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在外的武汉人:我们不想滚蛋,只想回家

大家好,我是牙叔。

疫情发生时,正值春节前后,很多居住和生活在武汉的人,都选择了外出旅游。所以,当疫情发展到高速封路、航班停飞时,他们突然发现,酒店不收、宾馆不留,而远在武汉的家,也回不去了!

今天,我们为大家讲述的是,疫情突发后,被滞留在三亚的一群武汉人的亲历。

01

2020年1月7日,武汉市江岸区小学期末考试。接下来十天,儿子同时上了两个寒假培优班,天天盼着能出去玩。

1月17日,老公忙完工作,提前请假,我们一家三口,跟另外两个家庭,相约飞去三亚旅游。

我们几家人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就是同学,如今又在同一所小学读四年级。过去几年的寒暑假,相约一起出游,已成了习惯。

这次去三亚,是两个月前就计划好的,我们一家三口,陈静夫妇带着一双儿女,吴文峰一家三口带着奶奶,一共是11个人。

两个月前,我就拜托旅行社的同学施木,帮忙订好来回机票和酒店,并推荐了几条玩起来轻松的线路。

去的飞机上,我们几个大人闲聊,还聊起过离我们居住地,不过几公里远的华南海鲜市场,集中爆发的冠状病毒肺炎。当时,大家还感叹,马上要过年了,出事的人真可怜。

全然没想到,当时新闻上情况通报中所说的,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染的冠状病毒肺炎,会跟我们有任何关系。

17日傍晚时分,下飞机后,温润的风扑面而来,一扫武汉的阴雨湿冷感,老人和孩子们都特别开心。

接下来两天,我们租了车,在各处景点玩。男孩子精力旺盛,玩够了,上车就睡,下车照样生龙活虎。晚上回到酒店,他们还要泡在泳池,玩够了才回房间睡觉。

好在我们人多,轮流看娃,闲下来,还能刷刷手机。但随着时间推移,微博、朋友圈的各种消息接踵而至。

1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告,深圳出现了首例输入性冠状病毒肺炎,而且各大新闻网站陆续爆出,日本、泰国、韩国都发现了同类患者,患者都与武汉有关联。

那天,刷到这些最新消息,我心里一沉,转发到这次出行小分队的群里,大家都表示出不同程度的担忧,开始计划回家后,要做哪些应对准备工作。

陈静跟住在硚口老社区的父母打去电话,叮嘱他们去买些感冒、发烧的药物,再准备些口罩。我们和吴文峰夫妇的老家,都不在武汉,倒没有那么多担心。

20号,我们的手机无一例外都收到新闻推送,除了猛增的疫情感染人数令人震惊外,还有那句话:“人群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更让我们深感不安了。

很快,钟南山院士通过媒体表示,证实了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有医务人员感染!

如果说,前面几天,我还心存侥幸,觉得武汉还OK,只是外面的风声紧,大家该干嘛干嘛的话,当天的新闻,已经让我有些慌乱了。

老公给湖南老家的公婆打电话,让他们注意预防,大哥和姑姐都劝我们,别回武汉,直接飞长沙,他们开车来接我们,回乡暂避一段。

老公说:“事情没这么严重,你们别操心,自己多注意身体。”

21日早晨,我跟老公商量,要不要提前结束旅程,返回武汉,或回老家。我们又征求陈静和吴文峰两家的意见,孩子们得知可能提前返程,都很失望。

但考虑到情势危急,几乎一夜之间,我们所在的业主群、单位群等,都是各种消息漫天飞,无法判断真伪,继续玩下去,是否有新的变数,还真说不定。我们最终说服孩子,决定改签机票,提前回汉。

然而,我们一行11人,想要改签同一班飞机,着实困难。甚至,以小家庭为单位改签,也难以达成。

折腾了大半天,大家都很沮丧,索性放弃改签,让孩子们再玩两天,按原计划1月23日晚上飞武汉。

接下来两天,孩子们疯玩,大人们明显心不在焉。每个人都握着手机,刷新着最新消息,每天公布的新感染人数,不断扩大的传染范围,每一条消息,都让人揪心不已。

那几天晚上,我总在半夜惊醒,刷刷手机,看看最新消息,然后在惆怅中又睡着了。

然而,23日早晨八点醒来照例打开手机时,武汉市下令“封城”了: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我赶紧摇醒丈夫,担忧地问他:“我们今天不会回不去吧?”他看着手机,没有说话。

02

1月23日,上午10点刚过,有朋友从机场打来电话,说他们乘坐的飞武汉航班,有可能会取消,叮嘱我们早做打算。

挂上电话,我们几家商量,要尽快退房,赶往机场。只要没接到航空公司的通知,就要坚信,一定能够顺利回家。

10:40,我们从宾馆退房,在附近找了个餐馆,吃了顿午餐,大人们其实都没什么心情,只是为了将就孩子不能饿肚子。

下午2点左右,我们一行人到达机场,3点10分,我们经过安检,换好了登机牌后,我终于松了口气,静待着倒数回家的时间。

这期间,我在家人群里,跟父母和亲朋报了平安,他们叮嘱我:“到了武汉,记得戴好口罩,尤其是孩子,不能掉以轻心。”

确实,两天前,三亚街头口罩就已脱销。老公跑了好几条街,才买到了两包医用口罩,出门人多时,在机场这种人员密集地带,我都要求孩子们戴好口罩。

当时,在我随身的包里,留了最后几片医用口罩,是为落地武汉后准备的。

4:11,机场的广播响起,宣布我们即将登机的这趟飞武汉的航班,被取消了。与此同时,机场大屏幕上开始滚动字幕,播报这趟航班取消的消息。

那一刻,在登机口等待的武汉乘客,都炸了起来,“为什么不飞了?”“我们怎么回去呢?”“谁来给我们解释一下原因”……

现场一片喧哗,可无人回应,大家再没法淡定,焦虑的情绪,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着。

片刻慌乱之后,我们决定让三位爸爸,去机场找航空公司咨询详情;几位妈妈留下,照顾好孩子和老人。毕竟稳住情绪,找到解决回家的办法,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然而,他们一走就是近两个小时,期间,我们通过微信,交流过沟通情况。

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态度虽较为客气,但毕竟滞留的乘客人数太多,都聚集在那里,他们也难以一一应答。

爸爸们传递回来的消息是:1.问及航班取消的原因?说是机场方面的原因取消;2.何时恢复飞武汉的航线?没有具体时间,没有十天半个月估计不会恢复,具体时间等待通知;

3.现在能否改签其他城市航线?要联系订票的网站,进行相关的操作。4.能否给老人和孩子,提供休息场所?人员太多,表示抱歉。

所有的消息,都让人感觉,回家变得遥遥无期,那是种被遗忘和孤立的恐惧,以及前路未卜的茫然。

等待期间,我不敢在孩子面前流露焦虑情绪,只能在家庭群里,告诉家人,航班取消,我们深陷进退维谷的窘境。

为了尽快离开,大家在群里商量,是否改签其他城市,曲线回汉?

在广州和深圳的两位表妹,立即邀请我们全家,改签去找她们。姑姐得知此事,也专门跟我打电话,让我们飞长沙,姐夫开车去接我们,到她家里暂住一段。

然而,我知道如今广州入住酒店,武汉的身份证登记,已要求上报管理;而湖南老家,居委会也开始入户调查,对武汉回乡人员,进行隔离管理了……

此时此刻,无论我们选择去哪里,都会给亲人们添麻烦;最令人忧心的是,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长达14天,谁也无法保证,我们是否携带病毒,会不会影响亲人们的生命健康。

我们唯一的选择,就只有留下来等待。

03

在等待交涉结果期间,天色渐暗,周围无法归家的人,脸上都写满了失望与疲累。

周围有人在大声打电话抱怨;有的人坐着默默流泪;还有的人,在四处联系后续的去处,只有些不识愁滋味的孩子们,还在空地上嬉闹、玩耍。

晚饭时间,人满为患,为照看行李,以及等待爸爸们归来,我们只能买来泡面,仓促应付了一顿晚饭。

直到晚上将近8点,交涉工作才算结束,但毫无解决办法。带着老人、孩子,我们没办法继续滞留机场,一行人只能想办法回市区,找地方住下来。

期间,我联系了此前的酒店,因为临近除夕,全国各地的游客很多,房间爆满。通过各大旅行APP,查询了若干家有房的宾馆,网上预定成功,不久就收到对方回电,说网络故障,已经客满。

开始我以为是巧合,很快,从滞留的旅客议论中,我才恍然大悟。许是因为我们入住登记输入的武汉身份证号码的缘故,才会接到这样婉拒入住的电话。

直到我们打车离开机场,也未能联系到入住的酒店。回市区后,已经临近10点钟,我们又找了数家宾馆,并如实告知我们是来自武汉的游客。

有些酒店的前台,如临大敌,直接拒绝我们入住,驱赶我们赶紧离开。

大部分酒店的人,在婉拒了我们入住后,表达了歉意:“如果安排你们入住,其他的客人因此被传染,我们负不起责。请理解!”

这样的拒绝,让我们无从辩驳,毕竟,现在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是安全的。甚至也让我心里生出一丝愧疚,自己的出行,可能真的会给别人带去影响。

最后,我打电话给“封城”前逃离武汉的施木,请她帮忙想想办法。

20分钟后,她微信发来酒店名称和一个联系电话,说她以多年信誉,给我们做了担保,找了个在当地酒店做大堂经理的“梗朋友”,给我们安排好了今晚的住处。

但是,我们只能暂住一晚,次日就得换地方。这是那位朋友,能力范围内最大的权限了。

那晚,11:40办理好入住,洗漱过后,躺下已经是凌晨时分了。我们所有大人都心力交瘁,孩子也累坏了,听着身旁孩子沉稳的呼吸,我久久无法入睡,心里从未如此沉重过。

1月24日,2020农历年除夕夜,这天早晨,三位爸爸起床后,就大街小巷去找酒店,直到中午,都未能解决大家的住宿问题。

退房前,那位老乡到房间来,给我们送了几瓶免洗消毒液,抱歉地说,再帮不了我们了。我赶忙表示感激,这样的雪中送炭,已经让人毕生难忘了。

流浪在外的武汉人:我们不想滚蛋,只想回家

酒店里派发宣传资料的工作人员

下午,我们商量后决定,按照目前的态势,酒店不肯接受武汉客人,而且短时间内未必能回家,不如放弃住酒店,到三亚众多民宿中,租房住一段时间。

比起春节期间,一晚均价两千元的房费,租房既能节省费用,也能避开大家对武汉人的抗拒。

而且,我们单独居住,尽量少出门,不接触其他人,就当自行隔离,既可以自我保护,也能保护周围居民,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三亚的民居有很多,大多是拎包入住,还能自己做饭。但毕竟当天是大年三十,作为旅游旺季,空置房并不多。许多房东,接电话时一看来电号码的归属地,就直接拒绝我们的租房请求。

期间,有一位房东女士,谈好短租价格后,我们如实告诉对方,是三家武汉人入住时,她爽快答应了。但是,10多分钟后,她又回电话说,房子被她老公租给了别人。

挂电话前,她犹豫着解释说,派出所已跟三亚的出租户下了通知,要求上报租户信息,她也怕惹麻烦……

我们理解,作为房东他们惧怕传染病,也怕惹来麻烦的心理,但我们带着老人和孩子,不能就这样流落街头啊!

04

屡屡被拒后,说不沮丧是假的,儿子也总在问:“妈妈,今晚我们住哪个宾馆啊?”

“今天不是除夕吗,能吃到可乐鸡翅吗?”我被问烦了,呵斥他说:“别吵了,大家不是在想办法吗?”

那天下午,孩子们也蔫了,他们不再嬉闹撒娇,而是安静地坐着,守着一堆行李,有什么需求,也是小心翼翼地说,生怕惹得大人不开心。

看着他们,我的鼻子酸酸的,总想落泪,老公拍拍我肩膀说:“别急,总会有办法的。”

在不断的碰壁中,我心里真是觉得委屈。武汉人远在天边,就“武汉加油”,武汉人近在身边,就武汉人滚蛋。这样的口号,我们不稀罕!

好在一直关注我们行程的施木,也在网上打听过后,最后建议我们离开市区,去大东海附近看看。

晚上7点多,我们终于在一处海景小区,找到一套四居室。房东是东北人,在详细询问了我们的身体状况、职业后,答应先让我们在房子里暂时住下。

入住前,他要求我们提供所有入住人的身份信息,一旦有人来查,他需要相关资料。非常时期,我们只能配合。临走时,他特别叮嘱:“你们说话声音小点,别惊动周围人。”

安顿下来后,我们才意识到,今天是除夕夜,团圆饭还没吃呢。但考虑到好不容易找到住处,如果大伙一起出去吃饭,太招人注意了。

于是,我们只派了一个人,去小区外,买了泡面和零食,大伙吃了顿毕生难忘的年夜饭。席间,老公承诺儿子,压岁钱回家后一定双倍补足,还答应满足他一个愿望。

儿子想了想说:“爸爸,我的愿望就是能快点回家,我想武汉了。”强颜欢笑的大人们,一瞬间都沉默了,陈静甚至扭过头,偷偷抹掉了眼泪。

除夕敲钟时,我们按照惯例,让儿子跟老一辈人磕头拜年。接通视频前,老公特别叮嘱我和儿子,别提这一天的经历,说点开心的事。

那天,我们一家三口,拿出教儿子写作文的想象力,给老人们描述了一顿完美的团年饭。挂了视频后,我觉得心情舒朗了很多。

其实,我发现这样的经历,并非全是坏事,它让我们更懂珍惜亲情,也让孩子变得更懂事,能体谅他人不易,面对困难时,能做到不抱怨,不放弃。

1月25日,清早起来,我发现陈静眼睛肿了,孩子问她问题,她也心不在焉的。

原来,昨晚她跟父母通话,得知父亲有点发烧,干咳。因是独生女儿,她又回不去,心里担心得要命,只能打电话给住武汉市江夏区的表哥求助。

今天,表哥会带她父亲,去看发热门诊,结果没出来前,陈静心里乱糟糟的。听她这么说,我心里也很难受,可被困于此,我们只能等待。

所幸,大年初一,有好消息传来,海南省政府决定自1月25日12时起,对来自湖北尤其是武汉的过海登岛旅客进行集中医学观察14天,地点为海口市一家酒店。

流浪在外的武汉人:我们不想滚蛋,只想回家

消息发布后,原本对我们去留问题犹豫不决的房东,最终决定将房子租给我们,由他主动上报社区和物业,为我们就地隔离提供方便。

与此同时,社区和派出所也联系我们,要求大家原地隔离15天,隔离期间,尽量不要外出,不要接触其他人。

接下来两天,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每天来小区三次,给我们测量体温,登记我们的个人信息,每三个小时,要求我们以家庭为单位,合影并发送给网格员。

流浪在外的武汉人:我们不想滚蛋,只想回家

我们签订的承诺书样版

起初,孩子见有人来,还挺开心的。但很显然,大家对我们,还是存有畏惧心理。

所有要填写的表格,都放在楼下花园石凳上,或者具体信息,由我们口述,他们站在两米开外的地方,进行填写后,再让我们具体核对,确保信息无误。

25日下午,派出所和社区工作人员,还带着电视台的人登门,进行采访。送走了他们之后,社区的工作人员再次打来电话,登记全员的身份信息。

她特别解释说:“刚才有电视台记者录像,我就没做登记,怕泄露了你们的身份信息。”听到这里,我心里莫名感动。

正如报纸社论所说,抗击疫情是人与病毒的战争,不是人与人的战争!

比起网上那些,大肆泄露在外地湖北人信息的行为,三亚这座美丽城市的基层工作人员,用他们最体贴的细节,给了我们最大的保护和安慰,也让我们接下来的滞留期不再继续忐忑不安了。

05

滞留在机场那天,我加入了困在海南的武汉人互帮群。

从23日建群起,每天都有人陆续加入,很快就有400多名群友。这些人,大多是趁寒假带着孩子,出来旅游的。

其中有乘坐飞机的、也有从广州一路坐高铁前来的,也有自驾到海南的。

所幸,海南政府及时安置了不少湖北游客,群里大家情绪还算稳定,每天大家转发着各种出行信息,帮还未找到住处,又不愿被集中隔离的人,联系愿意收留武汉人的民宿老板。

陈静父亲的诊疗结果出来了,有轻微肺部感染,医院开了药,让他回家自行隔离,每天由社区人员登门了解情况。

老两口回家后,跟陈静打电话,坚决不让女儿回家,不让她在这个时候冒险回来。

母女俩大吵一架,谁也没能说服谁。陈静爸爸接过电话后,跟她絮叨了很多,交代了房本、存折、记录密码本的位置。

最终,陈静没有离开三亚。

1月29日下午,陈静父亲所在的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告诉她,老人经过治疗,情况有所好转,已经退烧,人也有了胃口,想喝粥。还发了一段视频,给她看了老两口坐在阳台,晒太阳的情景。

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开始安心等待完成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

至此,我们已接到单位推迟上班的通知,孩子们的新学期也将延迟开学。

老师们在家长群里,发出了新学期的电子版教材,儿子和小伙伴们制订了学习计划,已经开始自学课程,孩子的朗朗读书声,让我们的隔离生活,更加安心平静下来。

按照规定,距离我们上岛时间,还有2天,就将满14天。

近段时间,我们一行人,每天按照要求,坚持测量4次体温,未出现任何异常状况。两天后,我们将按照社区规定,到相关机构进行最后的检测,若无意外顺利拿到健康卡,就可以计划离开了。

感激这一路,提供各种信息和帮助的朋友和陌生人,

是你们的善意,支持我们走出无助;是你们的无私奉献,与这场席卷全国的疫情,在战斗!

出生至今,一直身处繁华盛世,我从未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经历人生的一场考验。

正如许多在外的武汉人所说,我们在这里生活工作,在这里结婚生子,与这座城早已血脉相连,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都理应共度难关,一起等待春江水暖,为这个城市打赢这场硬仗欢呼的那一天!


正如文中所言,抗击疫情是人与病毒的战争,不是人与人的战争!在11口人即将面临露宿三亚街头时,最终还是有人站出来,收留了他们。


病毒无情,人有情。我们一起等待这场疫情战的胜利,等待滞留在外的人们早日回家。

另外,我们在抖音为大家准备了武汉守城人豆蔻师太的日常生活视频,大家搜索抖音号:yashu2020

,即可查看。


疫情之下,我的故事

知音真实故事向所有读者征稿。了解疫情的读者、志愿者、患者、媒体同行和医护人员,我们想要征集你们身边发生的,疫情之下你的独家故事。

1、征稿字数不限,形式不限,图片 、视频均可。

2、客观真实,不造谣,不传谣。

[email protected],我们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