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猛将很多,为啥不敢和诸葛亮正面交锋?

梦想一枕


实际上抛开三国演义,魏国能打赢诸葛亮的有很多,不然六出祁山为何没有寸进?

诸葛亮猛攻陈仓二十日,拿陈仓守将郝昭毫无办法

郝昭是曹真推荐驻守陈仓的守将,很多人都不看好郝昭,但是结果让人们拜服,即佩服曹真的识人之明,也赞叹郝昭的英勇善战。

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是三十万大军攻陈仓,也是二十余日没能攻下,不过为了诸葛亮的面子,罗贯中后面又继续编排,说郝昭病中,诸葛亮乘张郃换防未到攻下陈仓,郝昭听闻惊死,诸葛亮令其妻小扶灵柩回魏国,以表其忠。

实际上只有诸葛亮又是劝降,又是挖地道,强攻,各种计策方法用尽,几万兵马就是拿郝昭1000余人无可奈何,最终退走。并无演义中后来又被攻破的记载,郝昭后来还回许昌收到曹叡的亲自嘉奖。

阻碍诸葛亮和姜维的梦魇,御蜀屏障--郭淮

三国演义中郭淮也多次登场,和诸葛亮有数次交手都宣告失败,最后更是和姜维单独对决,郭淮射姜维,姜维这时候已经没有箭,只有弓,郭淮这一箭,姜维接过来反射死郭淮。

正史上郭淮是当之无愧的名将,是诸葛亮和姜维一直无法寸进的克星之一,前期和诸葛亮交手互有胜败,后期和姜维交手是打败过廖化,擒拿句安的,也并没有被姜维杀死情况。

《三国志》:太和二年,蜀相诸葛亮出祁山,遣将军马谡至街亭,高祥屯列柳城。张郃击谡,淮攻祥营,皆破之。又破陇西名羌唐蹄于枹罕,加建威将军。

第一次诸葛亮北伐,张郃攻街亭马谡,郭淮攻柳城高祥,都大获全胜。第三次诸葛亮北伐,郭淮救援失败,魏国丢失阴平、武功二郡。曹真三路伐蜀,郭淮一路被蜀军击败。第四次诸葛亮北伐,郭淮先被蜀军击败,被诸葛亮收取了陇西的粮草,但郭淮招抚羌人成功解决粮食危机,诸葛亮依旧无功而返。诸葛亮最后一次攻魏,实际上是被郭淮克制的死死的,次次都被郭淮料敌先机,诸葛亮攻哪里,哪里都提前守御,结果导致诸葛亮再次无计可施,送司马懿女装想激魏军出战,最终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终其一生,诸葛亮在郭淮这里没讨到什么便宜。

《三国志》:五年,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转扬武将军。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是时司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逆击之。后数日,亮盛兵西行,诸将皆谓欲攻西围,淮独以为此见形于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遂耳。其夜果攻阳遂,有备不得上。

屡败诸葛亮,压制司马懿--曹真

上文说的郭淮、郝昭和诸葛亮交手的几次,推荐人和总指挥是曹真,演义中司马懿防御诸葛亮是在曹真死后才继位的,前面三次演义中的司马懿就是曹真。

曹真成功防御诸葛亮的屡次进犯,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大敌人,曹真在位期间,诸葛亮北伐没有一次获得过大的胜利,反而接连损兵折将。曹真活着的时候,司马懿没有兵权,安分守己,可惜曹真寿命不长,亲自走子午道伐蜀也因为天气原因不得不撤退。

张郃也曾和诸葛亮打的有来有往,司马懿不和诸葛亮决战是局势和战术需要

张郃后期是一个bug般的存在,在曹真也死了之后,整个曹魏张郃是最有资历的将领,也是本领最为高强,蜀汉诸葛亮非常头疼的对手。只是千算万算,被司马懿强令追击,在木门道被诸葛亮埋伏射中右膝,战死。

《魏略》: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可见司马懿之心,张郃之死之败根本不是诸葛亮谋略过人,而是被司马懿和张郃都看破了,之所以强令出击是为了消灭政敌好独揽军权罢了。同样司马懿避战不出,一是战术需要,能守住就立于不败之地,为何要冒险急于求战,二是即使胜了也是功高盖主,败了损失就更大了,威望不在,或许战死疆场,或许功业毁于一旦。


尘子渝



——何为正面交锋?

张郃与马谡的街亭之战;曹真与赵云的箕谷之战;郝昭与诸葛亮的陈仓之战;诸葛亮与郭淮的武都、阴平之战;司马懿与诸葛亮几番对决;不知道题主对“正面交锋”的理解是怎样的,不过在我看来,这些战役,两边确实是正面交锋的。

话说曹魏诸将,没人敢跟诸葛亮正面交锋,这是一个绝对的伪命题。曹魏的天下,肯定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而是实打实的打出来的。

曹操离京之后,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家的?说是有夏侯家族以及曹氏宗族的支持,可实际上呢?这两大家族都是没落的家族。

夏侯家族并没有爵位袭继。相反,夏侯惇没有入朝为官的记录;夏侯渊虽然做过县官,但不久后就被罢免了,还差点被朝廷杀掉,是曹操救他的。至于曹氏,曹嵩确实是个大人物,但在曹操起兵的时候,曹嵩已然落马,逃回老家去了,没有给到曹操任何的支持。

曹操集团起家,是得到了一个叫卫兹的商人资助,给了他一笔钱,招募了五千军马。可好景不长,这五千兵马,在追击董卓的过程中,一战就给打没了。

只好重新募兵,得陈温赞助了四千军马。不过还没捂热呢?这四千人又集体造反,在曹操的极力阻止下,只有五百人没有背叛他。之后又招到了一千人,屯军河内。南征北战,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天下。除了曹操自己是明主以外,少不了他手下的谋臣武将的功劳。

曹操的路,并不像演义那么好走,一起兵,就有这个那个,带三五千兵马来投靠。真正带有兵马投靠的,估计就曹仁的一千散兵。他的天下,都是靠着手下这帮人一步一个脚印的帮他打下来的。

——如果他手下的将领都是庸才,怕这个怕那个的,不敢跟这个那个正面交锋,那么?他的天下是怎么得的?难道是骗出来的吗?

题主想要问的,大概是曹魏诸将为什么没有主动伐蜀,反而是据险而守,等待国力弱小的诸葛亮主动领兵北伐?

这点很好解释!荀攸曾经夸赞过一个人“北方承乱丧已久,谓其贤志零落,今日乃复见孙计吏乎!”这个人就是曹魏的骠骑将军兼侍中孙资。

当诸葛亮屯兵南郑(汉中)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应该伐蜀,应该主动灭掉弱小的蜀国。唯独孙资持有反对意见,并成功说服了曹睿。

且看原文:

帝闻诸葛亮在汉中,欲大发兵就攻之,以问散骑常侍孙资,资曰:“昔武帝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夏侯渊军,数言‘南郑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险,喜出渊军之辞也。”

孙资与曹睿的对话,前半段中,道出了不伐蜀的第一个原因。蜀道难行,地势险要。贸然北伐,于魏国无利。

——失其地利

又,武帝圣于用兵,察蜀贼栖于山岩,视吴虏窜于江湖,皆桡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

曹操用兵如神,且作战经验丰富,他深知蜀贼栖息在崇山峻岭之间,吴匪流窜于江河大湖之上,所以对他们加以容忍,暂时避开。所以不要争一时之仇,如今攻打蜀汉,不合时宜。

——失其天时

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及转运、镇守四方之洲、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

这边说的是一个兵力问题,曹魏镇守四方,以及防御东吴的兵力,已经达到十五六万之多。贸然伐蜀,必定兵力不足,自食恶果。另一个问题,征调兵力,转运物资,这边更是牵扯到一个战线太长的问题。

——兵力不足、战线过长

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险要,威足以震慑强寇,镇静疆场,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蔽。

如今占据险要,坚守各路关口,只需要一半的兵力。将士们可以养精蓄锐,百姓也可免受劳逸之苦。数年之后,曹魏的国力强悍,吴、蜀两国将会越发弱小,到时候便会不战自败。

——以国力拖垮对手


毫无疑问!孙资的这段话,说的很有道理。事实如此,我明明在国力上,就可以将吴、蜀两国彻底拖垮,那我又何必脱裤子放屁,劳民伤财,打没有把握的仗呢?

最终!曹睿采纳了孙资的策略,以闭门坚守,来应对蜀汉的年年进击。

也正是因为曹魏的休养生息的策略,给到了诸葛亮极大的压力。所以诸葛亮才迫不及待的要讨伐曹魏,用诸葛亮的话说“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难道真让曹魏给耗死掉吗?——显然不能,即便连年北伐失利,诸葛亮仍然不敢放弃北伐之路。直到后来的姜维掌军,同样是走的诸葛亮的北伐老路。

实际上!孙资此计,对吴蜀两国,可以说是灭顶之灾。你发育,发育不过人家。打吧,人家闭门不出,你又打不进去。最终打与不打,都是被耗死的结局。

——后来诸葛亮都被磨成啥样了?累死于战场


爱尚文史


西楚霸王再勇也是落了个四面楚歌。兵者诡道也。三国演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机关算尽。刘关张如何?前期没有诸葛亮被曹操追的东躲西藏。三英战吕布,一战成名。曹操不傻,不和他来这里根愣。曹操上善伐谋,利用自己优势去抵抗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最终迫使诸葛亮退入西蜀贫薄之地。如果没有后来孙吴联合,火烧赤壁。曹操号称百万雄狮,可以说天下基本在他手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出于战略纵深,曹操选择先打东吴。北方人骁勇善战但是不习水性。吃了大亏。羽扇纶巾弹指间灰飞烟灭。小乔初嫁了,一时多少豪杰!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作为火烧赤壁主要胜利者是周瑜。周瑜让曹操百万雄狮大败。曹操经过这次大败修养生息。形成基本稳定三国鼎立之势。以前曹操强势削弱。你不打我我不打你,让三国制衡一个时期。后来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掌握曹魏政权,开始统一天下。最终三国归晋。


北大记着


这就好比是下象棋,业余的与专业的相比,对方就是让你一个车马炮,你未必都能硬,蜀国猛将虽多,但是打仗不是靠猛将毫无章法的乱冲,诸葛亮虽然不擅武功,但对战场的把控能力无人能及,有他在再多的猛将也没用,何况蜀国的将士也不差。


文史并蒂


魏国名将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是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诸葛亮的对手。

如果没有实力接近诸葛亮的魏国权臣司马懿的存在,诸葛亮带领蜀汉军队收复中原,消灭曹魏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其他魏国名将的智谋与诸葛亮相比悬殊太大,诸葛亮随便想一个计策都能制服魏国的这些名将。而魏国当初那些智谋接近诸葛亮的著名谋士比如荀彧郭嘉荀攸贾诩程昱等,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已经死得差不多了,能与诸葛亮抗衡的只剩下老谋深算的司马懿。

诸葛亮与司马懿实力接近,诸葛亮稍占优势,但因为曹魏的地盘兵力后勤人才数量等实力明显强于蜀汉,因此综合起来还是曹魏占据优势,这也是诸葛亮最终被司马懿活活拖死的重要原因。

因为蜀汉的综合实力远远不如曹魏,让诸葛亮劳心劳力操劳过度54岁就活活累死,而司马懿依仗曹魏强大的整体实力,只要稳打稳扎稳固防守,不与诸葛亮进行硬碰硬的决战以避免大的失误,就能以逸待劳稳操胜券。


厚德载物49847


一、诸葛亮的厉害,是实战打出来的。

虽然诸葛亮不会武功,但是他懂军事,谙熟计谋。一开始别说魏国将领不怕他,就连关羽、张飞也瞧不上诸葛亮。但是,博望坡一战,打出了诸葛亮的威名,让魏军心惊胆战,使他们不敢小觑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又让诸葛亮愚弄了一次。魏军将领都畏惧曹操,但是诸葛亮戏弄他就像耍弄小孩子似的。关羽和张飞也日益尊重诸葛亮。赤壁之战,曹军大败,曹操亲自率军,接连遭到诸葛亮的埋伏。如果不是关羽念旧情,曹操和魏军诸将都要撒手西天了。这一战,足以让魏军胆寒。

二、诸葛亮的能力,令人恐惧。

刘备被东吴所败,蜀国势力一蹶不振。曹丕兵分五路伐蜀,当时的蜀国真是风雨飘摇,都认为蜀国要完了。但是诸葛亮轻描淡写地解除了危机。这简直是神人啊。虽然诸葛亮屡次讨伐魏国都失败了,但是诸葛亮不是输给魏国,而是输给了粮草。即便如此,魏国依旧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枕史润智


你和诸葛亮正面交锋,诸葛亮会和你正面交锋吗,诸葛丞相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武将只是匹夫之勇,何足道哉,司马老儿与诸葛丞相对阵,无非是采取守势,如果他主动出击,企图击败诸葛丞相,那么必被丞相所擒。


疼痛的暴风


三国时期的魏国国力最强,其中猛将如云,都是能打能杀的主儿,但是他们遇到诸葛亮就蔫了,为啥?自古智者掌兵啊!

一般猛将有个特点,就是有勇无谋,这说的是大多数,其实有好多的将领还是有勇有谋的。咱们就说三国时期的。

三国时期的魏国,如果没有碰上诸葛亮,魏国会有许多名留青史的将领。然而,一个诸葛亮让那么多的猛将成了不出名的窝囊废,话虽然有些不好听,事实如此啊。

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就说到智谋了,单凭喊打喊杀,有再多的将领也是没用的,兵法才是战争的灵魂,许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就是以智谋取胜的。远的不说,咱就说赤壁之战吧,周瑜和诸葛亮的智谋将曹操的百万大军给消灭了个干净,这样的例子还有官渡之战。

看来诸葛亮的智谋才是魏国猛将的克星,他们太害怕遇见诸葛亮了。以至于都不敢与诸葛亮正面交锋。


六千年


没必要 蜀国补给线那么长 路又不好走 耗都耗死了 何必和你硬刚 诸葛亮也是败家 连续的出兵耗空了蜀国


单细胞7


就问一句,诸葛亮怎么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