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广西省的省会在桂林市,1950年后,为何迁到了中部的南宁市?

罗镇鸿


诚邀,如题。桂林和南宁的关系,与河北省的保定和石家庄,河南省开封和郑州关系颇为相似,正如保定和开封一样,历史上桂林一直是广西的首府,自宋太宗设立广南西路之后,千百年来桂林一直发挥着广西地界的省会作用,直到建国后,广西的省会才确定变成了南宁,而今年的南宁与桂林的发展又不可同日而语了。那么广西府治为何要迁离桂林,来到南宁呢?

其实广西省会变迁的过程也是有些反复的

第一次迁省:1912年广西省会由桂林迁到南宁。

第二次迁省:1936年广西省会由南宁迁回桂林。

第三次迁省:1950年。

在清末民国时期,南宁相对于桂林有着更好的地理位置

在清末的时候,由于法国入侵越南,广西边防形势严峻,管理广西粤督岑春煊、广西巡抚林绍年及广西咨议局曾提出迁省会到南宁,因桂林京官对立,被清廷否决。

辛亥革命迸发不久,袁世凯复辟帝制,78名议员来到南宁,建立了广西省议会。并通电全国。岂料,同月19日,留在桂林的十余位议员,也通电省内外,宣布建立省议会。形成了一南一北两个议会,广西当局只得作出一个折衷的决定,把南宁作为行省,先设议会和铨叙、法制两局,其余六司暂留桂林。这一年,出于其他社会压力,六司亦陆续迁至南宁,争议数年的省会问题才终究划上了句号。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广西解放前夕,针对省会设置,存在桂林、南宁、柳州三种意见,最终决定南宁为广西省会。

桂林之前一直是广西的省会,历史名城,设施齐全,工业条件好;柳州是广西的中心,有工业基础,交通方便;南宁水路方便,靠近越南,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又靠近钦州湾,极具战略意义。毛主席在比较各方意见后,最终将广西省会设在南宁,1950年2月8日,广西人民省政府正式成立,省会在南宁。

刚解放的广西满目疮痍,土匪猖獗。尤其是南宁,交通不便,对指挥全省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当时广西省政府主席张云逸进京或去广州开会,返回南宁时都要到柳州转乘汽车,其中还需要部队护送。

随后,1951年5月广西匪患肃清,1952年民航南宁站成立,从南宁到北京、广州、昆明均有航线,交通比之前方便许多。


五味社


广西省的省会不仅仅变更了一次,历史上广西的省会一直在桂林与南宁来回变更,总共三次,直到1958年才最终定型。广西省发展历史悠久,古代省会搬迁就不说了。但是在近代20世纪初以来,广州的省会竟又变更三次,这是为何呢?

第一次变更原来是有人“动了手脚”

近代广西省会第1次变更是1912年,由广西桂林先到南宁,而主持变更的人就是中华民国旧桂军阀领袖陆荣廷。

陆荣廷之所以要把省会变更到南宁,除了因为桂系军阀势力强大,阻碍自己的政治地位发展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自己悲惨的遭遇。

陆荣廷出生于广西南宁,家徒四壁,父亲靠耕田和打短工维持整个家庭,是家中唯一的顶梁柱。但是因为父亲被诬陷与太平军勾结,被殴打致死,而母亲也随之改嫁,陆荣廷只能跟随养母生活。

可能是养母家出了状况,陆荣廷又去寻找母亲。但是不久母亲便离世,他只能辍学乞讨街头,风餐露宿。对于陆荣廷来说,在母亲送他上私塾的日子是他童年最美好的时光,所以自己有所成就时就又回家乡去了。


在陆荣廷的暗地操作下,广西省会就从桂林迁到南宁了,这是近代以来广西省会第一次变更。而第二次变更是在1936年,又从南宁迁回了桂林。

因形式所迫而进行的第二次变更

很多人都说这次也是由当时新的桂系领袖操纵的,但是其实这次变更确实是高瞻远瞩,如果广西没有把省会从南宁迁回桂林,那么广西可能就全部沦陷了。

1936年,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前夕,广西桂系领袖决定将省会迁回桂林。主要原因是由于南宁靠海,海路与陆路交通地带。如果日军从西南入侵,一定先打的是南宁。

广西距离国民党阵地南京遥远,兵力来不及补充,南宁可能迅速沦陷。但是桂林不一样,桂林属于广西内陆地带。与湖南、贵州两省较近,方便调遣湘、黔两省兵力援助。

后来日本攻打广西省时,10天之后确实攻陷了南宁。由此可知,日本对攻陷南宁早就是蓄谋已久之事。幸好当初迁回了桂林,不然整个广西省就真的迅速沦陷了。


而桂林因是喀斯特地貌,多溶洞,有利于躲避日军疯狂轰炸,保存军队实力。桂林也多山地,有利于与日军周旋,是天然的防御基地。所以当初再次把广西省会迁回桂林是正确的选择。

巩固政治与发展经济的需要

1950年,广西省会又将省会由桂林迁回了南宁。虽说桂林是防御最佳地带,但却不是能够统筹全局,带动广西省经济发展的最佳城市。

建国之后,面对国内国外的压力,我国需要强化国防与发展经济。为了推动广西省的发展与巩固边疆地区,于是又将广西省会迁回南宁。

从地理位置上看,桂林处于内陆,地形以多山为主,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经济。南宁靠海,陆路与海路交通比较便利,对周边地区经济辐射作用比较大。

而南宁地处广西南部,对于巩固广西南边边疆地也具有强大的作用,所以把广西省会迁回南宁是为了发挥南宁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进一步推动广西省的发展。
1958年,广西省取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府为南宁,自此不再变更。广西省府的每一次变更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而广西省进一步发展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史之策


问题太傻了,因为南宁离钦州很近啊!


钦州蔡氏


桂林作为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已经历经一千多年,但是到了近代之后,桂林这个“中心城市”的地位却受到了威胁,乃至于被南宁所取代。

对于广西省会的迁移,须得说说广西近代史上的两个人物,一个是陆荣廷,一个是李宗仁。

陆荣廷,是旧桂系的掌舵者。

李宗仁,则是新桂系的当家人。

陆荣廷此人出身贫寒,是一个孤儿,所以身上一直有一股狠劲儿,一股能够为了活下去而不顾一切的拼劲儿。

他当过受人冷眼、吃人冷饭的乞丐,也干过遭人唾骂、遭人恨的土匪勾当,不过,他在24岁那一年投身军旅,给一个清军管带当了亲兵,从此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这也算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1884年,中法战争打得正酣,陆荣廷为了往上爬,于是应募去了唐景崧所部,参加了中法战争,并在战争中立了不少功。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在战场上拼死拼活所换来的却是清政府裁撤了他所在的部队,陆荣廷不甘心,所以便带着一帮人扛起了枪械溜了,又干起了土匪勾当,但却一直在和法国人对着干,气得法国人牙痒痒。

1894年的时候,陆荣廷手下已经聚拢了数千人,这可吓坏了清政府,知道不能任由他继续发展下去了,于是由广西提督苏元春出面招抚了陆荣廷,陆荣廷也因此成为了一个正正经经的清军军官。

如果是在和平时代,陆荣廷即便被招安了,也难有前途,可是在乱世之中,清政府却不得不慎重对待像陆荣廷这样出身草莽的将领。

所以,陆荣廷的升迁之路可以说走得非常舒畅。

1911年,陆荣廷便已经成为了广西提督,这就意味着广西一省之军权尽在他一人之手。

辛亥革命之后,因为陆荣廷手中掌控着广西军权,所以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广西都督,成为了广西军、政一把手。

陆荣廷虽然是在桂林宣誓就职成为广西都督,可是,他却不想待在桂林,因为身在桂林总有客居之感。

他好不容易熬出头了,哪能不回老家炫耀炫耀,让老祖宗看一下他有多威风?

陆荣廷是哪的人呢?

他是南宁武鸣人,当时武鸣还叫武缘,但是陆荣廷觉得自己是以武起家,以武取得广西的统治权,所以想着“以武而鸣于天下”,于是才将武缘更名为武鸣,看看,陆荣廷陆都督是一个多高调的人呀。

为了更高调一点,陆荣廷当时还做了一个决定——将广西省会搬到南宁去!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所以,在1912年10月,广西的省会城市一夜之间,由桂林变成了南宁,直到24年之后才再一次发生了变化。

所以说南宁之所以能够成为今日广西之首府,还真得谢谢陆荣廷陆督军。

1924年之后,李宗仁、黄绍竑和白崇禧这三个年轻人打出了“定桂讨贼”的旗号攻打陆荣廷和沈鸿英等旧桂系军阀,成功控制了广西,成了广西新一任的当家人。

李、白二人是桂林人,他们在取得了广西的控制权之后实际上也想过将省会迁回桂林,但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们并没有这么做,一则是因为可能会遭到身为容县人的黄绍竑的反对;二则是当时广西局势方定,如果突然将省会迁回桂林的话,他们也在担心这么做会不利于局势的稳定。

后来在1936年的时候,李、白又为何做出了将广西省会迁回桂林的决定呢?

此时黄绍竑早已脱离桂系,这也就是说桂系已经是“李白”二人说了算了,所以,他们也不用在顾忌黄绍竑的反对。

此外,对于当时越来越紧张的战争局势而言,南宁不如有桂林有地理位置优势,日军不论是从海上来,还是从越南来,想要攻占南宁的难度远小于桂林。桂林因为地处山区,更有攻守之优势,所以才能保证广西的指挥中心的安全。

所以,“李白”才得以在此情况下,受到最小的阻力,将省会迁回了桂林,广西的政治、军事中心也在时隔24年之后再一次回到桂林。

只不过,广西省会城市的变化并没有因此结束,13年之后,将会再一次面临迁移。

1949年之后,广西省会城市之选再生波澜,到底是继续选择桂林,还是选择南宁,或者柳州、梧州?

经过权衡利弊之后,最终选定了南宁作为广西省的省会。

于是在1950年,广西省会又从桂林迁到了南宁,自此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个领域中心开始全面迁向南宁。

这个选择的背后并不是因为桂林地处桂北,地理位置过于边缘化,不利于辐射广西,也不是因为所谓的山多,格局小,实际上桂林可延伸的方向很多,格局并不小。

北京不够边缘吗?重庆的山不够多吗?但这并没有对它们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只是因为南宁比桂林多了两个优势,一个是政治的,一个是军事的。

论政治优势,一个是对内,一个是对外。对内自不用说,1958年广西省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便是一个信号。对外,则是因为南宁更适合作为广西的一个对外窗口,和中南半岛国家,乃至东南亚国家沟通。

论军事优势,说白了还是对中南半岛,或者说对越南局势的反应能够更加迅速,守有昆仑关,退还有桂林作为保障。

所以,广西省会或者说首府才被确定为南宁。


宁糊涂


有人云,桂林位置太过偏远,而南宁恰在正中,广西迁省会,就是为了取个恰中正正好。对于这种观点,我的回答是:纯属鬼扯!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古至今,郡选郡治,州选州府,省选省会,都不会拿着比例尺在地图上选个中心点,再定省会。

咱举几个例子:江西的省会是南昌,但南昌在江西中部么?论中间,吉安、抚州显然更合适。浙江的省会是杭州,但杭州在浙江中部么?义乌、东阳才是浙江正中位置。黑龙江的省会是哈尔滨,但哈尔滨在黑龙江中部么?显然伊春、绥化更符合这个概念。

所以可以这么讲,省会跟地理位置,并无绝对联系。

那么,什么城市可以做省会呢?咱实话实说,就是比实力。第一比政治,第二比经济,第三比 文化。

广西的省会为什么是桂林,就是因为桂林当时是广西最牛的城市。

为什么这么讲?桂林的历史地位: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之际,桂林便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

而南宁呢?一直到东晋才分置出晋兴郡,郡治即今南宁。唐朝贞观八年,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 “邕”由此而来。而南宁之名,直到元朝泰定元年(1314年)才有。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从秦始皇到清朝后期,桂林都是广西毫无疑问的NO。1!

可是为什么后来桂林退居次席了呢?因为民国元年那会,广西首任都督是陆荣廷,而他的老家离南宁近而离桂林远。而今他做了都督,顺理成章,南宁便替代桂林,成为广西省会。

当然,迁居南宁,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第一是地理位置确实比较居中一点,第二是更适合广西与越南的对外贸易。

省会迁徙之后,南宁历经十余年发展,经济水平便超过了桂林。然而,旋即抗日战争爆发,1936年,广西省会又回到了桂林(李宗仁是桂林人)。

应该说,真正决定省会地位的关键因素,还是广西的定位问题。如果广西要发展旅游文化为本省特色,做一个绿色发展的模范,那么桂林就毫无疑问是广西的首席。而如果广西要发展工业,同时考虑与越南的问题,那么南宁就不错。

最终,后一个选项成为了当时广西的选择。由此决定了南宁,成为广西省会。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桂林是政治文化发达地,地灵人杰,开放大度,交通方便属广西首府为佳。


青梅煮酒181347570


贞观六年(632年),又将南晋州改为邕州,州治在南宁,这是南宁简称“邕”的由来。永徽(650~655年)后,以广州、桂州(治今桂林)、邕州(治今南宁)、容州(治今容县)及安南五州隶岭南五府经略使,名岭南五管,以广州刺史充经略使,驻广州。天宝元年(742年),改邕州为朗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朗宁郡为邕州。咸通三年(862年),分岭南道为东、西两道。岭南东道,治所设在广州;岭南西道,治所设在邕州(今南宁)。统辖原属邕管(统管邕、横、贵、宾四州)、容管(今容县)、桂管(今桂林)三管之地。这就是说,这就是说。南宁在唐朝时已成为省级治所。


轻风魅影1


桂林风水更好!


手机用户10016985040


广西中部是来宾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