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第一憤青,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提出比孫中山早說了538年


歷史第一憤青,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提出比孫中山早說了538年


1905年(清光緒31年)國父孫中山先生有感於中國近代的落後和國人被列強的屈辱,提出了著名的“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歷史名言。但是第一位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人竟然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它的這份宣言足足比國父孫中山早了538年!

在中國的歷史上,明朝並不是最強盛的王朝,但是在國人之中,明朝確實是圈粉無數。

這是為什麼呢?第一個說法就是明朝得國正。在中國的歷史上,無論是秦漢兩晉南北朝,還是唐宋元明清,史學界只要提到的得國正者,只有漢朝於明朝。相對於那些篡位得國和欺負孤兒寡母的隋唐宋來說,明朝和漢朝的建立要正了許多。


歷史第一憤青,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提出比孫中山早說了538年


這裡尤其是明朝:

第一因為明朝打敗的是當時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按照華夏人的思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明朝打敗了元朝,從外族手中收復了國家。

因此在歷史上明朝無疑是得國最正的國家,因為它既沒有篡位,也沒有欺負孤兒寡母。所以在歷史上,明朝無疑是得國最正的王朝!


歷史第一憤青,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提出比孫中山早說了538年


第二呢,就是明朝的崛起足夠的傳奇,華夏曆代不缺乏農民起義。但是幾乎所有的的王朝最終建立的時候都和農民,沒有任何關係,最後的結果都是在歷代氏族大家族的控制下或者是參與下建立的。只有明朝,是華夏農民起義的巔峰。它的建立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由農民或者是底層人士建立起來的王朝。


歷史第一憤青,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提出比孫中山早說了538年


開國皇帝朱元璋從一個乞丐經過一步步的奮鬥,建立了大明王朝。從一個乞丐最終成為君臨天下的皇帝,終於打破了華夏曆史上農民起義都是被氏族階級所 控制,都是被氏族階級所利用的噩夢,朱元璋從一個乞丐到一代帝王的履歷足夠勵志。

第三就是有段子手為大明朝鼓吹吶喊,不割地、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當然了,這句話從政治上來說,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政治本身就是妥協的產物,如果真的如明朝這般的強硬,它根本就不可能存在那麼多年,一個政權如果不懂得妥協,是沒有任何的生存空間的。


歷史第一憤青,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提出比孫中山早說了538年


雖然這些話在政治上並不可取,但是它卻又足夠的吸引力。記得五六十年代的時候我國有一群特殊的人有一個特殊的稱謂,叫做憤青。什麼是憤青?就是憤怒的青年,為了自己的理想或者是自己的見解而奮鬥的一群人。

正是這麼一群人,在那個年代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見解,對社會的進步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歷史第一憤青,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提出比孫中山早說了538年


所以,以上三點,讓雖然是封建社會的明朝圈粉無數,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傳奇的王朝,同時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特殊的王朝。而朱元璋提出的“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比建立了同盟會的孫中山早了538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