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最早的軍工企業——西峽陽城後寨造槍廠

1927年,別庭芳任內鄉民團司令後,為了武裝地主力量,決定自制槍支。他以高薪從國民黨部隊裡聘請機械師胡萬春來指導,同時派人到上海、漢口等地購買造槍設備。

1929年準備就緒,造槍廠正式成立。這是河南最早的軍工企業,也是全縣最早最大的工業企業。廠址初設陽城的前寨,全廠二十多人,機械設備有車床兩臺,刨、鑽各一臺。沒有動力機,靠人工輪流攪動,這期間只少量生產25發花眼手提機槍。後因面積太小,遷址於鐵佛寺,以原廟院為主,又蓋了一部分房子。全盛時,工人達到四百多人,擁有各種機器三十八臺,其中大型車床四臺,新增德制十五匹馬力柴油機作動力。自此開始批量生產步槍、重機槍、150釐米大炮、八二迫擊炮等。

河南省最早的軍工企業——西峽陽城後寨造槍廠

1937年,為了保密,又將廠址遷到後寨,這時人員減為二百多人。工廠雖小,防範十分嚴密。全廠二百多人中除十名師傅是從外地招聘外,其他人員全部都從本地挑選,凡進廠者都要有人介紹擔保。廠內行政管理由經理賈全華負責,工程師胡萬春負責技術質量。除此,極少行政管理幹部。

全廠實行半軍事化領導,早起出操,收工站隊。工人實行工資制,對外聘人員施以重金。工程師胡萬春月薪百塊銀元,一般師傅月薪30元。工人初進廠為學徒,三年後考核合格,每月發銀元一至三元。在生產上實行定額管理,對數量質量有嚴格的要求,每星期考試一次。好的獎勵,差的處罰。該廠的設備、技術、材料等方面在當時都具有較高的水平和規模。

1940年別庭芳死後,後寨槍廠遷併入西峽口電燈公司,改為農具製造車間,兼修槍炮。當時除農具製造車間外,還設有釀酒、紡紗、機械、打米等車間。現在的果酒廠、水電設備廠、水泵廠、獵槍廠、玻璃廠、麵粉廠就是由1959年從電燈公司析出的6個車間發展而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