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夫子中的“大人物”,曾盜挖文物罪大惡極,卻因馬王堆變成專家

自古中華多瑰寶,隨著考古業的日益興盛,與之相對立的一個行業逐漸被世人熟知,即

土夫子;嚴格來說,土夫子的淵源更為久遠,說“歷經千年”也不為過,倒是考古成了一個新興行業。尤其民國年間,內有軍閥混戰,外有列強入侵,天下大亂又一次將土夫子推上了風口浪尖,其中就包括一位“大人物”任全生;此人曾從古墓中盜出一件先秦帛書,還被賣到了海外,按理說應該是“罪大惡極”,可他卻搖身變成了“考古專家”。

土夫子中的“大人物”,曾盜挖文物罪大惡極,卻因馬王堆變成專家

說起盜墓,其歷史已經無法追溯,按史料記載,西漢時即出現了盜墓賊,那麼時間再往前推也應該是有的;至於盜墓行業的祖師,似乎至今也難以確定,一說是先秦伍子胥、一說漢魏曹操,當然也有說溫韜的,總而言之,掘土盜洞雖見不得光,但其行業嚴謹,派別林立。縱觀歷史,盜墓的鼎盛時期多出現在烽火連年,民不聊生的亂世,近代民國就是一個典型的鼎盛時期;就當時來說,盜墓以長江為界分南北兩派,北有遼瀋幫、洹洛幫、關中幫等,常用工具為洛陽鏟,南有長沙幫、江寧幫、嶺南幫等,工具多為短柄鏟。

土夫子中的“大人物”,曾盜挖文物罪大惡極,卻因馬王堆變成專家

考古專家商承祚曾在《長沙發掘小記》中記述“解放前,長沙盜墓甚熾,長沙古墓經土夫子盜掘,破壞無法統計”另一位專家熊傳薪坦言,在其近50年的考古工作中,親自參與發掘的古墓就有兩千多座,只是“大部分都被盜過,可以說是十墓九空”;不僅如此,民國盜墓之風可謂達到了歷代頂峰,在《民國盜墓史》中分析,當時軍閥混戰,同時外國勢力入侵,導致烽煙遍地,十民存一,百姓為了生存再次將注意力轉向古代墓葬。

土夫子中的“大人物”,曾盜挖文物罪大惡極,卻因馬王堆變成專家

正是有了外國勢力的參與,民國盜墓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鏈,其中尤以長沙土夫子最為顯眼;歷史上的長沙是楚國“東南之會”的所在,古代達官貴人的墓葬遍地皆是,因此在民國期間也成了盜墓者彙集之處。再說“土夫子”一詞,本來是指長沙挖掘和搬運泥土為生的農民,就因為盜墓猖獗,又逐漸發展成了盜墓賊的專屬名詞,到今天更是概括了盜墓界的南北兩派。

土夫子中的“大人物”,曾盜挖文物罪大惡極,卻因馬王堆變成專家

以長沙南派為例,考古專家熊傳薪曾讚歎“這些人對墓邊泥土的辨別很有能力,可以根據顏色判斷墓葬的年代”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有任全生;說起此人,有專家評價:臂長,猿伏蛇行,如履平地,且看墓穴眼力忒準,善用“望聞問切”之法。“夫子”本是古代對某行業內頂尖人物的尊稱,因此“土夫子”之名也並不是誰都能承受的;任全生能被稱為“土夫子”,全賴其望、聞、問、切之法的出神入化。

土夫子中的“大人物”,曾盜挖文物罪大惡極,卻因馬王堆變成專家

簡單的說,“望”即看風水,諳熟風水所判斷的風水寶地一挖一個準;“問”就是嘴勤,動土之前到處詢問當地出過什麼歷史名人,以此斷定古墓價值。“聞”最顯真功夫,通過嗅土,根據氣味辨別墓葬的大概年代;“切”指定位打洞方向,以最短的距離進入棺槨,以及如何取出墓內文物。任全生的功夫更是超越了這些,他甚至能從填土識別古墓的深淺及年代“這種預測令人難以置信,因此成了業界的‘大人物’,被尊稱為土夫子”。

土夫子中的“大人物”,曾盜挖文物罪大惡極,卻因馬王堆變成專家

1942年9月的某天,任全生在長沙子彈庫的一座古墓中,鑿穿8米深封土和木棺槨,從容竊走價值連城的楚帛書,一舉在長沙“業內”引起轟動;其原因也很簡單,一則子彈庫曾是保存軍火之地,守衛相對嚴密,任全生能在這種環境下神不知鬼不覺的幹活,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再者,任全生打開的是一座古楚墓,歷經數千年之久,墓中之物本身就極其脆弱,至於帛書這樣的絲織品,見風化粉再正常不過;但任全生卻能成功取出,可見其功力之深。

土夫子中的“大人物”,曾盜挖文物罪大惡極,卻因馬王堆變成專家

今天來看,楚帛書又稱楚繒書,內容大抵可分天象災變、四時運轉和月令禁忌,其中包含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等思想;尤為特殊的是,在文字四周還繪有十二個怪異神像,帛書四角又用青紅白黑四色繪有樹木。當然,這冊“楚繒書”的珍貴僅體現在今天,就當時來說,任全生的注意力主要在古墓中的青銅器和色彩絢麗的漆器上;至於絲織類,無論有無文字,出手時一般都作為“贈品”送出。

土夫子中的“大人物”,曾盜挖文物罪大惡極,卻因馬王堆變成專家

實事求是的說,任全生雖是見不得光的土夫子,但他行事也有原則,出手的東西只給中國人,外國人給多少錢都不賣;但令他沒想到的是,那冊帛書卻落到一個美國人手裡,之後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從此流落海外,再無歸期。任全生自覺有愧,從此退出江湖,直到1953年長沙文物工作隊成立;當時的任全生已是年逾七十的老人,但仍被考古專家們請出山,這位曾經的盜墓高手,搖身一變成了文物考古隊中資歷最老的“土專家”。

土夫子中的“大人物”,曾盜挖文物罪大惡極,卻因馬王堆變成專家

當時考古隊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馬王堆漢墓,尤其是1號辛追墓,千年溼屍的發現可以說是一個考古奇蹟,但怎樣取出卻難住了眾多專家;又是在任全生的主持下,用五夾板斜插進去,將內棺側起,然後才將女屍移出,就這樣“千年不腐”的古屍得以完整出土,成為考古奇蹟的同時,任全生的名字再次轟動考古界,並受到國家文物局的表彰和獎勵。但是,多年不跟古墓打交道的任全生,在發掘馬王堆漢墓時心情卻非常複雜;簡單地說,當年他盜挖“子彈庫楚墓”的事情還沒完。

土夫子中的“大人物”,曾盜挖文物罪大惡極,卻因馬王堆變成專家

據任全生透露,當年他從挖到一些漆木器和青銅器,還有那冊“帛書”,其實古墓並未盜掘乾淨,或許裡面還會有一些好東西;公正的說,這些都是任老曾經的黑歷史,往大了說,盜墓本身就罪大惡極,放在當時足以槍斃;但讓文物流失海外,任老又覺得心中有愧,不給考古事業做點貢獻,實在難以平復心中的鬱結。1973年,仍由任老帶隊找到了“子彈庫”,並在新建的高樓建築群中找到了當年的那座楚墓;再次發掘後,墓中果然又出土了一件國寶“人物御龍帛畫”,這件珍貴文物同樣是絲織品,能在千年後,且已被掘開,空氣流入的情況下得以保存,這不得不說是一項奇蹟,當然也凸顯了任老的技術之精。

土夫子中的“大人物”,曾盜挖文物罪大惡極,卻因馬王堆變成專家

這件珍貴的“人物御龍帛畫”是考古界的一件大事,它的出土也讓任全生得以“將功補過”;1975年,任老染上重病,但心無遺憾地離開了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