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廣西人,你會想到的是誰?

不才講史


石達開(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市港北區奇石鄉)客家人,祖籍地今廣東省和平縣。是太平天國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被認為是“中國曆代農民起義中最完美的形象”。

十六歲受訪出山,十九歲統帥千軍萬馬,二十歲獲封翼王,三十二歲英勇就義於成都。

屢立戰功:

1852年,石達開開闢河西基地,並取得“水陸洲大捷”,率領太平軍跳出反包圍。二十八天挺進一千八百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令清軍聞風喪膽,得名“石敢當”

1853年,石達開親自指揮攻克廬州(今合肥),迫使名將江忠源自盡。

此後,石達開組織各地人民登記戶口,選舉基層官吏,又開科舉試,招攬人才,建立起省、郡、縣三級地方行政體系,使太平天國真正具備了國家的規模。與此同時,整肅軍紀,恢復治安,賑濟貧困,慰問疾苦,使士農工商各安其業,並制定稅法,徵收稅賦,為太平天國的政治、軍事活動提供所需物資。

1854年,太平軍節節敗退,石達開(時年24歲)出任西征軍主帥操練水師以對抗湘軍。1855年,在湖口、九江兩次大敗湘軍,統帥曾國藩(時年44歲)投水自盡,被部下救起。自此,西線軍事步入全盛。同年秋,石達開四月連下江西七府四十七縣。且石達開軍紀嚴明、施政務實、愛護百姓、求賢若渴,隊伍一下從萬餘人飆升至十萬餘人,清軍哀嘆“民心全變,大勢已去”。

1856年3月,石達開在江西樟樹大敗湘軍,湘軍統帥曾國藩所在南昌城陷入太平軍四面合圍。同年天京事變,曾國藩及湘軍因此得到緩解。

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公開分裂。1857年6月,石達開率部出走西南。太平天國因此由盛轉衰,最終失敗

事實上,當諸王開始享樂時,唯石達開潔身自好。

1863年6月27日,石達開在成都公堂受審,而後從容就義。受刑時,石達開被割幾千刀,卻始終默然無聲,其凜然正氣和堅強意志使對手感到震驚。

四川布政使劉蓉敬佩地說:“梟桀堅強之氣溢於顏面,而詞句不卑不亢,不作搖尾乞憐語。臨刑之際,神色怡然,是醜類之最悍者。”

谷大粒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也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會做,只能偷偷電瓶車維持維持生活,這樣子。



我超喜歡裡面的,裡面的人說話又好聽,個個是人才。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我想到的是誰了吧,對,沒錯,就是我們的精神領袖竊瓦幸格。

當初就是因為他一口不流利的普通話話,和一頭烏黑的長髮,和那與眾不同的言詞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腦海裡,放佛現在他已經成了廣西的代名詞,(竊瓦幸格☞廣西)

大家別噴我,娛樂一下😂😂


髙吖鍋


一提到廣西人,我就想到了出自廣西的歷史名人。大家都知道廣西自古便是名人輩出之地,尤其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開國將軍。

下面我們就給大家說一下,廣西的開國將軍們。大家都知道廣西民眾在近現代史上,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與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廣西的開國上將有兩個,他們分別是:韋國清和李天佑。

韋國清(1913-1989年)

韋國清廣西東蘭縣人,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馬克思主義的忠實擁護者,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他早在1929年就參加了鄧小平在廣西領導的百色起義,為響應早起的工農紅軍運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31年韋國清了解到了中國共產黨,知道中國共產黨才是為民而戰的一支隊伍之後,他毅然決然的加入到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黨的一份子。並且自此之後,開啟了其一生的革命生涯。

土地革命時期,韋國清參加了中央蘇區領導的“反圍剿”運動,並且多次率領部下挫敗當時的國民黨反動派。

紅軍長征的時候,韋國清率部參加了架設烏江浮橋、搶佔金沙江,奔襲通安州等著名的戰役,為鞏固和擴大早起的工農紅軍運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韋國清率部前去晉東南太行山一代進行抗日救國運動,並且在這裡組建了抗大第一分校,培養了大量的抗日將士。

期間韋國清為恢復豫皖蘇杭抗日根據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並且和張愛萍師長一起攻克了泗陽、睢寧、泗縣、五河、永城、靈璧、蕭縣等縣城,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解放戰爭的時候,韋國清指揮了百搭埠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為中國的解放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55年韋國清被授銜為開國上將的軍銜。

李天佑(1914-1970年)

李天佑廣西臨桂人,1928年開始加入到革命,參軍北伐戰爭。1929年和李明瑞一起起兵反蔣,並且加入到中國共產黨。

百色起義的時候,年僅15歲的李天佑擔任連長一職,開始投入到戰鬥當中,為中國工農紅軍的早起革命運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土地革命的時候,李天佑參加了中央蘇區領導的反圍剿戰爭,為保存和擴大工農紅軍的有生力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紅軍長征的時候,李天佑先後參加了攻佔婁山關、襲取遵義城、四渡赤水、飛渡大渡河等著名的戰鬥。

抗日戰爭時期,李天佑參加了林彪指揮的平型關大捷。並且參與創建了晉西南抗日根據地,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解放戰爭的時候,李天佑率眾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渡江戰役,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新中國成立之後的1955年,李天佑被授予上將軍銜。

廣西的開國中將有4人,他們分別是:韋傑中將、冼恆漢中將、莫文驊中將和覃健中將。廣西的開國少將有13人:韋祖珍少將、盧紹武少將、朱鶴雲少將、吳西少將、張英少將、歐致富少將、姜茂生少將、黃一平少將、黃惠良少將、黃新友少將、覃士冕少將、覃國翰少將。

他們都是廣西的英雄,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將軍,正是他們當年的浴血奮戰,為我們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所以一提到廣西,我就想到了這些戰功赫赫的廣西將軍。


不才講史


廣西,我想到馬加爵,這個被人描述成殺人惡魔的窮苦孩子,一般人是想象不到他所經歷的一切。事到如今也沒有太多的人會想他為什麼會殘忍殺害同寢室的同學?其實當你放下對揹負殺人犯的偏見和對窮人家孩子痛苦的成長的無知,真真切切的走進馬加爵的真實生活和內心世界。你會發現事實並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樣。因為世人對長相醜陋的偏見及對窮人家孩子卑微成長的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馬加爵的成長是有諸多的辛酸。而大家當初同情那些所謂冤死的同學,而沒有細究為何他單單放過了善良的有同情心的同學呢?在事實面前,個人認為那些刀下亡魂,都死有餘辜。如果社會和自然人能真正剖析一下這個悲劇的根源,或許這個社會會在將來的生活少發生很多不幸的事情。大家選擇了漠視或者忽視,才有了更多人在錯誤的路上進行著錯誤的行為。

都是第一次做人,請你給別人留下做人的尊嚴和為自己存活的機會。一旦自以為是的自絕後路般胡作非為,那麼所造成的後果是相當嚴重的。誰體會馬加爵靠給別人洗衣服掙錢的時候,他的眼裡是否含有淚水?他在忍受同學無端欺凌的時候,內心是否都有一種原始的衝動?

人,還是要善良一點。就算給自己一條活路也是應該的,生活是一面鏡子,你怎麼對他,他怎麼對你。


巴山赤腳板兒


作為廣西人,想到的人不少,體操王子李寧,影星王鷗,籃球明星朱芳雨....以及著名的竊·電瓶車格瓦拉先生....但印象最深的是個狠人,世紀悍匪張子強。

這位先生早年家裡窮,浪跡香港混黑社會。在香港先是劫了一輛運輸價值幾千萬港幣的勞力士車子。後又劫走了一輛運鈔車。生性好賭的強哥花錢如流水。於是買了香港張報紙,看香港富豪榜,發現李嘉誠排第一。於是策劃了綁架李嘉誠兒子李澤鉅的驚天大案。

綁架後一個人身上綁著炸藥親自登門拜訪李嘉誠要贖金,這個案子一共從李家拿走了十個億三千八百萬的贖金。第一次拜訪時,李嘉誠為表誠意,將家中的四千萬現金給了強哥,強哥覺得四千萬不好聽,還了200萬。強哥也言而有信,把李澤鉅安全退貨。其中李嘉誠在整個過程中和強哥的對話,整個事情的應對以及事後的採訪等,盡顯李嘉誠的格局和每逢大事的靜氣,更讓人欽佩,這裡就不多贅述。

這票子幹下來,作為大股東的強哥拿到三點幾個億港幣的分紅。可好賭成性的他很快就賭沒了,最多的時候一晚上在澳門輸幾千萬。錢沒了,於是又對香港富豪榜下手,這次看中了郭炳湘,可這姓郭的是個狠角色,家人也是狠角色,愣是沒給強哥訛到錢,最後還把人給還回去了。這是強哥少有的失敗的項目。

天網恢恢 疏而不漏,最終一代傳奇悍匪張子強,在廣東被中國公安逮捕。一干人等全部被抓。最終強哥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享年43歲。

他的膽識與魄力,敢想敢幹,人狠話不多的的性子,如果用對了地方,絕對是風雲無兩的人物。只可惜,走在一條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錯。



山河1043


說到廣西人,自個就是廣西賀州人。名人不少,有明星的有名族英雄的,民族英雄應該排在第一位,因為他們貢獻是得到認可的。像韋拔群,石達開,蕭朝貴、韋國清、白崇禧、李秀成、吳凌雲等人才輩出,人傑地靈的地方。各路明星也是不少比如說:李寧,梅豔芳,劉嘉玲、何姿、王鷗、弦子等。有許多人都可能不會在意這些是哪裡人了,也不記得了。民族英雄應該讓我們後代記住,他們為國家做出過貢獻,說到首先想起誰的話!那一定是生我養我者,《父母》也,其次是兄弟姐妹,及其它親人……


爭取不來的幸福


李宗仁。最高至代理總統(被蔣架空),臺兒莊血戰。廣西是中國第一個實行強制普及小學義務教育的省份,那還是在解放前,30年代,後來反而。。。

李寧。1984新中國的首次奧運會,3金2銀一銅,成為那屆奧運會奪得獎牌最多的運動員。體育品牌。

劉三姐。看電影吧。

歐陽夏丹。新聞聯播。

韋唯。當時應該算是天后。

以下是負面的: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切格瓦拉。

打牌是要看身後有沒有錘子的馬加爵。

標籤:

桂林山水,五菱神車,傳銷佬喜歡來的地方。。。。。


暗戳戳的偷偷吃瓜群眾


中國歷史上來自廣西的名人有很多,下面我只說下近代史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做出巨大貢獻的開國將軍。

這些優秀的將領中,上將有2人,中將有4人,少將有12人,若是還有遺漏,各位大神在評論裡補出。

韋國清上將

東蘭人、中國著名軍事家,優秀的共產黨員,1929年在廣西參加了白色起義,1934年跟隨紅軍走了兩萬五千裡的長征路,中國全面抗日爆發後,在皖東北開展了可敵後革命根據地,有效的打擊了日軍,為中國的抗日做出了巨大貢獻,解放戰爭的時候,參加了淮海戰役,圍殲了杜聿明集團,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李天佑上將

臨桂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到革命的鬥爭中去。

土地革命時期,參加了廣西著名的百色起義,當時年僅15歲的李天佑任軍部特務連副連長。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曾多次擊敗敵軍,然後走上兩萬五千裡的紅軍長征路,先後參加了攻佔婁山關、襲取遵義城、四渡赤水、飛越大渡河等戰鬥。

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了平型關大戰,取得了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平型關大捷。之後,代理343旅旅長,率部轉戰於呂梁山區,參加開闢晉西南抗日根據地。為中國的抗戰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解放戰爭的時候,參加了平津戰役,全殲天津國民黨軍13萬人。為全國解放立下赫赫功勳。

韋傑中將

東蘭人、優秀對中國共產黨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冼恆漢中將,田陽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工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莫文驊中將,南寧人、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199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軍銜

覃健中將,東蘭人、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

韋祖珍少將,東蘭人、盧紹武少將,武鳴人、朱鶴雲少將,田東人、吳西少將,扶綏人、張英少將,靈川人、歐致富少將,田陽人、姜茂生少將,鳳山人、黃一平少將,賀縣人、黃惠良少將,平果人、黃新友少將,凌雲人、覃士冕少將,東蘭人、覃國翰少將,大化人......


歷史中百科


李宗仁

李宗仁(1891-1969),字德鄰,廣西桂林人。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是 民國時期新“桂系”的首領,曾擔任國民政府首任副總統和代總統。

李宗仁早年參加過過北伐,率領第七軍和北洋軍閥作戰,轉戰湘、鄂、贛、皖等省,立下了許多戰功。後來李宗仁和蔣介石鬧翻,並舉兵反蔣,失敗後退回廣西。

抗戰時期,李宗仁擔任第五戰區司令,率領桂軍和日軍在臺兒莊作戰,取得臺兒莊大捷。後又率部參加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豫南會戰。

解放戰爭中,李宗仁聯合白崇禧、何應欽等大佬逼蔣下野。李宗仁擔任國民政府代總統,幻想與共產黨談和,雙方以長江為界,遭到共產黨拒絕。

共產黨迅速發起渡江戰役,李宗仁又把國民政府遷到廣州,隨後共產黨又解放了華南,李宗仁只得飛往美國。

1965年7月,李宗仁回到中國,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熱情接待。1969年1月月底,李宗仁在北京病逝。

白崇禧

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廣西桂林市人,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民國時期“新桂系”的代表人物,與李宗仁合稱“李白”。

白崇禧早年參加北伐,北伐成功後,他和蔣介石鬧翻並刀兵相見,還多次和其它軍閥勢力開戰。

抗日戰爭爆發後,白崇禧歷任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部長、第五戰區代理司令長官、桂林行營主任等職。白崇禧在任內提出“堅壁清野”、“焦土抗戰”、“發展游擊戰、配合正規戰”、“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取時間”等抗戰策略,得到了蔣介石的首肯,也成為國民黨抗戰的最高戰略指導方針。

白崇禧還動員廣西人參軍報國,桂軍在抗日戰場上的表現,可圈可點,傷亡也很大。特別是桂軍嫡系第七軍,作戰勇猛,有鋼軍之稱。

解放戰爭中,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小諸葛白崇禧也難以有所作為。1949年12月,白崇禧坐飛機逃往臺灣,在臺灣鬱鬱而終。


袁衛宇


一提到廣西人,小編腦海裡第一個冒出來的就是桂軍領袖李宗仁

桂軍是中國民國時期的一個地方割據軍閥,分為新桂軍和舊桂軍。話說甲午海戰之後,大清費盡心思建立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自從海防派大臣失勢,塞防大臣決定仿照西方軍隊建立新式陸軍,後來辛亥革命爆發,陸軍大多變成了革命派,於是廣西的舊式巡防營等部在陸榮廷的帶領下搖身一變成了新軍。

後來陸榮廷在北洋軍閥的壓力下潰敗,李宗仁作為新桂軍的代表登上了歷史舞臺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鄰,廣西桂林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我國國民黨“桂系”領袖,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他是北伐戰爭中有著重要影響的一位人物,北伐前努力兩廣統一,奠定北伐的根底,促進北伐。“九·一八”事故後,抗日戰爭爆發,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1948年國民黨行憲,當選副總統。蔣介石下野後,一度任代總統,欲以和談搶救國民政府未果。之後出走美國,但最終偕夫人郭德潔於1965年7月經瑞士、中東回到北京。能在亂世之中有如此作為,李宗仁的本事可見一斑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