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穴市的名字怎麼來的?

獨行客地圖帝


全國各地的城市名字多種多樣,有以山命名的,如黃山市;有以河流命名的,如黑河市;還有以人名命名的如寧夏吳忠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當我們看到湖北省武穴市的時候,不禁會有疑問,“穴”按常規望文生義應該是洞穴的意思,那武穴這個略顯奇怪的名字是如何來的?

武穴市是湖北省黃岡市下轄的縣級市,位於大別山南麓、長江中游北岸,是港口城市,有長江十大深水良港之一的武穴港。武穴市總面積約1246平方公里。武穴市地處鄂東邊緣的鄂、皖、贛毗連地帶,地扼吳頭楚尾,地理位置優越,有“三省七縣通衢”之譽。從地形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大別山和幕阜山在鄂東留下一個缺口,而武穴市就位於這個缺口之處,近山帶江,又有水陸交通之便利(京九鐵路和滬渝高速在此交匯)。即使不懂軍事,也知道這裡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武穴作為一市(縣級市)之名,其實時間不久,1987年撤縣建市之時才由廣濟縣改名而來,有些武穴的老人還只知廣濟,不知武穴。廣濟縣歷史悠久,秦朝時屬九江郡,境地分屬蘄春、尋陽二縣。南朝陳時廣濟境地設永寧縣,唐朝時因與河南永寧縣(今洛陽市洛寧縣)重名,被唐玄宗改名為永濟縣,意為“廣施佛法,普濟眾生”,縣治在梅川。南北朝時,禪宗祖師四祖道信出生於梅川,少年從僧學經師從禪宗三祖僧粲,而後繼承衣缽。唐朝時,佛教興盛,永濟縣境內佛教極盛,寺廟林立,有“佛國”、“千廟之縣”之稱,故唐玄宗以永濟名之。梅川做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永濟縣治,直到1987年撤縣設市時,縣治才搬到武穴鎮。武穴市之名源於武穴鎮。那武穴鎮的名字又是怎麼來的呢?

據史料記載,“或雲漢以前為鄔家閱,人極悍,有精兵,唐號武家閱。” 意思是說武穴鎮在漢朝以前名為鄔家閱,唐朝時名為武家閱。實際上,武家閱之名在隋朝大業年間就已經出現在典籍之中。當時有人提議將縣治建在武家閱,但是因為武家閱地處江邊,地理位置有十分重要,必須修建城池以備不測,後來因為建築城池的經費問題而無果。元朝時,武家閱因優越的地理位置而被朝廷看重,設水站驛傳機構,通過水路傳遞公文。明朝時更名為武家穴,後來又演變為武穴。

武家閱為何演變為武家穴?有兩種說法:一、在古漢語中,閱字亦可被用作是穴字的假借,如《莊子·山木》中有“空閱來風,桐乳致巢”的句子,“空閱來風”也就是我們後來常說的“空穴來風”。這裡的“穴”最初並非是洞穴、巢穴的意思,而是指門,門板上有了孔洞透過了風。

另一種說法是和長江水道有關。武穴為古時大江九穴之一,這裡所說的“穴”也不是洞穴的意思,而是指地理地形地貌,在《爾雅》裡穴是指水道。古時長江北主弘道還沒有淤塞之前,在今武穴市東北武山湖(古名青林湖)一帶曾有一注江口名曰青林口,起到納洩分流匯流作用。就如後來長江南主弘道的松滋、太平、藕池幾個分流口一樣,在長江和洞庭湖之間起到汛期調節作用。其實,如今在長江沿岸還有和武穴名稱類似的,如荊州市江陵縣的縣治所在地---郝穴鎮,古時亦為長江穴口。

武穴位居江邊,地理位置優越,明清時期武穴因港口而逐漸崛起,商貿快速發展。尤其是到了清末,武穴一躍成為湖北七大商埠之一,差不多與宜昌、沙市齊名的港口商貿重鎮。隨著武穴的逐漸繁榮,清朝在武穴設立各種機構,如厘金局、江漢關武穴總卡、掣驗局、郵政局等。這為武穴鎮日後成為縣(市)治打下了基礎。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武穴是因港口而興。


地圖帝


武穴作為一市(縣級市)之名,其實時間不久,1987年撤縣建市之時才由廣濟縣改名而來,有些武穴的老人還只知廣濟,不知武穴。廣濟縣歷史悠久,秦朝時屬九江郡,境地分屬蘄春、尋陽二縣。南朝陳時廣濟境地設永寧縣,唐朝時因與河南永寧縣(今洛陽市洛寧縣)重名,被唐玄宗改名為永濟縣,意為“廣施佛法,普濟眾生”,縣治在梅川。南北朝時,禪宗祖師四祖道信出生於梅川,少年從僧學經師從禪宗三祖僧粲,而後繼承衣缽。唐朝時,佛教興盛,永濟縣境內佛教極盛,寺廟林立,有“佛國”、“千廟之縣”之稱,故唐玄宗以永濟名之。梅川做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永濟縣治,直到1987年撤縣設市時,縣治才搬到武穴鎮。武穴市之名源於武穴鎮。


韶州力哥


武穴市前身為廣濟縣,古稱“佛國”,取“廣施佛法,普濟眾生”之意。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武穴市擁有長江十大深水良港之一的武穴港,故命名“武穴市”!



湖北熱點網


  湖北武穴市前身是廣濟縣。

據《湖北通志》載:“廣濟為漢蘄春、潯陽二縣地。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析置永寧縣。隋廢,併入蘄春縣。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永寧縣。唐天寶元年(742年)因與河南永寧縣和江南東道永寧縣同名,乃取佛教語“廣施佛法,普濟眾生”之意改名廣濟縣(見1994年版《廣濟縣誌》)。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廢縣為鎮,不久復縣。元屬蘄州路。明屬蘄州。清屬黃州府。同治年間闢為通商口岸。1914年屬江漢道。1951年8月2日設縣級武穴鎮(1950年12月22日黃岡民政752號)。1953年撤銷武穴鎮(1952年10月8日黃岡秘347文件)併入廣濟縣,縣駐地由梅川鎮遷此。1970年屬黃岡地區。1987年10月23日撤銷廣濟縣,設立武穴市。

據康熙縣誌記載:武穴,或雲漢以前為鄔家閱。唐訛為武家閱。據何紹基《長江圖說》載:武穴古為長江著名穴口之一。初為小漁村,明季成為市鎮,更名為武家穴,後簡稱武穴。一說因瀕臨武山湖(古稱青林湖),是漢九江王英布(又稱黥布)秦末起事之地,據說英布曾自稱“武王”,故名武穴。《晉書》載今武穴境內曾建有九江王城和府邸,今故址猶存。

現轄武穴、刊江、田家鎮、萬丈湖4街道8鎮:

梅川鎮

自唐武德四年(621年)至1953年曆為廣濟縣治。

餘川鎮

原名松山嘴。1958年成集鎮,以遍山松林命名。後以境內餘川改稱今名。

花橋鎮

以街中跨溪小橋得名。

大金鎮

原稱蘇家堖。因大金河得名。

四望鎮

原稱新廟,因廟得名。後以境內四望山改稱。

石佛寺鎮

因寺得名。

大法寺鎮

因寺得名。

龍坪鎮

古名鴻堖洲,昔每當汛期堤潰水衝,遺下水坑。明嘉靖年間改“坑”為“坪”,故名。


老森


武穴市因為有無數個洞穴所以取名叫武穴,不信你來武穴看看公路上是不是有無數個洞穴,再者可能是個龍潭虎穴的地方,因為你如果想到武穴去像唐僧取經要歷經千辛萬苦才能到達。窮山惡水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