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明知贾氏和李固有私,为啥不早告诉卢俊义?

我是李明皇


若说燕青是忠仆,他明知贾氏和李固有私,却不告诉卢俊义;若说不忠,在卢俊义发配时,他一路跟随保护,救了卢俊义的命。

这矛盾的背后,折射出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看书中对燕青的描写:

如果梁山108位好汉要评选帅哥,恐怕燕青屈居第二,再没有人敢称第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燕青的:

六尺以上身材,二十四五年纪,三牙掩口细髯,十分腰细膀阔。带一顶木瓜分心攒顶头巾,穿一领银丝纱团领白衫,系一条蜘蛛斑红线压腰,着一双土黄皮油膀夹靴。脑后一对挨兽金环,护项一枚香罗手帕。腰间斜插名人扇,鬓畔常簪四季花。

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

小伙生得确实标致,但细品之下,我们总觉得美则美矣,但少了些男子汉的阳刚之气。“红线压腰,香罗手帕,鬓边簪花”,分明描摹的似个女人。


小说第81回,为了梁山的招安大业,燕青来走李师师的门路。大宋第一美女李师师,看上了燕青,就用酒灌他。

燕青被央不过,只得陪侍。李师师是个风尘妓女,见了燕青这等人物,倒有心看上他,酒席之间用一些话来招惹他。数杯酒后,一言半语,便来撩拨,那燕青是个百伶百俐的人,如何不省得?

可燕青就是不动心,之后李师师一定要他裸露身体,看他一身的花绣。燕青笑道:“小人贱体,虽有些花绣,怎敢在娘子跟前选衣裸体?李师师三回五次,定要讨看。燕青只得脱膊下来,李师师看了,十分大喜,把尖尖玉手,便摸他身上,燕青慌忙穿了衣服……”

燕青面对第一美女的挑逗,还能不为所动,这个定力非同一般,他与作者赞道“燕青心如铁石端的是个好男子,若是第二个在酒色之中的,也坏了大事。


燕青果真如柳下惠一般,坐怀不乱吗?非也,只因他对女性不感兴趣。我们来看看他与卢俊义的关系就会发现其中的蹊跷。

燕青自小父母双亡,在卢员外家里养大。同样被卢员外收养的还有李固。他们两个是卢员外的左膀右臂。李固,卢俊义叫他写写算算,管顾理家务,后来抬举他做了都管。

燕青既不跟卢员外外出做生意,也不在家里管账目财务,白白养了一个漂亮小伙,成为他的心腹之人,与大都管平起平坐。

卢员外这样称呼他:“怎生不见我那一个人?”“我那一个人”,可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再器重他,也不至于这样称呼。这称呼怎么给人以无尽的暧昧感。

不高兴时,又“一脚踢倒燕青,大踏步进城来”,又完全没有把他当回事。


还有燕青身上的花绣,是卢俊义见他雪练似的白肉,叫一个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一身遍体花绣,却似玉亭柱上铺着软翠。

主人管吃管住,还管你身上的刺绣,这不是太奇怪了吗?不由不让人产生联想,燕青的刺绣,其实就是卢俊义刺给自己看的。就像丈夫把妻子打扮的漂漂亮亮,让自己赏心悦目是一样 的。

看到这里,我们不难联想到,燕青就是卢员外养的娈童。所谓娈童,也就是被猥亵的美少年,是主人性侵犯的对象,是一种不良的同性行为。

小说中,燕青在李师师处遇到宋徽宗,皇帝让他唱曲,来看看燕青唱的曲子:

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燕子不来花又老,一春瘦的腰儿小。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当初,莫要相逢好。好梦欲成还又觉,绿窗但觉莺啼晓。

连他自己也说:“所记无非是淫词艳曲。”燕青多才多艺,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无所不会。但他所会,多为勾栏瓦舍中妓女的才艺,显得多奇怪啊!

我们再来看看卢俊义。


“梁山好汉不近女色,一见女色便不是好汉”,水浒中很多英雄都不近女色,卢俊义也是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的人,却与燕青的关系非同一般。

卢员外27岁结婚,结婚后也很少碰老婆。他娘子也放着高富帅老公不喜欢,偏偏要去勾搭一个下人,皆因卢员外对女人没有正常的需求,而他娘子又是个正常的女人。

卢俊义对燕青如此看重,为何外出不带燕青,偏偏要带上李固,因为他知道,留燕青在家,决不会后院失火。

燕青对主人一片忠心,为何早就知道李固和卢员外的娘子有私情,但他却不戳破,他不愿主人在一女子身上费心。这是同性恋情中对对方的一种变态依恋,主人不近女色,他在家中的地位才高。

水浒传中,许多好汉的绰号来源于其性格,例如霹雳火秦明,没遮拦穆弘,黑旋风李逵,浪子燕青等。


燕青绰号浪子,“浪子”指浮浪子弟,一般指不务正业,过着放荡生活的人,燕青是这种人吗?一点也不像。

燕青做事一直小心谨慎,忠于主人,是半点浮浪也没有的,浪子这个绰号用在燕青身上,有点蹊跷了。

所以,燕青的浪,背后隐藏的是一段不正常的同性恋关系。这种与常人不同的性关系,在常人看来,自然就是浪荡人生了。


自名秦罗敷


首先得从燕青的性格和他跟卢俊义的关系说起:

1.性格:

燕青是一个不喜欢招惹麻烦,最擅长明哲保身的人,虽然他对卢俊义忠心耿耿,可以为卢俊义拼命,但是他能想到贾氏和李固虽有私但不敢生出谋害卢俊义的大胆念头,卢俊义本身与贾氏不亲近,所以燕青选择了旁观。

2.他跟卢俊义的关系:

燕青一个差点饿死的小乞丐,被卢俊义救了一命还亲手教导燕青武艺,非常得卢俊义宠信,因此他对卢俊义非常感激,也非常忠心,当卢俊义被暗害的时候,他宁可拼命也要将卢俊义救出。

水浒传中其他三个被戴绿帽子的男人,被身边的人告知了妻子出轨的真相之后,结局如何呢?宋江和杨雄都因杀害妻子,背上罪名,无奈走上了梁山;武大郎则更惨——先被奸夫打伤,后被淫妇毒杀,落得家破人亡,唯一的弟弟也因为自己报仇,被发配充军,丢了大好前途。

所以燕青为了卢俊义的安全考虑选择沉默。

3.另外燕青即便发现他两的私情,但并没有握在手的证据

燕青在卢府的身份,是卢俊义的小厮,在府中几乎没有人脉,他能发现李固和贾氏的事情,纯粹是因为生性机敏。而李固身为管家,有很多机会与管理内宅的贾氏打交道,再加上他在卢府的权力非常大,很多知情人愿意为他们遮掩。所以没有足够的把握能让卢俊义相信。

4.为了卢俊义的名声和卢府的安宁

卢俊义被梁山盯上之前,原来一切都非常平稳,李固和贾氏也翻不出什么浪花,这美好的假象一旦被戳破,以卢俊义的性格估计也会亲手杀妻,背上杀人罪名。而且,他身为“河北三绝”之一,是非常有名望的人,如果传出妻子出轨之事,必然名声大毁。

鉴于这种原因,燕青不到迫不得已,也不会向卢俊义说出真相。


平头哥飚知识


分析这个问题应从人物的性格入手。燕青又名燕小乙,绰号“浪子”,何谓“浪子”,在宋代,“浪子”是指游手好闲、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按照《水浒》中的描述,燕青遍体花绣,善用弩箭,精通相扑,武艺高强,而且多才多艺,吹弹唱舞、诸行百艺,无有不精。这样一个人,可想而知是一个对江湖浸淫很深的人。燕青也的确是人情练达,聪明颖悟,这从三件事就能看得出来:1、宋江继任寨主之后,派吴用去赚卢俊义上山,吴用假扮成了算命先生,要给卢俊义算命,称其有血光之灾,当场被燕青看出其就是梁山人士。2、燕青和戴宗去东京探听消息,再会李师师,李师师却只谈风月,数次撩拨,燕青却不为所动,与之拜为姐弟。3、宋徽宗来见李师师,燕青通过吹箫,唱曲赢得徽宗赏识,然后赢得赦书,并趁机将童贯、高俅征讨兵败之事告知徽宗,表达了“宋江早愿招安”之意。

从这三件事就可以看出燕青是个情商极高,相当聪慧之人。分析完了燕青的性格,我们再看卢俊义的性格,当年吴用诳骗卢俊义上山,燕青拦阻,卢俊义不听,燕青要跟随,卢俊义仍旧不听,终于中了埋伏,被赚上了梁山,等到告辞回家,燕青劝卢俊义不要进城,卢俊义偏要进城,结果掉进了李固的陷阱,以勾结叛匪的罪名押进了死牢。从中可以看出“玉麒麟”卢俊义虽然侠肝义胆,武功了得,却有着刚愎自用,鲁莽倔强的一面,怪不得金圣叹称他是“上中等人”。正是因为知道主人是这样一个脾气,也是因为自身的沉稳性格和江湖历练使然,燕青虽然早看出李固和贾氏通奸的蛛丝马迹,但并没有着急告诉主人,而是在条件成熟,并搜集到了足够的证据之后,再让主人得知。燕青虽然地位不高,但做事实在是四平八稳,难怪其最后能全身而退。另外一点:《水浒》中写到,燕青被李固被赶出家门后沦落为乞丐,个人觉得这里有些夸张了,燕青正值壮年,且一身的本事,在江湖中行走多年,怎么不混碗饭吃,哪里会到沿街乞讨的地步?





刘子还小站


燕青是卢俊义的“男宠”吗?

——分享有趣和观点 散打三国与水浒(40)

1、燕青会是“娈童”吗?

早些天我在回答“燕青绰号‘浪子’……是不是‘浪’得虚名啊”问题的时候(见前“分享有趣和观点”之38),发现同题有个回答说他是“卢俊义的娈童”,证据一是卢俊义的那句话“怎生不见我那一个人?”;二是燕青出场的赞词“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

咋看似乎有些道理,不过细审却是不当。作者为了证明自己说法,却显得捕风捉影和断章取义了——这在其断言燕青“不会拳脚功夫”、“打斗能力非常一般”上体现尤为突出。

后面74回“燕青智扑擎天柱”那段精彩,难道不是对他拳脚/打斗能力的最好说明啊,岂就随意抹杀了呢?

2、燕、卢关系之谜

不过燕青终究有个疑点,就是他后来亲口对卢俊义说的“娘子旧日和李固原有私情”,明白表示出他早就知晓——对啦,他为何不早告诉卢俊义呢、他干嘛要隐忍相瞒呢?是因为“争宠”的心理吗

这倒触及他和卢俊义的真实关系了。

卢俊义召集家人议事的时候,燕青和李固分列左右两行之首,李固——大管家,燕青虽无职衔,书中却也表明是卢家“心腹人”。后面对话也明白表明卢俊义和燕、李二人关系:是“主人和下人”。

在古代等级森严,主仆之间固然可以达到交情深厚,但上下规矩却是不会乱的,主仆——不是平起平坐的朋友

水浒传中,卢俊义对燕青,平和时称“小乙”(古代对年轻男性排行第一者的俗称),发火时叫“你这厮”,一直这样。只到招安后东征西讨、浴血生死一场下来,燕青看破世事,尽最后一次忠心劝卢俊义功成引退时,也许是精诚所至,卢才叫了他一次名字,“

燕青,我不曾存半点异心,朝廷如何负我?”——论机敏睿智,燕青在梁山上也是数一数二;论胆量气魄,上可以和皇帝沟通而不怯场,下可以和宋江众人称兄道弟很自然,但对卢却终身称“主人”不敢造次,这一方面是感恩卢过去收养早孤的自己,二乃是在卢面前谦卑惯了。

卢俊义自恃家大业大本领大,在家人面前是说一不二、不可违逆的。他要出远门消灾,老婆和心腹家人都劝阻,但都给他一句话吓得不敢再说——“哪一个再阻我的,教他知我拳头的滋味!”

后来燕青舍命去城外让他避祸,他却半点不听,反而怒骂、“一脚踢倒燕青,大踏步便入城来”。

——活脱一个“霸道总裁”形象嘛


3、燕青为何不早告发贾、李私情?

因此可以判断:贾氏和李固的奸情,必定是做得非常非常小心/隐秘,不会给人逮住“现行”的

。捉贼拿赃、捉奸拿双。在古代没有录音录像,又没得侦探社情况下,燕青处于即使有所察觉也找不到真凭实据的状况——家贼难防。就算他有石秀的机敏,“这两个”也比“那两个”条件方便太多呀!

现代人想象一下:当你发现总裁——特别是性格霸道那种——他老婆给他头上种草的时候,你当然想借机邀功但是,莫得真凭实据你敢去说吗?你敢不顾忌老板儿颜面去撕他脸吗?

十有八九是不敢吧

燕青就处于这种尴尬中。

这很符合他的人生经历/个人性格:从小寄人篱下,这类人往往敏感而极善察言观色,绝少莽撞行事。吃点儿亏,忍了;拿不准的,隐了。这是他们的“共性”

4、卢、燕本色是哪般?

后来他敢,是因恩人已到生死关头。李固的敢,是因在梁山吴用处得到真凭实据——墙上的“反诗”,所以他敢从唯唯诺诺的下人一下翻做了登堂入室的主人,并挥金如土的去斩杀一切挡道石,因为局势变了:总裁成了朝廷的敌人。他的靠山是朝廷!

卢俊义的操行,他先前对吴用就说了,“生于北京,长在豪富之家;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出身理法严谨家庭,这段话已将他的为人处世交代的清清楚楚了。

要知道有宋一代,最讲理学。北宋程颢、程颐最先提出“天理、人欲”理学概念,被用于规范世人。至南宋朱熹进一步阐释这一概念为“存天理、灭人欲”,但后世谬传半句,把天理、人欲对立起来。其实朱熹这话后面还有半句——“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他是说,娶妻是“天理”,合规的。三妻四妾则是欲望的过份,所以应该“灭”。

——试问处于这种社会氛围中的卢俊义,天下驰名的英雄人物,他会在家人齐聚的大庭广众下,公开肉麻的“秀”他和燕青是不明不白的关系吗?除非他脑壳进水!所以那句“怎生不见我那一个人?”完全就是对他心腹信任家仆的一句随常话,顶多说明他对燕青是青眼有加。当然这话说的比较没“看相”、容易遭人误会。

燕青在向他劝禀时说“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如若二人情有“暧昧”,这话说的就不合角色,倒像反讽。

很不合逻辑嘛。

卢俊义行事,中规中矩。燕青后来面对大宋头牌李师师的一番行事,也充分体现了英雄本色。所以卢/燕二人,清清白白,都是顶天立地好男儿。

远离抄袭 洗稿必究


林武师de文散打


旧这里是很久之前的意思,那么宋江骗卢俊义上山留住了好几个月,而且埋下了伏笔,放了李固,李固回去才开始用卢俊义不再回来留在了梁山做文章跟贾氏勾搭的,这个时候燕青知道了被赶出家门,但是他也没能力,也找不到卢俊义,当他碰到卢俊义的时候已经是半年后的事,所以说旧有私情,那就是说从李固回来开始而已。


阳光微视野


对朋友自尊的一种保护,同时看清燕青为人处世含养深。静坐常思自已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石匠秦人


从这里可以看出燕青情商高,看破不说破,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卢俊义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们二者既是主仆关系,又情同父子。他不愿意去捅破这个事也是出于保护卢俊义。他心知这位既兄若父的性格,肯定不容于此事入怀,那么就得有血光之灾。再者水浒传里的人物都是杜撰的,无非是要给这些英雄好汉上梁山铺一条路而已。所以这个问题问得委实不怎么高明,望不要介意。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