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蔣介石都受到過王陽明的影響,他的心學核心在這四句話裡

在1917年,發生了兩件很巧妙的事:

一名叫蔣志清的青年,在車間閒來無事做,於是看王陽明語錄,突然有所悟,全身一震,於是將“志清”之名改為“中正”。這個“中正”來自王陽明心學的“大中至正”,我們知道,蔣中正就是蔣介石;

也在那一年,湖南省立的第一師範,裡面有個年輕人,叫毛潤之,深受王陽明相關的書啟發,寫了一篇文章叫《心之力》,老師給他打了105分。原分100分,因為寫得太好了加多五分,這個年輕人就是我們的開國領袖毛主席。(那個老師的女兒楊開慧後來嫁給了毛主席。)


毛主席、蔣介石都受到過王陽明的影響,他的心學核心在這四句話裡


兩黨領袖年輕時在那年都同時深受王陽明啟發,不僅如此,王陽明的心學對外國影響也很大。

讓日本強大起來的“明治維新”就是受到王陽明心學的影響;日本軍神東鄉平八郎,一生伏首拜明陽;創辦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稻盛和夫,就十分推崇王陽明。

王陽明不像其他理論家,他創立的學說能用到他的實踐中,他帶兵打戰堪稱戰神:南贛剿匪成功、平定寧王、平定廣西戡亂。而且在很多官員的嫉妒陷害中巧妙地避開,所用的兵力、時間極少,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曾國藩也是很崇拜王陽明,在打太平天國也是用了王陽明的一些打戰原則。

他這麼厲害,擁有這麼多的崇拜者,靠的是什麼秘訣呢?

其實就是王陽明的心學,而代表這個心學的核心主要是這四句話(我比較贊同度陰山的講法):無善無噁心之體(王陽明的世界觀),有善有惡意之動(王陽明的人生觀);知善知惡是良知(王陽明的價值觀),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的方法論)。


毛主席、蔣介石都受到過王陽明的影響,他的心學核心在這四句話裡


度陰山曾舉過一個很形象的例子:


當王陽明和弟子們在山水間遊玩時,他的心很坦蕩,無牽無掛,無善無惡,這就是——“無善無噁心之體”;


但當他在玩時看到很漂亮的風景,實在是塊風水寶地,而這塊風水寶地正如當時農夫借錢想給他的,而他不要,內心突然產生懊悔之心。這說明他意動了,也就是——“有善有惡意之動”;


那這個“意”是對是錯呢?王陽明扼腕頓足,那說明這個“意”是錯的,錯就錯在不該有懊悔之意,想佔為己有。這就是——“知善知惡是良知”;


最後王陽明馬上就靜坐,克掉這個錯誤的“意”,去掉惡,保持善,最終如釋重負,開開心心和弟子繼續遊玩。這就是——“為善去惡是格物”!


接下來明海就具體解讀這四句話的意思!


一、無善無噁心之體(王陽明的世界觀)


王陽明與朱熹對世界的看法與思維是截然不同,朱熹認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別人那裡,所以需要去格物;而王陽明則認為,搞定困難的關鍵在於自己,在於你的心中。天下間所有的道理都在我們心中,只看你求還是不求,心是萬物的尺度。

理學把心分為性和情兩種,這兩種都是與生俱來。“情”就是人的七情六慾,理學家要求人們不要表現情慾;“性”是一個人作為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主要是仁義禮智信等“良知”),也就是天理。理學大師朱熹說:心不是天理,心其中一部分的性才是天理,情不是。


毛主席、蔣介石都受到過王陽明的影響,他的心學核心在這四句話裡

朱熹


性與情本來就是人的兩條腿,理學要求人們“存天理,滅人慾”,就是要“性”這條腿,這樣就缺了“情”這條腿,然後需要通過到心外去尋找另外一條腿來彌補。對萬物萬事進行“格物”,從而得到各種各樣的天理與道理,來彌補心的不足。

但王陽明認為,心即理,不需從外面尋找。對於心中的情,只不過是性上的一層灰塵,吹吹就行了,沒有什麼大驚小怪。情慾是人與生俱來,不必壓抑,可以表現出來。但要有個合適的度,過與不及都不好。

王陽明從龍場悟出的道濃縮成三個字就是——心即理,這是王陽明的世界觀之一。

心(良知)是手電筒,理就是手電筒的光,心要按下開關,理就沒有任何藉口地出現,心是理的主人翁。心不但是理的主人翁,還是天地萬物的主人翁,他統一著世界。

舉個例子:

有一天,王陽明弟子在花園中除草,很累,於是感嘆:“善難培養(種花),惡難剷除(除草)!”

王陽明聽到就過去傳播他的心學:你沒有培養善,也沒有剷除惡,天下任何事本來就沒有善惡,之所以有善惡,全是你強加給它的。你想賞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惡的。如果有一天,你要在門前搞個草坪,那此時草就是善的,草坪的花反而是成了惡了。這些善惡都是因自己的私慾產生!

我們之所以經常覺得這個世界太殘酷,覺得自己經常受到束縛,是因為我們對外物產生了對立,我們總習慣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外物,於是就有好惡之分。我們一旦對外物貼上是非、善惡的標籤,它們就有生命反過來干擾你。

其實這個世界就是你內心的反應,我們每個人天生就有良知,按良知去做事,就不會活得那麼累了。


二、有善有惡意之動(王陽明的人生觀)

所謂人生觀,直白而言就是,你的人生應該是什麼樣的,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人本來沒有善惡的,產生善惡是因為私慾的“意”產生,我們需要去打掃。

王陽明曾經對眾多弟子誦了一首詩:“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毛主席、蔣介石都受到過王陽明的影響,他的心學核心在這四句話裡

仲尼孔子


人皆有良知,我們需要致良知,以此去打掃心中的私慾。自然而致的是聖人,勉強而致的是賢人,不肯致的是愚人。雖然是愚人,只要他肯致,就和聖人無異。既然大家都是聖賢,或是潛在聖賢,那人人就是平等的,這在古代環境有這個思想很了不起了。

這就是王陽明的人生觀之一:要自信,人人都是平等的;不可自傲,因為人人都是平等的,你不比別人差,但也不比別人高明(這裡我直接採納了度陰山的觀點)。

王陽明心學一直強調遵循自己內心的良知,“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也就是我們都要有獨立意識,不能活在權威和傳統之中。而這個獨立意識就是源自於我們內心的良知,只以我們良知之是非為是非。

所以獨立意識、批判性思維也是王陽明的人生觀!


三、知善知惡是良知(王陽明的價值觀)

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後(那時候他一直徘徊在“知行合一”這詞的考慮),他對良知的感悟已經很深了,但是還未能突破出來,此後的十幾年一直在靜坐考慮中。

1521年,經歷了皇帝身邊紅人張忠、許泰對王陽明的不斷陷害後,一天在講學中對弟子們說:“最近我心上總有個詞欲蹦跳出來,但它就在口邊出不來,我還捉不出來它。”直到有一天,王陽明在靜坐慢慢醒來,微笑地對弟子們說:“終於讓我把它捉出來了。”

這就是“良知”這個詞,他對弟子說:“良知之學是我從百死千難中得來,而等萬不可當作兩個字輕易對待。”1524年,王陽明又在“良知”前加上個“致”字,王陽明心學就此定型。


毛主席、蔣介石都受到過王陽明的影響,他的心學核心在這四句話裡


孟子談“良知”只是把它當成人與生俱來的一種道德力,其實只是“仁”的一部分。而王陽明把“良知”抬高到無與倫比的地位,他認為良知是心的本體。

“良知”是與生俱來的,能判斷是非、善惡、恥辱等等。比如說你和朋友鬧掰,一天朋友急需用錢但又缺錢,有時候第一感覺良知告訴你應該借錢給你朋友。但我們心中有很多顧慮:怕朋友還不上、曾經跟我吵架、有的還幸災樂禍等等。我們應該按良知行事,其他統統去掉。

所以我們發現,良知有時會被遮蔽,這要我們光復良知。我們平時活得那麼累,因為就是不聽從真正的內心,不按良知去做事,什麼都考慮,私慾太多幹擾。


四、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的方法論)

王陽明初創心學後,在貴州龍場為弟子們立下了訓誡:立志、勤學、改過、責善。這算是成功做事的方法論,其中立志最為關鍵,這也是儒學比較重視的。

孔子“十五歲立志於學,三十而立”,孔子15歲開始立志,30歲才立定;曾國藩30歲也立志做聖人。有了志向他們內心好像被賦予某種力量,直往直前。

我們現在很多人很焦慮,或者中年危機、油膩,其實就是缺乏有自己的志向,王陽明12歲就立志做聖人,所以他非常注重立志。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說到:“現在的讀書人,曠廢學業,墮落懶散,貪玩而荒廢時日,因此百事無成,這都是由於志向未能立定罷了。”


毛主席、蔣介石都受到過王陽明的影響,他的心學核心在這四句話裡

王陽明在講學


王陽明說的這番話是不是與現在很多人的現狀是一樣的?


我們回到開頭的“立志、勤學、改過、責善”,立志剛剛說了,勤學在王陽明看來,不僅是學知識,還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一種光明良知的過程,是為善去惡的過程;改過就是改過私慾遮住的良知;責善則是針對別人,所謂責善就是要別人向善。


“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是第一個方法論,還有一個頂級的方法論,那就是——事上練。


王陽明之所以那麼多人崇拜,就是他不僅創立學說,還利用自己的學說做了很多業績。比如南贛剿匪成功、平定寧王、平定廣西戡亂,從來沒有失敗過,簡直是戰神。


放在現在,就像成功學,就像很多人崇拜馬雲等成功人士一樣那麼吸引人。而這關鍵就在於王陽明不僅有很高的理論,而且能實踐。


我們很多人覺得看書、在教室上課是學習,王陽明強調“事上練”,一定要在實踐中修煉自己。很多人學習了很多理論,一行動起來就亂了套。平時靜坐,一個人時道德很好,體會到很深的人生哲理,一到社會就不知所策。


毛主席說:看書是學習,實踐也是學習。馬雲說:可以少看書,但可以多看人。在社會接觸各種人各種事當作學習。很多人就是想不通這點,現在很多學生背書、看書才覺得是學習,孩子玩就是玩。其實如果從小教育孩子玩或各種工作也是學習,那感覺就不一樣了。


毛主席、蔣介石都受到過王陽明的影響,他的心學核心在這四句話裡


總結本文主要講的內容:

無善無噁心之體(王陽明的世界觀)

有善有惡意之動(王陽明的人生觀)

知善知惡是良知(王陽明的價值觀)

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的方法論)

看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讀人無數!我是明海,專注於撰寫有趣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