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了古诗,也看了一些书,但从脑袋提取信息的能力比较弱怎么办?

木槿2249


学习经历是答案,但求提取精华论,

一段文字中心主,简单扩展借物抒!



般风觅


问题:背了古诗,也看了一些书,但从脑袋提取信息的能力比较弱怎么办?


前言

题主的意思不是特别清楚,是指读书以后下笔却写不出东西吗?

还是指能写出诗,但是找不到合适的诗句呢?

贾岛说过,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佳句难得自古如此。作诗无非练字、炼句与章法布局,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一、字与词

字或者词,用英文说就是word,这是组成诗句的最基本单位。

假如下笔却不知道写什么,那并不一定是脑子里没有东西,而是不知道如何提取。

作诗一般先要立意,有一个主题,例如咏物、怀古、送别、重聚等等,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寻找相关的字与词,这是最基本的诗料。

例如眼前一片春光,想写一首关于春的诗,不妨把关于春的景物先罗列出来,例如:花、柳、燕、风、山、水、桥、舟等等。这些名词古人称为实词,有时候直接用名词组合起来,形成了诗句。例如:小桥流水人家、

然后用合适的虚词(动词、副词、连词等)将这些实词串联起来:

二月春风【似】剪刀、山翠湖光【似欲流】、花【满】中庭酒【满】樽

假如要咏物,需要描绘此物的面貌或形态,最好以拟人或比喻的手法赋予人格特征,例如咏梅 :

欲知春消息,自向梅溪去,一枝淡无痕,一枝羞不语。

咏雪:

松门小院少芳华,为种新梅未破芽。偏是东风急不待,满空吹雪作梨花。

心中有诗意想表达,下笔写不出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眼前景物一个个写出来,挑选后进行排列组合。

二、句法

有了合适的词,要组成句,上面已经举过例子。但是同样的词,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就是不同的句法。

1、有意突出

最有名的就是杜甫的两句诗: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按照正常的句法,应该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这样的话,一看就明白。但是老杜把香稻、碧梧放到了前面,可知诗人是特意突出这两个词。

2、平仄或对仗要求

还有很多格律诗诗句因为需要注意平仄要求,所以某些字必须放在某个位置,因此或出现句法上的变化。

例如曹植的古体诗: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到了王勃笔下,化用时必须符合格律要求,就成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押韵

当然还有押韵的要求。例如:满空吹雪作梨花, 押[麻]韵,假如这首诗押【东】韵,这句诗可以改为:疑似梨花雪满空。例如:

松门小院起东风 ,吹散梨花雪满空,兴尽寒舟剡溪客,青衫一棹碧流中。

题主说,脑袋提取信息的能力比较弱怎么办,就是多看古人诗中的句法安排。

很多人读诗,可能只会注意到字,词的理解,仅仅明白这个词什么意思,组合成这句诗什么意思,但是疏忽了这句诗中字词的安排顺序为何如此。

三、章法

诗人改诗,往往因一字动全篇。诗句的前后顺序不同,那么诗意的表达顺序当然不同,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是章法布局的变化。

注意古人的作品,无非情与景的安排。一般五七律中间二联大多一情一景,例如《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填词时,上阕多是写景,下阕抒情或多一些。

《行香子·过七里濑》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不过,诗词的变化很多,未必拘泥于此。常有情景交融,情在景中。

结束语

题主:背了古诗,也看了一些书,但从脑袋提取信息的能力比较弱怎么办?

这不是题主的能力问题,而是学习的方法问题。

很多人读诗仅仅限于读懂这句话在说什么,这对于作诗没有什么用处。

要注意阅读古诗词时,最好以创作者的角度看,看其意象的选择(字词),意象的安排(句法),以及整篇先表达什么,后表达什么(章法)。

其实单纯地背古诗,无论背多少也不会作诗的。必须学习基本的诗词知识,例如诗词格律知识就是最基础的要求,否则根本看不懂古人的笔法。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情感共鸣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实际上,这是一个务实求真的好问题。你当下的问题和情况是:1,你背了一些古诗。但是在写文章的时候,在能用得上这些古诗的时候,而且用上的这古诗能增添该文章的文采和艺术水平,但这时候,你却无法从你的脑袋提取它,你却把这首古诗遗忘的干干净净。2,同时,你又说你也看了一些书,这些书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精彩的故事情节,美妙的细节描写以及这些书特别的写作手法都让你印象深刻,深为赞叹。但是等到你开始文章的时候,你却无法下笔,就是硬着头皮,使劲地写,也是粗糙无味,像嚼老干肉一样非常难受。而这时候,那本书中的一些精妙绝伦之方法和可借鉴的东西却一点都没有帮到自己的忙,你已经把它们忘得一干二净。

……为什么原来十分清晰,让你印象深刻的古诗以及所看过的书,在关键时刻,在开始为你创造新思想,新情景,新文采的文章服务的时候,它们却意外的集体失踪了。这样的情景无疑让你始料未及,也让你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与记忆能力。实际上这并不是你的问题,事实上在创作作品的时候 ,我们要把先前我们背过的古诗或看过的书的内容完美而恰当地嫁接到自己的文章之中,还需要一个中间环节,这个环节就是情感共鸣与真情实感。

……首先,我们应该确认一个事实,那就是要想文章写得精彩动人而且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忘,那一定要带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写,带着自己的爱恨情仇和自己的人生道德价值观来写。如果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善恶羞耻之心,那么就会毫不犹豫,一挥而就。而文章有如江河之水一泻而下,自然天成。而这过程中,那些过去所有与作品有关的材料与任何和作品有关的细节同你大脑里记忆的古诗以及看过的书,它们共同呈现出来的内容和意象所生成的价值情感,善恶情感,人生道德情感就会天然地与你写文章时所激起的爱恨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这些古诗以及所看过的书的一些信息就会完美无缝,自然而然的嫁接到你的作品中来。

……关键是你在调动这些信息的时候,你一定要情真意切,而不是例行公事打卡上班。这样你的思想情感就会与之前所贮藏的信息的意象所呈现的情感产生共鸣,于是在你的无意识情绪带动下,原来的知识宝藏就会如涓涓细流自然而然的来到你的创作之中。如果你没有爱 没有激情,你的情感不能激活这些信息,二者之间没有交流,没有共鸣,那么这些古诗以及所看过的书又怎能来到你的作品之中来呢?



国学思维


古诗词辞藻华丽,抑扬顿挫,意境韵律都很美,要想让信息量变强,应该从你感性趣的诗词入手,不光要熟背,还要充分理解它的意境。好书不光要多看,精采部分也是要仔细研读的。时间长了,所感所悟就会在脑海中冲撞,灵光一闪,迸出妙句,这时你要赶紧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时间久了,勤读勤写,循序渐进,获取的信息量就强大了



诗酒相约


这个怎么说呢,如果你是一个20岁以下,或者还在念书的学生,背了古诗,也看了一些书,但就是无法很轻松自如的用学过的知识,那么就是对学过的知识,没有足够的认识和感同身受造成的。

比如李白的诗词,你背会了,但你心里很抵触,因为你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来背。你只是背,而没能从心里认同李白诗词的意义。你看了一些书,如果只是抱着任务来看书,或者为了在别人或者朋友面前,显示自己也读过一些书,有文化气质,那么你看再多的书,也难以将书里的知识提取出来。

首先要摆正心态,无论是背诗词,还是看书,一是爱好,二是的确是求知,没有想显摆学问文化的心态,那么你就能容易的运用学到的知识,因为你没有那些心理负担了,就很轻松,大脑就能

顺畅的运作。

你可以去观察,凡是成绩很好,或者很有学问的人,都不会死记硬背,也不会硬性学习,而是带着乐趣去学习,当成好玩的一种事情来干。


归真的书画与文字


能背几首古诗,读了一些书,说明你有了一部分知识,也可以说是入门了!但却不能灵活运用,这就叫一一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就说明你的知识面还很窄,也可以说你学到的还仅是皮毛,而真正的含义和中心思想,你根本就没有吃透精神并领会其实质,也就直接导致你不能运用自如,灵活提取。伟人毛泽东曾经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没有捷径,只有谦虚谨慎,刻苦努力的认真学习、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才能准确、灵活的运用!


winner38001莱日方长


你好,你提的这个问题,我说直白一点,这是你文化功底浅的问题。单凭背古诗和看一些书,就想写出流畅通顺的作品,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如果是这样,人人都可变莫言,个个都是大师了。要想文章写得好,平时必须勤练习,多向别人请教,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只要你坚持多写作,多修改,就能很快地提高写作能力了。


老二72397856


输入有了,还要思考

然后是输出,

写出来,读出来,讲出来。

最好能三者合一,开个主播

最不济也开个喜马的专栏,讲总会吧。

不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

没有思考的输入,也不是输入。


李vincent


办法是有很多的,古语有云: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有那份心,不辞劳苦,愿意努力是可以提升从脑袋提取信息的能力的。

背古诗和看书呢,也是一种好办法,不过那只是一小部分的办法,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确实,诗书给人带来了气势和气质,可是要说带来信息的能力还有点儿欠缺。

由于诗书是诗人和作家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累总结自己或别人的经验,而不是你自己的想象力和亲身经历,就算有印象也不会深刻,未必能唾手可得,所以要想信息信手拈来,还要靠自己平时心力劳动去积累。

首先要从身体做起。“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话了。当人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思维才能活跃起来,动作才能灵起来,生活才能好起来,只要好起来才能有更多的创意,有了创意才能有更多信息资源……所以要动起来,锻炼好自己的身体。

其次是要动起嘴来。诗会背就最好了,“过目不忘”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书不能只随便看看就算了,要是遇到好的词句,要做记录,把它抄下来,最好是反复抄写。除了看书背诗,还要花点心思动动樱桃小嘴,多读读书、读读报、读读诗词歌赋等等,最好还要唱唱歌,也可以边干活边唱歌。

再一个是要动起手来。现在是信息时代,似乎人人都离不开手机电脑,要是人人都抱着手机电脑看信息,那谁去创造信息呢?因为信息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嘛,所以,要动起手来,小朋友可以玩泥巴、玩玩具、玩积木等等,大人除了工作,可以做手工、做木工、玩厨艺、插花种植等等,做多些自然熟能生巧,有一双灵巧的手还用愁信息量少吗?


梦190234205


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坚持到底,加上自已多想多做多悟就会脑子灵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