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季節來臨,農村的朋友知道什麼叫雞樅膽嗎?

玉蕭聽落梅dxh


現在正是炎熱夏季,同時也是農村當中很多野生蘑菇生長的季節,很多野生蘑菇營養價格很高,而且很多蘑菇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但是對於很多不是農村人來說,一些野外的蘑菇是不能吃的,如果誤吃了一些野生毒蘑菇還會導致中毒事故的發生。那麼對於我們很熟悉的雞樅菌之中有一個叫雞樅膽的東西,大家見過嗎?



雞樅菌在我國西南、東南一帶的農村很常見。這種蘑菇是和白蟻共生的菌種,可以說有雞樅菌的土壤下面一定會有很多白蟻。雞樅菌在我們南方地區農村很多,它是一種營養物質很高的蘑菇,雞樅菌肉厚肥大,質細味甜,吃起來味道香脆,非常的美味。在我們南方地區的一些山坡上,有時候尋找就可以找到一窩的雞樅菌,它的蛋白質很高,是一種滋補的營養佳品。



雞樅菌或許很多人都能吃到,沒有吃到的也聽說過。但是雞樅膽很多人不一定知道,它其實就是在雞樅菌根部長的一個類似圓形的東西。這種東西不一定是每一窩的雞樅菌下面都有的,雞樅膽呈橢圓形,外表墨黑色,但是剝開以後裡面是白色的,這種雞樅膽是可以吃的,而且味道依然十分甜美。只不過並不是發現雞樅菌的地方都有雞樅膽,只能依靠運氣。



雞樅膽在民間人們又叫做“烏靈參”,它可以作為一種中藥材,而且藥用價值很高。這種物質雖然作用比較大,但是對於不瞭解的人來說還是不要隨便食用,同時在用藥方面最好要遵循醫生建議以後方可使用。

對於雞樅膽,大家有見過嗎?歡迎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鄉村波比


昨天一回答中與大家簡單解釋了一下雞樅菌,今天來了個雞樅膽的問題我再與大家簡單說一下。



一個地下蟻巢中,不是由一種真菌侵染的,同樣有許多真菌同時存在,有雞樅菌的存在,也有一種黑柄炭角菌的存在,由於有白蟻的活動,這些蟻巢中深入地下時內部環境二氧化碳含量非常之高,達到抑制黑柄炭角菌的生長,而雞樅菌非常適應這一環境,在蟻巢中白蟻的協助下,雞樅菌就先生長出來了,並擴大繁殖起來,但是黑柄炭角菌依然是存活,只是受環境內二氧化碳限制無法在這環境中生長,也有個別能在較淺的蟻巢中與雞樅菌共同生長,這樣的情況比較少,因為白蟻喜食黑柄角菌紐成成的菌絲團(雞樅膽,也叫烏靈參),吃食後又將泥土填塞滿雞樅膽內空間,我們人類就很少能尋找到這樣的。也就是說這黑柄角菌生長形成的菌絲團核,在仍有白蟻生活的蟻巢中比較難形成,因為二氧化碳含量太高受抑制,而白蟻又會吃食。



當一個白蟻巢的白蟻放棄了這個蟻巢時,這些通道打開了,蟻巢內二氧化碳濃度降低,這仍存活於蟻巢中的黑柄炭角菌開始大量繁殖發展,沒有了白蟻的協助雞樅菌無法在蟻巢中生長,受到抑制,蟻巢中仍具有營養物質全由黑柄炭角菌利用生長了,此時白蟻己遷徙棄巢,不在吃食黑柄炭角菌菌絲,菌絲體一生長形成菌核這就是我們的烏靈參。


這一個過程就是如我們一塊田中,生長著稻穀和稗草一樣,由於人類不喜歡稗草總將生長中稗草用腳踩入泥中,抑制生長,然後如果不再加強管理,稗草會在後期生長滿田中都是。雞樅菌和雞樅膽不是同一東西,但同是真菌,同樣喜歡生長在白蟻巢內,在現實中,雞樅菌生長在仍有白蟻的蟻巢中,僅有白蟻協助才能很好生長,一旦白蟻離開了的巢在競爭上。雞樅菌完全失去了與黑柄炭角菌競爭能力,多數的白蟻棄巢就沒有了雞樅菌,只有烏靈參(雞樅膽)形成。


老艾葉


03年的時候,老張去雲南西雙版納旅遊,在哪邊導遊帶我們去當地的一個土貨市場,在那裡就見到了雞樅,這種號稱“菌中之王”雲南特產菌種,傳說中這種菌菇,雖然是素菜,但是吃起來和雞肉的味道一樣,因此被當地人親切的稱為雞樅。



在當時,我們特地向我們詳細的介紹了雞樅,傳說雞樅會出現在白蟻窩上面,而且在每年夏至大雨過後才會出現。老張記得當時市場上有乾的雞樅,一小包有50克,價格都要400多塊錢。當時老張看起來挺貴的,也就看了看沒有買,不過對於這種既然敢號稱“菌中之王”的雞樅還是挺感興趣,因此對導遊的話聽得也津津有味。



當時導遊說,現在在雲南雞樅越來越少,但是比雞樅更少的應該是雞樅膽,所謂的雞樅膽指的是雞樅生長在白蟻窩上邊,然後在白蟻窩上邊會生出一團類似馬蜂窩一樣白色的蜂房狀結構,據說雲南這邊管這個白色的蜂房狀結構叫做雞樅飯,雞樅飯手一捏就碎了,而雞樅膽就生長在雞樅飯的最中心。是一種黑色的球狀果實,聽說吃在嘴裡脆脆的,就像荸薺差不多。



據導遊說,並不是每一個雞樅飯裡面都有雞樅膽,本來雞樅現在就很少能找到,雞樅膽那更是少是更少,有時候連續遇到三四十窩雞樅也找不到一窩有雞樅膽的雞樅飯。除此之外,當地的賣貨老闆還告訴我們,雞樅還有一種非常奇特的現象,叫做雞樅燒(請無視)香,但是這種現象傳說近幾十年來都沒有人再看見過,只剩下當地老人口裡面的傳說,是一種非常震撼的現象。之後老闆向我們展示了他收藏的雞樅膽,這個雞樅膽已經被製成標本,大概有草果大小,看上去黑黑的,據說售價在5000元以上,老張當時也就笑了笑,沒有說話。


老張談三農


要說這個雞樅膽啊,我估計農村人多數都認識, 雞樅膽也叫雞樅茯苓,雞樅膽就是雞樅香謝了以後,留在地下的小黑球,形狀和草果差不多大小。

說到雞樅香,估計會網友要問什麼是雞樅香?對不起,我只知道雞樅燒香是種奇觀,具體的東西我也說不清楚,小的時候我也親自見過這種奇觀,因為時間長了,那種奇觀場景已經模糊了,還是接著說雞樅膽吧。

雞樅香圖片



我第一次見雞樅膽是在兒時,一天,村裡的一個小夥伴對我說“走,上山去挖雞樅膽”,我說:什麼是雞樅膽?他說雞樅膽就雞樅窩下面的小黑球,好吃得很。後來,就跟著這夥伴去挖雞樅膽,結果雞樅窩倒是挖了六七窩,但是沒見著雞樅膽的影子,雞樅飯麼弄了遍地都是,哦,我說的雞樅飯就是白蟻巢穴內的哪些酥鬆的灰白色物質,呈灰白色。

雞樅飯圖片




在挖最後一窩的時候,終於發現了雞樅膽,外表黑不隆冬的,剝開以後裡面是白色的,我當場吃了一個,味道鮮甜脆脆的,就和吃雞樅把子是一個味道。待自己長大以後回過頭來想想,這種做法真的是很愚蠢,雞樅窩給挖穿了,下一年就沒有雞樅可撿了,真是兩個壞小孩。

雞樅膽圖片




後來我查了資料瞭解到,國家地理博物雜誌表示:這種雞樅膽,其實是黑柄炭角菌的地下菌核,俗稱“烏靈參”,是一味中藥材,還叫雞樅茯苓。好啦,以上是我個人對雞樅膽的一些瞭解,僅供參考,如果你感性趣,歡迎點擊評論。


雲南鄉村小芳


這個雞樅膽的名字源自於它是難得的真菌雞樅菌轉變而來的,所以有雞樅二字,又因為它的顏色是黑色的,樣子基本都是圓的,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海膽,所以才有了雞樅膽這個名字。

雞樅膽是雞縱菌的終結,雞樅菌是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野生菌,以前在網上還有人曬出了雞樅燒香的神奇景觀,我第一次聽這種東西的時候相當詫異,這玩意咋還會自燃呢?後來才明白了原來這東西只不過是表象而已,說到底還是一種神秘色彩的菌類。

雞樅菌開花以後就會自動凋零,然後會出現雞樅香,打遠處看雞縱菌根部直接豎立出來了杆子看著就像是一隻香,而頂部凋落的位置灰灰的,瞅著更像是燃燒著的香,一個個豎立在林子裡,怎麼看怎麼像有人在山地裡插上了燃燒的香火,等這香火滅了以後,經過一年的生長就會出現一個黑不溜秋的雞樅膽。

說起雞縱菌廣西雲南的朋友一定不陌生,昨天我寫的一個相關回答裡,這兩個地方的網友紛紛曬出了自家的雞縱菌壕照,我的評論區裡有提著兜子採菌照曬的,有拿著蛇皮袋子曬出來的,還有直接曬出成群的雞縱菌生長照的,我真是好羨慕呀,比較這野生菌不太常見到,但是提起今天說的這個雞樅膽那就更加難得一見了,不知道今天的壕友能否曬出這千金難買的雞樅膽?

昨天網友跟我講他們那裡的野生雞樅菌在100元/斤了,我剛蒐羅了一下,發現這個雞樅膽的要價更是嚇壞人,1500元/斤的價格還有網友說是要價太低,可見這東西真是物以稀為貴呀,再一次刷新了我的認識。

這個東西野生的較少確實是現狀,最主要還在於它有個別名叫做烏靈參,瞅一瞅,聽這名字都很霸氣,人參都夠貴重的了吧,我這小農民也是偶爾得幸見過但是用不起,可這東西名字裡有靈參二字不由得讓我想起了電視劇裡的神話故事,得了啥病是不是來一顆就能管用?當然這也只是我的猜想而已,大家看個熱鬧就行,畢竟這東西有幸得見的人都在少數。


布衣小農人


雞樅,大家都不陌生,但對於“雞樅膽”,相信只有雲南的農民,才真正瞭解這是個什麼東西?是如何生存的?為何會賣那麼昂貴?


雞樅是與螞蟻共生的一種菌類,用雲南的話說便是“土層之上雞樅菌,土層之下螞蟻窩”。挖過雞樅的人都知道,雞樅菌有一條很長的根,這條根與土層之下的螞蟻窩相連。由於雞樅的養分全靠螞蟻窩來提供,且螞蟻窩呈疏鬆米粒狀,故螞蟻窩又被人們稱之為“雞樅飯”。而在“雞樅飯”的底部,有一個黑不溜秋且較為堅硬的“小球”,此“球”便是“雞樅膽”,細心的人會發現,雞樅膽上有一顆“尾巴”,此“尾巴”是與“雞樅飯”鏈接的。


有人說“雞樅膽是雞樅凋謝後的產物” ,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雞樅凋謝後呈“爛泥”狀(所有野生菌都是如此),怎麼可能透過幾十釐米深的土層與螞蟻窩,變成堅硬無比的“雞樅膽”。其實,在老趙看來,雞樅膽是維持雞樅生長的關鍵所在,其主要作用便是吸收土壤中的養分,之後把養分輸送給“雞樅飯”,並通過與“雞樅飯”的一系列物理反應後生長成“雞樅”。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螞蟻窩不長雞樅菌的原因。


都說“雞樅膽價格高,主要是因為雞樅膽稀有,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其實,這隻說對了一半,最主要的原因是:“雞樅膽”長於螞蟻窩底部,要想取走雞樅膽,必須把螞蟻洞鏤空,而螞蟻洞一旦出現破口,螞蟻就會出逃,缺少螞蟻分泌物的雞樅窩就會停止出土雞樅,進而導致雞樅數量減少。也就是說:只要螞蟻洞不空,就能年年有雞樅。故取雞樅膽就如同殺雞取卵一樣,無論從利益出發,還是從道德層面上講,都不會有老農願意幹這種“缺德事”。


雞樅膽價格雖高,但老趙實不建議大家去做殺雞取卵的事,畢竟雞樅菌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美食,沒必要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去破壞生態環境,進而導致雞樅菌的絕種,你說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