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的“情緒垃圾”分類

我們家的“情緒垃圾”分類

我們家的垃圾分類一直做得很好,因為老伴是個“財迷”,苦日子過來的,別說自己家裡的垃圾了,就是垃圾桶裡的垃圾他沒事也扒拉一下,看到有用的也撿出來拿回家變廢為寶。連我們家的孫子孫女也知道垃圾分類:廢紙箱、用過的本子放一塊兒,喝過的飲料也會區分哪些可以當廢紙賣,哪些是廢鐵,哪些是廢鋁,當然老伴也跟他們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哪些可以回收再利用,哪些是有害垃圾,如何安全處理等。

一天我和老伴因為一件瑣事發生了爭吵,孫女突然冒出了一句:“情緒垃圾如何分類?”這句話問得我和老伴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到了晚上,老伴和我約定,以後遇到問題可以商量,可以討論,甚至可以辯論,但不可以帶著情緒吵,語言暴力屬於垃圾情緒,還是垃圾情緒裡的有毒情緒,不僅傷害到夫妻感情,還傷害到身邊家人。年輕時我倆吵架對子女影響就不小,以至於女兒見我倆吵架就大哭,覺得我倆一吵架就要離婚,沒人管她了。現在上了年紀,吵架的火力小了,但偶爾也吵,孫女孫子看到了也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我和老伴達成共識,以後有火氣控制不住了,便“離家出走”,到外面散散心,找老夥計玩一會兒,聊聊天說說話,或運動鍛鍊一下,等情緒穩定了再回家坐下來談。和顏悅色地談問題才可以讓問題得以解決,而帶著情緒和火力談問題,那不叫談,那叫吵,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激化矛盾。這些道理我和老伴都懂,但共同生活了這麼多年,理論和實際很難達到統一。要不是孫女提出了這個問題,我和老伴也不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那天老伴趁大家都在,談了自己的看法,說以後從我倆做起,在家裡實行情緒垃圾分類,有問題有不滿可以提,但要心平氣和地說出來,大家可以當評委,幫著評判一下對錯。但如果帶著火氣帶著情緒談問題,那麼大家有權將其轟出去,讓其到外面冷靜冷靜,心情平復了再回來。家庭委員會是全體家庭成員,孫女孫子也在其中,他們也有話語權和“驅逐令”。

自從我家開始實行“情緒垃圾”分類,家庭氣氛和諧“環保”了不少,最關鍵是老伴今年越來越愛鍛鍊了,這都是化“火氣”為鍛鍊動力的功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