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为何鲜有造反的将领?

亘古怀念说史


因为

他们太忙了,忙着追随命令实现合纵连横。他们不是在准备战争,就是在去战场的路上,或者干脆就在战场上。

第一,战争太多。据统计,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这两百多年的战国时期里,大大小小的战争大概有二百三十余起。基本上平均每年都有,这段时间造反的将领确实不多,有实力的将领都没有时间造反,等他们有时间了,实力又不怎么够了。如白起,李牧,就那样默默地消逝了。


当然也有造反的,比如商鞅,不惜造反以求自保,但人家真的就是想活命而已,根本就达不到造反的最低要求–––有野心。

第二,社会矛盾点不在国内,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将领造反一般都会发生在和平时期,君臣矛盾严重影响国家经营时,比如秦末、汉末、唐末……等等。而战国时期,国家之间都在抢地盘,粮食,军备,哪有将领有时间思考造反这种事情。


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国内动荡,兵士可能连饭都吃不起的年代,哪有士兵愿意放弃公粮跟着前途不明的将领造反。现代人对于有风险的事情也去过避之不及,何况这种极高风险的事业。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国家动荡不安,优秀将领都忙着应付战争,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去领导造反。战争成本在任何时代都居高不下,有造反实力的将领少之又少。


静读史趣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先要弄明白三个问题:将领们有没有造反的思想、有没有造反的时机、有没有造反的条件?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一、思想上

在在古代,“忠”是被视为道德规范之一,君臣关系成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中石碏谏卫庄公中所提出了“六顺”学说,“六顺”即为 “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意思是说:国君行事合乎道义,臣子奉命行事,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兄长友爱,弟弟恭敬。《论语》记载:“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一直强调“君君臣臣”,更是把忠君思想当做道德价值判断中最为核心的观念,成为“君子”的修德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先秦时期,宗亲、礼法是维系社会的准则,君子之道是做人的标准。这就是古时候的主流思想观念,仁义道德是士大夫的必修之课,孝悌忠信是百姓的教育信条。如果有人不行君子之道、不守礼法孝道,是会被社会所摒弃的。

因此,在那个时代,许多将士都讲究一个“忠”字。这样的文化氛围熏陶下,许多士人、将士被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来指引着自己的行为。《战国策·燕策三》记载的《荆轲刺秦王》中描写的荆轲和樊於期(为荆轲入秦,亲自献上自己的人头)就是这样的“忠义”之士。在这样一个“重情义轻生死”的文化氛围之下,自然很少会有手握重兵的将领去选择谋权篡位。到后期更是发展成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的愚忠。所以很少有将军去思考造反的事。

二、时机上

个人认为,一个将军造反与否,主要看君权与军权较量当君权大于军权时,也就是君王不是昏庸之辈,社会比较稳定,这时君主的威望往往会压过了将军的威望,加上忠君的思想,则上至士大夫、将军,下至士卒、平民,基本都是忠于君王的,这时候的将军造反,没有什么人会响应你,一旦造反基本是死路一条,还得株连九族。

《尚书·盘庚中》中记载商代就有株连族人的刑罚:“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凡犯有上列各罪者皆处以劓殄之刑,即杀犯罪者及其后代。这个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而当君王昏庸懦弱时,这时候君主的威望就会被手握大权的将军盖过,君权就会若如军权。这时候造反得到的荣华富贵的几率会增加,这也就会刺激一部分人的冒险性。所以这个时候造反,跟随的人多,成功的几率也会增加。三家分晋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条件上

1、先秦时期,其实实行的是分封制,也就是将土地分给王室子弟,功臣或古代帝王的后裔,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等。从这里可以看出,分封的不光是功臣,更多的是宗亲。《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也就是说,不光异性王有军权,各宗亲王也有军权。所以很多情况下都不是一个人掌握军机大权,必定会有王室宗亲成员同时掌握军权也达到牵制和平衡。只要一方造反,就有诸方勤王。所以就算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形如摆设,各诸侯也不敢轻易取而代之,否则就会引起其他诸侯国群起而攻之。

此外,君王还会派遣间谍安插在这些重臣的身边,监视其一举一动,带兵出征时也会有监军等机构同行,以制衡将军们的军权。所以你一旦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君王都会第一时间知道。

2、将领带兵出征的时候,一般家属都是留在京都的。美其名曰是为了照顾将士们的家属,实则是为了留为人质,以牵制这些将领,让君王对外出的将领放心。将士们想造反,就得掂量掂量了。

3、我们都知道,行军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领兵的将领一般只有统领士兵的权利,而没有征粮募兵的权利,一切的后勤保障都是由朝廷统一调度的。将领一旦造反,钱粮马上就会断供。古时候都是“当兵吃粮”,你要是缺钱少粮,士兵们连肚子都填不饱,自然就没有人跟着你造反了。有人说可以抢农民的粮食啊,那你就成了匪军了,就更不得人心了。

四、总结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影响着将军们的行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有时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都不会造反,他们会以死来表忠心、保名节、全族人。除非天下将要大变,他们才会冒险一试,而且要天、地、人三者都具备了才有可能造反成功。不然,别说造反成功了,还没造反到一半,就被诛杀了,还得株连九族,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参考文献:《左传》、《论语》、《荀子》、《战国策》。

历史隐藏的真相


战国时期不是没有反叛的,甚至还有成功的,但一个将领反叛实在不是好选择。

成功的大盗,失败的枯骨

所谓窃国者诸侯,到了战国时期,三晋的魏赵韩,以及后来的田氏齐国,都是通过造反成功从一个大臣升格成为诸侯。他们的家族刚开始的时候都可以说是一个将领,那个时候还都是忠于君王的大臣将领,随着自己家族势力的扩大,几代下来,这几家的势力已经超过了原来的王族,最终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他们是步步为营的结果,甚至于说后来的秦国一统六国,从法理上说也是秦国反叛了周天子,只不过这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实现的。

反叛失败的也有,像与魏惠王争抢王位的兄弟公子缓,引来韩赵两国外援最终还是兵败被杀;耍手段想要重回权力中心得赵武灵王,引得两个儿子自相残杀,最终自己也饿死在沙丘宫中;商鞅为了自保匆忙起兵失败被车裂,这些人都已经进入了权力的中心位置,为了争夺权力或者自保而起兵反对当朝者,但最终都失败了。那时候虽然没有还没有皇帝,但一国的王位也是很让人眼馋的,能够有机会争夺还是会争取一下的。

造反和不造反的难度有多大

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人才相互流动十分频繁,真正有才的人有很多可以一展自己才华的场所,在一个国家有志难伸,可以去另一个国家试试,没有必要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六国要求秦国处死商鞅,商鞅那时候没地可去),所以张仪从魏国入秦,乐毅从燕国入赵,廉颇后来在赵国待不下去跑到魏国和楚国。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相互征伐,各个国家之间少不了战争,将领作为那个时期的抢手人才,是十分吃香的,像魏惠王眼睁睁错过了一个个优秀人才,但其实他也是很想寻找人才的,最终就是找到了兵家庞涓。所以从别国叛逃过来的将领,往往并不会被接受国严厉惩处,反而会被优待,毕竟一个将领还是很有价值的。(樊於期例外,秦国已经势大,燕国不敢得罪,但也没有遣返,暂时收押)

相比较一个成功将领按照正常手段所能获得的,造反虽然高回报,但操作难度实在太大。

从制度上来说,像魏公子信陵君是一个王族,他想要悄悄调兵还需要偷虎符,可见当时的国家对于军队控制已经比较严格了,将领没有君王命令,不能正确履行调兵手续很难调动军队。

如果将领造反是为了成为诸侯,虽然当时已经天下大乱,但将领想要简单通过造反成为一个诸侯君王很难,田氏想要取代姜氏成为一个诸侯,还需要和魏武侯做利益交换才能在三晋的帮助下威逼周天子承认田氏的诸侯地位,否则始终名不正言不顺。

如果将领造反是想要成为幕后掌权者,掌控一个傀儡皇帝,那他需要更多的支持,就像秦昭襄王时期,魏冉一个魏国人也是通过和自己的姐姐秦宣太后联合两个人才能把持秦国的大部分朝政,但这也是通过政治运作实现,并不是造反得来的,这种情况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将领能做到了。

所以说战国时期造反还是有的,只是成功的就成为了诸侯(魏赵韩齐),失败的就成了枯骨,造反虽然高投入高风险高收入,但难度太大,只有厉害的政治野心家能够做到,兵家将领通过战场做到扬威诸国,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更现实,也更具有操作性。


天天故史汇


我觉得战国少有造反的将领,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君王自己的厚黑学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各国之中不安定的种子。战国七雄韩赵魏立国最晚,但也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七雄大都经历过内乱。所以君王一般不会完全相信自己的将领。

春秋战国人才流动性极大

各个国家的领导者都有过迫害人才的情况。但这些人才,一般不会自己造反,而是去投奔其他国家,为自己讨个公道。

例如伍子胥投奔吴国,借吴国之兵,大破楚军。刨坟掘尸,将楚平王挫骨扬灰!

还有一种情况;今天我是你的臣子,我受你猜忌。我呆不下去,就换个地方混,反正也能继续吃香喝辣。没必要造反,跟你死磕。例如乐毅收到燕惠王猜忌,就逃到了赵国做了上宾。

奴隶制社会的组成架构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存在,也是能维系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

当然宗族之乱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利有弊吧……

例如晋国在经历内乱后,就把之后的非嫡系公族赶出国内,然而公族势力是削弱了,但养了七家势力强大的卿大夫。最后又被韩赵魏给瓜分了。

战国七雄长则800年的统治,短则也有200多年。他们的统治早已深入人心,说明统治阶层过于稳固。这也是原因之一!

那白起,李牧这些名将,在垂死之时怎么没有想到造反呢?

因为他们是被人设计的啊。他们都不知道自己会死,又怎么能提前准备?再说他们本来就不是这个国家的人,又能有什么根基呢?

就以秦国王翦为例,他在攻打六国的时候,就见识到了秦王的厚黑学,他也明白功高震主的危害,于是他只求一生富贵,不求封王拜侯。


璨若朗星


个人观点欢迎纠错和补充。

首先,造反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当诸侯,当主人。但是,即使你造反,顺利的把王杀了,你也当不了国王,只要国王有兄弟和子嗣,国内的贵族和其他的诸侯就会拥立这些人当新的王,轮不到你做国王,这些人当王,不就白造反了。就算你把国王所有的有血缘关系的人都杀了,你坐上了国王,你离死也不远了,并且还会灭国。

原来的国王没有了继承人,正好给其他的诸侯国讨伐你的理由,诸侯联军很快就会打到家门口,杀人灭国,瓜分土地,而且还不用背锅,因为锅都让造反的人背了。

看看春秋成功篡权的几个案例,田氏代齐,三家分晋,都是整个家族经营百年,实力强大,就是这样还是有风险,如果当时的周王硬气一些,不给他们正式的封号,而是下令联合诸侯讨伐他们,田齐和韩赵魏能不能挺住都不好说。

接着,就是造反的理由?怀才不遇,得到不公平的待遇。战国诸侯林立,真正有才的人,到哪都能施展才华,吴起,商鞅,孙膑,李斯等等,都不是在本国发挥才能得。造反是成本最高的。

春秋战国流行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但是反过来不是知己,士可以鸟都不鸟国王,因为还有太多的国王可以知己,为啥要造反?战国不像秦以后的大一统国家,秦到哪都跑不了,要么造反,要么隐居。

最后,战国政权林立,但都是有证书的,得到周王室认可的,不是实力大就可以当诸侯的,要有名分,名正言顺才能成功。


小史写小史


大环境所致,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汉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然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脱总纲,就是忠君爱国,其中以儒家为经典,仁义礼智信又在每个人耳中传递。而战国打战前期还像春秋时代,到后期才开始屠城灭地,比如春秋打战更像是比赛。

楚人在河对岸,正渡河而来。宋人催宋襄公击鼓下令,宋襄公说:“不,这是不仁义的。”

楚军都过河了,开始列阵,但队伍还乱着,众人又催,宋襄公还是沉着地说:“不,这是不仁义的。”

终于等到楚军布好阵了,向宋军杀过来,宋襄公这才开始击鼓迎战,可士气早没了,就输了,宋襄公大腿也受了伤。

他的理论是:君子打仗,四不打。对受伤的敌人不打,不擒二毛(黑白二色的老年敌兵),不靠着险隘的地形占便宜,不进攻尚未列阵完毕的敌人。

后人看来,宋襄公这二货简直比猪还蠢。就有了个成语叫:“宋襄之仁”,意思是对敌人讲仁慈是可笑的二百五行为。

但作为仁人君子,宋襄公是合格甚至杰出的。齐桓公也托孤于他,让他照应太子,足见其德。

一方面是在那个时代,许多将士都讲究一个“忠”字。这样的文化氛围熏陶下,更是有许多士人、将士被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引领着自己的行动。

樊将军为了感念燕王收留之恩,说自杀,就立即挥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这样一个“重情义轻生死”的文化氛围之下,自然很少会有手握重兵的将领去选择谋权篡位,这样风险十分高的行为。

另一方面,在做这样一个谋权篡位的决策时,自然会权衡收益、成本和风险,倘若失败了,身败名裂,毁掉一世英名,再说乱世之中即使你造反成功,你确保你能在逐鹿中原中胜出?

个人以为,文化的熏陶,造反和收益比例的不协调,鬼才会去做这些不利自己的事


戈渣


战国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一统天下,战国结束,前后两百多年的时间,确实在各国基本上看不到造反的将领,比如说白起被赐死也没有想过造反,李牧被杀也没有想过造反。

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的,比如说秦国变法的商鞅,他就造反了,不过他是被逼的,当时秦孝公去世,秦惠王继位,本来秦惠王就对商鞅很不满,加上有人告商鞅谋反,商鞅也是没有办法如果不起兵的话,那么自己就只能等死了,不过商鞅起兵的目的不是要争夺秦国王位,只是自保。还有秦国的嫪毐也造反了,不过他不能算是一个将领,嫪毐发动政变企图夺取秦王政的王位,最后兵败被杀。还有田氏代齐不就是造反吗?三家分晋不也是造反吗?

如果这些都不能算是造反的话,那么秦国灭周肯定就算造反了,毕竟当时周王室还是天下共主,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国,七年之后秦又灭东周国,至此周朝正式推出历史的舞台,秦国灭周就是奔着天下共主的位子去的,难道不能算是造反吗?

只能说战国时期天下如此大乱,造反的人为什么没有那么多?

首先来说就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君臣之间的矛盾,而是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个也是最主要的。其实可以看到历代造反的都是因为矛盾冲突导致的,从周王室实行分封开始,到战国时期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几百年下来各国人的国家感还是很强的,这个时候国家之间的矛盾已经从称霸变成灭国统一战争了,更加的残酷了。所以各国的矛盾不是国内的,而是与各国的。

其次来说周王室的礼仪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虽然说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但是毕竟周王室几百年的礼乐对于现在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比如说君王受命于天,就算是秦始皇统一称帝的还是用的这招,各国君主毕竟是周王室分封的,周王室才是真命天子。


中国历史研究所


的确,在战国时代将领造反的情况是比较少的。按理说,人性在各个朝代都是差不多的,为什么战国时代造反的人少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战国时代各国政治较为清明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但是战国与后世的乱世有明显的区别,它的“乱”体现在诸侯间的征伐混战,而后世的“乱”很多都是因为内政混乱引发的。其实,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政治是比较清明的,原因很简单,每个国家都面临强敌的挑战,容不得君主松懈。因此,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明君辈出,一个典型的例子,秦国从秦孝公以后没有出过一个昏庸的君主。同时,各国为了提升国家,均在不同程度大力改革内政,大力吸引人才。战国虽然是乱世,却与近代欧洲颇为类似,是一种充满活力、革新精神的竞争。在政治清明这么一种大背景下,造反、叛乱的现象就比较少了。

第二,战国时代的君臣关系与后世专制时代不同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后世是不同的,君主并未有高度专制,君臣之关系,不独君择臣,臣亦择君。与后世相比,臣子是有比较大的选择余地,在这个国家混得不好,可以离开到另一个国家。正是有了这么一条退路,让战国时代的造反、叛乱现象是比较少的。造反也好,叛乱也好, 很多时候是被逼无奈下的铤而走险。但在战国时代,可以选择离开效忠的国家与君主。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比较吴起,先后效力过鲁国、齐国、魏国、楚国。乐毅效力过赵国、燕国;张仪、公孙衍效力过秦国、魏国等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正是因为有去处,造反就没必要了。

第三,战国时代的政客、将领有一种职业精神

战国时代的人才流动性是很大的,今天效力于这个国家,明天效力于敌国的情况,放在后世肯定被斥责为小人。但是在战国时代,大家并没有这种观念。当时的政客、将领都有一种职业精神,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职业经理人,而各诸侯国则类似于不同的公司。当你还在为该国效力时,就兢兢业业奉献自己的才能,明天拍拍屁股走人后,又可以帮助敌国来对付老东家。当时大家都认可这种职业道德,你食这位国君的俸禄,当然要竭心尽力,但是君臣关系一旦解除,就不再对旧主负有义务。这是战国时代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如果你食国君之禄而背叛、造反,那就是没有职业道德了。

第四,战国时代叛乱的情况虽然少,也还是有的

战国时代造反、叛乱的情况虽然少,也还是有的。我举几个例子。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商鞅。在秦孝公死后,曾被商鞅整得很惨的人得势,想除掉商鞅。这时商鞅也是可以跑的,他就逃到魏国。但是魏惠王却拒绝接受商鞅,主要原因是商鞅的人品真的很差,在当秦国权臣时,好几次把魏国坑得很惨,甚至在战场上采用诡计诱擒魏军统帅。魏惠王把商鞅踢回秦国,商鞅没办法,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举兵叛乱,便是最后被镇压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章造反。这起造反事件,是因为赵武灵王因宠爱后妃,废长立幼,立幼子赵何为赵王,作为哥哥的赵章心怀不满,最终在沙丘发动政变,围攻赵惠文王赵何。这起造反事件,不仅让赵章葬送性命,还拖累了老爹。由于当时赵武灵王已逊位,包庇儿子赵章,最终被关在行宫中活活饿死。

在秦始皇时,发生嫪毐叛乱事件。嫪毐叛乱是因为事情搞得太大了,他以一个假太监的身份,跟秦始皇的妈妈长期通奸,还生下两个儿子,并试图以自己的儿子取代秦王。事情捅穿后,嫪毐知道秦王不会放过自己,只能鋌而走险,发动叛乱,但最后被镇压了。

总的来说,战国时代造反、叛乱的事件是很少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君山话史


我们所说的战国时期,是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大时代。一方面,刀兵四起,战车隆隆,杀伐不断。另一方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周王室的控制力已经微弱不堪,形同虚设,诸侯蜂拥而起,时而联盟、时而分裂,战事不休。

那么,“战国时期为何鲜有造反的将领?”

在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同时,自然会伴生出许许多多的功勋将领,所谓“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这如许的优秀将领,他们几乎各个都掌控劲旅,麾下为虎狼之师,可是,在这样战乱频繁的年代里,为什么极少有谋朝篡位的将领出现呢?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将领阶层当中,礼义观念已经贯彻人心,尚且没有彻底崩塌。

虽然,自春秋时期起,就有所谓礼崩乐坏的说法,但是,这些偺越的习气在一般国主当中,的确开始蔓延开来,可是,在军队武将当中,这股风气尚且没有波及到。因为,毕竟周王朝的诗书礼乐八百年文化点点滴滴都润染在接受过这些教育的人心里,一时之间,尚且不能拔出根,所以,武将们都能够为国谋事、出力,未曾有非分之想,所以也没出过大的乱臣贼子。

在著名的荆轲刺秦典故当中,秦朝武将樊於期为了使得荆轲能够顺利刺秦,只要荆轲晓以大义,称需要樊於期的首级,才能够顺利接近秦始皇,对其进行刺杀。樊於期听明白之后,马上就答应,并说;“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然后,樊於期没有犹豫,马上就自己自刎,用自己的生命做代价,用一死做阶梯,使得荆轲有接近秦始皇的机会。

这样的一个重视承诺,看轻生死的时代里,让一个将领去直接谋朝篡位,这样的行为会被大多数诸侯国主所看轻。

做为一个诸侯国的国主尚且要忌讳没有明确的名义而发起战争,而国主之下的将军们虽然军权在握,但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的古训未必没有些震慑力的。

再者说来,国主之下的大将公然造反,若失败了,千夫所指,侥幸成功,也会被诸侯群雄所共同声讨,而其它国度里的国主甚至可能联合诸侯国,以此为由头,对这诸侯国大加挞伐,乃至于把这个国度瓜分豆剖。

这样的话,即使是武将,也会算清楚这一笔账,战国时期的武将若想谋朝篡位,行为不轨,那就会得不偿失,很不划算的一件事,所以,基本没有武将做这类事


子由


古人都受儒家教育的影响下忠、孝、礼、义、廉、耻等在人们的脑海里已经根深地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昧的愚忠思想已经根植于人们的心中和脑海里——所以战国时期很少有大将背叛和造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