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臨帖,筆法上不如原帖筆力上也很遜色,為什麼卻說不必臨得像呢?

老三供熱環保鍋爐


名家臨帖,筆法上不如原帖筆力上也很遜色,為什麼卻說不必臨得像呢?

學習書法,臨帖是必不可少的一條捷徑,關於臨帖有對臨、背臨、意臨之分;還有形神兼備與重意不重形之別。學書者在學習初期會選擇一家進行深入研究,此時講究“入帖”,待達到後開始進入“出帖”,而在“出帖”的過程中需要遍覽諸家,此時的臨帖就是重意不重形,簡單的說就是字的造型不必臨得像,但神采卻是要求一樣。

一、“臨帖”的幾種方法

“臨帖”是通往成就書法大家的不二法門。臨帖有對臨、背臨和意臨之分。

1:對臨

對臨,就是將範帖放在左邊,硯臺放置右邊,學書者一邊看著範帖一邊書寫;

2:背臨

背臨,就是在對臨的基礎上,依靠腦中的記憶不看範帖來書寫,以達到形神兼備的效果;

3:意臨

意臨,說玄點就是將你化為書家本人,現實中的表現就是:你書寫範帖中沒有的字,所書寫的神采跟範帖一樣。意臨是重意不重形的一種表現,也是你已經領悟到書家的神采了。

二、“臨帖”的兩種表現

1、要求形神兼備

形神兼備是書法前期學習的一個要求,初學者在入門學習的時候一般會選擇正體入門,正體字有篆書、隸書和楷書三種,在確定一種字體後接下來選擇書家的某一碑帖楷書進行正式學書。

在此階段通過“臨摹”方式學習書法,就需要學書者練習的字達到形質和神采一致。

2、重意不重形

通過了上述的學習,達到了前期所學範帖的“入帖”程度,即可著手進行擴大化學習,如:學習書家的其他碑帖或者其他字體,待這個書家的作品都學習完後,就可以進入遍覽諸家的學習過程中。

在遍覽諸家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吸收其他書家的養料來豐富自己以前的所學,這個階段的學習重意不重形,吸收其他諸家神采,取其精華融入自身修養、審美、性格等進行融會貫通。

綜上所述

書法的學習,是有層次性的,同樣的一句話在不同的層次的學書人眼中是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吸收對自己目前有益的知識才是學書的正確態度。中國有句話叫做“盡信書不如無書”也說明了這一點。


我是書法有云,一個書法愛好者,從事書法軟、硬筆基礎教學,偶爾有點瘋,喜歡,就關注我吧。


書法有云


臨帖不用臨得像!那是什麼樣的人?

王羲之不必說了,如果王羲之趨臨帖也沒有必要像,因為他的筆法還沒有人學全呢!所以,他臨帖主要是為了體會書家的藝術境界,衡量書家的水平層次。

顏真卿也差不多,米芾,王鐸也可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嘛!即使是筆法與藝術都弱於自己,也並不代表沒有可取之處。

這就是意臨!建立在形質意義不大的情況下,臨感意境。

如果說筆法與筆力尚未達到字帖的境界,說自己意臨某字帖,我感覺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一個恬不知恥的笑話!


一笑貫長天


不管是什麼情況,既然能稱得上名家,他一定是在某一路風格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並且有著自己的獨到理解。

01、關於臨帖的運用問題

臨帖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創作,這個沒有異議。

但是有沒有想過,就算是同一書法家所出的帖風格都是不同的,比如王羲之他的手札面貌各異,我們臨王羲之該怎麼學呢?

另外,假如我們學習米芾,已然有了比較深厚的積累,當我們去學習王羲之的時候,寫的字是不是就成了帶有米芾筆意的王羲之了呢?

略做一番思考。

02、歷史上書法家的選擇

我們今天可以看到歷史上很多書法家的臨帖作品,比如米芾選臨王獻之《十二月帖》而成的《中秋帖》,蘇軾臨的《爭座位》,趙孟頫臨定武《蘭亭序》和《聖教序》,王鐸放大臨《閣帖》等等。

他們臨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拿原帖來對照,其實是不像的,甚至不像的離譜。

某一筆轉折明明是方的,寫成圓的,比如開合關係、藏露關係、疏密關係處理都做了相反的改動。

如果以“像”來要求他們,無疑是不像的,但是從中看到的是他們對這個帖的理解是很透徹的,在每個細節微調的情況下,甚至結構都做較大改動以後,我們看到的是原帖的觀感,比如我發現大部分書法愛好者都不曾發現趙孟頫臨的《蘭亭》,是非常不像的,方圓藏露轉折都是做了非常大的改動,但是觀感上趙臨蘭亭就是蘭亭的味道。



能夠在“不像”中抓到一個帖的精神,就是所謂“遺貌取神”,做到這種水平,確實是能力的證明。


所以。要不要臨像,取決於你的追求和審美意趣,不會有人說不可以把二王臨成米芾,也不會有人否定在臨帖中融入一些別的字帖的一些元素。


王舸


這題牽涉到兩個問題,一是名家問題。二是臨帖像的問題。

先講第一個問題:即名家問題。書法名家其實不是看誰的名氣大,而是看是否真正懂得書法。如題所說:“筆法不如原帖,筆力又不行”,這恰恰就不是名家,具備書法名家的標準,一是通法,二是一定要有筆力支撐,兩者缺一不可,有書家雖然筆法技巧不差,但筆力很虛,甚至依賴技巧寫得點畫像墨豬、蛆蟲,以掩蓋筆力不足,這就是典型的徒有虛名的名家。我們說筆法的原則是不變的,但個性筆法技巧因人而異,尤其筆力是偽裝不住的。我們看清代的姚孟起、黃自元臨九成宮都非常像原帖,尤其在字法上非常遵從原帖,但又不是一味追求像,在接近原帖筆法、筆意和字法的前提下,關鍵是能很好地駕馭筆法彰顯筆力,顯得字體結構又穩又活;再看啟功先生的臨帖,他經常是以自己的理解筆法臨帖,但筆力通達,真正地力透紙背,應該說這是真正名家的臨帖方法,是懂得書法精神的大家,這種臨帖具有名家臨帖方法的代表性,我們不能認為他們不是書法名家。

第二個問題:臨帖像的問題。臨帖目的是什麼?的確,關於臨帖像不像的問題,一直以來爭議不斷,有些名家主張臨帖一定要像,臨不像那是沒本事,而有些大家主張臨帖不一定要臨像。這裡牽涉到臨帖的核心問題,即臨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臨帖是獲得法度的手段,無論是名家還是一般愛好者,臨帖是真正登上書法殿堂的階梯。

在一步步登階梯的過程中,充滿著無數的變數,一則經典法帖風格各異,二則書家對帖的理解不盡相同;三則書家臨帖實踐中方法有別。從這個意義上說,臨帖臨的一模一樣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們為什麼一直強調臨帖一定要臨像呢?其實這裡面有誤會。書法的法度是什麼?是筆法、字法、章法、墨法等,是自古以來人們在書法實踐中形成的普遍書寫原則,對這個原則的理解和掌握,並且為我所用,就必須先模仿像,就像農民學做農活,連基本的要領都不懂,怎能種出莊稼來呢?

臨像只是學書法過程中最初階段的首要任務。 隨著臨帖的深入,對帖的法度精神有熟練掌握,就不能停留在像的層面。

有人主張臨像要貫穿臨帖過程的始終,我不太贊同這一觀點,雖說臨帖是不斷深化和鞏固法則的最佳方法,臨帖伴隨著書家書法的全過程,但我們要明白,書法的目的是書寫胸臆,是將臨帖中所掌握的技法熟練地運用到自己的書寫創作中,這是硬道理,這就像小孩學步,自己能走了,何必再依賴大人牽著手走呢?

可見, 臨帖像不像的問題,真不是臨帖的核心問題。


如石書藝


名家臨帖大都重神輕形,即把握字的神韻內涵,忽視字的筆畫細節。

書法名家已經形成自己的風格體系,臨帖也只是再次吸取古帖的精華部分當為己用。

表面上看似不如原帖精準逼真,但對於名家來說不是寫的像就好,而是學到值得學的才對。

不要妄加粗淺的去評論名家的臨帖行為,因為名家見多識廣臨池不斷,自有他們成熟學書的道理。





流雲影視hhs


我也寫寫我也寫寫




管戈


書法學習離不開臨帖,臨帖甚至是書家一生的功課,但是在不同階段對臨帖的要求和理解是不同的。因此,不能以簡單的臨得像不像來評價,特別是一些名家,已經有了自己的風格之後,這個階段的臨帖更是讓很多人看不懂了。

學習書法要臨帖,我想這是所有正規書家達成的共識,江湖體書家例外,因為我見過幾個江湖體書家是從不臨帖的,就是仗著俗世中的名氣混到書法圈裡,大家給個面子而已。這些江湖體書家自己不臨帖,還到處鼓吹學書法不用臨帖,害人不淺。

上圖是趙孟頫臨摹的《集字聖教序》,我就覺得比原碑要好,而且也是非常相像的。

正規學習書法的都是從臨帖開始,初學階段臨帖務必以臨得像為衡量你的用功程度。當然,我們說時間沒有百分百像的,所以這個階段你臨摹能達到七分像就不錯了。這個階段的臨帖主要是學習古人的書寫技法,通過臨帖來學習古人的筆法和結字,用古法來正自己的筆性。

上圖是王鐸的楷書,是不是很柳楷,如果沒有對柳楷紮實的臨帖會寫得這麼像嗎?

那麼,當你通過多年的臨帖,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你就需要多臨幾家法帖了,不能說一家學到老。這個階段就像是畫畫中的調色一樣,你有一個主色,又慢慢加入其它的一些顏色,最後形成新的顏色。

書法臨帖也是,你有了一家的基礎之後,再臨其它法帖的時候,避免不了會帶入原來學習的東西進去。你臨得越多,那麼你融合進去的就越多,到最後可能臨得跟原帖確實不太像了。

上圖是後期王鐸臨的王羲之的帖子,就不再追求像不像了,而是一種再創作的過程。

初學書法臨帖主要是學習筆法和結字,以正筆性。後期臨帖你可能是取我所用,並不一定要全盤接受。再到後期臨帖可能就是一種意臨,通過臨帖去體會古人書寫時候的一種心境,這種臨帖其實是一種創作臨帖了。

上圖是八大山人臨摹得王羲之集字《興福寺碑》就讓人看不懂了,但也確實有王羲之的筆意在裡面。

因此,學習書法臨帖是沒有錯的,所有的正規名家都是經歷過實臨這個階段的,只不過到了後期因為追求的東西不一樣,所以臨帖不像是一種正常情況。

我是翰墨今香,專注傳統書法文化的分享、傳播,希望得到你的關注和支持,和我一道來傳播傳統文化。


翰墨今香


我是一人。不必臨得像,這個是誤人子弟。

一般來說臨帖一定要像,像了才說明能夠讀帖和有一定的控筆能力。也有意臨,確實沒有必要追求”一模一樣“,但不是誰都能說意臨的。

臨帖是學習書法最好的方法,學習書法一定要臨帖,一定要“臨帖”的。

先不說臨得像不像,有些書法家或者有些人覺得書法可以不臨帖,先要確定學習書法一定要臨帖,才開始往下說。

臨帖大概有三個方式:對臨、背臨、意臨。

臨帖:對臨和背臨,讀帖能力和控筆能力的檢驗,所以一定要像。

什麼叫對臨,如下圖的方式。

對臨也就是我們日常練習書法的方式,帖子放在一側,自己在另一側臨寫。

背臨就是說把臨帖時學到的東西寫下來,不看帖,然後儘量的還原帖。

要說背臨蘭亭最好的,當然是趙子昂。下圖趙子昂《縮臨蘭亭》。

臨帖:意臨。對貼有所取捨,加入自己的理解,這就是創作。這種情況下自己字有風格風貌才能做到。這一部分就不是完全追求像,某一部分相似。

比如啟功先生臨寫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就是意臨如下圖。

有個說法:啟功的杆兒,溥傑的尖兒,舒同的圈兒,南陽的彎兒。

啟功先生的字筆畫不那麼講究,但是為什麼立得住。因為啟功先生非常明顯的從柳公權和王羲之的結字中學習了很多,這就是意臨。

一人有感

那麼問題來了,不用臨得像的人,他的字是什麼樣的。如果連對臨都做不好,那沒有資格說不用臨得像。

意臨很難,難在於你的字要有自己的風格風貌。字要有自己的風格風貌,那要臨過多少帖,對書法要多少的自我理解。

以我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2020年1月17日滬。


一人筆記


一下僅代表我個人觀點:
我認為臨帖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儘量追求臨的分毫不差,因為這個階段你對原帖沒有系統的認識,無法感受原帖當時的書寫環境和技法,儘量臨像點,才能慢慢深入感受其中的原理


第二個階段是像與不像之間,在你經過長時間反覆臨摹以後,對原帖有了一定的認識,熟悉其用筆,儘量去模擬原帖的書寫速度,當速度提上來之後,相似度必然有所下降,但是我們臨摹的目的還是要追求書寫速度,一切都要基於你的書寫速度。
第三個階段是從形似到神似。這裡的神是需要多方面的去感受。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創作性的去完成臨帖。
下面是我學習二王一來,錄製的書法視頻,請您指教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9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dea0006b5c52471543a\

趙華虎


名家臨帖,筆法筆力不如原帖很正常。因為,古代流傳下來的法帖,本身優勝劣汰,萬里挑一。就是一座高峰,後人難以企及,只有仰望和臨摹,比如《蘭亭序》《祭侄稿》《平復帖》等等。而且就是古帖本人所書,頭天寫得書法讓他第二天再寫,時過境遷,他也未必能達到上次的水準。更何況後來的人。(白蕉臨王羲之手札)


問題是有些名人,寫得不像也就罷了,它臨摹的帖,就乾脆只用了古帖的名字,其餘的都是他的發揮和特色。(何紹基臨曹全碑)

於是我們普通人在欣賞他的臨摹作品時,是帶著期待和學習的態度。想看看他的用筆方法,還有他對法帖的經典的理解,比我們高明之處,打開一看,十分裡面有的五分像還行。有的只有兩分像,這就有點說不過去,甚是讓人產生類似"標題"的感覺。(何紹基臨史晨碑)

(何紹基臨乙瑛碑)

那麼為什麼還說他臨的好嘛?有兩個原因,一是他是名人,他的書法造詣比較好,已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所以看他的臨摹作品,實際還是抱著欣賞它的書法藝術的態度。你比如何紹基臨《曹全碑》《石門頌》《張遷碑》《乙瑛碑》,其實都是一個味,何氏風格+張遷碑的風格。因為何紹基在《張遷碑》下了很大功夫,他的隸書底子還是始終有《張遷碑》的味道。也許他感覺不到。相當自信,但別人一看就看出來了,說好點這也算其個人書法風格吧。(白蕉臨王羲之法帖)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人願意抬這個轎子,明明絕大多數人都說不像,可就有人不承認,還要玄而又玄,名詞堆典故的理論一番,從而證明他的臨帖多麼高明,多麼富有創意,多麼青出於藍勝於藍,甚至還有說超過了原帖的也不少。而這些人也是有水平的書法大師們於是,一路捧下來,他就臨的水平高了。(白蕉書法欣賞)



任何事物多是一分為二看待的,像與不像也是這樣的,首先要寫得像,然後再寫出個人的意趣和風格追求。這樣,才能讓人心服口服,古代書法家實際對這方面已經有了一個評判標準那就是:"不學古人,是為無法;盡學古人,何處著我"。比如現代書法家白蕉,它臨摹的《蘭亭序》《聖教序》還有王羲之的手札,不但形似而且神似,所以得到大多數人的讚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