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西王母到底長啥樣?誰見過滄海三次成桑田?

真實的西王母到底長啥樣?誰見過滄海三次成桑田?

講完了創世神話和自然神話,今天我們要講講跟動物有關的神話,那就是變形神話。

從前一期女媧補天的故事,可以延伸出神話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那就是“變形神話”。所謂的變形神話,也就是形體發生變化,而這是神話裡非常普遍的一種主題。在中國神話、西方神話中都很容易見到,各種故事也最多。

例如希臘神話裡,達芙妮(Daphne)就是為了逃避阿波羅(Apollo)的追求,於是變成了一棵月桂樹,這就是很有名的一則變形神話。

--------------------------------------------------------------------------

一花一素如果是神界的樂譜

那麼桂花,絕對是太陽神阿波羅被粉碎了的情殤

這金色的花瓣兒,卻依然泛著太陽的光芒

吐露著——

對達芙尼仙女純粹絕對熱烈深邃的愛

哪怕空赴一場也要不負勇往

它醉人的芬芳,纏綿悱惻,卻甜到哀傷

------鈞一語

真實的西王母到底長啥樣?誰見過滄海三次成桑田?

丘比特一直被人們喻為愛情的象徵,相傳他的箭一旦插入青年男女的心上,便會使他們深深相愛。

在古希臘神話中,他是愛與美的女神阿芙羅狄忒(Aphrodite)與戰神阿瑞斯(Ares)的小兒子厄洛斯(Eros)。基因可真優質啊。在羅馬神話中,他叫丘比特(Cupid),他的母親是維納斯(Venus)(即阿芙羅狄忒)。

這位可愛而又淘氣的小精靈有兩種神箭:促進愛情走向婚姻的金頭神箭和中止愛情使之分手的鉛頭神箭。 太陽神阿波羅(Apollo)曾試圖挑釁丘比特的射箭術,這便有了阿波羅與河神的女兒達芙妮(Daphne)的悽慘愛情故事。

在殺死巨蛇皮同(Python)後,阿波羅看小愛神厄洛斯(Eros)同樣手持弓箭,便嘲笑了他:小朋友怎能玩箭(arrow)呢?受辱的厄洛斯一氣之下以一金箭射向阿波羅,使他對達芙妮一見鍾情,再用銀箭射中達芙妮,使她拒絕愛情。 阿波羅便開始瘋狂地追逐達芙妮,驚慌失措的達芙妮一路狂逃至河邊,懇求父親改變她的形貌,以躲避阿波羅的愛情。河神應允了女兒的要求,把她變成了一棵月桂樹(Laurel)。

痛失愛人的阿波羅痴心不改,抱著月桂樹親吻哭泣,宣佈月桂樹為他的聖樹,桂冠亦成為他的表徵物。

--------------------------------------------------------------------------

神話世界典型的特點和突出的特性就是生命體的變形。變形通常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兩種以上的形體組合的變形;第二種是從一種生命體變成另一種生命體的變形。

我們先來談第一種。既然生命體與生命體是一個連續的整體,因此,當一個生命體還沒有從整體的連續中獨立出來,也還沒有完全變成另外一種生物的時候,就會出現形體各一半的怪異組合。

尤其如果在這個變形的過程中,有一個部分是人類身體的話,那那個變形的身體看起來更是十分“怪誕”,打破了我們對形體的習慣認識,就會稱之為“妖怪”。但這只是我們已經習慣了所謂的“正常”之後的刻板反應。

誰說生命與生命之間壁壘分明,一定存在著清晰而固定的界線呢?在古代先民們的認識裡,生命是流動的、變化的,是可以彼此融合的,那表現在形體上,當然就會出現組合的造型。

這類神話我們最先能想到的就是補天的女媧。女媧在最早的神話裡是人面蛇身。《楚辭‧天問》中提出的問題之一,就包括了:“女媧有體,孰制匠之?”意思是說,女媧是創造萬物的神,但她自己又是誰創造出來的呢?

真實的西王母到底長啥樣?誰見過滄海三次成桑田?

這裡漢代的王逸有一條注,他說:“傳言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我們把這條注配合《山海經.大荒西經》郭璞的註解所說:“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這種“一日七十化”、“一日中七十變”,這樣的創造力,和她的人面蛇身可以說是密切相關。

後來地位非常崇高的美麗女神西王母,其實她最早的時候也是半人半獸。《山海經》裡有三次提到她,據《西山經》和《大荒西經》的描寫,我們可以知道西王母的原始造型是豹尾、虎齒,就是有豹的尾巴,老虎的牙齒,蓬亂的頭髮上戴著首飾,而且善於發出長長的嘯聲,還住在洞穴裡。可見西王母動物的成分還比較多些;從她所主管的是天之厲和五殘,從而更可以推想這樣的西王母是非常兇悍的,她一點兒也不像後來《漢武帝故事》中,那位美麗高貴的女神。


真實的西王母到底長啥樣?誰見過滄海三次成桑田?

那麼我們要問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半人半獸的變形呢?其實這表現了遠古初民對自己所沒有的能力的一種嚮往。

我們可以看到,女媧和西王母兩位半人半獸的女性神都擁有很大的力量,她們一半的動物形體並沒有削減她們的神聖性,反倒更加突出一種人類所沒有的偉大力量。可見呢,其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就在於:古老的初民驚歎於動物的力量,例如說蛇的多產、蛻皮,虎、豹的飛奔速度和獵殺力道,以及鳥類的自由飛翔,那都是人類所沒有的能力。因此,把動物的形體與人體結合在一起,似乎就可以讓人類也獲得那些動物的力量。

當然啦,這種超凡的力量不可能人人都可以擁有,於是就只出現在那些神的造型上了,特別是具有創造生命的力量的神,那就更是如此。而那變形以後的怪誕身體,大膽打破了生命的界限,以及我們很常見的靜止感,呈現了存在本身的內在運動,就在從一種形式向另一種形式的轉化過程中,這種轉化過程體現了一種快活的、隨心所欲的異常自由。於是,具有創造生命的力量的神,就以變形的造型象徵了“創造”本身。

這麼說來,屈原所提出的“女媧有體,孰制匠之”這個問題,答案其實就很明白了。女媧不僅創造萬物,她也是自我創造出來的,這是最偉大的神才擁有的專利。

而當女媧“一日七十化”、“一日中七十變”的時候,很可能就是從自己身上分化出各種各類的生物來,而在這個無比頻繁的分化過程中,會出現她和她的所造的動物之間的形體連結的情況,也就可以說是理所當然了。

那麼,哪些詩歌中出現過半獸半人的神仙呢?

其實,詩歌中很少寫到組合變形的怪物。畢竟詩歌是優美的語言,用以抒情言志,不會特別去寫超現實世界的怪異形象。但是有一個女神倒是例外,她就是麻姑。

這個女神比較晚出,不是最早的原始神祇,她之所以成為詩歌中的常客,是和兩個典故有關,一個是“滄海桑田”、一個是“麻姑搔背”,搔她的背的癢。

“滄海桑田”這個故事出現在晉朝葛洪的《神仙傳》中。《神仙傳》卷三提到,麻姑和有神通的王方平作了朋友以後,看到東海三次變成桑田。到了蓬萊仙島時,她又注意到海水比又上一次他們碰面時淺了一半,那應該就是要第四次變成陸地了!而當她這麼提出疑問的時候,王方平也認可麻姑的推測,並且引用了聖人的預言,說大海中即將再度揚起灰塵了,這就是“滄海桑田”的典故。

“滄海桑田”代表了世間的無常變遷,可見神仙的永恆遠遠超越了塵世萬物,正所謂的“天上一日,人間千年”,令人不勝唏噓,因此,深深感慨時光流逝的詩人,就會用起麻姑的這個典故了。

真實的西王母到底長啥樣?誰見過滄海三次成桑田?

真實的西王母到底長啥樣?誰見過滄海三次成桑田?

唐詩裡寫到滄海桑田的詩歌很多,最著名名的是初唐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好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你看,他在洛陽城東的春天看到了一片盛開的桃花、李花,都不免花開花落,不知飄零何方,而看花人更是青春一去不復返,於是見到落花就忍不住發出長長的嘆息,感嘆著:花落了明年還會再開,但那時候,原來的看花人卻已經不知去向,也許出嫁遠地,如斷線的風箏。再拉長時間來看,不但四季長青、堅忍不拔的松柏已經摧折成為柴薪成為柴火,更聽說桑田變成了汪洋大海,那就不用說洛陽城東的古人早就不復存在,而今人仍然面對著吹落桃花李花的風。風一年一年照樣地吹拂,桃花李花一年一年地如期綻放。

可是人類就不一樣了,生老病死,再加上聚散無常,於是劉希夷悲痛地說:“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文字淺顯易懂,其中的感慨卻是深刻透徹,筆力萬鈞,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難怪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這首詩中對人世無常的感慨,就是用麻姑故事裡的滄海桑田來突顯的。

至於“麻姑搔背”也是詩歌裡常會用到的典故。麻姑的造型帶有變形不完全的痕跡,也就是有一中人跟動物的組合。葛洪《神仙傳》卷三說麻姑降神到蔡經家,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麻姑的手就像鳥類的爪子一樣,細細長長,又帶有尖銳的指甲,於是蔡經心裡偷偷地想,用這樣的手來抓癢,後背該有多舒服呀!沒想到神仙洞察人心,一眼就看穿凡人心裡的念頭,想要神仙幫你抓癢?那可是大不敬的褻瀆心態,於是王方平就給他一個懲罰,派人把蔡經拉過去鞭打一番。但奇特的是,只看到鞭子打在蔡經身上,卻沒有看到拿鞭子的人,這當然也是靈異的神力。

麻姑那沒有完全轉變成人手的鳥爪,就形成“麻姑搔背”的典故,詩人用來發想的第一種用法,是用來表現凡人與女神非常親近時的動作。怎麼說呢?我們來看李白在《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這首詩裡所講的:

雲臺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備灑掃,麻姑搔背指爪輕。

我們得知道,李白自己是個道教徒,送別的丹丘子(也就是元丹丘)則是他的道友,要到西嶽華山去遊歷求仙。兩人本來志同道合,於是分別的時候李白寫了這一首送別詩給他。詩中將奇偉的山水和優美的神話巧妙結合,李白一方面歌詠黃河中游峽谷那段的壯觀景色,一方面進行超現實的想像,他幻想丹丘生到了華山的雲臺峰以後,會看到“明星玉女備灑掃”,意思是明星玉女她們是華山仙子,會忙不迭地為他灑掃庭壇。然後呢,還有“麻姑搔背指爪輕”,意思是麻姑會為丹丘子搔背,而且搔背的時候下爪竟還那樣輕靈。你看,這就大大抬高了丹丘的身分地位,連明星玉女和麻姑都變成替他服務的侍女了!

而晚唐的李商隱在〈海上〉這首詩也說:

石橋東望海連天,徐福空來不得仙。直遣麻姑與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

李商隱站在石橋上,向東瞭望,他看到了一片海連天、天連海的遼闊景觀,於是他就想起秦始皇派徐福到東海求仙藥的故事,然後忍不住感嘆徐福簡直就是白來一趟,因為秦始皇終究沒能成仙,沒能長生不死。從這個生死的主題繼續往下思考,李商隱便想到了麻姑這個見過好幾次滄海桑田的女神了就。他說,即使你有通天的本領,派遣麻姑來給後背搔癢,可是卻哪裡可以幫你延長生命,而讓你看得到海水變成桑田的那一天?

這一首詩把和麻姑有關的兩個重點,也就是鳥爪搔背、滄海桑田都運用上了,真是非常特別。關於“麻姑搔背”最感人的一首詩,應該是晚唐杜牧在《讀韓杜集》中他讀了杜甫的詩歌和杜牧的文章有感而發。他說: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天外鳳凰誰得髓,無人解合續絃膠。

杜牧說,杜甫的詩歌、韓愈的文章都是最動人心扉、最感人肺腑的作品。當你憂愁的時候拿來閱讀,會覺得他們都說到了心坎裡去,那種舒暢無可言喻,就好像請到了麻姑,用她的鳥爪搔到了癢處,簡直就是痛快無比,心裡的鬱悶也就消解了大半。

接著杜牧就感慨說,可惜杜甫韓愈這兩位有如天外鳳凰一樣的詩人,再也沒有人能夠得到他們的精髓,也就沒有誰懂得去熬製出續絃膠,這是一種把斷掉的刀劍、琴絃牢牢接回去的黏膠。“無人解合續絃膠”這一句,就是比喻後繼無人,意味著杜甫、韓愈從此成為絕響!

這麼一來,最觸動人心的文學家,就只有杜甫和韓愈了,而他們感人肺腑的美妙力量,竟然是用“似倩麻姑癢處抓”來表達的,我們可以想見,麻姑的那一雙鳥爪擁有多麼特殊的吸引力!

好啦,這一期我們講了變形神話的一種,也就是兩種形體組合的變形。比如半人半獸的女媧、西王母,長著鳥爪的麻姑,同時我們還欣賞了一些相關的詩歌。下一期,我們講變形神話的另外一種形式,從一種生命體變成另一種生命體的變形。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