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最早的军工企业——西峡阳城后寨造枪厂

1927年,别庭芳任内乡民团司令后,为了武装地主力量,决定自制枪支。他以高薪从国民党部队里聘请机械师胡万春来指导,同时派人到上海、汉口等地购买造枪设备。

1929年准备就绪,造枪厂正式成立。这是河南最早的军工企业,也是全县最早最大的工业企业。厂址初设阳城的前寨,全厂二十多人,机械设备有车床两台,刨、钻各一台。没有动力机,靠人工轮流搅动,这期间只少量生产25发花眼手提机枪。后因面积太小,迁址于铁佛寺,以原庙院为主,又盖了一部分房子。全盛时,工人达到四百多人,拥有各种机器三十八台,其中大型车床四台,新增德制十五匹马力柴油机作动力。自此开始批量生产步枪、重机枪、150厘米大炮、八二迫击炮等。

河南省最早的军工企业——西峡阳城后寨造枪厂

1937年,为了保密,又将厂址迁到后寨,这时人员减为二百多人。工厂虽小,防范十分严密。全厂二百多人中除十名师傅是从外地招聘外,其他人员全部都从本地挑选,凡进厂者都要有人介绍担保。厂内行政管理由经理贾全华负责,工程师胡万春负责技术质量。除此,极少行政管理干部。

全厂实行半军事化领导,早起出操,收工站队。工人实行工资制,对外聘人员施以重金。工程师胡万春月薪百块银元,一般师傅月薪30元。工人初进厂为学徒,三年后考核合格,每月发银元一至三元。在生产上实行定额管理,对数量质量有严格的要求,每星期考试一次。好的奖励,差的处罚。该厂的设备、技术、材料等方面在当时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和规模。

1940年别庭芳死后,后寨枪厂迁并入西峡口电灯公司,改为农具制造车间,兼修枪炮。当时除农具制造车间外,还设有酿酒、纺纱、机械、打米等车间。现在的果酒厂、水电设备厂、水泵厂、猎枪厂、玻璃厂、面粉厂就是由1959年从电灯公司析出的6个车间发展而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