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快的飛機速度有多快?怎麼樣?

軍武皮卡丘


在人民空軍的裝備序列中,飛的快的戰機現役的還真有不少,殲-7爺(殲-7)、殲-8爺

(殲-8Ⅱ)的飛行速度都超過2馬赫,但要講飛得最快的不是二代機時代的“八爺”了,而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四代隱形戰機殲-20。

世界航空發展到戰後二代機時代,高空高速成為二代機最顯著的技術特點。以速度快著稱的當屬蘇聯的米格-25截擊機,最大飛行速度可以達到達到3.2馬赫,但絕大數的二代機的最大飛行速度也就是2馬赫。我國的八爺正是以“三個2”指標而著稱,即最大速度超過2馬赫、最大飛行升限超過2萬米和空重20噸。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八爺以其2.2馬赫的最大飛行速度成為人民空軍裝備序列中飛行速度最快的機型,直到殲-20的出現,才正式宣告告別八爺的速度時代。根據央視曾經報道披露的信息顯示,殲-20一分鐘戰鬥巡航52公里,那麼意味著殲-20的時速能達到3120公里,換算成馬赫數也就是超過2.5馬赫,遠高於其他國家的同類產品。

殲-20的飛行速度應該是現役同類機中最快的型號,這一切都源自於殲-20的氣動設計。殲-20開創了隱形戰機使用鴨翼佈局的新時代,通過邊條將鴨翼與主翼有效的融合,採用較大的機身長寬比設計,使得其擁有修長的機體,同時還有全動垂尾以及獨有的腹鰭設計,這諸多設計因素綜合在一起,使得殲-20具有較高的飛行速度。

另外,網絡上還有一些消息稱,殲-20的最大飛行速度能夠達到2.6馬赫以上,這個數據與央視所講的一分鐘戰鬥巡航52公里,相差也不是很大。但比八爺的2.2馬赫要高出0.3-0.4個馬赫數,當之無愧的速度之王。

無論是八爺還是殲-20,目前都還在部隊中服役,八爺的服役數量有所減少,在任務上也更傾向於執行一些戰場偵察等任務,繼續發揮著餘熱。殲-20也從2017年開始裝備空軍作戰部隊,裝備規模也在逐漸擴大,逐步形成了空軍以四代機為骨幹、三代機為主體、二代機為輔助的裝備格局。


鷹鴿分析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具有“空中美男子”之美譽的國產殲-8尖頭機,是我空軍“雙2”指標的一款高空高速截擊戰鬥機,即實用升限2萬米,最大飛行速度超過2馬赫。

殲-8尖頭戰鬥機,只是一架普通的第2代機,由殲-8平頭機改進而來,但其飛行高度和飛行速度,基本上碾壓了全球範圍內大多數的第3代機,一般第3代機的實用升限在1.5-1.8萬米,最大飛行速度在1.5-1.8馬赫。

“雙2”指標的殲-8戰鬥機,保留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直到2018年春節前夕,殲-20戰鬥機正式服役我空軍,殲-8飛行速度最快寶座的才拱手相讓,給了這架最新的第4代隱形戰鬥機殲-20。

殲-20採用了單座雙發、全動雙垂尾、DSI鼓包進氣道、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的鴨式氣動佈局,由於渦扇-15發動機,賦予了殲-20戰鬥機強勁的動力,明顯提升殲-20的機動能力,以及飛行品控性能。

從網絡上公開的技術參數來看,殲-8只是一架輕型稍偏中型的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只有17噸,而殲-20卻達到了驚人的39噸,是一架妥妥的重型戰鬥機,兩者有著數量級的差距。

但即便殲-20有高達39噸的最大起飛重量,由於機體的氣動佈局極佳,加上發動機非常給力,殲-20的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2.8馬赫,超過了殲-8戰鬥機M2.2的飛行速度。

國內媒體曾經透露了殲-20能在1分鐘內,實現戰鬥巡航52公里,折算成飛行速度就是每小時3120公里,這個飛行速度已經和米格-31有得一拼了,甚至不輸於米格-31這架著名的高空高速截擊戰鬥機。


國平軍史


飛得最快的,可能有人想不到,目前最快的是殲-8,沒有之一。可以飛出2.2馬赫的高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正式裝備成軍。那是屬於它的時代,世上軍事大國都在追求高空高速。1985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000年此型重大改進型號飛機還斬獲了國家科技一等獎的殊榮。

走過屬於它的時代,高空高速被目為落後,國際上叫響米格-31的大名,它猶在服役,我們的殲-8改進型號,即殲-8II,仍不時傳來它活動的身影。當我們走過二代,跨代三代和四代,迎來自己的五代機,做為二代的戰鬥機殲-8,仍在服役,存在即合理,它有其自身價值,價值不菲,我軍當然捨不得。

它屬於我們自家的孩子,它的橫空出世,是一個重大標誌,標誌著我國向自主研製戰鬥機的實現,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空中美男子,也有稱為蔡國慶的,或稱為八爺。

八爺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度挑起空軍的大梁,然而在三代機滿天飛的時代,沒有更先進的機型與它相伴,做為截擊機,它能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因而也被指稱落後也多年,八年留下的名聲並不是很好。那又如何呢?英雄默默,忍辱負重,繼續自己的堅守,馳騁在萬里藍天之上。

沒有出口,對比世間同類機型,不是最好的,但它卻是我們現役中不可或缺的,經過多年使用,已經成熟起來,技戰術性能來到了它輝煌的頂點,更加之想選擇多先進的機型相伴都可以,因此殲-8,八爺,未來依舊能應對自如。英雄無名,往往正是不留名的。


魂舞大漠


殲20當然是我國目前最快的軍用飛機。殲20作為全球第二款服役的五代機,所具備的一個很領先的能力就是超音速巡航能力,官媒曾經透露殲20可以在一分鐘內戰鬥巡航52公里。換算成小時就是3120公里/小時。

對比之下,美國最先進的戰鬥機F22“猛禽”的最高航速可達2.25馬赫,不開加力巡航速度為1.5馬赫,F22不僅擁有強悍的全超音速巡航能力,而且發動機提供的機動性也絲毫不差。殲20的發動機相比F22差距是挺大的,但是能達到這個速度也已經很出類拔萃了。

殲20採用了鴨翼佈局,全動垂尾和小展弦比機翼,一切設計已經完全顧及到了他的速度,即便他的發動機沒有F22的強勁但也能達到較好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如果未來殲20採用了性能穩定的WS15發動機,他的速度性能一定會更加優秀。


標槍防務


根據公開的信息顯示,我國最快的飛機速度能達到2.2馬赫,約合2300公里/時。也就是被北約成為“長鬚鯨”的殲-8,這是沈飛在米格-21的基礎上研發的一款單座、雙發、高空高速截擊機。早在1969年7月5日,殲-8便完成你了首飛,總設計師是 顧誦芬院士。這也是我國空軍換裝蘇-27之前最先的截擊機。一共下線380架殲-8,但目前由於設備和武器已經落伍,目前殲-8已經被初步退役。

提起來殲-8就不得不說說米格-21,這是米高揚設計局在1950年代初期研發的一款單座、單發輕型超音速戰鬥機,也是第二代戰鬥機中的代表機型,米格-21的產量高達10352架,可能是20世紀產量最大的超音速戰鬥機。米格-21廣泛活躍于越南戰場,和美國的F-4殺得難解難分。後來米格-21還歷經多次升級,被稱為戰鬥機界的AK-47。

我國在1964年開始提出在米格-21基礎上研發高空高速殲擊機,後來被高層批准為殲-8,主要由瀋陽飛機設計研究院負責設計。1969年7月5日,尹玉煥駕駛原型機首飛成功。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殲-8在1979年12月才定型。原計劃搭載的204單脈衝火控雷達也未能成形。

殲-8雖然速度很快,但是其他劣勢也相當突出。尤其是當時我國的電子技術水平不過關,當殲-8正式服役的時候,航電系統問題頻出,其他技術指標和當時的軍機有很大脫節,因此產量也不多。而且殲-8的機動性也不好,主要執行與偵查和電子戰等任務。在2011年10月,我軍開始逐步汰換殲-8。2017年的中俄“航空飛鏢”中,殲-8DF在高速偵察機項目中還贏得了蘇-24MP。


航空之家


我國飛行速度最快的有人駕駛飛機無疑是殲20,此前央視報道的人民軍隊一分鐘系列紀錄片中,著重強調殲20一分鐘內可以戰鬥巡航52公里,也就是時速3060公里。以標準狀況下每秒340米的音速來算,殲20的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2.5倍音速。



這個速度很快了,因為當今世界上的主流戰機最大飛行速度普遍只有2倍音速左右,哪怕是美軍的F-22也不過2.2倍音速(是否是高空音速不得而知),很多廠家為了宣傳自己的產品,特意偷換概念,因為不同的空域聲音的傳播速度差異較大,高空音速由於低溫是要明顯低於標況下的340米每秒。



這也就導致了百科上出現了某種飛機3.5倍音速(馬赫),最大飛行速度3500公里每小時,而我們當年通過計算,按照340米每秒的音速得出的是4000多公里,然後就是不知所以然了。

所以這次官媒曝光出來的850米每秒的速度很厲害了,時速超過3000公里,強如蘇35時速2500公里,颱風、陣風也不過2000公里出頭,如果情況屬實,我們的殲20在速度上具有很大優勢,超音速巡航什麼的更是不在話下。 在一些圈子裡,殲20因為其修長的機體而得到了人操火箭的外號。



難怪2年前殲20飛行員就敢說:進入超音速就是他們的天下了。


止水興波


戰鬥機飛得最快的都是二代機,因為在上世紀70年代前一直追求高空高速,而當時中國空軍一直都是使用蘇式戰機,而當時中國拿到最好、飛的最快的蘇制飛機就是米格-21型,在1961年中國開始向蘇聯談米格-21型的問題,而中國在次年拿到相關技術後開始研究內部結構,國產機型命名為殲-7,它是中國空軍直到目前為止飛的最快的戰機,最大飛行速度高達2.2馬赫(2.2倍音速,音速為340m/s),且性能特非常優異,在是空軍戰績最輝煌的一款戰機,並且中國的殲-7還出口到美國,美軍用作假想敵部隊訓練飛行員。

由於是仿製蘇聯的米格-21型飛機,所以除了在中國大放異彩外,在國外也同樣有著不少的輝煌戰機,特別是在越南上空和美製F-4的拼殺中取得上風,所以連美國都想要買一批過去研究,所以才從中國進口殲-7,畢竟就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而米格-21被稱為“空中的AK-47”,先後(包括中國在內)共有49個國家和地區服役裝備過米格-21戰機,成為世界上產量最大的戰機,到目前全球範圍內仍有5000多架米格-21在服役使用,就連現在中國空軍仍然沒有退役這款飛機。中國空軍裝備的米格-21型(國產型號叫殲-7)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米格-21型戰機

而中國在殲-7的基礎上不斷的升級改進,和陸軍的59坦克一樣,發展出了殲-7改、殲-7大改、殲-7魔改......。其中魔改型就是沈飛的拿出手、空軍編號殲-8的戰機,沒錯就是後來被稱為八爺的殲-8型戰機,(*不是“空中蔡國慶”啊)。殲-8就是空軍在使用殲-7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諸如航程短、滯空時間短、探測方式落後等問題)進行的改進型。從外形上看殲8就是殲-7的放大版,這樣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油增加滯空時間和航程,且針對殲-7探測能力不足的問題還加裝國產探測雷達。而殲-8的最大飛行速度和殲-7一樣都是2.2馬赫,不同的是殲7只用一臺發動機,而殲-8使用2臺發動機。圖片來源:軍武次位面視頻截圖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要說我國飛得最快的戰鬥機。肯定當屬“空中美男子”“八爺”,在那個時代高空高速截擊機是國際上的追求。殲8尖頭機是由我國國產的殲8平頭機改裝而出。它的最高飛行時速可以達到兩馬赫,最高升空高度可以達到2萬米。這個數據也使他成了名副其實的空中美男子,按照現在的分類來看它只是一款普普通通的二代機。可是在三代機出來之後,它的高空高速依然不落後,並且八爺在輝煌的年代1985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000年此型重大改進型號飛機還斬獲了國家科技一等獎的殊榮。

可是隨著滿天飛的第3代戰鬥機的出現,再也沒有合適的機型可以配合其完成機動動作。但直到現如今八爺並沒有完全退役。依然有它存在的價值。希望在將來空戰中依然能夠看到八爺的身影。

長江後浪拍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未來發展的總比現在發展的要好。八爺作為飛的最快飛機的頭銜。在2018年元旦也拱手讓給了新人,殲20的橫空出世,其成為了代表我國空軍最先進力量中流砥柱。作為一款第5代戰鬥機,超音速航行和隱身是必不可少的。殲20擁有高達39噸的起飛載重量。雖然我國發動機是短板,但憑藉其優良的氣動佈局,殲20最大的飛行速度可以達到2.8馬赫,遠遠超過於殲8。所以殲8飛行最快飛機的位置也需要讓位了。

在未來幾年中國飛得最快的飛機當屬殲20無疑。裝備總是需要更新換代的,後來的東西大概都要比原先的更加優秀。但因為殲20的造價更加昂貴,也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大量列裝,所以殲8作為高空高速截擊機還會存在一段時間。


沐風談兵論道


我國至今飛得最快的飛機要數殲八高空高速戰鬥截擊機。時速達到二點五千米左右!可聽說現在有更快的,接近三馬赫。


張紅心


軍用飛機正常時的速度為巡航速度 ,一般在2馬赫(2倍音速)範圍之內,實戰時比這個速度要更底,所以飛機設計時兩者兼顧,速度太快的外形沒計影響水平,俯衝的機動性,所以整機設計最快速度指標不能極限,也無實際意義。民航運輸飛機同樣也不能按最快速度飛行設計,把運能及安全放為首位。曾風靡一時的歐州超音速客機終於因安全問題退出。任何事務都要有極限和兼顧,飛機並非越快性能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