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中,王欽被“貼加官”而死,歷史上“貼加官”究竟如何?

鄧高生


“貼加官”這個酷刑的發明者據說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一些史料記載說朱元璋個人狠毒,僅僅胡藍之獄就殺害了功臣4、5萬人。要知道著名的暴君秦始皇焚書坑儒也僅僅是殺死了460人,而且這些人都是誹謗秦始皇的。秦始皇殺人是因為這些人得罪了秦始皇,朱元璋殺人則完全是為了一己私慾,感覺你不爽,就找人告你謀反把你滿門抄斬。

除了殺人比較多之外,朱元璋對酷刑也深有研究,在對付藍玉的時候就發明了剝皮食草的酷刑。除了剝皮食草之外,朱元璋還發明瞭貼加官的酷刑。

貼加官這個刑法是現在犯人的臉上鋪上一張紙,然後審訊官就會朝著紙上噴水,這樣就會讓人產生窒息。這時候審訊官再一次如法炮製繼續朝上面加紙,一直到犯人撐不住為止。這種方法讓很多犯人都不能忍受,只能被迫招供。在《李衛當官》中幾個貪官就被李衛用貼加官制的服服帖帖的,最後一個個都招供了。

在古代的時候,招供並不意味著一定能夠享受斬首的酷刑,可能還會面臨著凌遲處死或者腰斬的風險,這兩個酷刑比起來貼加官還要痛苦。那麼為什麼數百年來,卻從來沒有人能夠扛下來貼加官的折磨呢?

貼加官的原理是讓人窒息,窒息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但凡上吊死的人,臨死前都會想要下來。窒息比起來割肉的痛苦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窒息的過程中,人肯定是有求生的慾望的。當你處在貼加官的壓迫下的時候,就會感到一種死神逼近的情形,求生就成為了最大的追求。

為什麼很多人在受盡酷刑之後都不肯招供,這是因為他們不想死,他們不招供真相大白就可以不用死。而貼加官對付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必死無疑的人,這些人要麼就是得罪了皇帝,要麼就是真正犯罪了。這些人只是不想招供畫押,受盡酷刑不招供並不是不怕死,而是不想死。如果真的不怕死,他們早就招供完等著處死了,或者已經在被抓前自殺了。

人對於求生都是有一定的慾望的,對於必死的人來說,本身就不可能活下來的,不招供也只是為了拖延時間,最後的結局還是一死。在死神距離自己只有幾秒的時候,不招供當場死,招供可以多活一會的時候。他們寧可選擇更痛苦的死法,然後去多活幾天,也不願意被當場殺死。可以說貼加官這個刑罰的狠毒之處正是在這裡,你不招供就會當場死去,你招供了還可以多活一段時間。

在古代不是每個被貼加官的人都有機會招供,這個酷刑執行的時候會有一些人為了報復仇家,買通獄吏殺人。在古代的時候,窒息死很難能夠查明是自身問題,還是人為問題。刑訊造成死亡本身也是常事,所以貼加官成為審訊酷刑的同時,也成為了一種殺人酷刑。


鄧海春


貼加官,是一種刑罰。是明朝發明的。比較好玩,但比起肥貓我的發明來,技術含量差得太遠了。

貼加官的行刑方式比較簡單。



把受刑者捆住,腦袋瓜子也固定住,不讓他晃動。準備一沓子A4大小的桑皮紙,一壺酒。

拿一張桑皮紙矇住受刑人的臉,含一口酒噴在上面。如果他吹開,就大耳刮子狠狠抽他的嘴。



貼住以後,這傢伙就呼吸困難了,呼哧呼哧地大喘氣。問他招不招。如果不招,就再貼上一張,再噴酒打溼。

每貼一層就說一句“一貼加你九品官,升官又發財”。

一般人在桑皮紙貼到第五層就扛不住了,休克暈厥過去。然後揭開紙層,用涼水把他噴醒過來。



不能輕易讓這傢伙死掉,所以,要把握尺寸,儘量拖長行刑時間,讓他感覺極度的痛苦和恐懼。

當他無法忍受而招供,就把這些桑皮紙整個揭掉,成了殼殼了,象個人形面具,非常好玩。

由於這個揭下來的臉形殼殼很象唱戲中的天官面具,這種刑罰就叫“貼加官”。

《如懿傳》中就是受這種刑。《李衛當官》中李衛他娘也是這種刑。

但這是小兒科,比起肥貓的刑罰,差得太遠了。



來,再給大家介紹一下肥貓的刑罰新發明。

把受刑人捆住,嘴裡塞上麻核桃,扒個精光。找一截細竹管,中空兩通。再準備一杯蜂蜜。

先拿竹管爆開他的菊,插穩了,然後將蜂蜜灌入這廝的腸中。

這就成功了。再把他拖到後院的螞蟻窩旁邊扔在地下。然後用蜂蜜從蟻窩到竹管間灑一條線。

萬事俱備,準備好記錄口供的紙筆狀書,用不了一個小時,他什麼都會說出來。連他爺爺臀上有幾顆痣都會說出來。

這種刑罰既環保又野生,符合現代的自然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