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爱好者,你认为什么样的绘画作品,体现的是绘画技术的提高和绘画风格的改变?

影影圈圈


绘画,既是一门手艺,也是一种抒情达意的表达方式,称其为艺术媒介或载体最为妥帖。

在技能上,很多人按部就班,以临摹为打样(基础),在熟能生巧中,最后可以活灵活现画出自己的山山水水花鸟鱼虫。

而绘画艺术风格,指的是这个人与众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及手法。在技术上,他可以跟他人学,跟大自然学,但是在风格上,却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给予,好像一个人的容貌和脾气,这个人之所以这样照猫画虎,是因为他的脑海里涌现的是他自己的认知观念。

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本性就是儒家中庸开头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本性就是率性之所在。你的性格怎么样,最后,你在喜好及取舍上就会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念及价值观。

当一个人的喜好有了自己的取向,就决定了他在艺术上创作风格的走向。

很多人仅仅看到画家画的是什么,很少看到画家喜欢有所侧重地用什么颜色的料,他喜欢实实在在的写实画法,还是喜欢深山藏古寺的虚无主义禅意画法,这些细节决定了画家绘画风格的走向。

从定位到角色的扮演,再做好定向捕捉,认真分析,我们除了了解画家师出何门,很多的要了解他的个人修为及喜好,这样,你才能从他下的功夫中,找到知己知彼的审美和审视话语。

在勤奋中,一个画家没有高规格的格局,没有参悟出何去何从,没有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道理,那么,他画画,就是在照葫芦画瓢!

风格,就是格局中学会因势利导,借助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趋势,恰到好处地发挥自己的表现能力,在笔墨点线的涂鸦中,释放一种话语权,呈现你的思想,在与他人的碰撞中,找到同频共振的韵律,这样,你才能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可。

风格永远跳不出自己的局限,在有容乃大中,你越是能跳出各种框框,你的局限就再一次被放大,于是,被局限的你就能遨游天宇,逍遥自在。

而再怎么折腾,如果你不能精通一样,抓住重点,到头来绝对一事无成,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此,技能再好,你没有自己的特色,就永远是一个鹦鹉学舌的无能之辈,只有那些时刻能打破束缚,能解放自己的人,他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才能找到属于自己驰骋的不羁王国。


太极禅门


笔者认为,绘画技术的提高和绘画风格的改变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绘画技术的提高不一定代表就是绘画风格的改变,绘画风格的改变也不能说明就是绘画技术的提高。绘画技术与绘画风格是不好混为一谈的。

绘画技术是指绘画的技巧技法,绘画风格是指绘画的表现手法,前者体现的是绘画的技术功底,后者体现的是绘画的审美理念。

以油画来说,从总体上看,古典写实主义、印象主义、抽象主义是油画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重要阶段,可以说是油画的“花开三朵,各表一枝”,同时也代表了油画的三种不同风格。印象主义产生于古典写实主义之后,抽象主义产生于印象主义之后,它们的绘画风格是迥然不同的。但是,能不能说印象主义绘画技术就比古典写实主义提高了,抽象主义绘画技术就比印象主义提高了呢?我看是不能这么说的。它们只是在表现手法也就是绘画风格上发生了大的转变。

但是如果从画家个体上看,同一个画家同一种风格也可以体现出画家绘画技术的提高。比如法国十九世纪新古典主义和学院派重要代表安格尔,一生遵循写实创作,画风始终没有改变。《大宫女》是他艺术创作的第一个巔峰。十几年后,他又创作了《泉》。《泉》在绘画技法上比《大宫女》更瑧成熟,表明安格尔绘画技术又有了新的提升。

相对于安格尔,后印象主义绘画大师梵高创作生涯中有过多次画风改变,绘画技术也随着他绘画风格的改变而不断提高,后期创作的《麦田》、《星空》是他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的巅峰。

等等。这些事例说明,其一,绘画技术和绘画风格并非是平行的。其二,绘画风格的改变与否不是绘画技术提高与否的必然因素。其三,作为画家个体,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灯影书画


任何一件绘画艺术作品,都要迎合时代和人们的审美,这样才能“生存”下来,有意义价值,所以一些有智慧的艺术家,通常都会审时度势,去迎合人们的喜好,问题来了:作为艺术爱好者,你认为什么样的绘画作品,体现的是绘画技术的提高和绘画风格的改变呢?


“超写实主义”油画的诞生,是绘画技术的提高和绘画风格的改变

现如今的绘画种类有很多,这里就以油画来举例说明,几百年的油画发展史,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流派风格,就一个19世纪百年时间里就出现许多流派,比如,崇尚理性的新古典主义、追求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冷静务实的写实主义、梦幻的印象主义,

油画也是一门视觉艺术,强调视觉效果,从画作表象来看,在众多流派风格中,

“超写实主义”油画的诞生,是绘画技术的提高和绘画风格的改变,最明显的体现,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超写实主义”油画看起来就像摄影技术下的照片一样逼真,手工绘画可以和科技产品的摄影,几乎相提并论,这就是绘画技术的进步,

绘画技术的提高,应该是给人很直观的感受,人们的惯性思维,是想象不到一幅画可以画的和照片一样逼真的,这是照相机才做得到的事情,可偏偏让手工实现了,当然了,若是精准到极致,超写实油画始终不能和摄影艺术作品相提并论,手工就是手工,机器就是机器,



当然了,超写实主义油画也是油画风格的一种改变,它不像“写实主义”那样追求冷静务实,“超写实主义”追求的是极度轻松、和谐的视觉效果,带给人心畅神怡的感觉,具有时尚科技的元素,这是很“纯洁”的一种感受或享受,油画流派的每一次变革,都和画家所处的时代社会因素有关,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油画风格寓意,自然也是不一样。


诗夜城主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西方美术史上,体现绘画思想提高的作品,不胜枚举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中世纪绘画,是受基督教禁锢的艺术

由于基督教,提倡禁欲主义,摈弃感官的作用,所以不重视丰满肉体,中世纪的浮雕艺术,人物比例不准确,而且人体也不是写实的风格

所以在中世纪,艺术只是宣扬宗教信仰,基督信仰教义的载体,而不是单纯研究绘画艺术

欧洲经过一千多年封建神权的禁锢之后,到文艺复兴时期,理性科学的萌芽开始复苏,人类思想获得空前的进步

文艺复兴时期,人类的思想,由禁欲主义发展成追求世俗生活,由中世纪的愚昧无知发展成科学理想的认知,这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思想,肯定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

所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突破了中世纪呆板,程式化,对圣经故事冰冷图解的画风



西方美术史上,体现绘画思想提高的作品不胜枚举

比如荷兰小画派的作品,现实主义画派的作品,体现绘画思想,创作不再仅仅面向上流社会,达官贵人,开始转向平民老百姓而创作

还有西方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绘画作品,体现了绘画思想,从文艺复兴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绘画创作的故事性,叙事性,发展成探索纯视觉艺术语言,点线面,节奏变化韵律,色块对比,不再如同中世纪时期,到现实主义时期绘画那样叙述故事

比如抽象画家蒙德里安,康定斯基,波洛克,罗斯科的作品,你是丝毫读不出故事情节的

所以这就是绘画思想的革新

个人拙见,绘画思想的进步和革新,同时也促进了绘画技术的革新和提高
比如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而言,由于人类思想进步了,肯定人的价值,欲望,那么画家创作自然而然要表达肉欲丰满的人体


表达丰满的人体,自然要研究科学理性的比例,透视,结构,肌肉

于是达芬奇把自己钻研的解剖学,透视学,明暗关系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中,以求达到真实,科学,理性的绘画效果

但是,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以湿壁画,蛋彩画技法为主

湿壁画,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马萨乔的《纳税金》,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都是在墙壁上作画,但是必须在墙灰湿漉漉,没干透的时候赶紧作画,等墙灰干透,色彩融入渗入墙壁,就不容易修改了,所以要求画家下笔必须果断精准

由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创作理念是绘画与科学的理性结合,提倡在画布上再现真实,客观,科学的空间造型

所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扬凡爱克,革新了油画技法,使画布上的油画造型,更加精准,真实,精细

扬凡爱克用渗有稀释油的调料,比如亚麻油,代替蛋彩画,使画面更有光泽,更加精细

蛋彩画,湿壁画,干得很快,扬凡爱克,以亚麻油作画,色彩干得慢,画家有充分的时间修正,达到精细逼着的艺术效果,不用像画湿壁画那么紧凑

而扬凡爱克,革新的油画技术,画面造型相比蛋彩画,湿壁画更加精细深入,逼真,色彩过渡更柔和自然,画面富有光泽,达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绘画与科学,理性,真实结合的艺术效果

所以,这就是绘画思想的进步,促进了绘画技术的革新和进步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我

粉丝们,条友们,你们有什么高见呢?


艺术狂人2


作为艺术爱好者,兴趣(爱好)即是核心,是本源,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喜欢,才能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中国艺术乃至世界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技法不同而已,艺术感染力是一致的,让人感受到美,感受到冲击力!我们致力于绘画,首先是向经典致敬,临习不辍,在熟练和技法上先达到一个高度,至臻境,至化境,方可有自己的感悟,逐步形成自己的面目、特点、特色,开宗立派,晋级大师。齐白石中年学画,老年不辍,衰年方能变法,承徐渭石涛,开红花墨叶派,此过程虽然说着简单,成就太难。有人终此一生,尚未能窥得门径。所以我们不能眼高手低,需勤学苦练。共勉!


V达摩精舍


题主这个问题回答有点难度,一时半会很难说清楚了。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创作创新的基本观点。绘画风格的改变相对来说稍微容易点,个人绘画技术的提高容易,但从整个历史上来说就非常之难了!因为唐诗宋词,还有唐代的书法,宋代的绘画这是历史长河中的艺术高峰!至今也无法超越的!所以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在学习古人,学习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绘画技术,创造出自己的绘画风格,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精品!


逸墨轩特色工笔画


绘画技术一般是指绘画基础,也指绘画手段。绘画技术提高,有很多方面,比如造型能力,用笔用肯定,用色准确,构图合理等。绘画风格的改变,首先在改变之前要有自己的绘画风格才能说改变。如果作为是一个绘画爱好者的水平来说,还谈不到绘画风格的问题。对一个专业画家来说要长期在外面写生,长期去体验生活,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也许慢慢的会找到自己绘画语言。一个绘画风格的形成,是水到渠成的过程,也是在千锤百炼中慢慢形成的一种自己独有的绘画定式,也叫风格。如果仅是一个绘画爱好者,我认为还达不到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且还要具备很强的创作能力和写生能力。所以说对一个绘画爱好者而言,还谈不到绘画风格,更谈不到绘画风格的改变。


揭宽书画艺术


绘画在技术层面上,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做法,那些表面可以是纸张或布,加颜色的工具可以通过画笔、也可以通过刷子、海绵或是布条等。 在艺术用语的层面上,绘画的意义亦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去达到画家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 绘画在美术中占大部分。 世界绘画,主要分为:具象绘画、意象绘画和抽象绘画三种。


夜郎谷艺术之家


我觉得:绘画在艺术层面上,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行为。从心理学层面讲,表达性绘画是一种新起的心理治疗方法。绘画可以表达心中的焦虑、忧郁、孤寂或害怕等种种复杂情绪,一旦画出来之后,会获得很大的释放。运用绘画技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非常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的。

绘画风格能表现出画家强烈的个人特征及审美感受。就好比同一处风景,每个人的感受都不相同,有的人会用浓烈的色彩让画面十分有冲击力,而有的人则淡雅的颜色使画面清新宁静,还有的人却画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还有构图,绘画手法等多个方面来体现出绘画者的个人特征和审美感受。画家绘画风格的形成是逐渐、自然的一个过程,决定绘画风格的因素有很多方面。绘画风格首先是建立在熟练掌握基本功和运用绘画语言的基础上,不仅要避免形式主义的制约,还要警惕对某种绘画语言的过分追求;其次要明确绘画风格的形成和时代、地域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审美特征对个人的意识形态、审美经验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现代画家而言,要选择最能表达自己心灵情感的绘画语言,形成与所处时代审美特征,生活区域的地域文化相吻合的绘画风格。

在讨论如何建立艺术风格之前.我们先弄清楚画家与画匠有什么区别。我个人认为画家与画匠的区别是:画家是能够全面地掌握绘画技术,而且在其艺术表现中有着十分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人。画匠虽然也掌握了熟练的绘画技法,但是他们的作品多以摹仿前人的范本,抑或重复前人或今人的技法,很难看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在绘画艺术领域里成为一个一流的画匠很容易,但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真正的画家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绘画对一个画匠而言是一门专业技能,但对于画家而言则是一门学问。画家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靠的是自己的艺术才华与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画家,离不开个人的艺术天赋,后天的艺术修养,广博的学识以及对人生,自然的体验与感受。一个画者掌握了绘画的基本能力,这对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来说只走完了一半的路程,具体讲:掌握了绘画能力只是对”术”有了一些认识,艺术风格的建立取决于画者对”理”的认识。理不通,又怎能建立有理论依据支撑的艺术风格呢?光靠基本功的一直训练,我们必然是会遇到瓶颈期的,你会发现自己渐渐得不到进步,只有依靠理论的实践才能让人进步。艺术风格就像是一面镜子,它不但可以反映出一个画者的艺术才华,而且也能够反映出画者的艺术修养。离开这些,技法再新奇,也只能是一件无艺术灵魂的装饰品不可能达到绘画应有的艺术境界与艺术价值。画家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如同一个产品必须要树立自己的品牌一样重要。

在客观上,艺术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必然要受到其所属的时代、社会、民族、阶级等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而艺术品所具体表现的客观对象,所选择的题材及所从属的体裁、艺术门类,对于风格的形成也具有内在的制约作用。这就是形成风格的客观条件。脱离个人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以及不顾题材、体裁等方面的特点而主观任意地追求某种风格,就必然导致矫揉造作,虚假肤浅。

具体来说,风格体现在艺术作品的诸要素中。它既表现为艺术家对题材选择的一贯性和独特性、对主题思想的挖掘、理解的深刻程度与独特性,也表现为对创作手法的运用、塑造形像的方式、对艺术语言的驾驭等的独创性。真正具有独创风格的艺术品能够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成功地实现艺术家个人特有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等与欣赏者的交流。

有的人说风格和特点不就是一回事吗?这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了,风格和特点不同,特点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而风格却是高层次、有文化的个性化的表现。风格突出的画家作品,一眼就能让人辨认出来这是他的作品;放在美术史上,任何时代、任何画家的作品都是不可替代的。所以,绘画风格的形成对于每一位画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经过对一些绘画作品的认识和积累,我慢慢发现,同一时期的同一派别的画家,尽管他们有相似的技法,相似的观察方法,可是反映在画上的东西都是各不相同的,这些东西代表着他们每个人的想法、心理变化、情感等等。绘画风格在这方面就给了我们对画家更深入的了解,而这种风格也成了画家本身的标签。艺术风格具有多样化与同一性的特征。现实世界本身无限丰富的多样性,艺术家各不相同的创作个性,以及艺术欣赏者审美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即使是同一艺术家的作品,也并不排除具有多样风格的可能性。正是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极大地促进了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同一艺术家的多样风格由于其创作个性的制约而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风格特征;不同艺术家之间的风格区别也不能不受到他们所共同生活的某一时代、民族、阶级的审美需要和艺术发展的制约,从而显示出风格的一致性。风格的多样化与一致性相互联系、渗透,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现象,在进行艺术评论时应注意区别。在造型艺术中,风格的多样化与同一性往往有着十分鲜明的表现。

据我了解,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实践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既具有多样性、独创性,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它既与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特点有关,也与艺术作品的题材、体裁、语言形式等外部特征有关,还常常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绘画风格的形成与个人的成长经历、性格、气质和心理也有很大的关联。在审美上,风格可以大致划分为各种类型。在艺术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同一类型的风格往往会形成一种艺术流派;各种艺术流派的发展、演变不仅构成了艺术的发展历程,而且也反映了各时代社会思潮和审美理想的变化。

既然艺术风格的能够表达如此多的内容,而其中也与画家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呢?形成艺术风格又需要哪些基本要素呢?

求新、求原创的创作宗旨催生了绘画风格的多样化,也体现出艺术繁荣进步的景象。许多绘画作品是因为生动的形象和美妙的画面打动了观者,使人深思,进而生发对生活、对自然无限美好的情思。具有鲜明、独创风格的作品,会使艺术形象千姿百态、精彩动人。

画家只有深入生活,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思考和独立的创造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体验生活的乐趣,才会生发出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没有

绘画风格的形成是画家绘画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绘画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需要满足许多的条件:首先,学习的对象。初学时,临摹什么范本,树立怎样的审美理念,对最终个人风格的形成影响非常大。其次,学习修养。文化水平的高低也可能影响一个人绘画风格的形成。然后就是,个人阅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社会阅历开阔眼界,可以提升自已的内心层次。阅历同时也包括交往,交往的人越多你越能发现每个人身上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与每个人不同的相处模式,这些对于风格的形成也至关重要。还有就是,天赋。这一点是与生俱来的,并非个人努力可以达到,但是,不管你的天赋如何,后天的努力都是必要的条件,没有这一点,任何天赋、才华都是没有用处的,不会出成就,更谈不上风格的形成。最后,性格作为影响绘画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绘画风格起着潜在的心理影响。没有自我性格的绘画作品便没有生命力,最终将被历史淘汰,乃至遗忘。中国历代著名的画家在作品中大都注重自我性格的表露,从而创造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历经中国绘画绵长的发展过程而仍旧被后人所瞩目。

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你一直摸索都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也许就是那个刚刚好的时间,刚刚好的地点,你突然茅塞顿,开眼前一亮,绘画风格就来的那么突然,让你措手不及。可是,绘画风格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需要对传统有深刻的理解,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底,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同时也需要对自已有所认识。

确立美术作品风格特征的基本原则就是差异,艺术家个人风格,艺术流派的风格是否成熟,是否具有艺术学上的价值,不仅要考察作品的深度与广度,而且还应从艺术传统中已有的风格之间的差异程度与独创性来衡量。任何一个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都必须明确,那就是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与才智去创造全新的艺术作品,形成自己的与众不同的风格。


艺曲成名赵新


我认为绘画技法和绘画风格都不是绘画作品的精神所在,绘画技发和绘画风格是体现绘画作品精神世界的方法和途径,缺乏绘画技法的作品不一定传递不出作品背后想要表达的精神世界,充满绘画技法的作品说不定也只是一具行尸走肉,涂有技法,毫无精神。当然绝大多数的优秀绘画作品多方面均是出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