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能治好吗?

健康之初消化一科


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第1位的恶性肿瘤。据不完全统计,到2025年,我国的肺癌发病人数将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每年将有100多万肺癌新发病例发生。

更为严重的是,大部分肺癌一经发现就已经发生了全身的转移和扩散,治疗效果不容乐观。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多年来一直徘徊在15%~20%之间。

但是对于早期发现的肺癌,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病人可以得到痊愈。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磨玻璃样改变的肺癌,经过手术切除后,可以得到长期生存。

随着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某些晚期病人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可以达到带瘤生存,长期生存。因此,不能笼统的说肺癌可以治好吗?只能说有一部分肺癌是可以治好的。


胸外科乔贵宾医生


肺癌是能治好的,我2003年3月查出得肺癌,马上到浙一医院手术治疗,病理结果,中央型中低分化肺腺癌部分肺泡癌浸润肺膜,4.3/4.2/2.3厘米,送检淋巴结无癌细胞,手术后无化疗,一疗程放疗,吃了一段时间自采中药(无法证明有无效果),到现在十几年了无复发应算是治愈了,癌症治疗肿瘤消失后五年无复发的可认定为临床治愈。问答图片中我是看不出有肺癌,我是外行只是得过肺癌看过我自己的。



平78514851


得了肺癌、肝癌别指望治好了,可能有些人觉得不人道,非也!恐怕结论正好相反。

我单位的领导,曾经在读大学时得过患结核,工作后,烟瘾逐渐增大,后來每天三包烟还不够,除了吃饭睡觉,香烟不离口。退休后五、六年,单位组织体检,发现肺部有斑点,他笑着说: 原來得过肺结核,斑点是钙化点!

回家两三个月后,胸部隐隐作痛,于是想起了体检结果,立即住院仔缅检查,确定为肺癌。

刚开始治疗用的是进口西药,病情逐渐好转,很是兴奋。可是三个月后,病情又逐渐恶化,最后,注射都冷丁越來越多,死前近十天,杜冷丁完全不起作用了。

孝敬的子女一直不惜血本给父亲治病,死前三、四天,其父发脾气了,说道: 不孝敬的东西!叫不治了还要治,老子过一天熬一天,疼痛难忍,早一小时走好一小时!滾开!最后不治身亡。

听了以上的真实故事,有何感想呢?


亭亭玉立104648451



或之


肺癌发病率很高,必须重视!从治疗角度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可以治愈的肺癌,可以延长生存期的肺癌,终末期肺癌。

一.可以治愈的肺癌。

早期肺癌大多可以治愈。比如通过体检发现的,一般都比较早,大多数可以治愈;还有一些局部晚期的肺癌,经过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也有治愈机会。


像这种磨玻璃结节(微浸润腺癌),经随访观察缓慢增长,可以通过胸腔镜微创手术楔形切除。

如果是浸润性腺癌,通常需要做肺叶切除,如果术后病理发现有微乳头成分,还需要配合术后化疗,降低复发率。

像这8位病人,都是体检发现的小肺癌,经手术治愈!

二.可以延长生存期的肺癌


很多病人因为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明显,确诊时就已经发生多处转移,失去了根治机会。

尤其是小细胞肺癌,发展迅猛,60%以上的在首次发现时就已经没有手术机会。

好在最近这些年,全球范围内针对肺癌的研究很多,衍生出很多治疗方法和药物,除了最耀眼的靶向药物治疗之外,还有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免疫治疗、以及传统的放化疗。


这位老太太78岁,因为右上腹疼,以为胆囊结石复发,CT发现右下肺癌。

肿瘤已经比较大,并且侵犯胸膜,特罗凯治疗后复查,肿块明显缩小:

目前已经两年多了。

三.终末期肺癌

人的命运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一些朴实的农民同志,一拖再拖,来的时候就已经很晚期了。

这种时候一般就不建议采用很猛的治疗方法了,能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就好!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谢谢阅读,欢迎关注我!


影像科豪大夫


肺癌是一种肺部恶性疾病,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不治疗,病情会一直进展,直至全身转移并产生各种各样的症状,人体最终在长期的营养消耗以及肿瘤产生的毒素损害中失去生命。一般来说,肺癌的根治只有在早期才能达成,一旦错过早期就会失去根治的机会,只能依靠保守治疗延长生命。

那么,什么是早期肺癌,什么是晚期肺癌,这个和肺癌的大小,是否有转移,对周围结构的侵犯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没有转移的肺癌才能够根治,也就是说,早期肺癌必须没有转移,也没有无法完整切除的情况,比如虽然没有转移,但肺癌已经侵犯了心脏,这种情况就无法切除了。

早期肺癌治疗起来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尤其是小于1cm的非小细胞肺癌,大部分不会有转移,将癌肿所在的整个肺叶完全切除就根治了,很少有复发和转移的情况,这里有一点要说明一下,小细胞肺癌比较特殊,在小于1cm的时候就有一定比例的病人发生了转移,最常见的是纵膈淋巴结转移,一旦发生转移,就没有根治的机会了。

失去根治机会的肺癌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手术:为什么失去根治机会的肺癌还可以做手术治疗呢,这是因为无论哪一种治疗方法,都无法像手术那样迅速的去除癌细胞,一刀切下去,大部分癌肿就会离开身体,而这样的效果,靠药物大部分是达不到的,一般这样的手术都是姑息性的,术后还要结合其他的治疗。

2、化疗:化疗无论如何都还是肺癌的基础治疗方法,化疗的药物在血液中不但会杀伤原发部位的肿瘤细胞,还可以杀灭血液中的散在癌细胞和转移部位的癌细胞,这些部位的肿瘤细胞是其他治疗方法无法完全兼顾到的,尤其是肺癌姑息性治疗后,需要化疗杀灭残存的细胞,延长生存时间。

3、放疗:一般人并不知道,放疗其实对早期肺癌是有根治作用的,明明白白的写在肺癌的治疗指南上,仅仅用放疗就能有效的治愈早期肺癌,但在国内,很少有人采取根治性放疗来治疗肺癌,大部分选择手术。放疗对于无法手术的肿瘤同样有治疗作用,但大部分只能延缓病情加重,起到姑息治疗作用。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都是有突变基因驱动生长的实质,针对性的对肿瘤细胞的突变基因进行定向打击而消灭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由于正常细胞没有突变基因,因此,靶向药物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因此副反应较小,缺点是,目前并不是所有突变基因都有相应的药物,所以治疗前一定要做基因检测,如果突变基因没有相应的药物,就不能采取靶向治疗,另外,靶向药物有耐药性,并不能完全根治癌细胞。

5、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可以说是近两年肿瘤治疗领域最火热的话题,大会小会都会讲免疫治疗,这和免疫治疗的思路独特有关,既往的治疗都是针对肿瘤细胞本身,而免疫治疗则主要针对肿瘤细胞本身,而免疫治疗则针对免疫细胞,通过阻断肿瘤细胞表面PD-L1和免疫细胞表面的PD-1连接而释放免疫细胞的免疫活性,从而杀灭肿瘤细胞。


胡洋


癌症并不等于绝症,也不能与不治之症划等号。如果能够早期发现,那么还是有希望的。早期肺癌也是如此。

  早期肺癌是指肺组织以外,其他淋巴结或脏器未发生转移。当占位性病变较小时,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从医生的角度来看,早期肺癌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早期肺癌一般术后无需特殊治疗,以随诊为主。随诊周期为术后两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若复查两年之内患者身体情况良好,两年后可每半年复查一次,若患者后续复查身体均良好,可按正常人群标准,每年常规体检一次即可。

  但是肺癌的生存期由肿瘤分子病理决定,并受肿瘤是否发生基因突变的影响。若术前未能发现转移病灶或其他位置病变,即进行手术治疗,可误认为肺癌得到根治,但2-3年后又发现其转移灶,这种情况下的生存率较低。早期肺癌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局部切除、肺叶切除、全肺切除等,具体选用何种术式,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和病理的分析,进行综合的考虑,分析利弊,拟定几个手术方案供病人选择。在进行切除手术时,均坚持在尽可能保留正常肺组织的前提下,彻底切除原发灶和胸腔内有可能转移的淋巴结的原则。由于早期癌细胞可能存在于病人血液和淋巴中,手术切除可能无法彻底地清除病灶,需要进一步采用其它早期肺癌的治疗方法进行巩固治疗。

  因此,提倡患者定期体检,通过CT等检查方式筛查肺癌,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影响疗效。


用户111044335066


肺癌能不能治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得了肺癌能不能治好,要看癌症的分期,癌症的病理类型和患者自身的情况。早期的肺癌可以治好。

我是一名放射科医师,看到过很多得了早期肺癌的患者,通过手术切除后,每年来复查都是好好的,没有复发和转移,过了五年就算是临床上的痊愈了。早期的肺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复查没有复发的就是治好了。所以一定要强调早期肺癌筛查的重要性,目前最好的手段是做胸部CT检查。

比如这位女性,早期磨玻璃结节,术后肺癌,目前五年过去了,还好好的,正常上班生活了。

但是晚期的肺癌朋友,或许没有那么幸运了,特别是全身转移的晚期肺癌,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放疗化疗也都是使得肿瘤缩小,但是都达不到消灭的目的,只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今天很难过,写了两份片子都是一发现就是肺癌晚期了,一位是70岁的老奶奶,因为头疼就诊,发现了肺癌伴肺内和肝脏多发转移。一位是同事的老爸,因为声音嘶哑一周就诊,做了检查,找我看片子,我考虑是肺癌伴多发淋巴结和肝脏转移。


这位同事是普外科的,我跟他详细讲了我的诊断。这个诊断,无论对他或者他老爸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一查发现得了晚期,无法接受,我看着他面不改色的,但是能想象得到他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但是,无论怎么难过,后续的确诊和积极治疗要做起来。我们不能一发现癌症晚期就放弃治疗,起码要咨询医生,配合积极治疗,评估疗效,延长生存期。还没努力就放弃了,不是癌症打倒我们,而是自己打倒了自己。如果评估后真的没有好转的机会了,一味的治疗只会浪费钱的话,那就好好的陪着,让他在最后的日子里感受家人的关爱。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活在当下,珍惜现在。生活总会在你不留意的时候给你毫不留情的一击,我们要坚持住了,要相信会有奇迹的一天,也要坚信癌症被人类攻克的一天会很快到来。




小影大夫


肺癌是可以治疗的,如果发现的早,且规范治疗,对患者生命是不会造成威胁的。

【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让我们看看专家怎么说:支修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著名胸外科专家、著名控烟与肺癌防治专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eaa354cb427c0929588fa352717b0161\

医学微视


手术过后一个月,相信很多家属(患者)在谈起早期肺癌时,都能头头是道了。

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来讲讲早期肺癌与基因检测。

如果患者是非小细胞肺癌,又是早期腺癌,那这篇文章咱们得一起好好看看。

1. 基因检测也是病理分析

之前我们曾经讲过手术前、中、后病理。这几种病理分析方式都是在显微镜下,通过染色等手段观察细胞形态和分裂状态来确定良恶性以及具体癌细胞信息。

其实,基因检测也是一种病理分析,同样需要借助病理切片。

但不同的是,它直接从癌细胞的分子层面分析。基因检测可以看到癌细胞的DNA,也就是它身上包括的遗传和进化信息,而显微镜只能看到组织和细胞。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基因检测会看得更深入,也更透彻。

分子组成细胞,细胞组成组织


2. 早期肺癌要做基因检测么?

要不要做基因检测,重点是要看有没有用。

对于患者来说,检测结果如果能够指导后续治疗,那么就是有意义的 。

从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指南推荐来说,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在诊断后建议基因检测,确认是否有基因突变。如果有,可以优先于化疗,直接一线就用对应靶向药物。而鳞癌等其他类型癌症因为突变率较低,因此比较少进行基因检测。


但对于早期肺癌来说不是这么操作。

对于肺癌早期患者来说,一般在手术切除病灶后,做定期随访就好。或者辅助一段时间的放化疗来预防复发,因此基因检测并不是必须的。


那么为什么医生还会建议腺癌患者常规进行基因检测呢?

如果若干年后(当然不希望发生),早期肺癌出现进展、转移甚至到了晚期,到时候再做基因检测还来得及么?答案是因人而异的。

刚刚我们说基因检测也需要病理,最好是病理切片。对于晚期肺癌来说,因为不适宜手术,所以只能通过穿刺或气管镜取病理,但以上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失败率。

「胸部穿刺 VS 气管镜」示例图

一是患者身体不耐受。二是晚期病灶小而散,取病理并不容易,一些患者尝试n次也未能取到。目前一些研究提出了用血液来代替组织进行基因检测,但准确度仍有争议。

所以,目前已有部分国内医院会将基因检测提前,在早期患者病灶切除时,就将切掉的组织进行基因检测,主要检测东亚患者常见的EGFR、ALK以及KRAS突变。下图为2017AACR会议上,350名中国肺癌患者突变图谱。

2017AACR会议上,350名中国肺癌患者突变图谱

如果未来如果不幸肿瘤复发,那么可以尝试吃靶向药看是否有效(复发的肿瘤,大部分情况和原发灶会是一样的基因状态。)

另外,国内目前已经开展临床试验,在II-IIIA期患者当中进行基因检测后,直接使用靶向药。


这些患者本来在术后需要使用化疗,但对比靶向药的治疗效果后,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肿瘤没有复发的时间)分别为28.7个月VS 18个月,对比还是非常显著的。

虽然目前指南上还未规定基因检测可以指导早期治疗,但在病情变化时,检测结果可以作为重要治疗依据。所以一句话来说,早期患者做基因检测为非必要要求,但未雨绸缪,为将来的疾病变化做打算。


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肺癌的早期症状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肺癌的高发人群是年龄在40岁以上,平时抽烟每天达一包以上,烟龄超过20年的人,尤其是男性。在这部分人群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时,就应高度予以警惕:

肺癌早期五大症状例举 护命素

1、声音嘶哑

  这是肺癌的最重要的一个早期特征,也是近年来国内外专家们在探寻中的一个新发现。声音嘶哑可发生于咽喉炎、感冒和急性支气管炎;甲状腺手术,咽部手术后;也可发生于发声不当和讲话过度甚至大量吸烟饮酒之后.但是,这类嘶哑一般均可对症处理或经休息而自愈。肺癌、甲状腺癌和喉癌引起的嘶哑与上类嘶哑绝然不同,尤其以肺癌更为突出.   

2、发热

  中心型肺癌在支气管内生长发展到管腔半阻塞或全阻塞时,可产生阻塞性肺炎。发热一般在38℃左右,经抗炎治疗易退热。但如阻塞病变未除,则不久之后肺炎又会重现,形成反复性肺炎。

3、无症状

  约有1/3以上的肺癌患者无任何明显的早期症状,只能依靠定期检查才能及早发现其病变

4、咳血

  这在早期肺癌病例中有特殊性,如系中心型肺癌,咳血常出现在病程的早中期,血量不多,质鲜红或与泡沫混为一体.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肿瘤表面血管丰富。咳嗽损及表层,导致血管破裂所致。如偶有咳血较多者,常呈反复状或只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5、咳嗽

咳嗽,多为刺激性咳嗽。咳嗽是肺癌的早期症状,其特点是以阵发性刺激性呛咳为主,有咳不净的感 觉,一般无痰或只有少量白色泡沫痰,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痰。如经抗炎治疗2周后无改善,应警惕肺癌的可能。


肺癌高发要警惕 护命素可预防肺癌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有过报道,护命素能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肺癌MGC-803细胞凋亡,对预防肺癌有着确切的作用。出现以上早期症状的人士,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排除肺癌。在肺癌就诊病例中,中晚期较多,此外尚有60%左右在治疗后3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症状。目前已经有的文献支持,护命素对人肺癌的增殖速度有到明显抑制作用。早期患者服用护命素可以缩小肿瘤,控制癌细胞转移,加大治愈几率;配合放化疗患者服用能增效减毒,抑制各种副作用,减少化疗次数;晚期患者服用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肺癌治疗的难点在于其复杂性和多变性,虽然在细胞层面,肺癌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但实际的成因复杂得多,因而引起的变化也复杂得多。

所以,当我们无法针对癌细胞做到全面的彻底清除,何不换一个法子,只要癌细胞不影响我们正常生活(不会影响生活质量),它在我们体内又有何妨,毕竟正常人体内无时无刻不产生癌细胞。

之所以“正常人”没有被癌细胞影响(没有发展成肿瘤癌症),是因为人体自己健康卫士——免疫系统一直都在监视这些突变的细胞,一旦发现异动会毫不犹豫的消灭这些癌变的细胞。

这其实就是免疫治疗的理论构想——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去消灭癌细胞。看一下患者服用抗癌药物与使用免疫疗法治疗的生存曲线对比,数据由日本仙台诊所提供,不容抄袭转载。

在过去的一年中,免疫治疗在一线治疗与化疗的联合取得非常大的突破。此次 ASCO 大会报道的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腺癌、鳞癌的一线治疗上,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的联合都取得了完胜。这些结果将改变未来肺癌治疗的临床实践,即在肺癌的一线治疗中可考虑到免疫治疗的应用。

在免疫治疗方面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如针对鳞癌的 KEYNOTE-407 研究和 IMpower131 研究。这两个项目对于肺癌的治疗结果也于一个月前报道出来,项目结果说明免疫治疗对于腺癌和鳞癌都有好的疗效。


免疫治疗从二线治疗到一线治疗再到联合治疗,ICI疗法逐步提高了肺癌治疗的效果,正在改变肺癌的治疗策略。但目前只有少部分患者能够应用这种疗法,盲目使用可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开发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筛选可能获益人群对实现肿瘤的精准治疗尤为重要。

针对Pembrolizumab的KEYNOTE系列研究显示PD-L1表达水平与ICI的疗效存在相关性,但将其作为肿瘤标志物尚存在争议。

虽然目前尚无能独立预测免疫治疗的有效标志物,但最近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中错配修复基因缺陷(dMMR)及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会导致肿瘤出现高水平的突变负荷,产生大量可被免疫系统识别的新抗原,增强体内抗肿瘤免疫活性,进而促进ICI的疗效。

 因此,美国FDA批准Pembrolizumab用于MSI-H或dMMR的实体瘤患者,成为FDA批准的首个依据生物标志物而非肿瘤类型选择的抗肿瘤疗法,标志着免疫治疗正在为肿瘤综合治疗带来巨大变革。

  此外,肿瘤突变负荷(TMB)也与免疫治疗的疗效相关,高TMB的NSCLC对PD-1/PD-L1抑制药的反应率高,通过全基因组或全外显子高通量分析基因突变负荷有助于筛选免疫治疗敏感人群;通过突变组分析有代表性基因的突变状态,也可以预测免疫治疗疗效,其可行性更强、临床使用更加方便,例如p53、KRAS、LKB1基因等。

  内分泌异常: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下垂体炎、垂体功能减退症、肾上腺功能不全;

  肺部:肺炎、呼吸衰竭;

  消化道:恶心、呕吐、腹泻、结肠炎、穿孔和胰腺炎;

  神经:神经病、脑膜炎、格林-巴利综合征;

  皮肤:黏膜炎、皮疹、白癜风;

  肝脏:转氨酶升高、肝炎;

  视力:虹膜炎、葡萄膜炎、结膜炎;

  心脏:心包炎;肾脏:肾炎、肾功能不全;

  其他:导致疾病超进展。


以上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如果你有更多肿瘤相关问题需要咨询的话,可以通过后台私信联系到我,这边会为你提供我最大能力的帮助。你的留言、点赞、关注,是对我最大的认可和支持!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