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攝影創作中如何理解“形式服務於內容“?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海哥攝影工作室


首先我們先講一下形式與內容的關係。

形式與內容的關係,不僅是對立統一的,還是相互作用的。我們暫且撇開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主要講一下形式與內容的相互作用。



第一,內容決定形式。

我們在攝影過程中,所要拍攝的主體或者主題可以理解為內容。而任何內容的存在都需要一定的形式來表現。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在拍攝時裝過程中,時裝就是拍攝主體,就是內容。那麼要表現時裝的質地、款式以及流行元素,我們就需要各種形式來表現。




包括選擇“衣架子”模特,尋找拍攝場所,以後拍攝過程中的各種技術與技巧都是為了拍好時裝而服務的。

第二,形式對內容的重大作用。

不同的形式表達對內容起到不同的效果。就如同一個風景點,早上拍和傍晚拍出來的感觀完全不同。



但是無論怎麼拍,我們都不能離了內容,否則就是空洞無力的形式,少了靈魂。

如何做到讓形式服務於內容呢?

首先確定你的內容是什麼,搞清攝影主體和想要表達的主題。



有了明確的主體,那麼其它內容只是陪體,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來服務主體。

比如運用各種對比來突出內容,運用各種構圖來表現內容等等一系列形式來服務內容。

講通俗了就是用各種招兒讓攝影內容“眾星捧月”。所有的星星為襯托月亮服務。



我是喜歡攝影,分享心得的藍色希臘。

歡迎你的關注留言,謝謝閱讀!


藍色希臘


形式服務於內容,這是必然的。在攝影創作中,任何形式都是用來表現內容的,在內容確定的情況下,形式完全可以多樣化。那麼形式應該怎樣服務於內容呢?

首先,確定好主題,做攝影創作之前,這是必要的一步,就是先在腦海裡把要拍攝的內容解析一遍以用來確定接下來的拍攝思路。然後,找準脈絡確定好表現形式,比如合適的場景,要用到的器材,最佳的時間段,以及各種素材的準備等這些拍攝前的準備也是必要的,另外還可以把思路具像化,像分鏡草稿圖,燈位圖,機位圖都可以先行設計出來備用。

接下來,就要開始實施了,一切想象沒有變成作品之前都是空。但是攝影畢竟是靠光影來創作,特別是外景,這就決定了會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出現,一定要及時調整創作方案以來適應環境,靈活多變有時能創作出意料之外的佳作(這一般是出現在對主題有深刻的理解之後才能完成)拍攝完成後,並不是說創作就完成了,還有最後一步,後期調整,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後期的調整決定著最終成片的效果,也是呈現形式的最終結果,不可大意。
有人說形式不就是畫面效果嗎?怎麼會有這麼複雜,其實本人從業多年來看,形式從小的方面確實就是畫面的表現效果,但從大的方面,形式感可以是為了拍攝一張心儀的作品而作的一系列努力,所以具有形式感的攝影師一般都拍得不錯的,從心裡認真對待自己的要創作的每張作品,就是很有形式美的儀式感。

內容為上,形式為先,以內容定形式,以形式顯內容。

這是我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