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讀書成績差,無論怎麼補課都沒有用,這怎麼辦?

丸子的打工生活


先問問自己。是孩子的問題嗎?孩子不願意學習,你願意學習嗎?我們要通過孩子的問題找出自己的問題,修正自己。孩子的行為不是被教導而成,而是被影響和模仿而成的。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在一起跟他說話聊天。要多聆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急於評斷孩子。什麼時候孩子想跟你說話了?孩子也就改變了。一定要努力發現他的優點。放大他的優點。忽略他的缺點。學習成績差只是一方面。他肯定有值得稱讚的地方要努力發現他好的地方。謝謝你


印度留學劉淑宏


可能是不懂事,思想還不開竅!比如我,我讀書時,數學成績相當差!一直到高中畢業,數學作業經常是操別人的!然而,當我

參加工作後,進入廠礦脫產文化補習班時,我的學習成績出現了飛躍!在文化補習班幾百人中,我的全科成績獲得了第一名!開竅是關鍵,要選個會開竅的老師,而這個老師要有耐心!要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要在娛樂中潛意識的滲透,在無意識中讓孩子接受知識!建議多試探幾個老師,不要說是補課的,對孩子說是我們家一個遠房親戚,先交友,後教課!


方徵中


這個和我的經歷很像,我的英語也特別差,高中一直不停的學,成績也沒有多大的提高,現在考上大學了,然後除了英語課基本不看英語,我發現我的英語現在很差!我才發現以前努力的學習還是有用的!補課或許不能提高孩子的成績,但是不補課你孩子的成績一定會下降!


長不大的叔叔9


小孩讀書成績差——您確定您的孩子真的是在“讀書”嗎?按照我個人的經驗,大多數學習成績不好的小孩,只是去“上學”,並沒有“讀書”!首先學習成績不好的小孩肯定缺乏學習動力、不喜歡讀書,其次沒有人引領和監督的情況下他不一定會讀書,所以對於學習成績不好的小孩,不要把目標放在迅速提升學習成績上,而是應該先引導和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現在學生的學習科目比較多,不是每個科目都適合“讀”,但是對於每一個最普通的人來說,一輩子最有用的“語文科目”,卻是最適合“讀”的!那麼請您嘗試一下,不要再花錢給孩子補課,只管每天拿出半個小時的時間,帶著孩子一起朗讀課文,每篇課文都反覆讀,當孩子讀煩了的時候就玩“句子接龍”——家長讀一句、孩子讀下一句,慢慢進化到不用看書,家長背誦出一句、孩子就能背誦出下一句,你會發現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把整篇課文都背熟了!“讀書”一般不要超過半個小時(誰讀半個小時的書都會煩的,何況一個本來就不喜歡讀書的孩子),半個小時後一定要給點獎勵:或者同意玩一會兒手機、或者同意看一集動畫片。差不多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孩子就能把語文課本上的所有課文都熟練背誦,一個學期後,孩子的語文成績就能有所提高,自信心慢慢建立起來。下一個學期,如果能提前拿到語文課本的話(只要不是更換教材,即使不發新書,找高年級的學生借一本舊語文書應該是不難的),孩子在一個假期裡完全能夠把主要的課文都背誦下來,開學後就能以“先人一步”的姿態進入狀態,老師也會青眼有加,好的,您孩子在語文這個科目上已經有了足夠的自信心,這個科目就不用您操心了。如果孩子能夠在語文科目找到自信心和自豪感,那麼他很可能在其他科目也會奮起直追(並且在語文科目的讀書經驗會有助於他在其他科目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很有可能從末流成績進入中游成績、甚至連續進步,成為老師眼裡後進生逆襲的典型!當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學習成績好的“好學生”,您完全沒有必要期待您那本來就學習成績不好的小孩成為學習尖子,如果其他科目成績還是不太好甚至很不好,也完全不要灰心,紮實的語文基本功對於孩子來說一輩子都是最有用的!


趙振清1965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這也是每個家庭普遍存在的問題。當家長的只要看到孩子成績不好,首先想到的就是給孩子補差。可問題就是怎麼補也補不上,孩子還越來越厭學,家長也越來越累。

其實根本問題是沒有對症下藥。我就根據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給大家談如下幾點,供各位家長參考:

其一就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一旦對某個事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就有繼續鑽研的慾望,男孩子一般都愛玩賽車,就會拆了裝,裝了拆,時間久了,修車的本領都學會了,這就是無師自通了。學習也一樣,從調動孩子興趣入手。他喜歡讚美,咱就找點他的優點,毫不吝嗇的誇獎幾句。他喜歡禮物,咱就給他買喜歡的禮物。找準他喜歡的,用學習去交換。

其二就是學習方法的問題。找對了方法既省時又省力。自然就不會讓孩子覺得學習是負擔。語文、數學、英語。不同學科有不同的學習方法。不同類型的題目有不同的方法。因此家長可以根據學習內容提供相應的學習方法,然後根據薄弱環節進行強化訓練,孩子自然就能學會。

第三就是激勵機制,沒有人不愛穿好看的衣服,沒有人能抵制住美食的誘惑,同樣的道理,沒有人不愛聽讚美的聲音。所以,作為家長一定不要吝嗇讚美之詞,。今天干了點家務,表揚一下,明天字寫的整齊了,表揚一下,後天一道題做對了,鼓勵一下。孩子得到認可,體會到了成就感,怎麼能不愛學習呢。

一點拙見,供各位家長參考,具體哪方面有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


聆聽夏沫1


題主沒有說明具體的情況,例如,孩子多大了?身體健康狀況如何?專注力如何?等等,這些都與孩子的學習息息相關。個人給些建議,供您參考。1、孩子多大了?如果是小學階段,建議多與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校的具體情況,比如說孩子上課狀況,是屬於開小差還是說話、做小動作等。如果經常開小差,則需要加強專注力的訓練。如果說話、小動作多,同樣是專注力的不足。如果是打瞌睡,那就要父母配合查找原因了。如果孩子是初高中階段,那就要了解孩子在校的上課狀態,同時瞭解孩子的生理方面的問題了。上課狀態包括:預習、複習、課堂作業完成情況,自我學習意識、自我學習能力,理解力、舉一反三,及時訂正就錯等,缺一不可。生理方面的問題,主要包括了:青春期發育意識不足,早戀,逆反心理等。除了生理方面的問題,家長需要更多的操心外,有關學業方面建議多與班主任和科任老師溝通,瞭解孩子的實際情況後,再與孩子溝通決定如何補課,這時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2、孩子的健康狀況如何?這裡暫且刨開智力發育的問題。主要指孩子的身體是否存在殘疾,以致被同學看不起、嗤笑,孩子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另外就是類似鼻炎等,因病致大腦供氧不足,精力不集中或是精力集中的時間很短暫。眼睛視力下降嚴重,看不清老師的板書等。3、家庭的環境氛圍情況。有些家庭,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學習氛圍,電視長期開著,父母要麼忙工作,要麼忙麻將,打手遊,跳廣場舞,或是整晚抱著手機追劇,孩子的吃飯就靠叫外賣等等。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下,父母也沒有以身作則,孩子的學習動力必將大受影響。另外,因為經濟社會的發展,隔代教育、管束孩子,大都出現了寵溺孩子的情況或是管教配合不到位的情況等。

綜上所述,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千差萬別,在沒有理清楚問題之前,盲目給孩子補課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建議家長一定要建立與老師的良好溝通渠道,隨時掌握孩子在校的情況,結合孩子在家的情況,多與孩子溝通分析和交流,讓孩子對家長產生信任(家長一定要學會同理心,這是家長溝通說服孩子的關鍵所在),這樣家長才能從一名旁觀者,轉變為孩子的良師益友,才能讓孩子相信家長為孩子安排的補課的重要性,也才能心甘情願的去主動學習,這也才是提高補課作用的重要因素。


龍象空間


一,孩子智力正常的情況下,只要找到有效的教育方法,孩子學習會有進步。二,孩子不進步,是因為孩子學習缺少最近發展區,基礎缺失,無法發展。三,孩子學習不專心,家長過於溺愛,無心的人,無以學習。四,孩子需要有一定的記憶力,沒有記憶,就沒有學習。五,杜絕隔代教育,父母收回教育的權力,支走孩子的祖輩,不給孩子存有放棄學習的念頭,父母每天堅持不少於在家2小時的學習文化知識的時間,給孩子樹立榜樣。六,孩子學習期間,家中不能有放電視,玩手機,打開電腦,打牌,打麻將等不利於學習的所有因素。七,找專業老師上門輔導,給父母做個榜樣。八,從最基礎的知識學起,配合一定的動手操作,動靜結合,循序漸進學習一個月,養成好習慣。一個月後,再聯繫我,安排下一階段學習事宜。





愛追求的大男孩


能讀好書90%靠天賦,10%靠努力。就算你把全是最好的老師找來也沒辦法教會一條狗乘法。就算全世界的教育學家都無法把一塊磚頭教成大學生。醜小鴨之所以能變白天鵝是因為醜小鴨的父母本身就是白天鵝。從這個角度講讀書好壞天賦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天賦很差,再努力也是白搭。天賦如果一般通過努力可以得到好成績。孩子的智慧來源於母親一方。父親稍微差一點母親很優秀,孩子天賦會很高。相反父親天賦極高母親是個笨蛋,孩子也很平庸。愛因斯坦的兒子是個瘋子,大概就是沒娶對老婆。

所以你要你測試一下自己孩子的智商,如果得分70以下就不要再花冤枉錢了;如果智商在90到100,說明你請的老師有問題。好老師和差老師的區別在於,很難的問題好老師幾句話就能講清楚,差老師幾年都講不清楚。另外孩子成績差不要去上培訓班。培訓班和學校一樣講的是進度,不會根據你孩子的具體情況單獨授課的。這是由培訓班的經濟效益決定的。這就和看病一樣,私人醫生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詳細研究做出針對你的方案。而醫院的醫生要講究今天看完多少病人,給醫院賺多少錢,如果把大量時間精力放在你身上一天看不了幾個病人,就會影響醫院和醫生收入。


含有無意義的字母


大家好,我是河間老劉,我來回答一下關於孩子成績差怎麼辦?

我想到了曾經上小學學過的一篇課文,一定要爭氣,講的是關於科學家童第周勵志學習的故事!

年童第周-效實中學的兩個“第一”

童第周慢慢長大了,他的幾個哥哥深明大義,將小童第周送入了可供食宿的浙江省立第四師範學校讀書。 童第周的大哥希望童第周努力學習,將來有出息,回家鄉幫助哥哥辦學。已經開闊眼界的小童第周此時心中已有另一番高遠的志向,要進當時省內名望極高的寧波效實中學讀書。大哥為小弟有志向感到高興,又為小弟感到擔心。小童第周堅決地告訴哥哥們:“我一定能考上效實中學!”小童第週一絲不苟地進行備考,一家人也全都動員起來,支持他。善良的老母親經常在半夜時分悄悄起床,隔著窗戶靜靜地注視著兒子房間的燭光…… 小童第周終於考取效實中學,成為三年級的插班生,可是他的成績全班倒數第一。面對成績單,小童第周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很快,童第周所在的寢室傳出了“小童第周不顧學習,經常談戀愛到深夜”的新聞,引起了關心他的同學和老師的擔憂。一天深夜,教數學的級任陳老師辦完事情回到學校,發現在昏黃的路燈下有個瘦小的身影在晃動,陳老師想:“深更半夜的,誰還不回寢室就寢呢?”陳老師帶著疑問走過去一看,原來是童第周正在藉著路燈光演算習題。“這麼晚了你怎麼還不回寢室休息呢?”“陳老師,我要抓緊時間把功課趕上去,我不要倒數第一名。”陳老師望著童第周瘦小的身軀,關心地勸童第週迴去休息,可是走出不遠,童第周又站在路燈下捧著書本讀了起來。陳老師被深深地感動了,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氣,為自己有這樣的學生感到自豪。 第二天,陳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鄭重地闢謠:“我明確地告訴大家,童第周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凡事不要靠推測下結論,更不要用流言去中傷別人。特別是對於一個勤奮好學的人,更不能這樣!”陳老師嚴肅地說,“我親眼目睹了童第周熄燈後還在昏暗的路燈下專心致志地演算習題。他太辛苦,太勤奮了!他值得全體同學學習!”陳老師最後提高了嗓門,“不錯,童第周曾經是全班成績最差的,但一個人的成績不能僅僅用一次考試分數來判定。衡量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最終要看他如何走自己的奮鬥之路!” 期末考試到了,童第周又成了全校關注的對象。他終於靠自己刻苦的努力,使各科成績都達到了70分,其中幾何得了滿分,引起了全校的轟動。 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師的關心下,到高三期末考試,他的總成績名列全班第一。校長陳夏常無限感慨地說:“我當了多年校長,從來沒有看到過進步這麼快的學生!” 後來童第週迴憶自己童年的時候感慨地說:“在效實的兩個‘第一’,對我一生有很大影響。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並不比別人笨,別人能做到的,我經過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 1924年7月,童第周在哥哥的支持下,考入復旦大學,從此,他開始了追求科學,獻身事業的漫漫求索之路……

水滴石穿

童第周,1902年5月出生在寧波鄞縣塘溪鎮童村。這是一片山清水秀,人才輩出的土地。童第周的父親是村裡的私塾先生,在這個小山村裡,他家還稱得上 “書香門第”。童第周小時候好奇性強,腦子裡好像裝滿了“為什麼”似的。一天,他在屋簷下的階沿上玩“跳房子”的遊戲,突然發現石板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一行手指頭大的小坑。咦,這是誰鑿的呢?鑿這一溜小坑有什麼用呢?他把父親從屋裡拉出來接連問了幾個為什麼?父親一看笑著說:“小傻瓜,這些坑不是人鑿的,是簷頭水滴出來的!”童第周不相信,把小腦袋一歪:“爸爸騙人!簷頭水滴在頭上一點不疼,它還能在那麼硬的石板上敲出坑來?”他父親耐心地解釋道:“一滴水當然敲不出坑來,但是,長年累月不斷地滴,不但能滴出坑來,而且還能敲穿洞呢。古人老話‘滴水穿石’呀!” 童第周對這個道理雖似懂非懂,卻十分驚奇。終於等到了一場大雨來直接證實父親的話,他靜靜地坐在門檻上,看簷頭水一滴一滴地滴在石板上,多麼齊心,多麼頑強,他心想,年長日久,自然水滴石穿了。於是逐漸領悟了父親的話。 “水滴石穿”,這是父親對童第周的勉勵,而事實上,童第周就是身體力行地實踐著這種精神,他抓住每一分鐘、每一秒鐘,以頑強的毅力向著科學的頂峰登攀。 在私塾裡,童第周只學了一些文史方面的知識,這遠不能滿足童第周對知識的渴求。因為家境不好,沒錢供他上學,所以,儘管童第周十分盼望有一天能走進學校,與同伴們一起學習,可是不行。直到他17歲那年,在哥哥的幫助下,他才進入了寧波師範預科班。這裡不用交學費,還管食宿,窮人家的孩子能在這兒上學,是很幸運的。童第周十分高興,他抓住這個得之不易的機會,刻苦學習,不放過一分一秒。因為以前只是在私塾裡學過一點文史知識,沒有一點數理方面的基礎,所以童第周學習起來非常吃力,但他並不氣餒,而是更加努力地學習,他要趕上別人。 不僅如此,在他內心深處,還為自己確立了更高的目標——他要考效實中學。該校是當時寧波第一流的學校,畢業生一般都能進大學。多少達官貴人,以自己的子弟在效實中學就讀為榮!效實中學對英語要求很高,還十分重視數理基礎,而這幾門課恰恰是童第周的薄弱環節。而且,他從未學過英語。自從確立了要考效實中學的目標後,童第周更加用功了。他開始自學英語,常常學到深夜。哥哥被童第周的決心所感動,答應供他上學,還請在寧波的朋友為弟弟打聽效實中學的招生情況。 哥哥的朋友從寧波給童第周帶來了不利的消息:效實中學這次不招一年級新生,只招到三年級插班的優等生。哥哥想:就童第周的基礎來說,本來考一年級就已經很費勁了,現在卻只招三年級插班生,這可怎麼辦呢?哥哥猶豫不決,就去與童第周商量。聽到這個消息後,童第周仍不改初衷,他一定要進效實中學,於是,他決定去考插班生。 靠著“水滴石穿”的精神,鐵杵也能磨成針。童第週考取了效實中學三年級,只不過成績是倒數第一。一年以後,童第周從倒數第一變為順數第一,幾何成績從入學時的不及格變為一年後的100分!後來,童第周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復旦大學,成為復旦的高材生。畢業以後,他又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比力時大學留學。1934年獲博士學位,這時他32歲。

昂貴的顯微鏡

抗日戰爭期間,童第週一家來到了四川的一個小鎮上。他們一家人靠著少得可憐的薪水生活。當時,童第周在一所大學教書,教書之餘,童第周還繼續著他的胚胎學研究工作。 要研究胚胎學,光靠空想不行,必要的實驗是少不了的。做實驗就得有實驗設備,可上哪兒去弄這些設備呢?為此,童第周吃不香、睡不著,科學研究是他生命中最大的事情,不能搞科學研究就像要了他的命一般的難受。看著童第周的那股難受勁,全家都為他著急。 一天,童第周從外面回來,滿面春風,他興沖沖地告訴夫人葉毓芬,說他發現了一個寶貝。很長時間沒見到過丈夫笑臉的夫人感到很奇怪,什麼事值得丈夫這樣高興?她問道:“什麼寶貝?”“我見到了一架顯微鏡,還是雙筒顯微鏡!”“在哪兒?”夫人也激動起來,要知道,顯微鏡是進行胚胎學實驗最主要的儀器,有了它,就可以做實驗了。“在鎮上的舊貨攤上。”童第周邊回答,邊拉著夫人出門,他要讓她和自己一起享受發現“寶貝”的喜悅。兩人高高興興地來到了舊貨攤,果然,一架舊的雙筒顯微鏡擺在那兒,似乎正在向他倆招手。 “請問,這架顯微鏡要多少錢?” “六萬塊。”夫婦兩人吃了一驚,這麼貴?這個價錢相當於兩人兩年的薪水。 “這麼貴?能不能便宜點?” “不行,你們看,這還是德國貨。” 老闆打量著他們,憑經驗斷定,他們是真心想買的,所以要價比較高。 沒辦法,兩人只好空手而歸。夢寐以求的東西,就放在眼前,可是又不能得到。晚上,他們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覺。 第二天,兩人又到了舊貨攤前,跟昨天一樣,顯微鏡還在那兒。可唯一不同的是,老闆居然還漲了價,要賣“六萬五千塊”了,理由是物價飛漲,昨天和今天的錢就是不一樣。 同樣,他們又是空手而歸。接連幾天,他們一趟又一趟地往舊貨攤上跑,生怕心愛的顯微鏡被別人搶走。老闆很不耐煩,後來乾脆不理他們了。 夫婦倆下定決心,為了搞科研,這臺顯微鏡非買不可。家裡實在是沒有錢,他們就開始到處向親友借錢,還變賣了不少衣服。“可是,我們說不定多少年都還不清這筆債呀!”夫人擔心地說。“為了事業,寧可一輩子受苦!”童第週迴答。 他們終於湊齊了65000元,買回了這臺顯微鏡。 有了顯微鏡,就可以做實驗了。可是,新的困難又來了。用顯微鏡時,必須要有燈光照明或者要有很明亮的陽光照明。童第周住的屋子又小又暗,因為是抗戰時期,常常停電,怎麼辦呢?童第周想盡了辦法,他和同事們把顯微鏡放在窗臺上,陽光好的時候利用陽光照明,陽光不好又停電時,就用乾電池作電源照明或用煤油燈照明。 顯微鏡的問題解決了,對於其他設備,他們就因陋就簡,比如說,用茶杯、廢棄的玻璃瓶、碗等來代替玻璃器皿。他們在外人看來沒有什麼用的瓶瓶罐罐中,做著科學實驗,探索著生命的奧秘。

童魚

春天,大地復甦,是金魚繁殖的季節,為了探索生物遺傳性狀的奧秘,年過古稀的童第周,開始了新的探索。他選擇了金魚和鯽魚作為他的實驗材料。實驗室裡,童第周坐在實驗臺前,助手們在實驗室裡緊張地忙碌著,做著實驗前的準備。這是一場緊張的戰鬥就要打響的時刻,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童第周想通過這個叫做核酸誘導的試驗來驗證他自己在科學研究上的設想。金魚排卵了,排出的受精卵比芝麻還小! 一場緊張的戰鬥開始了,助手們把他們已經提純過的鯽魚卵的核酸,迅速送到童第周的手邊,童第周用他那靈巧的雙手將這些核酸注入了金魚受精卵的細胞質內。他想看看鯽魚卵的核酸對金魚的受精卵是否有影響,看看由這種金魚受精卵長大而成的金魚的性狀是否會發生變化。 從清晨到下午兩點,8個小時過去了,實驗在一批接一批地進行,坐在實驗臺前的童第周,已經是腰痠背疼、飢腸轆轆了。但是,他還是頑強地堅持著,一絲不苟地操作著。助手們都看不過去了,要知道,童第周已是 60高齡的人了啊! “童老,您休息一會兒吧!”一位助手忍不住說道。童第周搖搖頭說: “應該記住,我們的事業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而且,你們不是和我一樣忙嗎?”童第周就是這樣,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助手們每人一個實驗記錄,他都要親自過目。他常以“認真是成功的秘訣,粗心是失敗的伴侶”來勉勵他的助手。後來,助手們都成了他的親密的朋友。 不久,這些由動過手術的愛精卵產生的金魚慢慢長大了,奇蹟也出現了。童第周和他的助手們驚喜地發現,一些金魚出現了奇妙的變化:在發育成長的320條幼魚中,有106條由雙尾變成了單尾,金魚表現出鯽魚的尾鰭性狀!這些魚既有金魚的性狀,又有鯽魚性狀。這說明,從鯽魚卵中提取的核酸對改變金魚的遺傳性狀起著顯著的作用。這也說明並不只是細胞核控制生物的遺傳性狀,細胞質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實驗的成功,證實了童第周的設想。童第周的臉上露出了成功後的喜悅之情。這種單尾的金魚就是詩人趙樸初所稱譽的“童魚”。“童魚”,它是童第周汗水、意志和心血的結晶。它的身上凝聚著童第周的智慧和求實精神,是童第周在探索真理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 後來,童第周還採用了親緣關係更遠一些的種類,來作類似的實驗,也獲得了成功,從而更有力地證實了他的設想。

一定要爭氣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縣的一個小村裡,家庭生活十分貧困,沒有錢 童第周

進學校讀書,只能在家裡邊做些農活,邊跟父親學點文化。直到17歲,才在二哥的幫助下,進了寧波師範予科。可是第一學期考試成績總平均分沒有及格,學校讓他退學或降級,經童第周再三請求,學校勉強答應試讀半年。童第周發誓,一定要把成績趕上去。童第周堅持頑強的學習。終於取得了好成績。在進入上海復旦大學以後,他更加勤奮學習,臨近畢業時,他已經成為生物系的高材生了。童第周認識到,世界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要攀登生物學的高峰,需要付出更艱苦的勞動。 1930年童第周在親友們的資助下,遠度重洋,來到北歐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在歐洲著名生物學者勃朗歇爾教授的指導下,研究胚胎學。當時,他發現有的外國留學生對中國人抱著一種藐視的態度,說“中國人是弱國的國民”。和他同住的一個洋人學生,公開說:“中國人太笨。”聽到這些,童第周再也壓抑不住滿腔的怒火,對那個洋人說:“這樣吧,我們來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國家,我代表我的國家來和你比,看誰先取得博士學位。” 童第周憋著一股氣,在日記中寫下了自己的誓言:“中國人不是笨人,應該拿出東西來,為我們的民族爭光!” 研究胚胎學,經常要做卵細胞膜的剝除手術,有一次做實驗,教授要求學生們設法把青蛙卵膜剝下來,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手術,青蛙卵只有小米粒大小,外面緊緊地包著三層象蛋白一樣的軟膜,因為卵小膜薄,手術只能在顯微鏡下進行。許多人都失敗了,他們一剝開卵膜,就把青蛙卵也給撕破了。只有童第週一人不聲不響地完成了這項實驗任務。 勃朗歇爾教授知道後,特地安排了一次觀察實驗,把學生們都找來看。實驗開始了,童第周不慌不忙地走到顯微鏡前,熟練地操作著。人們看到,他像鐘錶工人那樣細心,像繡花姑娘那樣靈巧,像高明的外科醫生那樣一絲不苟。在顯微鏡下,他先用一根鋼針在卵上刺了一個小洞,於是脹得圓滾滾的青蛙卵馬上就鬆弛下來,變成扁圓形的,再用鋼鑷往兩邊輕輕一挑,青蛙卵的卵膜就從卵上順利地脫落下來了。他幹得又快又利落。 “成功了!成功了!”同學湧上去祝賀,勃朗歇爾教授更是激動萬分,這是他搞了幾年也沒有搞成的項目啊!他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連聲稱讚:“童第周真行!中國人真行!”童第周剝除青蛙卵膜手術的成功,一下子震動了歐洲的生物界。4年之後,通過答辯,比利時的學術委員會決定授予童第周博士學位。在榮獲學位的大會上,童第周激動地說:“我是中國人,有人說中國人笨,我獲得了貴國的博士學位,至少可以說明中國人決不比別人笨。”在場的教授紛紛點頭,有的還伸出大拇指。而那位洋人學生卻一篇論文也沒有,更談不上當博士了。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童第周謝絕了專家和同學們的挽留,毅然回到了災難深重的祖國。他來到四川宜賓一個村鎮教書。在緊張的教學中始終沒有忘記搞科學研究。可是,這裡沒有科學儀器,連一架顯微鏡也沒有,沒辦法繼續開展胚胎學的研究工作。一次意外的發現給他帶來了希望:在小鎮的舊貨攤上他們看到了一架舊顯微鏡,但要價太貴,當時他們夫妻倆掏盡了口袋還湊不足一半,又向別人借了一些還不夠,最後只好把他們的衣服拿去典當,好不容易才買回這架舊顯微鏡。 有了顯微鏡,但沒有所需要的燈光照明,還是不能進行操作。他們只好把顯微鏡搬到室外,冬天利用雪地微弱的反光,他忘記了寒冷在聚精會神地工作著。夏天烈日當頭,汗流浹背即使汗水滴在視鏡上模糊了視線,或是風把一粒小沙子吹進了載物器,甚至佔據了整個視野……童第周仍然堅持攻關。一般說來,每一個試驗數據都要重複一、二次,而他往往要重複五、六次。然而,就在這簡陋的顯微鏡下,在這低矮的小土屋裡,童第周卻撰寫了一篇篇具有學術價值的論文,震驚了國內外生物界的學者。 1973年,在周總理的親切關懷下,童第周和他的夥伴們開始了細胞遺傳學的研究工作。他在解剖顯微鏡下,用比繡花針還細的玻璃注射針,把從鯽魚的卵細胞中取出來的遺傳因子,注射到金魚的受精卵中。金魚的卵還沒有小米粒大,做這樣的實驗該有多難啊!可是童第周成功了,結果孵化出的幼魚中,有一條魚披著金色的鱗片,長著鯽魚那樣的單尾巴,說明鯽魚的遺傳基因,已經在金魚卵中發生了作用。這種魚因為是童第周創造出起的,因此,人們叫它“童魚”。童第周的實驗成果,給生物學作出了巨大貢獻。 1978年,童第周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雖已76歲高齡,卻以年輕人的朝氣投入了工作。他親手製定了科研項目規劃,繪製了美好的蘭圖。1979年3月,在浙江省科技大學的講臺上,他突然眩暈,從此一病不起。他為祖國科學事業的振興,實踐了他的誓言:“願效老牛,為國捐軀!”





河間老劉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好,成為棟樑之材,那麼如果孩子不愛學習,或者說沒有學習天賦怎麼呢?

1、從小教育孩子,不要用暴力手段去逼迫孩子學習。

從小時候就開始挖掘出孩子的學習興趣,激起他對學習的熱情,比如可以對他放一些學習的動漫片,在家的時候陪孩子一起學習,比如有的時候孩子哪道題做錯了,你可以用一種幽默的方式去告訴孩子怎麼做,讓他不知不覺的在學習中尋找樂趣,相反如果你用暴力手段去解決這樣的問題的話,你的孩子不僅不會進步,還會跟你對著幹,逆反心理是每個孩子和家長都無法避免的問題。

2、不要一味的去逼迫他學習,讓他有一定的獨立空間。

看題主來講,小孩成績差,即使補課也沒用,這不難看出,補課是孩子不情願的,既然他不情願,你覺得他會用心去學嗎?能把書翻開看一眼就算對得起補課費了,說明題主對你的孩子逼的太緊了,沒有給他空間,讓他把心思都花在學習上了,一個孩子如果一天到晚對著書本的話,就算不會吐也會噁心的,所以你越逼迫他學習,他就會越討厭學習。

3、方法用盡還是不願學習。

在你不管用了什麼方法,孩子始終不願意學習的話,那就讓他自己挖掘自己的興趣,畢竟行行出狀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他不愛學習,不代表他不喜歡別的呀!既然他不愛學習那你逼迫他又有什麼用呢?只會自己讓自己費心費力,你可以讓他說出自己的興趣,然後去支持他,無論成功失敗也好,至少你的孩子對自己的興趣努力了,付出了,畢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喜歡的東西。

說句真心話,一個孩子如果成績從好變壞,無論差到什麼地步,他都能學的回來,畢竟基礎還在,如果孩子成績想從壞變好,完全是不可能的,連最基本的加減乘除,方程式都沒學好,哪來的基礎去學習?所以一味的逼迫,只會適得其反,不如順其自然。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