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一個人的時候,為什麼會有越是喜歡越是遠離的心理?

呂承諭心理諮詢


越喜歡越遠離,這是典型的迴避型依戀。

心理學上,把成人的依戀類型被分為三種:安全型依戀、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

安全型依戀的人,能夠與他人愉快地交往,喜歡與人親密相處。能夠與朋友分享自己的秘密,寬容,具有包容心,可以接受朋友、家人、伴侶的缺點。

焦慮型依戀的人,總是為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擔憂,尤其是在感情裡,總是害怕伴侶不愛自己,缺乏安全感。

迴避型的人,他們普遍恐懼親密關係,不容易相信他人,認為愛不會長久。

迴避型的人,往往不願意和伴侶做出親密動作,避免身體接觸,保持距離,不會輕易說出我愛你。他們很難真正進入一段關係,害怕給出承諾。

舉個真實的例子,有對年輕的情侶,彼此都愛著對方。但是,女孩是典型的迴避型依戀。

每次男孩子想要和她親近,女孩子就很冷漠地拒絕。每次想要擁抱,女孩都會推開男孩子。

態度上也是忽冷忽熱,讓人覺得難以捉摸。

男孩想和女孩訂婚,女孩也不給個明確答覆,總是下不了決心。

男孩覺得女孩不愛自己,傷心之後,就選擇了分手,重新選擇了一段感情。

而女孩呢,十分傷心。她是真的愛男孩,但她卻以拒絕和冷漠的態度來對待男孩子,總以為自己的冷臉每次能換來男孩笑嘻嘻的哄她。

這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依戀的表現。

如果一個人明明喜歡你,卻總是躲著,總是猶猶豫豫,缺乏和你走下去的決心,我們幾乎可以判斷他是迴避型依戀。

如果遇到了迴避型的戀人,談戀愛真的非常難受。

如果實在受不了這種迴避性格,還是早點分開比較好。

我是柳柳老師,有趣有料的教育專家、情感導師、心理諮詢師。

關注我,更多幹貨有用的知識推送給您。


柳柳老師


越喜歡一個人越敬而遠之,其實是怕正面表達嚇跑意中人,或者怕被對方輕視,所以只好把感情默默地放在心裡,遠遠地看著意中人,就像看著一道美麗的風景。

我的初戀就是這樣,初中軍訓教官年輕英俊,每次上軍訓課的時候心裡都砰砰亂跳,但是表面若無其事,從不主動打招呼說話。其實那個教官都已經結婚了,當時就是把他當成了一副風景畫,一直放在心裡,那青春期的感情和那份青澀的感覺真是難忘。

但是這種表現主要存在於那種比較內向靦腆的男女,但是遇到真心喜歡的人還是要勇敢表白,千萬不要失去了才感覺遺憾


坦然的開心果


看到一本心理學的書說,有的人越是遇到喜歡的人,越刻意遠避之,可能與小時候的親密關係有關。

很多人的原生家庭比較淡漠和糟糕,明明互相都有著愛,卻不會表達愛

有的人從小被周圍的環境和親密關係的相處模式影響,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愛。就像小時候,與父母的關係。

父母明明是關心的心態,說出的話卻讓人感覺不到暖意;一家人明明都是好意,卻經常因為一句話一件小事就鬧得不愉快。這樣的家庭氛圍總是不夠安定,吵架打架是常有的事。

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會像只刺蝟一樣,保護著自己。也不敢去相信一些東西,因為拍受傷;也不敢表達自己,因為怕被別人拒絕和不在意。

不自信、沒安全感、害怕受傷,把自己包裹著緊緊的,當遇到愛的人,怕自己無法自然正常的相處,怕自己心中的缺失被對方不理解,怕離得近讓自己的形象在對方眼裡不夠完美。

所以寧願遠離,寧願遠遠地望著,寧願自己難受,甚至寧願失去也不會主動去靠近和表白爭取。

表面上非常自信,其實心裡非常自卑,寧願高傲地失去,也不願卑微地靠近

很多人表面非常自信,但是隻有自己知道只不過是為了掩飾內心的自卑。

當遇到一個很喜歡的人,心裡明明喜歡得要死,嘴裡卻說著不在意;心裡其實很想靠近,卻傲嬌著離他最遠。

或許就是很矛盾和兩端的雙面性格,心裡喜歡又不想承認,明明被臣服卻不甘低頭。

心裡越想,卻越不屑那樣去做,彷彿不想被一些俗物所打敗所牽扯。

這類人給別人的感覺心高氣傲,清高冷漠,其實內心卻往往相反。

他們孤傲,冷漠,遙遠,其實只不過是不想把脆弱暴露於人前。


只不過很少有人能夠懂他們,也很少有人能夠走進他們的心中,因為他們對待友情和愛情的要求很高,但是也很低。

只要能夠理解和懂他們,一旦走進他們的內心,其實就是一輩子。

而那些不理解他們的人和誤解他們的人,他們往往不想去爭辯,就故意說著反話讓別人誤解和討厭遠離。

這類人看似不好相處,其實是最好相處的,就看你能不能動他們的心理,他們要的是不留餘力的支持和沒有嫌隙的信任。

所以這類人,也往往比較辛苦,用遠離來折磨自己,還死不承認自己的感情。


輕水蘭洲


這種心理感受是苦澀的!

高中時,我曾喜歡過一個女生,暗戀3年的那種,深知這種遠離感的痛苦!

得不到的往往是離我們最遠的。想必大家都有暗戀過一個人的經歷吧,那種感覺很微妙。對方在身邊的時候,你內心的小鹿就會突然不知所措,早已跑出千里之外了,這種感覺很無奈。有的時候很害怕對方會遠離你的生活,遠離你生命的一切。

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況呢?

1、不自信導致的。

你不去告白,對方根本不知道你那份熾熱的愛!時間久了,對方有了伴侶,你就錯失了機會,對方自然就離你更遠了。加油去表白吧,別讓青春留遺憾!

2、得不到的愛。

明知道對方已經有另一半了,那你越是努力愛這個人,你就越會離他更遠了。最辛苦的事莫過於此,得不到的愛,就放手吧,別讓無用的堅持毀了你的青春,說不定轉角會遇到愛哦!

3、過激的示愛方式。

對方知道你喜歡自己,可是無法接受你的示愛方式,你用了錯誤的方式去追求對方,只能將其推得更遠。有的時候我們要審視一下自身,看看自己的愛是不是太用力,收一些說不定會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

4、給不了對方幸福。

可能有一些特殊原因,明明愛一個人,但在一起可能會傷害他(她),只有默默地收緊自己的情緒,轉身離開是對他(她)最好的保護!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有一種苦澀的感覺,往事歷歷在目,我們遠離的不僅僅是那個讓我們朝思夢想、寢食難安的人,還有我門的青春、我們的年華!

此時此刻我想對她(他)說:“對於世界,你可能只是一個人,但對於我,你卻是整個世界”。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人,或眷念、或暗戀、或想念。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漫畫兩性說


是的,在我們情竇初開的年紀,面對喜歡的人我們總是喜歡先審視自己。會有很多的自卑情結。

但是,喜歡一個人不去告訴ta,ta怎麼知道你喜歡ta,你們又怎麼會有故事?

張愛玲有句話:愛一個人就是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

為什麼你越是喜歡ta越是有遠離的心理:

1、你喜歡ta,會把你認為ta的好擴大到無限,那些都是你幻想出來的。

-----我們都是一樣吃喝拉撒的人,朝著ta勇敢邁出你的第一步

2、因為太喜歡,害怕期望落空

------你不去嘗試,永遠不知道結果會如何,拿出你的行動力。

3、害怕自己就算再努力,也得不到回應

------喜歡一個人不去告訴她,她怎麼知道你喜歡她,你們又怎麼會有故事?去表白,才能知道對方的心意


4、怕你和ta在一起以後,再失去ta

------這世上,任何一種關係,都需要用心去經營。

如果你足夠優秀,害怕失去的應該是對方。


5、等有一天,我能以最優秀的樣子去找你

-------我們在面對喜歡的人,總是喜歡先審視自己。

這一天究竟有多久?等你最優秀的時候會是“歲歲年年人不同”了。

6、我認為自己不錯,但是站在ta面前就會自卑

------我越喜歡你,我越覺得你完美,你越完美,我越不敢靠近。

因為幻想出來的ta,是你眼中最好的人。因為太喜歡,害怕變成ta討厭的人。


7、ta那麼優秀,周圍又有那麼多人對ta好,我沒資格關心ta

-------你看到的ta的好,別人也能看到,不是每一種關心都是喜歡,ta們更多的友情而 已,誰沒有好朋友呢,同性或異性的。

寄語:

希望你勇敢一點,大聲對ta說出:我喜歡你。也希望你能和喜歡的ta,終成眷屬。

最後送你一句話:

“假如我望見了那個人的背影,我會披荊斬棘地追上去,腳扭傷了就算跳著也要追,我知道錯過有多痛,我不怕後悔,但我擔心遺憾。”

——《東京愛情故事》


The end~


瑪雅星座運勢


當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會不自覺得美化對方在我們心中的形象,好帥,好美,好有才......

當你越來越美化的時候,就會越來越覺著自己不配。你會不自覺的拿自己和對方相比,越對比,感覺自己越挫,越對比,自己越自卑。

越自卑,越不敢靠近。ta會不會瞧不上我?ta會不會不喜歡我?ta會不會覺著我配不上ta?如果我表白了,ta會不會拒絕我?ta拒絕我了,我該怎麼辦?我要不要找個地方鑽進去?

越是這樣想,就會對如何面對ta充滿恐懼和緊張,越是緊張,就會越是想遠離。

遠離,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不受傷害。

這是自我在面對一件自己不確定的事情,有可能讓自己受傷的事情的時候,自己的一種防禦機制。

但是,對於自己喜歡的事情一味的遠離,必然,我們要錯過很多喜歡的人,錯過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很多美好的事。

所以,當你越是喜歡一個人的時候,越是要注意增強自我,越是要克服自卑的心理。

每個人都有優秀的地方,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你要對自己的閃光點充滿信心,你是值得喜歡一個人的,也是值得被一個人喜歡的。

這樣多次在自己的內心進行暗示之後,你會越來越有力量,也會對追求一個自己喜歡的人更加的有信心。

當你真的和自己喜歡的人接觸的時候,如果對方拒絕了你,你也要為自己的勇氣點贊;如果對方答應了你,你必然也會收穫更多開心的時刻。

總之,給自己更多接納和表達的空間,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和天地。


愉心理


喜歡一個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如果靠近了喜歡的人之後,可能會遭遇理想化破滅、被拋棄、被拒絕等等,那麼人就會本能地感到擔心與恐懼,進而在這個喜歡發酵之前,就選擇自己掐滅它。


有時當我們喜歡上一個人,可能喜歡的並不是這個人本身,而是我們想象中這個人的樣子,也就是我們體驗的喜歡實際上是對理想化的客體的喜歡和依戀。但是,沒有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人可能達到我們理想化出來的樣子,為了避免理想化的破滅,不靠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是一種內在的心理過程,為了防禦可能出現的理想化破滅,我們運用迴避的方式,保住了我們心中“理想化的形象”。


舉個例子,如果你曾有過年少時戀而不得的對象,那麼也許你會更能夠體會這樣的感覺。那個人在我們記憶中是完美無瑕的,但是一旦在後來的某天,我們再次遇見他,也許我們會發現他可能並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完美,那麼當初的那個完美的形象可能瞬間就崩塌了。這就是一個理想化破滅的過程。


另外,喜歡一個人,如果去追求的話,是可能會面對被拒絕的。其實被拒絕和被拋棄指向的心理機制是相同的,都是一種“被拋棄”感。如果一個嬰兒在早年未被養育者良好地對待,那麼在他心中就埋下了一個被拋棄的種子,他的心裡會一直存在一個聲音:我是不被愛的,我最終是會被拋棄的。


於是,在這樣的人面對一個喜歡的人的時候,他想到的是:最終我會被喜歡的人拋棄。在依戀理論中的“迴避型依戀”模式就是這樣的心理機制。


如果我最終會被拋棄,那不如我先拋棄別人”,於是面對一個喜歡的人的時候,迴避型依戀的人就會先拋棄別人,這樣就避免了被拋棄,避免了再次體驗被拋棄的無助感。


葉浟心理



柳宇2566


有的,越是喜歡一個人,越有可能選擇逃避,遠離對方。

有時候有的人害怕被拒絕,以至於他們根本連表白都缺乏勇氣。

有時候你暗戀一個人,同時也清楚那個人對你沒有感覺,於是我們常常選擇逃避,遠離,假裝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


一航婉兒夢


大概是因為怕擁有過後再失去的感覺,這種感覺比得不到要難過一百倍,所以現在的我害怕那種失去的感覺,所以情願從未擁有過,說白了就是還沒擁有就害怕失去,變得自卑敏感,所以不敢靠近。說簡單一點就是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