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把人发送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披甲人是什么身份?

朝小树大狮


清代被流放宁古塔,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流放”之刑罚自古有之,已经上千年了,宁古塔只是流放地的名称而已,没有其他格外的意义。

宁古塔是前清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是满清女真人的“老窝”。顺治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之后,宁古塔则成为边防重镇,并接受流放的罪犯,成为“流放人员”的“改造基地”。

在宁古塔,曾生活着旗丁,披甲人和阿哈, 这是满清八旗制度之下的“阶层”划分,带有典型的阶级歧视色彩。旗丁就是满族旗人,阿哈为奴隶,如果以地位来看,旗丁的地位高于披甲人,披甲人的地位高于阿哈。

那么,披甲人到底是一种什么人的身份呢?

有的解释“披甲人”为投降后披甲上阵为统领部族征战讨伐的人,其实不尽然,也有满洲八旗的兵卒,只是这些兵卒的地位本身就比较低下。在满族八旗“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的制度约束下,“披甲人”就是固守边防的兵士。

“披甲人”意即披挂铠甲的人,是清代特有的一词,这些“披甲人”并不限于宁古塔所属的东北地区所有,全国各处皆有。《平准葛尔方略·正编卷三十三》有载:“其所派兵丁,由八旗前锋护军披甲人内挑选年力强壮者。”所指“披甲人”,即这些兵士。

“披甲人”又分马甲和步甲,即骑兵和步兵。

驻守在宁古塔的“披甲人”平时打猎办差,遇到打仗的时候就披甲上阵。在宁古塔,这些“披甲人”由满清副都统统领,平时按差事又可分为“渔户”、“猎户”、“鹰户”、“蜜户”、“参户”等,即打渔、狩猎、采蜜、采参等工作。

由此可见,“披甲人”除却有等级地位色彩之外,有点像生活于本地的“民兵团练”的组织形式。

在清代,有将流放罪犯即家属发给披甲人为奴的的案例。《大清律例》有载:“凡盗窃临时拘捕,为首杀人者,照强盗律,拟斩立决;为从者,应发往吉林、乌喇、百都诺、宁古塔等处披甲人为奴。”

为什么清朝还要给地位本来就比较低下的“披甲人”分配奴隶?

这与后金女真族部落崛起的历史有关。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的时候,时处于原始部落的阶段,社会形态依靠严酷的阶层等级制度来维系,披甲人作为战时的中坚力量,但是地位又偏低,故为了防止他们产生哗变,便给他们一点“甜桃子”,分配一些流放的罪犯给他们当奴隶,以此来稳定披甲人队伍。

宁古塔的“披甲人”是土生土长的生产者,也是战斗时期的兵卒,还是旗人眼里的底层人(比奴隶高一点)。这样一个别样群体,到底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1.宁古塔的“披甲人”个性淳朴诚信。清朝吴振臣著《宁古塔记略》中记载:“披甲人”不会讲汉语,但是他们却非常淳朴诚实,还十分讲义气,有发配到宁古塔的中原人不愿受刑,便悄然逃跑了,“披甲人”也不向官府举报,任由他们逃走。若是被追回来的,其主人也会跟官府说是他们自行返回,不予追究。据说“披甲人”还十分守诚信,如向生意店家赊取任何货物,就算三年五载,定加倍奉赔,无论远近。

2.宁古塔的“披甲人”本领高强英勇。因宁古塔所处之地为极度寒苦,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银装素裹,“披甲人”主要以雪地游猎为生,加之戍边参战,生性练就了一身本领和勇气。在平日游猎生活中,他们练得“追踪寻迹”之本领,凡人蓄经过的地方,“披甲人”能追踪数十里而无差错。打猎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披甲“猎户”称为“炮手”,主事围猎,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飞禽走兽,凶悍猛物,都是他们“炮手”的下饭菜。他们三五日一小围,二十日一大围,什么老虎、豹子、黑熊、獐子、狐狸等都是他们围猎的对象。宁古塔东北近千里的“黑斤人”(赫哲族人)披甲者最为英勇不怕死,据说他们一人可以杀死一头猛虎。康熙皇帝十分喜欢他们的勇猛,经常赐予他们流放的罪犯为奴。

3.宁古塔的“披甲人”礼数豪放生猛。宁古塔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礼数豪放生猛。他们和汉族不一样,相见的时候多握手而叙,妇女右手抚额点头为拜,抚额点头下跪是行大礼。他们因战功受到赏赐的时候,长官让他们学习礼仪,但是仍然有头戴树皮斗笠,背上背着大口袋,还有光着脚丫子的,惹得朝廷官员窃笑不止。少数人立功到京任职,方圆之地送行者百千人,夫妻离别痛哭,亲脸子的声音“叭叭唧唧”作响,十分感人。

如此来看,所谓“披甲人”也不过是一群受苦受难的普通百姓而已,只不过在努尔哈赤“八旗制度”之下,打上了阶层低下的标签,并成为清朝统治者利用的工具。他们善良、淳朴、英勇、豪放、感情丰富,是帝王专制制度下被欺凌利用的特殊群体。


青灯问史


这几年火爆的清宫戏中,一些俗语渐被我们慢慢熟悉,例如,对于一些犯罪的大臣及其家属,皇帝龙颜大怒后,往往会说:“

发送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


那么,“披甲人”是些什么人呢?


披甲人的组成


在清初的对外征战中,为弥补八旗军队数量的不足,清廷在投降的蒙古人和汉人中,挑选体格健壮者编列成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与八旗满洲共同组成了八旗军事力量。而那些没被选上的人就编列为“披甲人”,在后方留守。


所以披甲人其实是比八旗军低一级的存在,但是地位不是最低的一批。是八旗体系的中的二等人



八旗和披甲人的定义和规则  


八旗原本兵民合一,无所谓“披甲”与否,但入关后变成了两个定义:


一个是泛指的“八旗”,所有入旗的满、蒙、汉军人不论男女老幼都是“旗人”,

另一个是八旗内挑选专人成立的各种军事组织,如京营八旗设立的护军营、骁骑营、火器营、前锋营等,各地驻防八旗设立的马甲、步甲等,


“旗人”是没有名额限制的,只要父母是“旗人”,所生子女即自动成为“旗人”,

“披甲人”则是有名额限制的。



披甲人的职责是什么?


宁古塔当地原本只是女真人,这里也是满洲的发祥地,他们以渔猎为生,构成当地的旗丁,处在宁古塔的统治阶级;处在中间阶层的就是披甲人,披甲人多是投降清廷的降兵降将,他们投降清廷后被要求世代居住在边疆,守卫边疆,


披甲人分为马甲和步甲,也就是骑兵和步兵。他们在有战事的时候披甲上阵,平时则渔猎耕种,和普通百姓无疑。


  

宁古塔在哪里?


宁古塔位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是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清代设有宁古塔将军,统辖黑龙江,吉林及盛京(沈阳)以北广大地区的军政。



为什么清王朝把罪犯流放到宁古塔?


有两种深意:第一种是惩戒犯人,让犯了罪的人尝尽背井离乡的苦楚,到关外去反思自己的罪行,接受恶劣环境的洗涤;


第二种是为清皇族的统治更加稳定。



犯人被发配到宁古塔下场如何?


很多犯人到了宁古塔之后,有点地位和文化的也许被当地人聘请为老师。

比如诗人吴兆骞,在当地得到了优待。


而清朝很多因为文字狱被流放到宁古塔的文人,待遇都不错。


但大部分的犯人都会变成了披甲人的奴隶。


披甲人对奴隶可以任意使唤,即使折磨而死,也不会受罚。

奴隶们整日干活,一年四季不停歇,所以很多人身体柔弱的也被累死。

而男奴隶还好,只要做苦力,但女奴隶更加悲惨。

披甲人可以霸占她们。

即使女奴隶已经有丈夫,但披甲人只要是看上某个女奴隶,都会强行夺过来,下场非常惨。所以很多丈夫得知全家被流放到宁古塔,他情愿选择杀掉自己的妻女。

因为到了那边后,女人会遭到比死还可怕的折磨。



总结:清朝时,全国有非常多的偏远落后的地区,清王朝把这些中原罪犯流放到这些地方改造,让他们改变宁古塔。用意非常很明显,宁古塔是满族的发源地,是清皇族的老家。罪犯来到这里不仅要开荒种地,修桥筑路,改变清皇族老家的面貌,而且还要忍饥挨饿,为当地官员、满人当牛做马,沦为家奴,以显示祖上的荣耀。


路之意


宁古塔是个地名,现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古塔是清早期边疆的军事重地,影视剧中大多说的发配宁古塔,其实在历史上也并不是只发配到宁古塔一个地方,还有一个叫尚阳堡的地方。这两个地方在当时都是条件恶劣鸟不拉屎的地方,犯罪了肯定不会发配到苏杭那种环境宜人的地方。现在咱们的基础设施基本上都完善了,那时候东北地区天寒地冻,没有汽车、火车、飞机等这样先进的交通工具。犯人被发配长途跋涉基本上就靠两条腿,现在东北都还非常冷,那时候更是人迹罕至冰封世界一望无际,所以好多犯人还没有走到宁古塔就被冻死了。



至于你问的披甲人,通俗的讲就是边境地区个别投降清朝的其他民族人,清政府为了稳控这些人,就会把一些犯有重罪罪犯赐给他们当奴隶。这些披甲人长期帮清朝镇守边疆,已经适应了残酷的生活环境,但这披甲人性情都有些粗莽,可想而知给这些人当奴隶是什么样的生活?后来到清朝后期,由于宁古塔地区相对稳定,也就没有了那么多投降清朝的人,所以披甲人也泛指镇守边关的一些将领。


清朝对文字狱这个政策很霸道,所以当时很多文人都被发配到宁古塔,看似比较残酷的事实,却无意的对宁古塔地区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宁古塔是个历史悠久充满了故事的地方,清朝长期流放宁古塔的刑法,很多人在这里落地生根重新生活,时间长了宁古塔也形成了外来流放人员特殊的生活圈。小编现在没有去过宁古塔,我想现在的宁古塔应该也是很繁华的地方,不知道清时期的流放现在还有没有遗迹存在。


追记历史




清朝对于官员犯罪,最严重的就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其次就是斩首,第三就是发配。

发配的地方,大多是几千里外的宁古塔,主要是给披甲人为奴。

问题来了,到底宁古塔在哪里?披甲人又是谁?

宁古塔在东北黑龙江宁安市一带



宁古塔是北方严寒之地,距离京城(北京)有三千里远,有两座城,一座新城,一座旧城。新城就在如今的黑龙江省宁安市,是康熙时期建的。旧城是在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旧古城村,是努尔哈赤时期扩大建立的。

宁古塔没有塔,只是个地名而已,是满文直译。“宁古”是“六”的意思,“塔”是“个”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六个”。名字的来历是,努尔哈赤的曾祖父有六个儿子,曾经都住在这片区域,于是,后来慢慢就成为了地域名字,有了中心城。

但是,这个名字很有特点,是个数量词,满人就是这么任性,简单,好记。不过,中国的大多百姓更能适应“数量词加名词”的叫法,比如“八棵树”,比如“八家户”,比如“六盘山”,比如“五丈原”。



宁古塔曾经很厉害,清朝初期,这里设有“宁古塔将军”,这个“将军”不是哪里都有的,整个东北,当时,只有“宁古塔将军”和“盛京将军”。当时宁古塔将军的管辖区域非常大,宁古塔也成为了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经济、政治、军事中心。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康熙十五年,设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吉林乌拉(吉林市),并设立了“吉林将军”,自此“宁古塔将军”成为了历史,当地只设宁古塔副都统。

披甲人是谁?来自哪里?



披甲人从字面意思来说,就是披着盔甲的人。实际上,并不是披着盔甲,就是披甲人了。

八旗制度“以旗统兵,以旗统民”,平时打猎打鱼,战时披着盔甲上阵。这些人,分为三等:阿哈、披甲人、旗丁。

“阿哈”地位最低,多数是汉人和朝鲜人;“披甲人”位置中等,多是其它部落的降人;旗丁地位最高,是女真人。



披甲人无疑被女真重视,放到边境做守卫工作,后来“降人”越来越少,于是直接安排军人过去。披甲人后来多引申为“东北边疆的守卫军人”。

发配到边疆的官员,就是给披甲人做奴隶去了。这福利不错,让披甲人单调的生活有了色彩。

那么披甲人对“发配过来的奴隶”怎么样呢?

“宁古塔”和“披甲人”为何成了很多官员的噩梦?



宁古塔的可怕在于两个,一是距离太远,古时交通又不便利,全靠“11号马车”(步行)前行,想想几千里的距离全靠步行,实在是不容易。二是,气候多变,冬天寒冷异常,而且持续时间长,这寒冷大多数人受不了,特别是南方官员,在他们看来,这里简直是人间地狱。

披甲人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是被发配官员的主子,官员们成了披甲人的奴隶。官员们曾经的扯高气扬,曾经的耀武扬威,到如今一无所有,还要被别人“喝五吆六”,这让官员们的心理有了巨大的落差。

天寒地冻之时,官员们没人关心,没人给予适时的嘘寒问暖,很少有主动张罗安排冬衣;夏天酷暑之日,也没人管你的消暑纳凉。这里,曾经的官员只是奴隶,再也没有曾经的权势。




难道,宁古塔真是人间地狱?其实,也不完全是,很多发配的人还被那边的官员重视。比如王兆骞,后来成了当地官员的幕僚。由于披甲人的生活很无聊,后来来的郑芝龙、金圣叹家属、吕思良家属等等发配的人,带去了文化、农耕、佛法等知识,促进了交流,让披甲人也长了见识。

宁古塔的可怕,在于文人们的文字描述,扩大了“可怕”。比如气候,比宁古塔恶劣的还有东北漠河、黑河,新疆阿勒泰、塔城,这些地区气候都比宁古塔恶劣,当地人还是能够安居乐业。



宁古塔的真正可怕在于:步行几千里,辛苦;去了之后当了奴,心理落差大;南方官员们对气候,不适应。


蓝风破晓


电视剧里面经常把『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作为对犯罪大臣及其子女的惩罚。那么宁古塔和披甲人都是什么呢?

首先,宁古塔不是塔,是满语的音译,满语里面,『六』的发音是『宁古』,『个』的发音为『塔』,所以宁古塔的意思是『六个』。


现在黑龙江省的宁安县,就是宁古塔将军的驻地。为什么发配宁古塔是个严厉的惩罚呢?因为当时的宁古塔生存条件非常的恶劣,在一个发配者给自己父母的书信中,就这么写道:

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而披甲人是什么呢?满洲八旗按照身份地位,分为阿哈

披甲人



和旗丁。

其中旗丁的地位最高,是真的满洲女真。而披甲人则身份混杂,主要是投降满洲女真,愿意为女真人披甲上阵,征战讨伐的人;披甲人地位低于旗丁,但是高于阿哈。阿哈地位最低,指的就是奴才。

所以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就是给披甲人当阿哈。不但吃苦受罪,并且毫无人身安全和尊严的保障,故而被人人视为畏途,也被朝廷作为对犯罪官员非常严厉的惩罚。


经史通义


在清代,有很多“犯人”的判决书上写着:“流放宁古塔。”

宁古塔今何在?它就在我国的大东北,黑龙江境内。 有记录称,明宣德八年,有一次有一家人犯罪被流放到我国东北地区,浩浩荡荡一百七十余人,大人牵着孩子,孩子牵着孩子,带着枷锁,徒步几千里,路上死了一百二十人,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到达目的地只剩下五十人。



有"江左三凤凰","边塞诗人"之誉的清朝诗人吴兆骞曾被流放宁古塔二十余年。

吴兆骞,清初诗人,于明崇祯四年生于江苏省官宦之家。少有才名,九岁即能作诗词。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送到宁古塔。

顺治十八年(1661)吴兆骞在《上父母书》信中说,

"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此地一是寒,二是苦。天气非常恶劣,从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雷电,风沙弥漫,一尺之内看不到人。五月到七月阴雨连绵,潮湿阴冷。八月就下大雪,九月河流结冰,雪落地成冰,千里茫茫都是皑皑白雪。

被流放之人在天寒地冻的环境里生活,且完全没有自由。 吴兆骞记录当时“官庄人”干活的情形:

“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日子”。



可以想象,骨瘦如柴的流放之人,一刻都得不到休息,不是干这个活就是做那个活,忙忙碌碌,匆匆忙忙。

作为文化人的吴兆骞被礼遇,聘为家庭教师,待遇慢慢变好。幸亏好友顾贞观竭力营救,向当时宰相之子纳兰性德等人的帮助,终于得以回朝,归来后,仅仅三年,就去世了。

如果是女性被流放,历尽千辛万苦到了目的地,或为奴,或被卖到青楼也有可能。



余秋雨在其名篇《流放者的土地》中描述了如下:

好不容易到了流放地,这些奴隶分配给了主人,主人见美貌的女性就随意糟蹋,怕丈夫碍手碍脚先把丈夫杀了;人员那么多用不了,选出一些女的卖给娼寮,选出一些男的去换马,最好的待遇算是在所谓"官庄"里做苦力。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流放之人,尤其是貌美的女性,那更是灭顶之灾!

被流放的江南女子汲水的场景如下:

"春余即汲,霜雪井溜如山,赤脚单衣悲号于肩担者,不可纪,皆中华富贵家裔也。"



来看看这些可怜的,被流放的江南女子汲水的场景:大冷天,赤着脚踏在满是霜雪的井边,穿着单衣汲水,瑟瑟发抖,哀嚎遍野,其凄惨的状况令人头皮发麻。

所谓披甲人多指抓住的战俘或者是投降之后的人,地位低于一般军人,高于奴隶,其作用是为清王朝镇守边疆。



满清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旗人又可细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阿哈多是汉人、朝鲜人;披甲人地位高于阿哈,是投降的人或被抓的俘虏;旗丁则是女真人,地位最高。

而清廷为了稳住他们,会经常将一些流放之人分给他们,一是给他们发福利,二是惩罚犯罪者。

本身披甲人就是境况如此,再受其奴役,受辱或是被折磨,其境况可想而知。



浙江的吕留良家族、杨越、杨宾父子;安徽的方拱乾、方孝标家族等几个代代流放的南方家族给东北所起的文化作用很大。

虽然被流放对这个家族来说是莫大的耻辱与悲哀,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他们对东北的开发事业做出了连续性贡献,他们带去了方法与技术,带去了先进与文明。



他们是流放者,也是"土著",是他们让宁古塔这样的蛮荒之地播下了蓬勃向上的希望的种子。


历史漫谈君


在清朝电视剧里面,最常见的就是发配宁古塔为奴。而宁古塔到底是个什么地方?而后来还有与披甲人为奴,这里的披甲人有是谁?


宁古塔

如今宁古塔位于黑龙江的宁安县,清朝时期被用来作为流放地区。至于宁古塔的地名由来,还要有一个传说:

相传明朝末年,有兄弟六人组建军队占领此地,而努尔哈赤恰恰看中。在满语当中,六是宁古的意思,个则是塔。努尔哈赤占领此地后,按照满语起名宁古塔。

在这之后宁古塔就作为后金的屯兵之所,在这之后也就转变为清政府在黑龙江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顺治接手后,其管辖范围非常之大,也渐渐变成了接收流放人员的场所。

披甲人

清朝实行的是旗人制度,旗人是最高等级的贵族。除此之外,清朝还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其中阿哈是奴隶,披甲人是清朝建立时的降兵(多是汉人),而旗丁则是女真人。

所以披甲人其实是比八旗军低一级的存在,但是地位不是最低的一批。被发配过来的人的命运都很凄惨,因为披甲人曾经都是降兵,地位一直很低。如今手下还有比自己地位更低的人,可以预料这些人的命运如何了。


史之策


这几年每年冬天,大批南方人到祖国北疆的雪乡旅游,体验凝重厚实的雪景之美。

宁古塔,就是雪乡的一部分。我打算今年冬天、也到渴望已久的雪乡去穷游一趟,应该会是很快乐的吧。

清朝发配犯人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宁古塔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

清朝的宁古塔管辖黑龙江、吉林大部分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现在还存有旧城遗迹。

发放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

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当时金军就屯扎在宁古塔。

17至18世纪,宁古塔为清朝朝廷提供兵源、为边防军队输送生活必需品,还是东北人民进贡朝廷珍贵物品的收转点。

宁古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清太祖努尔哈赤曾祖父养育了6个儿子,都生活在这里,所以把该地称为宁古塔贝勒,简称宁古塔,意思是“6个贝勒”。

宁古塔离北京有7000里远。清朝的宁古塔常年冰封,是冰的世界、是雪的天下,其寒冷状况可以说天下少有,冬天最冷时可达零下40度。

春节之后,直到4月,呼啸的北风、犹如电闪雷鸣,即使两人面对面,看起来也是迷迷糊糊;

5月到7月,以阴雨天气为主;8月中旬开始飘下大雪;9月初,所有的河水全部结冰;

每次大雪,落到地上立即结成坚硬的寒冰,一眼望去,茫茫千里、白雪皑皑。

内地人到宁古塔生活之后,都会发自内心感叹:人说黄泉路,万念都成灰。若到宁古塔,十个黄泉都不怕。

清朝把宁古塔作为惩罚罪人、流放囚犯的“地狱”。

抗清名将郑成功父亲郑芝龙,被流放到宁古塔,后来就死在那里。

清廷总是把宁古塔作为大案要案的终结之所,“宁古塔”成为清朝官员和文人学士藏在心底最深处的恐怖梦靥。

任何官员一旦与宁古塔联系起来,从财产、到身体、再到灵魂,将迅速坠进深不见底的黑暗深渊。

当官员听见宣读圣旨:“流放宁古塔”时,顿时,双腿发颤,再也支撑不住失去灵魂的躯体,很快瘫软在地。

流放到宁古塔的文人,在万般无奈之中,有时候也去寻幽探秘,怡情自乐。

在新城西门外、鸡陵山下有一处著名泉水,叫做“泼雪泉”,就是张缙彦给它取的名字。

虽然现实很残酷,但是,文人还是多情的。他们对宁古塔的一枝一叶、一土一石都寄予厚厚的情结。

还有一点值得提醒:宁古塔并没有“塔”。

除了宁古塔令人毛骨悚然之外,从京城到宁古塔的迢迢路途,也是让人想起来不寒而栗的。

一些流放者走到半路上的深山野林,很可能就被狼虎野兽当成美餐;更残酷的是,有人饥饿昏厥,活着的人就会将其分而食之。

近代历史上,清政府已经把宁古塔管辖的大部分区域,割让给沙俄,现在属于俄罗斯。俄罗斯重要港口海参崴闻名世界,当年就属于宁古塔辖区。

发配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翻身!

满清时期的八旗制度重要内容是:“以旗统军,以旗统民”。这种制度最大好处是:平时大家都是农民、是牧民;战争时期全部披甲上阵、成为将士。

八旗成员被分成3种人:“阿哈”、“披甲人”、“旗丁”。其中“披甲人”地位高于阿哈(奴隶),低于旗丁(女真人)。

披甲人,来自多个民族,是战俘、或者投降的人。如果战争来临,披甲人必须穿上盔甲、冲锋上阵,为统领部族去战斗、去讨伐敌人。

披甲人是非常艰辛的满清军人,分为骑兵马甲和步兵步甲,他们常年居住、生活在边疆,为清王朝守卫边疆。

清军入关之后,八旗子弟大部分都进入关内,边疆依靠披甲人守卫,披甲人也就成了军人的代名词。

为了稳定军心,清政府经常把一部分犯人、或者犯人家属发配到边疆,分配给披甲人当奴隶。

雍正时期的年羹尧,有一个幕僚叫汪景祺,被雍正帝重重处罚。汪景祺的妻子被发配到黑龙江给穷困的披甲人当奴隶;汪景祺3服以内的兄弟、亲儿子、侄儿等都被剥夺职位,并发配到宁古塔充军。

清王朝利用自己的发祥地宁古塔,无论是将罪犯发配充军,还是把犯人及家属发配给披甲人为奴,其最根本目的都是维护清王朝统治、维护皇室成员的奢靡生活。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岳飞的飞


要说把人发送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不得不说清朝的这种处罚犯人的手段,最出名的我估计就是满清十大酷刑了,像这种发配到宁古塔为奴还算是比较轻的了。

宁古塔是清朝的边疆重镇,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旧古城村,曾经与盛京齐名,清朝在此地设有宁古塔将军一职,宁古塔处于东北地区,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在当时东北的气候是比较恶劣的,生活条件也差,就成了流放犯人的目的地,因为多数的人还是生活在条件比较好的南方,更本体会不到那个寒冷,所以很多犯人能活着去到宁古塔也是非常之不易,人常说,一如宁古塔,半只脚踏上了黄泉路,事实也确实如此,即使那些活着到达终点的仁兄们,也是会在哪里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体力活,干的活重,吃的清汤寡水的,几乎没有人能够善终。

可能大家也会和我一样好奇,什么是披甲人呢,在我没有了解历史的情况下,生活在寒冷的地区,我一直以为披甲人是穿着厚厚的铠甲,当然这也是从字面上理解的,而真正的披甲人是那些地位没有军人高,而又比奴隶身份高的一种人,他们主要组成部分是前期投降清朝的一些游牧部落,为了稳定边疆,防止发生祸患,清朝经常会将一些犯了重罪的人和家属流放,送给披甲人为奴,这也是清政府为了稳定边陲的一种手段,由于披甲人的地位本来就低,所以被发配到边疆犯人的下场大家可想而知。

看完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呢,涨知识没?


潇潇谈历史


宁古塔有双重含义。往小了说,宁古塔特指两座城,即宁古塔新城和宁古塔旧城,城址均在现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前段时间热度非常高的“雪乡”就是当年的宁古塔);往大了说,宁古塔的范围很大,山海关以东的关外地区,其实都属于“流放宁古塔”。


关于宁古塔,一直都有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就是认为那里是自古荒凉、寸草不生之地。但真实情况其实恰恰相反,宁古塔自古就是女真民族的经济中心,是女真部落控制牡丹江渤海人和松花江五国部的核心地带。早在唐朝时,那里还是渤海国的国都所在地,农耕和工商业都非常发达。

只不过因为满清入关,满人大量内迁,再加上清廷不让汉人出关开发东北。这才导致关外没人了,经济规模开始萎缩,变成了清代人眼里的蛮荒之地。

正是因为宁古塔一带是清皇室和满族人的龙兴之地,所以有清一朝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被发配到宁古塔去的,身份地位不高的人,还没资格被发配到清朝的龙兴之地。



第二个误区就是把宁古塔错误的理解为一座城市,以为宁古塔只是现在的牡丹江市。但其实并不是。

因为清军入关后,整个东北的经济规模都在萎缩。不仅是黑龙江、吉林地广人稀,就连经济原本比较好的辽宁也地广人稀。

既然都是地广人稀,偏远苦寒之地,那么犯人在被流放时,就没有必要一定要被流放到黑龙江的宁古塔城。流放到辽宁、吉林,甚至是比宁古塔更远的三姓副都统辖区,也是有可能的。

也就是说,“发配宁古塔”的人,并不是都会被发配到宁古塔城去


具体来说,皇族成员犯罪,通常都是被流放到盛京(沈阳)守陵,不会被发配到苦寒的黑龙江或吉林。

官员被流放,也要看官员的背景如何。有背景的官员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大多会受到一些照顾,会被安排到黑龙江或吉林的驿站、官庄从事一些杂役性质的工作。而没有背景的官员和平民,就只能是被发配到宁古塔城从事最艰苦的差使了。

但不管是被流放到黑龙江,还是被流放到吉林和辽宁,在清朝都属于“发配宁古塔”。

至于说为什么很多人害怕被发配宁古塔,这主要是因为从京城到宁古塔太远了。毕竟那时候没有高铁,也没有飞机,犯人每天戴着枷锁赶路,这是一种煎熬。很多人没熬住就死在了路上。这种事情再经过文人墨客的渲染,很多人一听说要流放宁古塔,便是宁可自尽,也不愿意去了。



披甲人的概念很简单,指得是清朝初年“受降后披甲上阵为统领部族征战讨伐的人”,地位低于一般军人,高于奴隶。

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旗丁按照身份地位的高低,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

阿哈即奴隶,多是汉人、朝鲜人;

披甲人是投降女真的人,民族不一,因为能打仗,所以地位高于奴隶;

旗丁就是一般的女真人。

后来清军入关,统一中原,投降清廷的人减少了,披甲人的概念就变成了军人。而宁古塔的披甲人,就是特指专门负责镇守东北边疆的军人。


清朝虽然是异族入主中原,强调骑射,但其实也是重文轻武,军人的地位并不高。一般的旗人若是想要出人头地,还是要通过考科举,博一个功名才行。

试想一下,有清一朝,军人的地位本来就不高,披甲人还世代居住边疆,属于军人中的“二等公民”。那些被处罚“与披甲人为奴”的人,是不是就更惨?那可是世世代代为奴哦。

总的来说,其实宁古塔并没有那么恐怖,真正恐怖的是发配宁古塔的路上以及“与披甲人为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