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一句话能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相媲美?

mingri2


汉武帝时期,崇尚扩张,本来汉朝的领土,只有黄河与长江流域,甚至连河套草原、河西走廊还有岭南区域都不是我们的。然而经过几十年战争,东至朝鲜,南至交趾,西至咸海,北至贝加尔湖,尽入汉朝势力范围。

详情我们来看着这幅台湾版的汉朝地图,这虚线内总计有2560万平方公里


所以汉朝对于他的属国一向是强势外交,比如班超,他以三十六人横行诸国,出入二十二年,莫不宾从。取其君,欲杀则杀,欲擒则擒,前后更立六国国主,奇智神勇层出不穷,终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而乌合一帮多民族杂牌军,转战北道,最终克定万里,征服西域五十余邦,致天诛,雪宿耻。后来还挫中、南亚第一大国贵霜,使之诚服,同时沟通西亚列国直至地中海沿岸。

所以,汉朝的各属国,都要派太子在长安长期为人质的,以使其回国即位后能乖乖听话。

班超那么牛,也是西汉打下的基础。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春,汉武帝遣苏武携重礼祝贺匈奴新单于且鞮侯继位,毕竟双方打了太久的仗了,需要休息一下。

出雁门,越雄关,别父老,辞长安,驱骏马,跨雕鞍,为国家,求平安,手持一根节杖,胸怀万里江山,终于,苏武来到匈奴王庭。

不料,且鞮侯心怀不轨,竟然想尽诛汉使者,有大臣建议不如迫降汉使,让汉天子丢人又丢面,岂不更妙?

于是单于连派人劝降苏武,苏武大骂道:“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汝此举徒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汉宣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汉使傅介子携带金银财宝,出使楼兰。当时楼兰王正在匈奴和汉朝之间摇摆,但又贪图汉朝的财物,仍然还是接见了傅介子。在宴会上大家喝的正开心,傅介子对楼兰王说:“天子使我私报王。”楼兰王还以为有啥秘密宝贝,赶紧支开随从,跟着傅介子进了后账。说时迟、那时快,突然从帐后窜出两个壮士,两把尖刀一起从背后刺向楼兰王,利刃穿胸相交,楼兰王当场毙命。

傅介子镇定的砍下楼兰王的头颅,大摇大摆的走出来,对着宫外几百剑拔弩张的卫士说道:“王负汉罪,天子遣我来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卫士们听说,果然不敢动,于是改立太子为王,楼兰从此亲附汉朝,不敢再叛。

还有就是西汉与东汉之交,王莽施政不当,导致北方大饥,人相食。有大臣建议干脆解散边郡军队,与匈奴议和。校尉韩威却反对,他表示:“以我国之威而吞胡虏,无异口中之虱。臣愿得勇敢之士五千人,不赍斗粮,饥食虏肉,渴饮其血,可以横行!”

韩威虽然是夸夸其谈之辈,但言语颇为豪壮。千载之后,北宋名将岳飞乃因其典而作词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