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中,朱棣死后秘不发丧,用咸鱼掩盖气味,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孤独的爱影室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明朝的北征大军到达榆木川,一代传奇帝王朱棣,于军营中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生于战火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0),正在东征西战的朱元璋闻报,说他有一个妃子生了一个王子,按道理来说,添人进口对于一个家庭是一件喜事。但此时的朱元璋似乎对这个消息并无多少喜悦之心,前方的战事正让老朱焦头烂额,甚至于连去看一眼这个孩子都没有,只是按照惯例赐名,赏赐一应物品后,便继续投入他伟大的造反事业。这个孩子,就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日后的明成祖永乐大帝。

当时的战况,朱元璋刚攻下应天(南京),还没等站稳脚跟,前线就传来劲敌陈友谅进攻太平(安徽涂县)的告急文书,要知道太平是南京的门户,如果陈友谅打下太平,首当其冲的就是南京。军情紧急,朱元璋对这个刚出生的儿子也没有太过上心。要知道,儿子可以再有,但是战争输了,那就是要丢性命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朱棣可想而知就不会受到太多特殊的关照,稍微大点后,就在军营里混,他老爹本身从事的就是打打杀杀的工作,所以朱棣整天见得最多的就是明晃晃的刀剑和缺胳膊少腿的大兵。他从小就对战争,有很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洪武三年(1370),朱棣十岁,受封燕王,并在十年后,也就是洪武十三年,就藩燕京北平,当时的北平,有苦寒塞北之说,元朝的残存势力蠢蠢欲动,朱棣就藩在此,也是镇守大明的北大门之意,就藩期间,两次率师北征,招降蒙古大将乃儿不花,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多次的胜利,加强了他在军队中的影响。

在经过“靖难之役”后,朱棣成功的登上了皇位,成为皇帝,年号永乐。当上皇帝后,朱棣对于战争,似乎情有所钟,又数次亲率大军征讨北元,一直打得北元消失在茫茫大漠之中。

死于征途

永乐二十二年正月,蒙古的阿鲁台又开始蠢蠢欲动,在明朝边界沿路抢劫,侵扰大同等地。此时的朱棣,身体因为连年的征战和操劳,已经大不如以前,但是为了彻底解决蒙古这个隐患,他还是骑上了战马,开始了第五次北征。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就是,这将是他最后一次出征。

按照惯例,朱棣挑选了几个大臣与他一起远征,在他挑选的人当中,有一个人,在不久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内阁首辅,文渊阁大学士杨荣。

北征的具体情节不再赘述,大军进入蒙古后,阿鲁台却逃之夭夭。经过反复搜寻,仍然不见这个狡猾的敌人,此时朱棣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且粮草不足以支撑继续搜寻,在多名大臣的建议下,朱棣下令班师回朝。

大军在到达榆木川后,朱棣终于支撑不住,在军营中病逝,一代帝王,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

秘不发丧

在《大明风华》中,朱棣逝世后,秘不发丧,用咸鱼掩盖气味。这在历史上是不正确的,秘不发丧不假,但是没有用咸鱼来遮盖气味。

秘不发丧的原因在于,朱棣死后,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皇位的继承。虽说朱棣在临死前已经下旨传位于太子朱高炽,但要知道朱高熙也在虎视眈眈,早在朱棣远征之时,这个不安分的皇子就敏锐的意识到,他的老爹估计很快就要走人了,于是朱高熙派出密使潜伏在京城,以便随时报告动态。

朱高熙十分想得到皇位,并且不惜的造反。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建立在确认自己的父亲抢救无效死亡之后,才能动手。不然,依照朱高熙的道行,和朱棣来对比的话,还是太浅。

而第一个知道朱棣死讯的人,是朱棣的內侍马云(确实叫这个名字),在朱棣死后,他以內侍的身份召集两个人开会,这两个人就是杨荣和金幼孜。

三人经过商议,做出了秘不发丧的决定,并每日按时给皇帝送膳食,以便掩人耳目,同时,安排杨荣秘密回京,向太子朱高炽报丧,并筹备太子登基等事宜。

而处心积虑的朱高熙,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等到他知道消息的时候,他的哥哥朱高炽已经登基继位了。

六十多年前,在战火硝烟中降生的朱棣,经历了无数风波,终于在征途中结束了他的一生,生于战火,死于征途,也许就是朱棣的宿命。


史晓生


先说一下史实,在永乐朝,朱棣作为一个不服就干,干就干死的狠人,在顺利的从靖难之役中夺取了侄子的皇位后,在南京没消停几年,就把大明朝的首都迁到了北京,并且在北京接着发言不服往死里干的精神,先后五次御驾亲征,远征对大明朝有巨大威胁的蒙古,在第五次带领队伍亲征回北京的路上,这位雄才大略的大明永乐皇帝终于恋恋不舍的闭上的眼睛,享年六十四岁,由于在外,没办法让政权稳定交替,所以确实在当时采用的封锁消息的手段,秘不发丧,一直到把朱棣遗体安全运到北京城,才公布此事。


但电视剧里,把秘不发丧的桥段演绎成用咸鱼掩盖气味,这简直是胡扯八道,估计编剧当晚喝高了,把秦始皇死后用咸鱼的段子给写进去了,那么当时到底用什么办法呢,在下面揭秘。

朱棣死于永乐二十二年的8月的盛夏,地点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榆木川,去过这边的朋友估计知道,这个地方在夏天的时候其实也不算太热,所以朱棣的尸体并不会那么容易腐烂,其二,在处理朱棣尸体上,采用了用锡打造内棺完全封闭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断空气中腐败细菌的侵入,所以根本就不会用什么咸鱼的方法遮盖尸臭,因为就算有味儿根本就散不出来。


老猪的碎碎念



朱棣死后的确是秘不发丧的,但不是用咸鱼掩盖气味,而是收集锡器融化打造成桶装把朱棣放在里面封好,这样保存了朱棣的遗体,朱棣其实是在攻打蒙古班师回朝的路上,因为事发突然所以当时随行的大臣杨荣决定秘不发丧,因为但是太子朱高炽的确是朱棣选定的储君,但是皇子朱高煦也一直对皇位垂涎不已,为了防止有变就只能秘不发丧处理。


并且为了防止消息泄露,打造锡器的人事后都被灭了口,并且随行的人一日三餐给朱棣送,这样一直回到京城都没有人朱棣已死的消息,就这样朱高炽登上了皇位,杨荣功不可没,事实证明朱高炽也的确是一位好皇帝,就是有点短命,实属可惜。


婉兮历史


历史上不是这样的。

据正史记载,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第五次北征归途至榆木川,突然病重,遂留下遗诏,传位于太子朱高炽,之后驾崩。



朱棣驾崩后,当时皇子朱高煦就藩于山东,但却一直串通宫人大臣,觊觎皇位,而太子朱高炽在京城监国,如消息泄露,容易引发二子夺嫡,政局动荡。

所以,当时随侍朱棣的太监马云、大学士杨荣及金幼孜三人当机立断,遂决定秘不发丧,然后用锡融化后制成内棺存放朱棣遗体,以掩盖味道,并以龙车运载,早晚饮食如常。同时令人进京密报朱高炽,朱高炽这才顺利继位。



而用咸鱼遮掩气味的事也是存在的,应该是秦始皇去世后赵高、李斯等人的把戏。

当时秦始皇在东巡途中抵达了沙丘,因急病去世,但去世前他并未指定太子或提前选定接班人,所以当时丞相李斯与太监赵高密谋,令幼子胡亥继位。为掩人耳目,二人故意买了一堆咸鱼和臭虾,放置在秦始皇的遗体附近,以遮掩尸臭,就这样一路把秦始皇的灵柩运送到首都咸阳。



可见《大明风华》里这一段的演绎是有点张冠李戴了。但作为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来说,这么演绎其实倒也不算什么,毕竟大家看的是电视剧,而不是历史书。


达摩说


朱棣作为一代雄主,虽然因靖难之役夺了侄子的江山,但其登基后的所作所为,完全可以比肩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大明朝国力强盛,百姓富庶,物阜民丰,让郑和下西洋促成了万邦来喝的盛景。其五次北伐漠北征服蒙古诸部,使明朝边境安静了几十年。他本人也在第五次北狩,返回的时候殒命,但是不是如同《大明风华》中,朱棣死后秘不发丧,用咸鱼掩盖气味,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大明风华》中朱棣是怎么死的

在《大明风华》中朱棣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为寻求自己的再历史上的名声,再太子以及朝臣的都反对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发动第五次漠北战争,使得那些早已臣服于大明的阿鲁台、兀良哈、瓦剌等蒙古部落,于是联合起来在瓦剌马哈木的带领下,对抗朱棣率领大明精锐,因第五次北伐目的性本来不强,且汉王朱高煦通敌马哈木,造成明军在三峡口大败于蒙古诸部,朱棣险些被瓦剌也先俘虏,后勤补给又遭到阿鲁台部的干扰,难以运到前线的情况下,朱棣只能边战边退。

在自知时日不多的情况下,为防止第二次靖难之役,朱棣动了废黜的念头,召内阁首辅杨士奇到榆木川商量更改储君事宜,在杨士奇的坚持下没有废黜,隔天朱棣就死在了榆木川。朱瞻基与杨士奇、于谦、樊忠等合谋秘不发丧,朱瞻基秘密返回京城让太子朱高炽登基,第四天返回军中并用腌制的咸鱼气味,掩盖朱棣身体发臭的气味,迷惑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但他俩还是起了疑心起兵造反,最终在朱高炽、朱瞻基、杨士奇、于谦等,联合之下挫败了汉王的造反。

历史上真实的朱棣是怎么死的

真实的情况是,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正月初七,阿鲁台率兵攻打大同、开平,于是朱棣召见群臣商议北征之事,并且告诫边关将士警戒待命,正月九日,积极征调山东、河南、陕西、山西、辽东等地区的兵力,三月会和于北京和张家口并且举行盛大的出征阅兵式。十二年春正月甲申,阿鲁台犯大同、开平,诏群臣议北征,敕边将整兵俟命。丙戌,徵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及西宁、巩昌、洮、岷各卫兵,期三月会北京及宣府。三月戊寅,大阅,谕诸将亲征。《明史·成祖本纪》

四月初,朱棣亲自率兵第五次出征,后来听说阿鲁台向答兰纳木儿河逃跑,于是迅速带兵前进,五月派使臣招降阿鲁台各部,当六月明军先锋部队到达答兰纳木儿河时,阿鲁台部以不知所踪,朱棣便命英国公张辅率领军队,搜索附近300余里左右的山谷未发现一人,但是因为后勤补给的军粮己经没有了,于是率兵班师回京。己酉,发京师。庚午,次隰宁,谍报阿鲁台走答兰纳木儿河,遂趋进师。五月己卯,次开平,使使招谕阿鲁台诸部。六月庚申,前锋至答兰纳木儿河,不见敌,命张辅等穷搜山谷三百里无所得,进驻河上。癸亥,陈懋等引兵抵白邙山,以粮尽还。甲子,班师,《明史·成祖本纪》

七月十六日朱棣感觉身体不适,十七日到达榆木川时病情突然加重,留下遗诏传位于皇太子并不是《大明风华》中临终前朱棣又废黜之意,且经过杨士奇坚持不废黜和朱瞻基的保证,才让朱棣放弃了废立之心。庚寅,至榆木川,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明史·成祖本纪》十八日,朱棣死于榆木川,享年六十五岁,有太监马云、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密谋秘不发丧的消息,也不是《大明风华》中的杨士奇、于谦和樊忠。

辛卯,崩,年六十有五。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椑以敛,载以龙举,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明史·成祖本纪》。在不发朱棣驾崩的消息之后,命人用锡熔化之后制成内棺装殓尸体,用龙车运输,所到之处和往常一样。并没有《大明风华》中中军大帐周围挂腌鱼,以鱼的味道来掩盖尸体发出的腐臭味。但历史有没有用咸鱼,来掩盖君王尸体的臭味的事呢

   

历史上真的有人这么干过

这就是秦二世与奸臣赵高俩人,因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回来的时候平原津(今山东德州平原县南)而身生病,后来病情日益严重,于是写下一封盖有玉玺的诏书,要求长子扶苏回来参加葬礼,将他安葬在咸阳,书信已经封好,但是放在赵高手中还没有寄出去。七月秦始皇就病死于沙丘了,享年五十岁。

于是赵高唆使秦二世胡亥谋权,让李斯伪造遗诏赐死长子扶苏、大将蒙恬。赵高一行并没有立即回咸阳,而是按照原定计划返回,因秦始皇死的时候恰巧碰是三伏天,又跑了三千里地到九原,因此他的尸体早都腐臭了,于是赵高命人拉了一车咸鱼,跟在秦始皇的车附近,以冲淡尸体的臭味,从九原的直道回咸阳秦二世登基,九月秦始皇葬于骊山。作为一代雄主的秦始皇,生前拥有如此丰功伟绩,估计做梦都想不到死后于臭咸鱼为伍。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祕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语具在李斯传中。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郦山。《史记·秦始皇本纪》

麇子文史


很显然不真实,并无此事。《大明风华》这么创作,应该是借鉴了秦始皇死后,赵高

秘不发丧,用咸鱼掩盖秦始皇尸臭味的故事。赵高这事倒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而朱棣死后用咸鱼掩盖气味,显然是《大明风华》虚构的。

朱棣生前曾5次北征蒙古残余势力,但除了第一次有较大斩获和第二次略有斩获之外,其余几次都毫无战果,相当于在朱棣带着几十万明军在塞北搞武装大游行。

连续好几次北征都没有取得任何战果,让朱棣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搬师”回朝,但是在途中,他累倒了,而且情况越来越糟糕,当他行至榆木川(今内蒙多伦)时,就驾崩了,当时是8月份,天气也比较炎热。

朱棣突然去世,让随驾人员都很着急。于是多次跟随朱棣北征的大臣杨荣提议密不发丧。因为朱棣的二儿子-汉王朱高煦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如果这时有人对他报信说朱棣已经死了,他很可能会起兵谋反,导致太子朱高炽无法顺利继位,朝廷中很快会掀起血雨腥风。为了稳定政局,众人都同意杨荣的意见。

但是榆木川到京城还需走很长时间的路程,为了防止尸体腐臭泄密,老成持重的杨荣想了个法子,他命人集中军中所有锡器,找到工匠把锡器溶化后打造成一只大圆桶,把朱棣的尸体放到里面密封起来。随后又把所有工匠都杀死。每天假装朱棣还活着的样子,一日三餐照常进膳,官员向朱棣上折子汇报每天的工作,一切照旧,几乎没有人发现其中的异样。

“中官马云等莫知所措,密与荣、幼孜入御幄议。二人议:六师在外,去京师尚远,秘不发丧。以礼敛,熔锡为椑,载舆中。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明史》

其他人护送朱棣的遗体回京,杨荣则快马加鞭走小路赶回京师,向太子朱高炽汇报情况,辅佐朱高炽顺利继承大统。朱高炽即位后,就是明朝的第四个皇帝-明仁宗。

杨荣用锡桶密闭朱棣的尸体,虽然有失皇家尊严,但至少比用咸鱼掩盖尸臭好得多。而且秘不发丧避免了政局动荡,让朱高炽顺利即位。这也比秦始皇死后,秦朝政局混乱不堪要好很多。朱高炽顺利即位,也是朱棣最希望的看到的。既然如此,让自己的尸体稍微受点委屈,朱棣应该不会介意的。


袁卫宇


在《大明风华》中,朱棣因兵败而气急攻心,病逝于第五次北征途中。临终前,他密召内阁首辅杨士奇到榆木川交待后事,欲改立汉王朱高煦为皇太子。

在他驾崩后,杨士奇、于谦和朱瞻基商议后决定,暂时秘不发丧,以免朱高煦和朱高燧起兵造反。在稳住二王之后,朱瞻基快马加鞭回京让父亲即皇位。

当时正值盛夏,为了掩盖尸臭味,杨士奇等人在朱棣的营帐前晾晒了大量的咸鱼,以掩人耳目。在朱高炽顺利即位后,二王才得知了消息,但为时已晚。

对于朱棣驾崩后放咸鱼掩臭这一情节,史书中并没有记载。这一情节可能是借鉴秦始皇驾崩时的做法,秦始皇崩逝于第五次东巡中,当时也是酷暑天气。

由于高温及路途遥远,秦始皇尸体已经腐烂。为了掩人耳目,赵高与胡亥决定将买来的鲍鱼装在秦始皇车上,改变路线,采取绕远道的方法缓慢回咸阳。

“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史记·秦始皇本纪》

那么,历史上朱棣驾崩是怎样的?

历史上,朱棣也是病逝于第五次亲征漠北途中,这次亲征可以说是两手空空,几乎连敌军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当时朱棣已65岁,连年征战令他身心俱疲。

朱棣是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四月四日从北京出发,于六月二十一日回师。在七月七日,朱棣刻石于清水崖上。八天后,他派吕震统治太子凯旋而归。

七月十六日,大军行至苍崖戍,朱棣感到身体不适。次日到达榆木川,朱棣的病情突然恶化。赶紧让人写下遗诏,传位给太子朱高炽,丧礼按高皇帝办。

七月十八日,朱棣驾崩。太监马云与杨荣、金幼孜商议,决定秘不发丧,用锡熔化后制成內棺进行装殓。将內棺装在龙车中,所到之处饮食与平日一样。

十九日,杨荣和少监海寿回京报丧。八月二日,杨荣赶到北京面见朱高炽,朱高炽随即派儿子朱瞻基到开平奉迎大军。七日,朱瞻基到军中,发布丧讯。

十日,朱棣遗体被迎入仁智殿,加外棺后殓入灵柩。九月十日,明仁宗朱高炽为朱棣上谥号和庙号,葬于长陵。以上便是朱棣从生病到下葬的全部过程。

《明史》中记载了这一过程:

秋七月庚辰,勒石于清水源之崖。戊子,遣吕震以旋师谕太子,诏告天下。己丑,次苍崖戍,不豫。庚寅,至榆木川,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丧礼一如高皇帝遗制。辛卯,崩,年六十有五。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椑以敛,载以龙举,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壬辰,杨荣偕御马监少监海寿驰讣皇太子。壬寅,次武平镇,郑亨步军来会。八月甲辰,杨荣等至京师,皇太子即日遣太孙奉迎于开平。己酉,次雕鹗谷,皇太孙至军中发丧。壬子,及郊,皇太子迎入仁智殿,加殓纳梓宫。

从朱棣病逝的整个过程来看,没有始于咸鱼或鲍鱼的记载。朱棣从身体不适到驾崩仅仅三天时间,从驾崩到下葬将近两个月时间,这一段时期处于盛夏。

但史料中并没有记载用何种方式来防腐或防臭,但记载中的锡制內棺可能很有讲究,这个內棺密封性应该很好,隔绝了内外空气流通,延缓了尸体腐烂。

秘不发丧却是真的,这是皇帝在外驾崩后的惯用手法,自然是为了防止有人造反。朱棣的遗诏是让皇太子朱高炽即位,其中并没有提到汉王朱高煦等人。

电视剧是经过了艺术加工,与正史还是有一些出入的。大家要想了解这段历史,建议先看史书再看电视剧,这样有助于更好的了解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


野史也是史


先抛开史实不说,只说《大明风华》这部剧安排这一出完全就是画蛇添足!因为这部剧中,朱棣死的时候是冬天,大雪纷飞,汉王还在烤火呢,即便是死了,也不会发臭,晾那么多臭咸鱼分明是欲盖弥章,汉王,赵王不起疑才怪!

剧中这样设定大约是想学一下李斯、赵高当年怎么处置秦始皇的尸体。当时李斯秘不发丧,把始皇尸身载辒凉车中,车上装上鲍鱼(古人所说的鲍鱼即为盐渍的咸鱼)。

可是不要忘了,秦始皇死于七月丙寅,正是最热的时候,而且秦始皇生病就是走到琅琊时就中暑生病,死在沙丘。

当然历史上的朱棣也是死在热天,1424年8月,朱棣北征归师途中死在榆木川,这个剧中做了改动。


寻桂子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大名风华》中,朱棣死后秘不发丧在历史上是真的,而用咸鱼掩盖气味纯属原著作者及导演编剧为了剧情饱满杜撰的,是假借了秦始皇死后秘不发丧的历史桥段,朱棣死后用咸鱼掩盖尸体气味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那我们来说一说,朱棣死后为什么要学秦始皇、刘邦、成吉思汗一样秘不发丧呢?又怎么样掩盖尸体气味的呢?

行军途中如果泄漏朱棣死讯,会导致军心不稳,很可能出现哗变或遭蒙古兵突袭。

辛卯,崩,年六十有五。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明史·卷七》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棣死于第五次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的榆木川(海拉尔大兴安岭西坡一代)。实际上,朱棣在第五次出征前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加上几个月的鞍马劳顿,回师途中就病重了,弥留之际召见英国公张辅,遗诏传位太子,第二天就驾崩了。

行军途中,主帅死亡本就是一件非常忌讳的事儿,而此时又是回师途中,如果冒然发布朱棣驾崩的消息,将会导致军心不稳,出现不可控的情况,比如:很可能会出现军官领兵哗变,自立为王,或者鞑靼阿鲁台部知晓朱棣驾崩的消息后会进行突袭,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朱棣近侍太监马云,连夜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商量对策,最后决定秘不发丧,朱棣车驾饮食公文传递一切照旧。而后几个人还因为遗诏的事儿起了点小争执,有人建议以其他名义写道敕令通知太子,杨、金二人则认为:“先帝在世时诏令称‘敕’,如今皇上已经驾崩了如何称‘敕’,如此是为诈,罪不小。”

二人这是担心事发后会落个大不敬之罪,所以就草拟遗诏让马云安排御马监少监海寿随同杨荣快马加鞭回京向太子朱高炽报丧。

朱棣随从中的太子党成员杨荣和金幼孜等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封锁消息,防止朱高煦知情后起兵叛乱。

当然,朱棣驾崩秘不发丧的原因还有更重要的一层,那就是防止消息走漏,以免让一直觊觎皇位的汉王朱高煦得了先机。太监马云、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包括跟金幼孜一起报丧的御马监少监海寿都是与太子朱高炽交好的人,也可以说是太子党成员,那么作为太子党成员,在帝位悬空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如何保证自己的主子能够顺利登上皇位,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未来的荣华富贵。

所以他们起初密谋的时没有让英国公张辅参与,这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张辅能征善战,手握兵权;其次,张辅早年曾跟父亲张玉同朱高煦参加过靖难之役,所以张辅张玉父子跟朱高煦的关系相当不错。冒然让张辅参与,如果张辅持反对意见,搞不好他会拥兵自立,或者他会跟朱高来个里外联合抢夺帝位。基于这两个原因,马云、杨荣、金幼孜没有让张辅参与密谋。

朱高煦对皇位觊觎已久,在靖难之役时朱高煦曾几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因此朱棣对朱高煦颇为器重,曾在战场上亲口允诺会封其为太子,由于朱高煦能征善战,朱棣也曾说过,其最像自己。朱棣登基后,朱高煦仰仗战功以及父皇对自己的宠爱自高自大,常常对别人说自己很像李世民,奈何朱棣可不是李渊,后来朱棣发现朱高煦压根儿就不是当皇帝的料,就把太子之位给了宅心仁厚的长子朱高炽,然后又立高炽的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孙。这让朱高煦非常生气,不仅自己的皇位没戏了,连自己后代皇位也没戏了,于是就开始筹备起兵造反,朱棣知晓后非常恼火,差点将他贬为庶人,幸好哥哥朱高煦在朱棣面前鼎力相劝,朱高煦才逃过这一劫。

从此,朝野之中,无人不知朱高煦的不臣之心,所以防备朱高煦叛乱,朱棣之死秘不发丧势在必行!

朱棣秘不发丧,掩盖尸体气味的方法

时至八月,虽然漠北一带已经天气转凉,但是朱棣的尸体如果长时间不处理定然会腐烂,发出尸臭,这样势必会走漏朱棣驾崩的消息。这时候杨荣、金幼孜想了个办法,把军队里的锡器全收集起来铸了口锡棺材将朱棣草草入殓,然后“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

这办法着实不错,就地取材,解决了大问题。而《大明风华》剧中用咸鱼一说是不太靠谱的,榆木川距海边太过遥远,不像当年秦始皇病死邢台沙丘,那地方离着大海近,弄点咸鱼方便快捷,这榆木川(具体位置有争议)离着大海相对较远,弄咸鱼不现实。

所以读书观影,千万不要过于相信小说和电视剧,毕竟很多剧情都架空的,想了解真正的历史还是多读史书为佳。


古曲古风


选择困难症,谁都会有,程度不同而已,如果没有,那是没有碰到相应的事。

朱棣,挺果断决绝的一个人,造反都没那么犹豫过,但是在太子甄选上却踌躇不已,这造成在继位问题上,乱象一片,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朱棣非常喜欢朱高煦,类己,人比较猛,但脑子差点事,老大朱高炽,人厚道,人缘好,但身体不好,属于运筹帷幄型的,让他亲征蒙古怕是要死在半路上,哪点像自己呢,几乎没有。

令人纠结的是朱高炽有个好儿子,也就是“好圣孙”朱瞻基,这朱瞻基在朱棣心中的地位又比三个儿子加一起还要高,朱高炽耐不住军阵,朱瞻基没问题,自永乐中期每有出征,朱棣都要带着朱瞻基,借机培养他的军事能力以弥补朱高炽的不足,为了防止好圣孙同志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路过农家还要跟朱瞻基讲解讲解,就这份耐心这份待遇,谁都没有过。

如果不顾礼法,舍弃立嫡立长将皇位给了朱高煦,要朱高煦百年之后再传给朱瞻基那是白日做梦,皇权和魔戒差不多,能克制欲望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死了也要传给自己儿子,至于朱瞻基,一旦朱高煦继位,别说皇位了,命都不会长久。

决定之后,永乐二年二月,虽然很不情愿,但朱棣还是下定决心将朱高炽立为太子,朱高煦封为汉王,朱高燧封为赵王,名分就算这么定下来了,朱棣也不必再被朝臣催来催去的,这在明朝很重要,国本嘛,以后还有很多乱子来源于此,至于朱瞻基,在经过7年犹豫期后被立为皇太孙,类似朱元璋的路数。

虽然朱高炽的地位被确定,但是朱高煦和朱高燧谁也不服,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储位的争夺,怎么争呢?打闷棍、丢黑砖、下绊子,阴招不断,本来朱高炽就活得战战兢兢的,加上两个兄弟不遗余力的抹黑栽赃,天天如履薄冰一般,活一天就算赚一天,他当然知道朱棣不喜欢他这个非一般胖子,失去地位倒在其次,主要是怕耽误了儿子的前途和他一脉满门的性命。

可以说,朱高炽承受了老爹和兄弟全方位饱和式打击。

身处实习期的朱高炽虽比颙琰好点,但也没好到哪儿去,同样受父亲忌惮,没什么权利,基本上干事都要事先报备,知道朱棣亲征漠北,庶务方面权利的钳制才稍稍放松一些。

就这,朱棣还要千叮咛万嘱咐亲贤臣、远小人、纳良言、忌苟安、勿捉妖、倒大霉等等,看似放权其实也没什么改变,勋臣·朱高炽是不能动的,高官·朱高炽是没资格管的,即便是庶务,朱高炽在处理完也要及时写下详细处理过程和理由,静待老爹亲征归来好随时验看,至于军务,想都不要想,沾不得边的。

朱高炽人厚道,也容易遇到厚道人,比如《明朝那些事儿》中的胡濙,作为大明资深克格勃,他被朱棣安排到太子身边当细作,事无巨细都要汇报,胡濙怎么看太子都没问题,他只忠于皇帝,从不和汉王、赵王勾搭,向来如实反馈,一来二去朱棣也就放心了,太子挺规矩。

如果一件事有章可循,有相应的成例在,那就找以前的方法办,这种事归朱高炽,其余的一切还是朱棣管。

朱高煦

朱高煦是挺混的一个混人,对储位的觊觎近乎明目张胆,让他去云南就藩,他仗着荣宠不去,朱高炽就问了,老爹的决定你为何不执行呢?汉王说了,我犯什么罪了把我扔那么远的地方去受罪?朱高炽和朱标一个性子,你不爱去就别去了呗。

怕朱棣还不懂自己的意思,找朱棣申请侍卫上直亲军所属的天策卫做自己的护卫,还动不动就显摆:天策上将是唐太宗用过的名号呦,这可不是偶然的!意思是说,他这个老二以后要当皇帝,这是天意呀。不多久又命其就藩青州,不去,只想回南京快活,而且南京是两京之一,有一套领导班子在,这要是攥在手里······

自己爬不上去没关系,只要把对手踩下去就行了,于是乎,脏水一盆盆的泼向朱高炽,朱棣喜欢好圣孙,可对朱高炽就这么回事,毕竟自己说过倾向高煦继位的话,就当给汉王出出气,自己也顺便敲打敲打太子和他身边的势力,让他们知道这个国家谁在做主。

于是“好圣孙”一词的来源-大才子解缙首先遭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解缙已经受了打压还没学聪明,正值朱棣亲征,解缙进京私自拜会太子,犯了大忌讳,而且密聊后解缙人就走了,这是大不敬,最后解缙被纪纲灌酒后埋到了雪堆里。解缙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总之,东宫势力受到皇权的极力打压,一时间朝堂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人自危。

高煦地位急转直下

一切名分都定下,再玩暧昧就该出事了,所以朱棣当机立断让高煦就藩,并借此斥责不知收敛的朱高煦:照规矩你早该就藩,怎能长期滞留京师,以前封你云南就藩,你说远不爱去,后来让你去青州你也托词种种,如果真是出于孝心,愿意承欢膝下,为何一提南京你就两眼冒光,留都留不住呢?!好,你去南京我也依你,但是留你嫡子在我身边你也不乐意,以学业为借口非要一起带走,可见你以前所说都是胡说八道没一句实话,这次就藩青州,不能再推辞!

这算撕破脸了,而汉王如何对应呢?朱高煦选拔各卫健武者随侍,远超应有护卫之数,引发朱棣忌惮,命令所选这各自归位。而朱高煦回京后四处抢劫,私造兵器,朱棣虽怒,但还存了些舔犊之情,隐忍着没有彻底爆发。

杨士奇适时的踢了汉王一脚,朱棣问了,有人说汉王心存不轨?杨士奇说:不知道耶,我们常侍太子左右,哪会有人当着太子说这种话呢,不过汉王两次就藩都不肯去,您要去北京他却要滞留南京,皇帝您明察他的用意才好。

就这样,朱棣还是没办汉王,后来汉王纵奴行凶,四处抢劫,越制犯上,私造兵器,私养死士,造船练兵事发,朱棣忍无可忍要将其废为庶人,太子讲情,朱棣对太子说:我这是为你干掉蟊贼,你怎么着?还想养虎自患不成?你不听我的早晚会后悔的。

于是,汉王就藩乐安,离着不远,他也就不用抱怨了,如果心有不轨,高炽可以朝发夕至直接干掉他。

朱高燧粉墨登场

汉王算是交代了,再作死就真的死了,所以同样觊觎神器的朱高燧被推到了前台,粉墨登场,多少年来抹黑栽赃虽有些成效,颇令朱棣起疑,但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既然没有解决问题,那就把根本解决掉,朱高燧觉得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与其整治太子,不如直接干掉老爹······

事实证明,朱高燧的点子虽然阴损,但是卓富成效,可惜被泄了密,造成功败垂成。

曾经的朱高燧不打让人省心,和汉王是一路货色,从小到大犯了错都受长兄庇佑,但是不但不思悔改,还伙同汉王一致想整死太子。

这次更直接,伪造遗旨,毒杀朱棣。

区区一宦官也敢和太子叫板,就因为朱高炽要裁减宦官的现有规模让黄俨心存嫉恨,所以四处散布消息说朱棣还是不想传位给太子,赵王朱高燧才是最佳人选,这么主动的投怀送抱,赵王怎肯错过机会。

于是一群投机主义者凑到了一起,靠军功他们是爬不上去了,但如果有从龙之功那这辈子算发达了,军官们伙同御林军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扶立朱高燧。

计划分为两部分:

一、勾结黄俨找人毒死朱棣。

二、找人伪造遗诏,赵王继位。

可惜伪造遗诏这人的外甥对快速发家方面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这事我若参与容易掉脑袋,而且没什么油水可捞,但是如果我举报他们那效果立竿见影,登时飞黄腾达呀,所以······

一群军官+宦官自作主张扶立汉王,这也太扯了些,不可能的,肯定有人指使,而且是在赵王知情的情况下,但是这么低端的人员配置也是没谁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朱棣知道消息后,成功的端掉了暗杀团伙,彻底粉碎了朱高燧的从属势力,至少在朱棣死掉前,赵王、汉王安稳了很多。

可是······可是朱棣宾天怎么办呢?

《大明风华》中的史实部分饱受争议,咱们还原一下真实场景:

朱棣死于北征归途,汉王、赵王那时候算是乖宝宝,不过那是因为朱棣还活着,死了的朱棣是无法震慑这哥俩的,太监马云虽然不知所措,但却知道大军行进中不宜泄露消息动摇军心,且三王素来不和怕是途中生事,所以紧急请教杨荣和金幼孜该如何处置。

当时大军属于常规状态并非强行军,行进速度有限,但是距离京师的路途遥远,如果处置不当怕是平生变数,军心不可动摇,继统不能收到干扰,咸鱼?没地儿弄去,真是脑洞大开。

首先确定基调,秘不发丧,朱棣病逝的消息绝对不能走漏风声,其次兵分两路,马云和金幼孜内外配合策应,掩人耳目,皇帝的行辇要吃喝不断,一如既往,不能让人看出丝毫异样;另一路由杨荣带团直奔京师报信,太子有了准备终于顺利登基,而赵王、汉王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再次隐忍,直到仁宗驾崩,朱瞻基就又上了他们的暗杀名单。

上一次朱高燧暗杀是认真的,下一次朱高煦谋反也是认真的,好在朱高燧及时吸取教训悬崖勒马最后落得个善终,而朱高煦则成了罐焖鸡,只落得个肉香扑鼻。

朱棣尸身的气味是如何被隐瞒的呢?

古代战阵,凡遇出征都有工部能人随军,就地取材打造一应器物,杨荣命令工部官员搜集军营中所有的锡制器具,熔炼后打造出一个锡桶,将朱棣尸身放入锡桶,然后做密封处理,所以外界是不会嗅到一丝气味的,这比李斯的点子高明很多,再说了,秦始皇和臭鱼的故事无人不知,连文盲都能说个清清楚楚,瞒人不易,反起疑心。

《大明风华》借用的是秦始皇的段子:

朱棣死于第五次远程,始皇帝则死于第五次巡游,在他死后赵高勾结胡亥威逼利诱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诛扶苏、蒙恬。

问题是,他们用的是始皇帝的名义下诏,要是让人知道扶苏和蒙恬死于矫昭的阴谋,他们几个也就别活了,所以始皇帝不能死,问题是始皇帝已经变成了死皇帝,这怎么办呢?只能通过其他方法掩人耳目的,方法就是《大明风华》的所演绎的始皇帝&臭咸鱼的故事,胡亥一路收集鲍鱼扔到他爹身上,到底是鲍鱼臭还是尸体臭,到底谁掩盖了谁的气味,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效果很好,一路上所有人都离得远远的,怎一臭字了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