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考統一試卷,統一錄取,你贊成嗎?如果不贊成,原因是什麼?

教育平臺號


我在上海念過小學和初中,高中和大學回浙江唸的。我深刻地明白,這兩個體系的區別,浙江本不算教育落後,但和上海相比,就顯示出底子薄弱了,一者是因為經濟卻是有差異,再者是因為城市化平均度和城市化時長。

我們知道,高考,考得雖然都是些幾百年前的知識,是構築現代文明的基石,相比之下農村文化 就顯得格格不入,毫無用武之地。所以一個地方城市化越久,高考的綜合能力會越強。不過也正是為了照顧寒門學子,繼承祖先重寒士輕門閥的治國集權原則,所以高考的綜合運用能力隨著城市化的程度減小而減小,但考試還是要公平的,所以為了挑選有能力有毅力的寒門學子,所以城市化低的地區,考試的深度和強度要高於發達城市。

總結一下,低城市化地區,考試重點是,在規定範圍內,難度會變得很高,意在篩選強大的基因和強大的毅力。高城市化地區,考試重點是,在規定範圍內,把基礎學識運用到純屬,需要配合想象力,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意在篩選強大的基因和良好的家教、優渥的家庭經濟環境、開闊的視野和氣度。兩者均是挑選人才,而且這樣的人才,用處也不一樣。做規劃計劃的時候,要派誰,攻堅戰啃硬骨頭的時候,要派誰,不用說,你們也能體會了吧。

所以最後,個人覺得,目前而言,高考是對待低城市化地區學生,最好最公平的環境。


任新登


座標北京,出於私利,我贊成全國統一卷大排名錄取。

很明顯覺得統一試卷全國大排名錄取會更公平的,是看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分數線低。好像統一試卷全國大排名錄取了,本省考生考大學的分數線會降低很多,北京上海的學生考上大學的會減少,很無知的觀點。北京上海等教育發達地區儘管享受著高錄取率的照顧,但頂級高校競爭的難度使我依然希望全國統一卷大排名錄取。

目前的高考制度算是國家能想出來的最好的安排了,不實行全國統一高考,不是在保護北京上海,而是在保護落後地區。

從現實來看,經濟發達地區更容易吸引優質的教育資源。北京上海等地更容易吸引優秀的教師,提供更好的教學資源,而且統一高考之後,就沒了人員流動,異地高考的限制,那麼對優秀生源的爭奪可能從初中就開始了,全國優秀的初高中生,都將會被吸引到北京上海的學校裡。

統一高考之後,大家的目標就只有一個了,考上最好的大學。那大家也就沒必要去搞素質教育了,既然分數為王,那大家就都搞應試教育唄!衡水中學搞的那一套又不復雜,有樣學樣唄,你河北的學生學不死,北京上海的學生也能往死裡學,結果就是大家學習的方法都是一樣的,而且北京上海的老師還比你優秀,憑啥就學不過你?

學生的學習除了在學校獲取知識以外,家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北京上海的學生家長,大多數參加過高考,高學歷的比例全國最高,人家更懂得如何應對高考,如何指導孩子學習,農村孩子的家長有這條件嗎?

最後更嚴重的是,統一高考之後,在北京上海的帶動下,學生上學的成本會更高,會出現一般人根本上不起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集中全國最優秀的教育資源,但同時收費也將十分高昂,普通人根本負擔不起。統一高考後,高中可能會擴招,大量的學生上高中,北京上海肯定不會缺老師,也有資金建學校。很多省原本匱乏的教育資源會更緊張,大量不合格教師湧入,社會教育機構的收費更會漲價。對普通家庭的學生更是災難。

很多人覺得北京高考不行,只是簡單的比較錄取分數線得到的。這只是北京錄取比例高的原因,不是北京孩子學習不好。一張卷時,北京可能第70%的學生是二本線,外省第30%的學生是二本線,顯得北京分數線那麼低。其實當時若都按50%學生劃分數線,北京的分數線要高於全國大多數省份。

不要把自己高考分數線高的原因歸罪於北京。北京被禁止高考了,指標全國各省搶,大概率各省搶到1/30的名額左右,北京一共6萬考生,211以上指標算2萬個,一年清北錄取800人內吧,各省算搶到30個,錄取分數線最多降1分,該考不上還是考不上。985、211也就搶到幾百個,分數線降個2~3分。實際上很多省不僅搶不到北京的指標,自己原本的指標還會被全國教育發達省搶走。大概率一半省份指標會變多,一半省份指標會變少。

所以不要再憤憤不平的罵北京了。帝都被照顧,不是各省考大學難的本質原因,影響微乎其微。真統一高考了,是全國互相廝殺,浙江,江蘇,河北,山東,湖北等省份幾百萬考生去搶你們省的指標,你們確定搶的過人家?


石景山西黃村數學老師


作為老師,我是不同意全國統一試卷,統一錄取!如果那樣,高考會更加不公平,現在的高考模式,是相對來說最公平的一種模式。

一、是誰主張全國統一試卷,統一錄取?

主張統一試卷、統一錄取的,主要是那些高考大省的人,比如江蘇省的人認為江蘇卷最難,江蘇教育水平最高,江蘇籍院士最多,所以一旦統一試卷,統一錄取,江蘇的考生必定會展示出巨大的優勢。再比如河南、廣東、山東等省市,人口眾多,錄取人數少,考試試卷使用相對較難的全國卷1,學生起早貪黑的學習,最後能被985、211大學錄取的是少之又少,不僅如此,上本科對這些省的學生來說,也是奢望,因為本科錄取率只有30%多,而有些地方的多達70%,像河南省,今年高考100多萬考生中,就有70萬上不了本科。

如果全國統一試卷,統一錄取,按照分數進行排名,這些省份肯定是要佔便宜的。

二、如果統一試卷,統一錄取,誰更吃虧?

但是,從中國現在的情況看,如果統一試卷,統一錄取,更會加劇教育的不公平,因為中國經濟地區差異巨大,不同地區的教育資源差距非常大,學生從小接受的教育不一樣,最後卻要統一高考,統一排名,那麼這些落後地區還能考出大學生嗎?

如果落後地區考不出大學生,誰來建設這些地區?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是不是會越來越落後?

不僅如此,因為中國有56個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語言和文化傳統,如果統一高考,對於有些少數民族的人民,也是不公平的。

呼籲統一試卷的人,其實針對的並非是這些落後省份,而是針對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大城市,這些地方教育發達,但是學生卻很容易就能上大學,之前一直流傳著“北京學生400多分上北大清華”的說法,雖然這是一種誤解,但是北京卷容易,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如果統一錄取,北京、上海的學生會吃虧嗎?我看未必!經濟基礎影響教育水平,北京、上海地區經濟發達,而且集中了全國的精英,如果真的拼高考、拼成績,人家能拼不過你?現在的這種情況,是人家沒有必要去搞應試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分數更低,題目更簡單而已。北京的孩子,也不輕鬆,只是人家上的不一定是文化課的輔導班而已。

所以,從現在的情況看,當今的高考錄取方式,是最公平的方式!你認為呢?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我覺得除少數民族集聚的地區外,全國統一名題,統一錄取方顯教育的公平。你的孩子是不是才子,只有在一杆秤的稱量中稱出物體的準確份量,秤不同,怎能衡量一個東西的實際質量?我見過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小販下鄉收購物品,一樣東西100斤的秤稱不起,換了一杆秤稱了90斤。結果賣方也願意,這不是欺負人麼?

現在我國的高招招生辦法也有漏洞。每年的招生名額都是本區招一半,外省招一半,名校集聚的省區享盡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像河南省這樣的人口大省沒有一所985,每年從外省分配來的招生名額每年每校就幾十個,而河南每年考生人數都突破100萬,孩子們想上一所名校比蹬天還難。河南人有一種說法:在北京孩子考400多分以後就可能成為工程師,而在河南省孩子們考500多分,結果還是一個農民工。我村前幾年也個學生高招考了521分。連本科線也沒有過,如果在外省,有可能上一本。同是中國公民,為什麼孩子有親孃和後孃養之分?

我國各地區教育資源不平衡是事實,但重點高校資源分配不平衡也是事實啊!


用戶231891529656寒雪


看到統一試卷,統一錄取,就想起明代初期時候的南北榜問題。在洪武年間,有一次科舉考試,到了最後一關殿試。

科舉考試的流程是這樣,先是童生試,考上了就是秀才,有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科舉考試第一關是鄉試,在省城或者京城舉行,考上的就是舉人。范進中舉就是考取的舉人。舉人的第一名叫解元。唐伯虎經常被人叫唐解元,就是說明他曾是省狀元。考上了舉人,第二年春天就去京城禮部參加會試,考上的就是貢士。貢士才有資格參加殿試,就是在皇帝親自考問,但有時也委託其他大臣。殿試的前三名就是狀元、榜眼、探花,其他稱為進士。

那次殿試朱元璋是委託其他官員來舉行的,最後錄取了51人,全是南方人。北方考生不幹了,就鬧,告狀,說有舞弊。北方官員也告狀。朱元璋讓人查這件事,查出來的結果很奇特,發現北方考生的卷子質量確實不行,主考官沒有舞弊。這下雙方矛盾就更大了。最後,朱元璋把主考官殺了,又考了一次試,這次錄取的全是北方考生。

這就是南北榜之爭。後來朝廷每次考試,都是按照南北方的比例來錄取。

現代高考也是如此,每個高校在每個省的指標是提前計劃好的,所以根本不可能統一錄取。如果統一錄取,有些省份說不定真的沒人能上清北。

至於統一試卷,我也搞不明白現在為什麼這麼多省要自己單獨出卷。很多年前,大家都說北京、上海的考生水平不行,北京上海單獨出卷,我理解,這樣沒有對比。我不理解的是江蘇,明明是教育強省,用統一試卷多威風,一本線超其他省份好多。你說,看著這樣的分數線,清北難道不喜歡江蘇的考生嗎?不,江蘇任性地要自己出卷。自己出卷也罷了,還出不好,天天換形式,坑自己省的考生。明明江蘇有很強的985、211大學,江蘇考生上一本率一點都不高,上清北的人竟然比不了一些西部省份。江蘇的教育廳真是昏招連連,還昏了10年。幸虧學霸婁書記來了,反應快,用統一試卷,用成績來打動名校。

現在各個省都在叫自己省是高考最虧的,全國人民欠他們一個說法,所以,我覺得如果每個省都用同一個試卷,我估計這些喧鬧的聲音就會低很多,而且大家也可以很明白地看出,究竟是哪個省水平高,哪個省其實是被照顧了。

我贊成用統一試卷,但不贊成統一錄取,因為這個確實會造成一些省份的考生上不了名校,畢竟各個省的教育資源不完全一樣。

大家覺得呢?可以來談談。


五道口的顏學姐




強烈支持全國統一試卷,高考這類大型考試,必須的全國統一,這樣更利於選拔人才。

也可以對比出各省的教育水平,查缺補漏,一塊發展。不再出現,河南考上清華北大的比例只有北京1/30的情況。


各省人數不一樣,名額分配不公平。早已讓各高考大省不滿意。



統一試卷,也減少了各省自行出題,容易洩題的弊端,更能減少各省隨意高考改革,自行瞎折騰。但是統一錄取,值得商榷,至少全部統一錄取不合適。

統一錄取,可能北京上海,和西藏青海等省會出現北京大學清華大學0禿子現象。不利於社會和諧。

統一試卷的好處

中國高考,自古都是全國統一,只是到了今一二十年才開始各省自己出試卷,目前國內有全國卷1,全國卷2卷,全國3卷

全國1卷: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山東

全國2卷省份: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西藏、陝西、重慶;海南

全國3卷:雲南、廣西、貴州、四川

自主命題:江蘇、浙江、北京、天津、上海;海南

目前看1卷最難,集中了國內頂尖的高考大省,強省,比如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湖南,湖北等。二卷難度比較低,三卷簡直是大放水,考700分考不上清華北大成了大笑話

而自主命題更是自己出題自己玩,要麼是為了遮醜,怕統一了考分低丟人(北京,上海),要麼是當地教育部門沒事瞎折騰(江蘇)。

假如統一命題,會減少各地的瞎折騰,比如江蘇,沒事就改革,沒事就改革,恨不得一年改革一次,除了折騰家長和折騰學生以外,毫無用用處,而且越改越沒人學習數理化,結果各大名校紛紛減少在江蘇名額,讓江蘇家長叫苦不迭。

比如清華大學連年在江蘇縮招,就因為江蘇高考越改越爛,假如能統一高考,相信江蘇考生第一個舉雙手歡迎。

估計北京,上海百分百反對。如果全國統一高考,北京上海可能一個清華北大也考不上,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統一錄取目前不可取

假如統一錄取,先不說全國統一錄取,就是河北省和北京天津統一高考,統一錄取,我估計衡水那群人能包攬所有清華北大名額,讓北京天津北大清華吃個大鴨蛋。


很多人可能不信,河的三本學生去北京就考211確是異常輕鬆,而河北能上211的,到了北京基本上清華北大都穩了。至少河北985水平如果參加北京高考,我敢百分百保證,全是清華北大水平。

這樣統一錄取的話,北京上海就被河北江蘇河南山東打的潰不成軍了,這樣很不好。

我建議的錄取方式

我這樣建議,首先全國985重點大學,部屬211重點大學拿出1/3名額,按照各省人口比例進行分配名額。

當然這個比例可以商榷,然後其餘是2/3還是4/5都可以商榷。針對頂級名校,採用全國統一錄取。比如北大清華,3/5用來全國擇優。

我相信全國擇優的考生肯定看不起各省分配的考生。

逐步推進,儘量在讓北大清華統招。既然北大清華是最牛的高校,就應該全國統一錄取。

當然對不發達省份適當照顧,至少得給一個名額。否則也容易引起矛盾。

老鐵們,您你們怎麼看呢?


高校專業那些事


站在全國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筆者是不贊同這個觀點的。


原因是:倘若按題主所說的實行全國統一試卷,統一錄取的話,存在弊端。

對於教育發達的省的考生來說,肯定十分歡迎。因可以有更多的考生能讀上全國的知名重點大學。

但對教育欠發達的西部地區的考生來說,就吃大虧了。能讀上全國一流大學的學生少之又少。因此,就導致省與省之間,能讀上全國名牌大學的考生差距很大。

這顯然,對經濟和教育落後的省的貧窮考生來說,顯得極不公平。

又從國家的大政方針看,要走全國共同富裕之路。經濟與教育落後的省,由於上一流大學的人數少,這就造成了優秀人才更加缺乏,就造成了全國的經濟發展嚴重失衡,貧富差距就會越來越大,社會矛盾就會更加激烈。

同時,可能又會造成各省之間考生唯成績論英雄,省與省之間考生競爭十分強烈,就導致全國考生應試教育越演越烈,使得我國的全面素質教育就很難推進。

再則,可能有的省,會出現高考考風不正,虛假的現象。為了維護地方名利,對高考的莊嚴程度就可能有所放鬆,使得高考的公平性將受質疑,到那時再來糾正就很麻煩。


我的這個觀點,肯定會受到經濟發達省份考生的抨擊,認為我高考考了高分,讀不上好大學,不更缺乏公平性嗎?

能考高分,並不代表你今後一定發展好。只有當你自已各個方面都發展了,才可能使自已成為優秀人才。

考試公不公平,看你佔在什麼角度,站在個人角度上確實認為吃了虧。

但站在國家的教育的全局高度來考慮的,實行現在的各省的多元化的考試模式,不唯"分數論",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的考查,有利於學生的長足發展,是適合中國國情的。


綜上,個人觀點,一孔之見。


吉星高照130484261


堅決反對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為何要站在同一起跑線比拼?

出生在哪裡是我們無法決定的,不同地區重點高中資源分配不均,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不同地區之間教育水平的差異,出生在一線城市的孩子,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培養意識,教育投入自然不同。而在小升初,初升高環節裡,所處的學校教學水平也存在差異,同一張試卷,不同的學習過程資源投入,這本身並不公平。

統一錄取與高校不同地區錄取人數計劃衝突

相信經歷過高考,或者家裡有孩子高考過的都清楚,每一個高校在不同地區省份錄取人數以及錄取分數都存在一些差異,高校這樣做的目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照顧落後省份學生,比如好一些的學校在新疆、西藏、黑龍江等一些教育相對落後地區,錄取分數會適當略低一些。高考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而這個範圍所有省份來挑選,自然每個省份選拔上的人數要儘量均衡一些。

綜上,全國高考統一試卷,統一錄取,這個想法我是不贊同的,存在即合理,現行的高考制度,給了無數教育落後地區,貧困學生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如果天平的一端已經有了大量的砝碼(優質的教育資源),為了保持這個天平的平衡,我們是不是該在天平的另一端也加一些砝碼呢(本科分數線錄取分數稍微降低)呢?


金尚國典教育


全國高考統一試卷,統一錄取,想必大多數人都會雙手贊成,特別是像河南那樣的高考大省,還有眾多錄取率很低的省份,以及兩湖這樣基礎教育很好的省份會開心的不行。

不過,這樣的事情太過理想化了,現實中不可能存在,有太多的阻礙。比如,南京的一些大學在安徽招生的名額多幾個就召來熱議,本地人更是不想多給外地人一點名額。

如果真能實現全國高考統一試卷,統一錄取,那也不見得是件好事。

這樣的做法,最先收益的是基礎教育做得很好的省份,其次是錄取比例很低的省份。不過,錄取率高的省份,一般在經濟發達的省市。他們擁有雄厚的社會資源,能夠短時間吸納集聚最好的人才,大大提升基礎教育。

這樣一來,那些本來很好的中學會因為人才流失而失去競爭力。

這樣一來,那些雲南,西藏、貴州等教育落後的地區,會帶來更大的衝擊,大批的學生考不上本科。

這樣一來,受政府照顧,加分,加名額的地區會越發的困難,上大學可能是奢望。

看來,教育的公平在於教育資源的公平,如果教育資源不公平,哪來的高考公平。這是也是為啥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難考上大學,更難考上好大學的原因了。讓更多的優秀教育者來到農村發展,這才能從根上做到公平公正。

所以,我認為看是最好最公平的高考方式,真正實行下來,就會發現這是最大的不公平!只會造成強者越強,兩極分化,背道而馳。


徽鄉小居


試答如問如下:

贊成,但實際做不到。

粗淺的理由是:

我國的中西部與東部的經濟差距還是很大的,教育資源與地區經濟狀況是分不開的。教育資源相對薄弱的地區,如偏遠的農牧區、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那裡的年輕後生或許上名牌大學可能性會很小。

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北京海淀區、南京秦淮區、瀋陽鐵西區、遵義播州區的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差距的。


孫慶國:讀了不到2年高中,教了不到3年學(民辦教師),參加了4次高考(自學高中教材)的機械工程師。

孫慶國:業餘時間專注中高考30年,對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頑固不化”、“一如既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