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其實才是那個反派角色

臥薪嚐膽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勾踐也被塑造成了一個勵志刻苦、為國家報仇雪恨的英雄式人物,吳王夫差則是一個驕傲自大的反面人物。

越王勾踐其實才是那個反派角色


但是在考察了吳越兩國幾十年的恩怨糾葛之後,我發現其實勾踐才是那個反派角色,反而是夫差帶有幾分英雄色彩。

吳越的恩恩怨怨

要說勾踐和夫差的結仇原因,就不得不提到他們兩人各自的爸爸:

勾踐的爸爸——上一任越王允常

夫差的爸爸——上一任吳王闔閭

勾踐和夫差的仇怨可以說幾乎是上一代的歷史遺留問題。

越王勾踐其實才是那個反派角色


原本吳國和越國都只是東南沿海地區的蠻夷之國,在中原列國眼裡完全是不入流的角色。

中原列國裡屬晉國和楚國最強,兩者都想爭奪中原霸權,幾乎每年動兵,然而結果通常是北部小國屬晉,南部小國屬楚。

大國爭霸,小國遭殃

這時候你可能會問晉楚爭霸和吳越有什麼關係呢?

這就要問晉國了。

晉國為了牽制楚國右翼,開始扶植吳國,很快吳國的軍事實力大幅增長,同時不斷侵伐楚國,使楚國疲於奔命。吳國的國際聲望日益提高,開始與中原列國建立聯繫。

越王勾踐其實才是那個反派角色


後來吳王闔閭孫武和伍子胥

的輔佐下,竟然使楚軍一敗塗地,楚國國都郢都也被佔領。

闔閭在郢都慶功作樂、流連忘返,國內空虛,這時候越王允常趁虛而入,襲擊吳國,闔閭的弟弟夫概也溜回吳國自立為王,闔閭不得不和楚講和,匆匆趕回吳國,保住王位,原本要滅國的楚國也僥倖復活。

楚國聯越制吳

楚國接受教訓,採取了和晉國相似的策略,聯合越國來抵制吳國。

這就是吳越兩國結怨的最初原因。

闔閭於是決心想要打敗越國。不過後來允常離世,勾踐繼位,闔閭覺得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便出兵攻打越國。可惜闔閭未能成功,自己也在戰鬥中負傷而死,闔閭兒子夫差上位繼續攻打越國。

勾踐和夫差的恩怨也就此拉開序幕。

兩年後,吳國出動精兵攻打越國,在夫椒大戰,越國慘敗,勾踐也被夫差圍困。

夫差或是出於勝利者的心態,沒有趕盡殺絕,而是接受了勾踐委曲求和。

接下來便是我們熟悉的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了。

勾踐帶領三千越甲攻入吳都,生擒吳國太子,逼吳求和。

蒲松齡有一句自勉的對聯就是這個典故: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不過勾踐用的手段並不怎麼敞亮,當時晉楚兩國連年動兵國力衰弱,而吳國已經成為軍事強國,夫差北上爭霸,國內空虛,對越國疏於防範,勾踐抓住這個機會,一舉攻入吳都。從此,吳國國力江河日下,再後來,越軍又一次攻破吳都,夫差自殺,吳國滅亡。

分析來看,吳國還有一點春秋精神,所爭的只是中原霸權,越國就充分表現了戰國時代的土地欲,所爭的完全是對方的土地和人民。

這麼看來,越王勾踐從動機和手段兩方面都只能算是一個反派角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