此丟掉了性命,甚至連退休在家的李善長也被以謀逆罪處死。而徐達一生光明磊落,乾乾淨淨,朱元璋挑不出他有任何毛病。

但並沒有放鬆對徐達的秘密調查,謝翠娥之死就是在未徐達敲響警鐘。

有一天,馬皇后閒來無事,便邀徐達夫人謝翠娥進宮敘舊。謝翠娥本是習武之人,說話直來直去,不懂得含蓄委婉。一進宮便說:“你家的房子確實是氣派。”

馬皇后只是會意一笑,但謝翠娥並不知道,她早已忘記君臣之禮。說話間,二人來到一處涼亭歇息用茶。隨後,馬皇后帶謝翠娥來到宮中的後花園遊玩賞花。

謝翠娥再次感嘆道:“你家的後花園可真大,半天都逛不完。我家的那個後花園,什麼時候才能像這麼大就好了。”玩了一天的謝翠娥,帶著期望盡興而歸。

結果謝翠娥的無心之語,被馬皇后告知朱元璋。而朱元璋正愁拿不到徐達的把柄,隨即以謝氏“心懷僭逆”為由,將其杖打而死。文獻中記載如下:

後太祖登大寶,中山就封,每朝見太后,謝夫人時致不平,嘗有“我家不如爾家”之言。太后以是語以太祖曰:“枕邊之言,中山寧無動心乎?”——《北窗瑣語》

朱元璋得到謝氏已死的消息後,滿懷欣喜的與徐達推杯換。朱元璋端著一滿杯酒走向徐達說道:“徐愛卿此後再無殺身滅族之憂,應該滿飲此杯以表示慶祝。”

徐達跪著喝完朱元璋的賜酒,然而他並不知道夫人已死。文獻中的記載如下:

一日召宴內庭,中山與焉,命勇士殺謝夫人於其第。太祖持卮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災。”中山跪而飲之,然不知夫人就戮也。——《北窗瑣語》

朱元璋殺謝翠娥的原因並非是因為她的幾句無知的話,而是因為謝翠娥父親謝再興叛變一事。朱元璋對此一直難以釋懷,侄子朱文正也被謝再興挑唆著叛變。

朱元璋對謝家是恨之入骨。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朱元璋想要給徐達一個警示,讓他永無不忠之心。這個故事的真實性還有待商榷,史料中謝氏的生平記載不多。

關於謝翠娥的傳說和野史較多,洪武二十年(1387年),徐達夫人謝氏被追封為中山武寧王夫人。依據這一記載,可推斷出謝翠娥可能在洪武二十年去世的。

而這時的徐達已經去世兩年,與文中信息有矛盾之處。總之,《北窗瑣語》中關於徐達夫人謝氏的記載,真實性到底如何,還有待考證,不可作為正史來考。


野史也是史


徐達老婆的這件事情,實際上根本就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是朱元璋為了警告徐達。恰恰相反,他作為兄弟替徐達出面處理了一個家庭問題。所謂的“御花園真大”這句話其實是野史無稽之談,今天南京的莫愁湖當年只是徐達家後花園的一部分,他老婆至於這樣羨慕御花園?

雖然徐達驍勇善戰,統帥幾十萬大軍,天下無敵,但是有一個難言之隱——怕老婆。“徐達夫人謝氏,臂力過人,常持鐵器重百斤者,軍中隨行,”可見是位了不起的女中豪傑。有這麼一個悍婦在家裡主事,可見中山王過得應該不怎麼幸福,但是他也沒有辦法,明媒正娶的過來的老婆,還是老同事的女兒,也不能說休就休。於是經常進宮找朱元璋,借酒消愁。朱元璋見兄弟生活如此不幸,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既然徐達不方便出面,那就由他這個做大哥來替兄弟分憂!


其實一封詔書奪了謝氏的封號,替徐達休了她就可以了。但朱元璋做事情一向是乾淨利落,要麼不做,要做就做絕。找藉口讓徐達進宮喝酒,隨後派錦衣衛上門。雖然謝氏孔武有力,武藝高強,但是面對錦衣衛大氣不敢出,乖乖領死,可見是一物降一物。

等徐達酒醒了,朱老大笑眯眯的告訴他,家裡的事情幫他擺平了。知道了老婆的死訊,徐達是表面上顯得很痛心,心裡面應該是很輕鬆的。


百勝刀王胡逸之


因為徐達的武力值加軍事智慧值太高,朱元璋害怕他造反變成強大的敵人,提前殺了徐達的夫人謝氏,並不是徐達的夫人謝氏說了句“御花園真大”這話的禍害性質的話語

朱元璋提前做了對應有造反力量徐達的準備,用殺徐達夫人刺激徐達造反


徐達夫人謝氏據說是武力值非常高的女人,幫徐達打仗不下百回,


朱元璋一直想除掉強大的徐達,避免造反變成新敵人。正巧徐達夫人說了“御花園真大”,借這個話語無理推加個罪名殺了她。徐達的夫人是他曾經左膀右臂,無論心理和身體都是非常強大的打擊。


徐達的夫人被除掉,朱元璋想徐達怒髮衝冠造反了吧。結果徐達忍氣吞聲多年沒有造反,之後朱元璋用鴨子刺激徐達過去戰傷後背發膿而死。朱元璋除掉功臣目的害怕功臣造反搶江山。出手迅速寧缺毋濫不擇手段。


英雄少年66265076


徐達,這個人非常了不起,他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他和朱元璋是發小的關係,從小一起長大。22歲時,被朱元璋招進了郭子興起義軍,此後便一直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是朱元璋的得力干將。但是很可惜,據說是被朱元璋害死的。

據記載,徐達一共有四位妻妾,原配張氏,但是這個張氏的身份不坐實,可能並沒有其人。明代一些史料中對張氏的描述非常模糊,只說張氏死後,由朱元璋做主為徐達又娶了一位妻子,就是謝氏。

這個謝氏是朱元璋親家謝再興的次女。謝再興是朱元璋的得力大將,曾參加過金華戰役,被朱元璋非常看重,但是謝再興卻在和張士誠決戰之前叛國投敵了。後謝再興全家被殺,只剩下兩個出嫁的女兒,也就是謝氏和她的姐姐。謝氏的姐姐嫁給的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因此躲過一劫。

史料中並沒有記載謝氏的生平以及死因,只是野史、傳說比較多。關於謝氏的死因,第一種便是謝氏出言不遜,被朱元璋懲罰杖斃;第二種是謝夫人妒忌朱元璋的皇后,被朱元璋下令處死。總而言之,都是朱元璋殺的。

在《北窗瑣記》中說,謝氏經常入宮見馬皇后,每次都會拿自己和馬皇后比較,馬皇后為人和善,並不在意。有一次逛到御花園,謝氏沒忍住說了一句“御花園真大,比我家大多了”。事後馬皇后將這些話告訴了朱元璋。

朱元璋晚年時候非常嗜殺,再加上謝氏的父親是曾經背叛朱元璋的謝再興,所以朱元璋聽到此事後,極為憤怒,決定斬草除根。後來,朱元璋安排宴席,邀請了徐達以及謝氏,在宴席時,朱元璋派人殺掉了謝氏。朱元璋將此事告訴徐達,徐達心慌不已,但是卻沒有任何想報復的心,畢竟朱元璋沒有滅族已經是心慈手軟了。

謝氏死於自己的嫉妒心,也死於自己的出言不遜。當然這只是野史所說,真實性還有待考證。


理科男讀歷史


看到這個問題,不由得長嘆一聲,又有人在黑朱元璋,關於謝氏被殺的事咱得好好聊聊。

導語

徐達的夫人謝氏,謝再興的次女,朱文正的小姨子,徐皇后的生母。因徐達的原配夫人張氏過世早,朱元璋就當了月老給謝氏保媒讓她嫁給了徐達。婚後夫妻二人夫唱婦隨非常恩愛。據《北窗瑣語》“中山武寧王達夫人謝氏,臂力過人,常持鐵器重百斤者,軍中隨行。”這說明謝氏經常陪徐達出征,是徐達最信任的人。


徐達是朱元璋的老鄉好哥們,和老朱一塊出生入死打下大明江山。他戎馬一生戰功赫赫,成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被朱元璋稱讚為:“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是朱元璋口裡的“萬里長城”。

可以說沒有徐達就沒有大明,朱元璋坐上寶座自然不會虧待他,他讓徐達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


歸正題,故事裡的事。謝氏是怎麼被朱元璋處死的?

徐達的老婆謝氏和馬皇后是好姐妹,被朱元璋封為一品誥命夫人,她可以自由入宮和馬皇后相見,姐妹二人每次見面都相談甚歡。謝氏的脾氣有一點不好,就是生性愛妒忌,每當看到金碧輝煌的皇宮就會酸溜溜,言行不免有失禮之處。而每次大度的馬皇后都一笑而過。有一次謝氏又來到皇宮,這次馬皇后帶她到御花園散步。


謝氏看到偌大的御花園忍不住嘖嘖稱讚一番,滿面羨慕的神色隱約參雜著一些不滿和妒忌,這次她不由得脫口而出“姐姐家的御花園真大啊,我們家的和姐姐家的相比可差遠了。”,可她萬萬沒想到禍從口出,馬皇后把她說的話和她說話表情毫無遺漏地送到朱元璋耳中。

中山武寧王,達夫人謝氏……每朝見太后……嘗有“我家不如爾家”之言。太后以是語及太祖。——明朝《北窗瑣記》



朱元璋聽了頓起殺心。大家知道,晚年的朱元璋自從太子朱標病逝後,便大開殺戒,大批的功臣慘遭殺戮,有的家室老小被株連。朝廷內外血雨腥風,約有15萬人死於屠殺。對於徐達朱元璋並沒有下毒手,但也沒有放鬆警惕。既然機會來了,朱元璋當然要抓住。過了幾天他設宴邀請徐達,並在徐達到來後秘密派人杖殺了謝氏。宴席上朱元璋對徐達舉杯道:“你家現在已經免去滅族的災禍”。

“一日召宴內庭,中山與焉,命勇士殺謝夫人於其第。太祖持卮酒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災。”——明朝《北窗瑣記》


徐達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也不敢多問。他小心翼翼把宴席進行完,飛快地趕回家。他看到已經慘死的夫人,悲痛欲絕,想到朱元璋說過的話,和那些死去的大臣,只能忍了。

朱元璋殺謝氏無非有兩個目的,一方面殺雞儆猴,把徐達的反叛之心扼殺在萌芽狀態。另一原因,關係到謝氏的父親謝再興。


謝再興原本是朱元璋手下一名大將,他在朱元璋和張士誠大戰前夕,竟然倒戈反叛,而且還帶著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一塊投降張士誠,洩露許多軍事機密,讓朱元璋恨的咬牙切齒。

最終張士誠戰敗,謝再興知道朱元璋會對他清算,乾脆來個消失不見。朱文正被朱元璋軟禁而死。叛軍主謀謝再興沒有被繩之以法,朱元璋不甘心,就把怨氣發洩到他女兒謝氏身上。



故事就是這麼個故事,一些文獻上都有記載。

而正史上根本就沒有朱元璋杖斃謝氏這回事。

關於朱元璋打死謝氏一說與史實有很多相悖之處:

  • 事實上謝氏死於洪武二十年(1387年)冬十月,朱元璋還追封謝氏為中山武寧王夫人。而徐達死於1385年,比謝氏去世還早三年,所以根本不會有朱元璋在趁宴請徐達時打死謝氏的情節。
  • 再者如果謝氏是因罪被朱元璋打死,朱元璋不可能去追封謝氏,這等於自己打自己的臉。
  • 另外按照歷史馬皇后母儀天下,她寬宏大量愛民如子,總是勸告朱元璋不要濫殺無辜,不要擾民,還從朱元璋的屠刀下救出許多人命命,如郭景祥的兒子,學士宋濂,富商沈萬三,為救太醫們病重拒絕服藥等等。所以馬皇后不會因為一句無關緊要的話去向朱元璋吹枕邊風,引誘朱元璋去殺人。

所以朱元璋打死徐達的謝夫人,根本就是杜撰,包括朱元璋打死常遇春的夫人等等,黑朱元璋的多了去了,大多根據朱元璋的濫殺和猜忌編造。


小姐姐講史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這句話用在明朝的那些開國功臣面前再合適不過了,他們為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後,卻被以各種罪名處死,在這種情況下,大明的其他臣子們都非常小心翼翼的活著,就怕哪天噩運會落到自己身上。這不,這一天噩運就落到了大明開國功臣徐達的夫人謝氏身上,具體怎麼回事您往下看!

謝氏名叫謝翠娥她自小習武,所以性情比較豁達,在嫁給徐達後,謝氏經常跟隨徐達左右征戰沙場,

《北窗瑣記》記載:徐達夫人謝氏,臂力過人,常持鐵器重百斤者,軍中隨行。

當大明建立後,由於徐達居功至偉被朱元璋封為了魏國公,而謝氏也被封為一品誥命夫人,並允許謝氏自由出入皇宮。


有一次,謝氏來到皇宮找馬皇后聊天,聊著聊著馬皇后決定帶領謝氏到後宮的御花園看看,當她們來到御花園後,謝氏被御花園的雄偉壯觀景象所震撼,於是不由自主的對馬皇后說:“皇后,你家的御花園可真大啊,比我家的花園大多了”!

本來是很平常的一句話,然而不知怎麼就傳到了朱元璋耳中。朱元璋是個敏銳的政治家,他一聽到這句話就覺得謝氏是有謀反之意,因為她這句話有覬覦皇家御花園的意思,於是朱元璋就派人把徐達叫到宮中喝酒,然後派侍衛到徐達家中把謝氏給殺了,之後還對徐達說我幫你消除了一個滅族的隱患,而徐達聽了朱元璋這話以後,雖心有不甘,但只得跪地拜謝朱元璋!

據記載:一日召宴內庭,中山與焉,命勇士殺謝夫人於其第。太祖持卮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災。


在我看來,這只是一段野史傳聞,馬皇后為人仁慈怎麼會讓朱元璋憑一句話而殺人呢?而朱元璋也不可能就憑謝氏的一句羨慕之詞而殺她的。這些只不過是後人對朱元璋誅殺開國功臣的一句引申罷了!


唐古看今


徐達的夫人是謝氏,徐達是開國功臣,他和朱元璋的關係走的很近。同時,他們之間也是君臣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的皇后是馬皇后,馬皇后是一個心腸很好的人。她經常勸誡朱元璋,不要殺開國功臣。

徐達的夫人謝氏和馬皇后的關係也不錯。畢竟在朱元璋和徐達反抗元朝的時候,謝氏和馬皇后他們也一起做過後援部隊。

最終朱元璋取得了天下,當上了皇帝。

話說有一次謝氏和馬皇后在一起逛御花園,也可能是謝氏第一次來御花園,她在馬皇后身邊感慨了一句,這個御花園真的好大呀。

本來這一句話並沒有什麼,就是一句事實。御花園本來就很大呀,馬皇后聽了這樣的話應該高興才對,畢竟這是一句誇讚的話。

可是,事實上並非如此。

馬皇后理解為這是謝氏在攀比了,她覺得自己家的花園,沒有御花園大,因此才發出這樣的感慨的。

很不湊巧的是馬皇后把謝氏的這一句話告訴了朱元璋,朱元璋很生氣,就把徐達給騙到了宮裡喝酒,然後派人把謝氏給殺了。

這就是謝是被殺的原因,當然了這樣的事情,在真實歷史上根本不可能發生。也就是說無論馬皇后,還是朱元璋,他們都不會用這樣的手段,來殺一個重臣的妻子的。

更可況這個人,還是徐達的妻子。

之所以有這種說法,肯定是因為朱元璋愛殺人,別人就編了很多朱元璋殺人的故事。包括之前的殺瓜農,殺宮女,殺廚師等等。這些故事,都是別人杜撰出來,然後安插在朱元璋的身上的。

再說了朱元璋是愛殺人,但是,馬皇后生性善良,他從來都是不會建議朱元璋殺人的。他怎麼可能在朱元璋面前打這樣的小報告呢?

所以說這樣的事情,我們就當故事聽聽就可以了。


不才講史


常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意思是說“人說話時要走心,不要做口無遮攔的大嘴巴。”

歷史上因言獲罪的人兒還少嗎?比如歷朝歷代的“文字獄”,武則天統治之下的“酷吏時代”。

尤為殘酷的是朱元璋統治之下的明朝,朱元璋年輕時候當過和尚、當過“賊寇”紅巾軍元帥,因此在他稱帝后,大臣們不能說“禿、亮、光、則、賊”等字眼,稍不留神就會惹來殺身滅族之禍。



然而就在朱元璋稱帝第三年,也就是13 70年,左丞相徐達的夫人謝氏,因為說了一句“你家御花園真大”而惹上了殺身之禍。

朱元璋因何要殺謝氏呢?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左丞相徐達是朱元璋的發小,徐達原配死得早,老朱就自作主張把手下大將謝再興的女兒嫁給了徐達。

值得一提的是,徐達和謝再興的年齡差不多,二人結婚時,當時謝再興在戰場,並不知道這事,直到後來才得知了女兒嫁給了徐達。

謝氏過門後,和朱元璋的老婆馬大腳成了無話不說好姐妹,二人在戰場上相互照應衝鋒陷陣。史書記載謝氏是個彪悍的女人,有乃父之風。



徐達夫人謝氏,臂力過人,常持鐵器重百斤者,軍中隨行。——《北窗瑣記》

這樣的女人往往都是豪爽性格,事實確實如此。

就在老朱稱帝后,徐達因功封為魏國公,謝氏被封為一品誥命夫人。徐家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光耀門楣。

有一次,謝氏到宮中找馬大腳嘮嗑,當她看到皇宮御花園夠大、夠氣派時,對馬皇后羨慕地說道:“你家的御花園兒真大,什麼時候我們家也有一個這麼大的花園兒呢?”

當時說者無意,卻不防隔牆有耳,老朱聽到了。到了晚上,老朱把徐達叫到宮中喝酒,然後派侍衛把謝氏砍了。

原來謝氏說話不走腦子,老朱稱帝后處心積慮找功臣的毛病殺功臣,主要害怕這些人搶他的江山。

謝氏可能是由衷地感嘆“御花園的氣派”。馬皇后沒有解讀出內涵意思,認為謝氏羨慕自己。



但是老朱是政治家,從謝氏這句話斷定她有野心,推測她將來會鼓動徐達造反當皇帝,於是先下手為強殺了謝氏。

一日召宴內庭,中山與焉,命勇士殺謝夫人於其第。太祖持卮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災。

殺了謝氏後,老朱對一起喝酒的徐達說:“我把你老婆殺了,你應該感謝我,我為你家解除了滅族之災”。意思是說,假如謝氏將來鼓動你造反,那麼你徐家就會被牽連滅族。

拜託!老朱這混蛋邏輯也能說出口,這和“腹誹”之罪有何差別?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當初“平七國之亂的功臣”,漢朝大將軍,右丞相周亞夫,在他年老時,兒子為他準備了一些紙糊的甲冑喪葬品,刑部以謀反罪處理周亞夫。

周憤怒異常,問:這不過是喪葬品,再說我也不知道兒子給我準備這些東西。”刑部官員說:“你雖然活著不謀反,也許你到陰間穿上這些甲冑造反呢!”

最後周亞夫一怒之下絕食而亡。老朱殺謝氏也是把後果誇大前置,是有罪推論。



其實以上都是傳說,謝氏和馬皇后是好姐們,馬皇后一生仁慈,她怎能眼看好姐妹被殺呢?

當初老朱因沈萬三犒賞三軍之事被老朱嫉妒,準備要殺沈萬三時,馬皇后直接說:“殺曾幫助過咱的人會被人指責,沈萬三財大氣粗,上天早晚要懲罰他,不如把他發配了事。”

最後老朱把沈萬三發配到了雲南。

綜上所述,只要當時馬皇后活著,不可能發生老朱殺謝氏這樁事。

文/秉燭讀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