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引黃河水入白洋澱,而不是利用南水北調的水呢?

用戶5706256836283


白洋淀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屬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湖泊,總面積366平方公里,平均年份蓄水量13.2億立方米,位於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接納瀑河、唐河、漕河、瀦龍河等九條較大的河流入湖,最後匯入大清河。看下圖。

白洋淀行政區劃上,在北京、天津、保定市之間,任丘、雄縣、安新三地交界處。為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把一些與首都職能無關的產業,搬遷到首都外,同時緩解大城市人口壓力,調整京津冀城市佈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國家決定在白洋淀建立新的示範區——雄安新區,城市定位為百萬人口二級大城市。

就自然環境來看,白洋淀有九條河流注入,有充足的水源保證,可是近三十多年來,華北地區持續乾旱,人口積聚,大城市不斷膨脹,水資源緊張局面逐步在惡化,河流上游水庫截流,河流基本乾枯,導致華北地區水資源非常緊張,加之近幾年來,人類的生產活動排放大量汙水,白洋淀無論從水量還是水質來說,都得不到充分保證,雄安新區發展受到水資源瓶頸制約。

為了徹底解決雄安新區水資源緊張問題,保證雄安新區的順利進行,迫切需要引水至白洋淀,我們怎麼引水呢?人們把目光投向引水最方便,距離最近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南水北調中線進入華北平原後,沿途經過許多城市,如河南新鄉、安陽,河北邯鄲、邢臺、石家莊、保定,最後到北京、天津,通過輸水線路來看,南水北調主要是解決城市居民用水難的問題,華北平原北部城市包含北京、天津,人口近1.2億人,飲用水非常緊張,每年為這些城市輸水近50多億立方。當丹江口水源充足時,可以多調一些水,用來補給沿途大大小小河流生態用水,但畢竟只佔很少一部分。而從雄安新區長遠發展來看,需要水量要達到上幾億立方水,很顯然南水北調還不能滿足需求,會出現爭水矛盾,這與我們南水北調初衷相悖。

其次,華北平原生態環境惡化的程度讓我們難以想象,這裡沒有大江大河經過,農業生產灌溉已經無水可用,只能開採下水,每年超采地下水高達60~80億噸,為此迫切需要有這麼一條引水線來解決這裡的生態環境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引黃河水入白洋淀提到日程上來。

黃河用水也特別緊張,經黃管委協調,籌措了10億立方水量給白洋淀供水、補水,在河南省濮陽縣渠村鄉引水,利用濮陽南乾渠輸水,穿衛河進入河北省。在河北省境內,基本利用已有河渠輸水,經東風渠、老漳河、滏東排河至獻縣樞紐,穿滹沱河北大堤後,利用紫塔乾渠、古洋河、小白河和任文乾渠輸水至白洋淀。

這條線路工程量小,歷史上很多地區都有河渠,只是今天因缺水,很多河渠處於頹廢狀態,如今把這些河渠再連接重新利用起來,工期不到2年,總長482公里河渠就已完工。

工程建成後,可以緩解河北省中南部地區農業嚴重缺水矛盾,將實現年引黃河水9億立方米,供水範圍涉及26個縣市(區),河南的濮陽市,河北的邯鄲、邢臺、衡水、滄州、保定市都將受益。控制灌溉農田面積300多萬畝,農業灌溉3.65億立方米,可灌溉河北省農田272萬畝。同時,每年可向白洋淀生態淨補水1.1億立方米,生態供水效益達1.59億元,補給白洋淀1.1億立方。

此外,黃河水的到來將給河北沿線缺水地區,尤其是地下水超採漏斗區新增一個水源保障。南來的黃河水用於灌溉農田,相當於置換出地下水,緩解地下水超採的狀況,通過沿途輸水過程當中的滲透補充,也在一定程度上補充地下水。

引黃入冀補澱工程在渠首的設計流量為100m³/s,相當於把黃河主河道的流量引走四分之一用於工程沿線地區水資源的補充,還能擔負起防洪排澇的任務,未來隨著引黃入冀補澱工程的通水,沿途的衡水湖有望新增補水途徑。

如果京杭大運河東線貫通,這將有三條由南向北輸水線路向北延伸,基本上解決華北平原用水緊張問題,華北平原生態環境渴望得到進一步恢復,其中引黃入冀補澱工程起著很大作用。


地理縱橫


答,引黃入河北白洋淀主要還是考慮經濟問題,引黃是從河南濮陽渠村提閘放水送往河北白洋淀,補水。從河南濮陽至河北白洋淀距離相對較近。南水北調主要是從湖北丹江口市路徑河南,山東等省份,若用南水北調去補河北白洋淀應該費用很高。




奇聞好奇


為什麼引黃河水入白洋淀,而不是利用南水北調的水呢?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是需要從白洋淀的地理位置及其功能定位、南水北調的作用及年均輸水量等角度來分析。

白洋淀的地理位置

提起“白洋淀”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一定不會陌生,一是很多經典的抗日題材電視劇(電影)都以白洋淀為拍攝背景,比如《小兵張嘎》、《水上游擊隊》等,二是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區正式設立,白洋淀大部分劃分為雄安新區所轄,成為了雄安新區發展的重要生態水體。

白洋淀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與滄州市之間,處於新設立的雄安新區境內。白洋淀實際上是介於保定市與滄州市交界處的143個相互聯繫的大小澱泊的總稱,它屬於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的天然湖泊,是河北省最大、華北平原面積較大的湖泊,正常情況下水域面積約為366平方公里,素有“華北明珠”、“北國江南”的美譽。

白洋淀處在了太行山以東的華北平原上,平均深度在3.6米左右,按此計算一般蓄水量約為13.2億立方米。由於白洋淀大致上處於滹沱河和永定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地帶,其北、西、南三面地勢相對較高,有瀦龍河、孝義河、唐河、清水河等支流匯入,僅通過湖泊東北部的趙王新河匯入大清河最終入海。

從白洋淀的上游來水來看,雖然有9條河流匯入,但是由於氣候異常,華北地區普遍持續乾旱並且降雨的年際變化較大,加上這一區域是我國人口最為稠密、工農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量大,並且水體汙染也較為嚴重,因此多數河流被截流乾枯,無法保證白洋淀正常的庫容量及供水。

南水北調工程

我們都知道,南水北調現已開通了東線和中線兩大工程,其中東線工程從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提水,途徑江蘇、山東、河北向華北地區輸送生產生活用水;中線工程從漢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庫提水,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個省(市);西線工程尚處在規劃論證階段,沒有開工建設。

南水北調目的是將南方豐富的水資源調往北方缺水地區,其中東線和西線主要是緩解華北平原水資源精確的局面,用於緩解城市供水和部分河段的生態補水。目前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的一期工程幹線總長達2899公里,另外沿線六省市一級配套支渠長約2700公里,年調水規模超448億立方米,惠及人口4.38億人。

從南水北調的主要作用來看,首先解決的是沿線居民引水問題,然後調用一部分水作為生態補水,緩解部分區域生態環境惡化的局面。

很顯然,用“南水北調”的水大規模補給白洋淀是不太現實的,畢竟每年的調水量有限,同時沿線各省市按照比例“分”水後,乾渠北端的水量就更為有限。

為什麼要引黃河水入白洋淀

引黃河水入白洋淀的全稱為“引黃入冀補澱工程”,按理說黃河自身的水資源就非常有限,但引黃河水入白洋淀也是無奈之舉,畢竟相比來說黃河既距離白洋淀較近,從濮陽的渠村提水點到白洋淀的距離較近,大約400多公里,並且可以利用已有的一些輸水乾渠較少工程建設量。

引黃入冀補澱工程已於2017年11月16日實現了試通水,自河南省濮陽市黃河渠村新、老引黃閘取水,途經河南、河北兩省6市(濮陽、邯鄲、邢臺、衡水、滄州、保定)26個縣市區,最終入白洋淀,主要是為了解決沿線區域農業供水、補充地下水以及向白洋淀生態補水,同時也是雄安新區生態水源保障項目,對雄安新區水資源保障具有一系列重大作用。


從引黃入冀補澱工程的主要任務來看,並不是將水全部都調往白洋淀,而是緩解沿線農業灌溉缺水以及地下水超採現狀,同時改善白洋淀生態環境,並且可以充當沿線地區抗旱應急的備用水源。

引黃入冀補澱工程按冬四月(即11月至翌年2月)引水,年均引黃水量6.2億立方米(其中白洋淀生態補水1.1億立方米),既可控制灌溉農田面積達300餘萬畝,同時通過滲透有效的補充了地下水,實現了多重效益的統一。

以上內容,歡迎點評和補充!


地理那些事


這麼說吧,南水北調主要是用來喝的,千里迢迢把人喝的水弄一個觀賞遊玩的水坑裡去你覺得值麼?北方沒有大河,從黃河通向白洋淀的渠和河道也還算多,距離也不是很遠,較為經濟和適用,當然國家也會有其他方面的考慮


hanqing726


引自丹江口的中線引水是解決沿線城市及北京、天津生活用水的,引黃入澱是解決河北生產用水的,而且引黃入澱大多是利用了原有濮清南灌溉渠及河北境內原有入澱乾涸的現成河道,工程量小,成本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