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师成绩优,但长期作业量过大,作为学生及老师,你怎么看?

去动物园看风景


这样的老师我是不认可的。好老师或者名师,他一定不是以教学时间为前提来获得成绩的,而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作业他就能保证效果。把学生累死了,来保证自己的成绩,这有什么意思?


风陵夜读


这种现象我也碰到过,当时我任初一某班班主任,生物老师是出了名的严格,每次布置大量作业,往往是几张卷子几页练习册那么多的海量刷题。学生们都怕她,因此不敢不完成,每次我去班里巡视,都是看到他们在做生物卷子。

从班级成绩来看,语数英物化生政地当中生物科成绩最好,其他科都不怎么好。原因不言自明,在学生有限的课余时间里,生物作业占了绝大部分时间。

其他老师肯定是有意见的,但是同事一场不会明着说,怕闹意见;作为班主任我也不好说什么,说轻了不起作用,说重了甩脸色我也尴尬。班主任虽然看起来名字当中有个“主任”,但是权力很小很小,和任课老师是同级的。

对于她自己来说,获得了最大利益化,领导也喜欢这样的狠角色。但是从整体来说,伤害了整体利益。倒霉的是其他老师和班主任。

学生对于这样的老师应该是又爱又恨吧,恨的是作业太多老师太严,爱的是看到成绩时会喜欢上这门学科。过了长久一段时间后,人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病,忘了曾经面对海量作业时的咬牙切齿,只记得生物科是我学得最好最有成就感的科目了。当时对那名老师痛恨,但是等毕业后就会怀念这位老师。

初一结束后,我跟几个成绩不错的学生聊天,我问他们最喜欢哪一科?不出所料,他们说是生物,因为生物科成绩最好。我说,当初生物作业最多。他们说,当时是挺恨的,但是现在不恨了。

以上只是我所经历的真实案例,话说回来,如果生物作业又多又不出成绩,学生们还会喜欢吗?所以问题不能统一而论,要具体看情况分析。


一线教师谈教育


你好,我是九哥朱建文,我试着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对于作业量大,但成绩一直好的老师,九哥也是很不认同的。

理由如下:

第一,这一类老师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这是一种鼠目寸光的行为,只管眼前不顾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

第二,这一类老师破坏了平等的教育环境。

由于他的作业量大,反复训练,提高了个人的教学成绩,从而拉开了与同科老师的成绩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迫使其他老师向他学习、效仿。

长此以往,恶性循环,良好公平的教育环境会被破坏。

第三,这类老师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成绩高低,不管学生和其他老师的切身利益。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时长是一定的,当一位老师反复训练,加大作业量的布置,只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时,势必会使其他学科的老师教学时间缩短。因为,一天24小时的时间是一定的。

第四,这类老师之所以有市场和我们的目前教育评价有关系。

许多学校只注重老师最后的平均成绩,而不关注教学过程,从来不管这样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

这种“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评价模式,助长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存在。

所以,在最后九哥呼吁: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消弱这种教学模式的存在。


九哥朱建文


有些老师成绩优,但长期作业量过大,笔者认为该老师做法不可取。即使成绩优也不可取,因小失大。

长期作业量过大,对学生伤害大。尤其是小学生。

1、影响学生身体发育。学生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长时间伏案写字看书,甚至写到很晚才能完成,学生过于疲劳,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眼睛易近视。小学生处于长身体阶段,睡眠不足,影响身体生长发育。

2、长期作业量过大,学生会厌学。上课认真听讲,适当留作业会巩固所学知识。大量作业,学生只昰机械地抄写或是懒于思考,这样的作业对学生危害大。上课学生精神头不足,影响吸收新知识。恶性循环要不得。

3、家长见学生长时间写作业,没空上网看电视,认为孩子爱学习。其实作业重质不重量。重复的作业含金量低,伤脑伤身。学生得不到锻炼,身体亚健康。

长期作业量过大,当老师的要反思。

1、哪来的那么多作业?尤其是小学生,国家对学生写作业的时间有明文规定,你别顶风作案。

2、你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少留作业。尽量留有“营养”的作业。让学生多动脑思考。别让孩子成为写作业的“机器人”。

3、把活动时间留给孩子锻炼身体,别被你重复的作业占用了。弄得小学生不活泼可爱,没有朝气。长期大量的作业压弯了孩子挺拔的脊梁,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4、成绩好,只是书面测试成绩。要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是我们当老师该做的事。即使是高三,面临高考作业也要适量。我邻校有一位老师作业留得多,学生每天都写作业到晚上十多点钟。后来家长沟通未果,转学了。

5、小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时间段的,因为作业量过大,耽误了学生长身体长个儿,耽误了学生一辈子。这样事我们别做。

笔者认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作业量长期过大,不是老师课堂知识没讲透,就是对学生的健康不负责任。所谓的“成绩好”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吗?






在童心世界里塑造


学生的智商开发与年级的高低有关,由其是小学三年级以下,正是孩子的大脑初入智商开发阶段,如果这个时候作业量过大,就容易累着孩子,有的地方过多的作业,几乎每天孩子晚上九点钟才能睡觉,这样长期下去。就是有优秀的成绩,也是熬夜熬出来的,很多孩子带上了近视眼镜。随着年龄增长,课程难度的加大,孩子带上去的眼镜,有可能就是终生的陪伴。

有很多大学生,几米之内,很大的字都看不清,这就是值不值的问题。所以我主张一年级到三年级之前,还是连玩带学的好。三年级以后,智商相对提高的很快。这个时候正是孩子们,苦读书的时候,如果这个时期还是这么连玩带学,那可就真的跟不上了。三年级以后应是以学为主,课外适当活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孩子们所学的教材,是合理的,科学的。能保持良好成绩,保持健康的身体,视力不低于1.2。就保证了以后,学习好,成绩好,身体好的本钱。一般来讲,四年级的小学生,虚岁十岁,大一岁的孩子学习成绩要高一些,胖的比瘦的成绩要好一些。女孩儿比男孩儿成绩要高一些,这是普遍身体发育的生长规律。到了十岁以后,孩子们就是刻苦读书,你追我赶,正是出优秀好成绩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作业越多一点,成绩就会越好一点。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知识被孩子们吸收、掌握的最好的时期,孩子们身体发育整体良好的时候,智商才会开发的更好。知识要均衡发展,所以说偏袒哪一科,都会使其他别的科成绩下降。作为老师来讲,就应该协调好,本科作业与其它别科作业的关系。不能这一科出了成绩,而其他别的科都学习成绩不好。就有一个教学的道德问题,一般老师都是考过来的。所以让学生均衡各学科,苦读发展才是教学的大道。

劳逸结合,各学科的配置教学,是科学的,是适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多做习题,是提高成绩的方法,捷径之路并没有。只有多学多作习题才是提高成绩的唯一方法。孩子们的饮食和睡眠时间,是成绩好的前提保障。充足的睡眠是事半功倍的可能,相反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就打乱了学生的生物钟,造成事倍功半。科学用脑,合理布局各学科作业时间,让知识长在血肉里才能记住不忘。


关爱文化历史艺术源泉


对于这个问题,我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教师就是要教书育人,教学成绩至关重要。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打扫卫生、开展活动、跑步、做操等等,都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教学成绩就成了考核教师的主要方面。学生的成绩优劣关系到他们的未来,能否考上高一级的学校,学业成绩已成为升学的唯一标准。

对于教师的教学成绩,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特点,有的教师改革创新的意识比较强,课堂教学紧跟时代步伐,学习新理论、新方法,研究现代课堂教学特点,教学效率和质量稳步提高。这是当下教师开展教学的主流,是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有的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固化,用老经验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抱着老教法不放手,教学成绩一般,还不断地压制、强迫学生,甚至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换取好的教学成绩。

也有的教师为了自己的教学成绩,增加课下作业量,不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布置作业,抢占课余时间,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时间就少了,因此这些教师的成绩就会优秀,众所周知。

教师要以班级协作组为单位,不能单打独斗,要有大局意识。班主任要协调本组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学会学习,合理安排时间,比如完成当天作业、复习、预习、阅读等等。如果到深夜还完不成作业,什么复习、预习、阅读都是空谈。

总之,教师要合理安排课下作业,要有全局观,不能只为了自己的成绩,还要研究教法与学法,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叶立存


教育有焦点,我们有观点,这里有看点。

小伙伴们,有些老师成绩优,但长期作业量过大,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首先教师成绩优,说明两个问题。

一.教学方法得当的老师

教学方法得当的老师,容易被学生接受,老师所上的课,学生也爱学,也比较有兴趣,这样成绩优秀的老师大受欢迎。

说到作业的问题,一般来说,作业量不会十分大,是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有的时候,学生会主动要求老师加大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的作业量。这种情况虽然作业量很大,在学生能够接受新知识的前提下,学生反而不觉得作业量很大,有很多学生,通过作业发现了自己在掌握新知识方面的不足。我们说,这种作业量,是可控的,合理的,比较人性化的。学生也可以根据大量的练习,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我们认为是无可非议的。

更难为可贵的是,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优秀的老师,把作业分成难易度程度,供学生自由选择,在掌握知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进行了分层次教学,做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这一点,我们也无可厚非。

二.教学方法陈旧,作业量很大的老师

教学方法陈旧的老师,一般情况下,作业量相对来讲很大

,大到学生废寝忘食也做不完的程度。这样的老师,也有不少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情况。但普遍遭到学生及家长的反感,甚至,因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生同家长之间矛盾不断,学生与老师之间也是矛盾不断。

这种情况,应该说还是比较普遍的,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把留作业作为提高成绩的法宝。

我们说,教育的焦点很多,教育的方法也很多,教育的观念也各不相同,当然,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尽相同。

那么,面对成绩优秀的老师,作业量大的问题如何解决呢?

1.老师在讲授新知识点的时候,应该首先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出可控的作业量,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2.在课堂45分钟上,做足功夫,让学生认可,真正地向课堂45分钟要成绩,作业量自然就会相对合理。
3.教师可以再授课前,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哪些知识点需要加强,新的知识点怎样导入,要做到心中有数,考虑作业量的可控程度。
4.在布置作业前,老师应该先做一遍,体验一下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类似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能够比较客观地预留作业量。
5.以老师的速度来做题与学生的速度来做题,相差的时间跨度不在同一个等量级上,因此,老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题,因为做题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这样能够比较客观地了解学生作业的可控时间,防止疲劳作业。

总之,在作业量的问题上,确实,有的老师为了是学生能够掌握的更好,加大作业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成绩。这样的老师真的为数不少,因此学生慢慢的会感到很反感。如果学生一但产生反感,再大的作业量也扭转不了教学质量的滑坡。

我们说,对国家而言,经济要做到可持续发展。
我们说,对教育而言,学习要做到可持续学习。

如果盲目的加大作业量,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兴趣的消退,一时成绩的优秀就像昙花一现,何谈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呢?

小伙伴们,你们对老师的作业量过大的问题,同意我的观点吗?请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任哥论道


作为一名高中老师,对此深有体会。现在我所在的高中引入竞争机制,每学期设置四次大型联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两次月考。每次考完之后,都会对每个老师的总体成绩,上线人数,平均分进行排名,然后择优奖励。奖金倒是不多,但事关荣辱,这样一来,各科老师都是拼命地布置本科作业,印卷子,讲题,大量占用学生自习时间。结果,学生本科成绩是提高了,但失去了自主学习时间,影响了各科的均衡,我感觉得不偿失。


小学阶段,很多老师教学不是寻找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优秀的自主学习习惯,成绩提高基本全靠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来实现。有的语文老师让抄写生字,一布置就是十来张,数学题更是做不完,英语基本是靠背课文得分,口语听力根本不做训练。这样长期以往,学生成绩是提高了,但都是虚假繁荣。他们没有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还重创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进入初中或高中之后,弊端就会慢慢展现出来,有的成绩出现断崖式下降,其实很早就埋下了祸根。
所以,教育不能追求短期提现,更多的应该是长期投资,长期积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希望我的原创回答对你有帮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bd3000e61b071262f22\

麦客学英语


这个问题一定要多角度看待,不可一刀切。

首先,要肯定的是这位老师一定是负责任的老师,因为长时间这么多的作业量,一定要花费很多时间去批改,损失个人的休息时间,为他点赞!

其次,不同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孩子,不同家长也有不同的期待目标。有的老师擅长布置少作业,轻松学习,成绩也还可以。有的老师通过多做练习来查缺补漏,也是无可厚非的。同样,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多一点,有的希望成绩好一点。

无论怎样,家长如果喜欢现在老师的做法,一定要大力支持,如果不喜欢,那一定要及时和老师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个人认为,老师的付出家长要看得到,抱有理解支持的态度。另外,作业量大也要有一定的尺度,在不影响睡眠,不影响其他兴趣的培养的情况下,是可以的。如果过大,还是要做好沟通工作,也可以通过侧面给老师提个醒。

以上拙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如果对我的回答有兴趣,欢迎关注!近期会为大家奉献有趣内容!



北方人在南漂


这个不可否认的是,就小学目前阶段来看,主要还是应试教育期末的考试,大多数都是我们平常练过的题目,即使成绩比较差的或者学习能力比较弱一点的孩子,如果平时认真完成了老师大量的练习题,就算你不会没有掌握也能够有所记忆,都能够考出一个比较好的成绩。

这种方式我们不能完全否认,特别是对一些记忆的科目,比如说语文或者英语之类的,我觉得大量的刷题还是非常有用的。有些固定的知识点,比如说时间记忆古诗词字词句,这些如果你真的不喜欢主动去学习的话,那么通过大量的练习,被迫你去记忆,看得多了,见得多了,你也就记住了。



当然对于刷题,大量作业的话,有些还是可能会在这种模式下有所收获,总结出一些知识要点和技巧解题技巧,但是有一些还是可能就是机械性的做作业可能收获不大,如果对于这个孩子的话,老师完全可以酌情考虑,确实在学习方面也许真的是没有天赋。因为这类群体的孩子可能应付得了小学的知识和考试,但是初中和高中可能就不行了,完全靠刷题的方式就没有效果了。因此对于初中高中刷题的方式适合于那些优生,但是优生当中有一类的确实不需要刷题,本身就属于天赋比较高的,智商比较好的孩子。



总之我们不能完全去否认某一老师布置作业的方式或者教学的方式,对于布置作业量的问题和方式,老师也许是根据班级的学生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而已,有些孩子适合刷题,有些孩子可能不适合,目前仍然是唯分数论的情况下,只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数,任何措施都可以使用,任何方式都可以拿来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