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发生疫情是怎么消灭的?那时候没有疫苗和基因技术?

今世有缘522520


其实消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隔绝传染,只要没有了传染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消灭。

在古代如果有疫情发生,首先做的就是防止发生疫情区域的人员和家畜流动,就是封闭起来,死亡的尸体大多是焚烧后掩埋,还有处在河流附近的还会对下游进行管控。那时候相对残忍在于基本疫区封锁结束,里面的生命也基本没什么了,然后火烧,疫情基本就结束了。

这个难点就是在于如何有效的封锁,很多时候不是如何有效的治疗,只要感染者都死完了或者痊愈了,那么就结束了。


猪儿乐


所有的疫情,历史上都靠我们人体自身免疫系统。

黑死病

元朝,虽然是蒙古人的朝代,但是并不是亡于蒙古人的统治错误。有一个普遍的观点,元朝是因为当时肆虐亚欧大陆的黑死病肆虐。也就是鼠疫。这种疾病起源于蒙古草原,一开始以为是老鼠带的,后来发现其实是老鼠身上的跳蚤病菌。

在欧洲,先是在西西里岛,西西里岛死亡1/3人口,1347年,鼠疫出现在热那亚,为了防止疫病,热那亚人用弓箭赶走靠近港口有人得病的船只,但是太迟了,1/3的热那亚人死亡,接下来,威尼斯、罗马,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俄罗斯。3年期间杀死2500万人,占欧洲总人口也是1/3。欧洲平均寿命下降到20岁。

在亚洲,元顺帝是元朝的倒霉皇帝。1352年,翼宁、保德州瘟疫,同年夏天,龙兴瘟疫,1356,河南大瘟疫,1357年莒州瘟疫,1358年,汾州。1360年,元大都埋了20多万人。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1200年,中国1.23亿人口,由于战乱和瘟疫,1400年只剩下6500万人。有人口历史学家统计。1333年一年,中国至少得病死亡1300万人。1344年,朱元璋全家瘟疫,死得就剩下朱元璋一个孩子,埋家人的钱都没有,卖身黄觉寺。

从鼠疫传播的现实可以看出,任何瘟疫都有一个病死率和存活率。鼠疫的病死率是1/3人口。也就是剩余的2/3要么没有被感染,要么感染了免疫系统成功防守反击。达尔文称之为“进化选择”。黑死病也就是鼠疫并没有消失,但是这种病毒本身对于人类的杀伤力已经基本丧失,因为活下来的人类大多数是经历过选择。有抵抗力的人类。

事实也证明了这种基因选择。欧洲人后来侵略美洲,印第安人遭遇了再一次的鼠疫和天花。印加帝国的国王被欧洲人带来的病菌害死,1529年,阿塔瓦尔帕的父亲瓦伊纳·卡帕克病逝,阿塔瓦尔帕和同父异母的兄弟瓦斯卡尔竞争中胜出。而印加帝国几乎没有其他继承人的情况下,阿塔瓦尔帕想要和西班牙侵略者和解。结果168个西班牙人击溃了10万印加帝国大军,用突袭的方式,并且俘虏了阿塔瓦尔帕。

很多人类学家发现,每一次人类征服那些未被开发过的领土的时候,都会带来新的病菌,将那些地方的人类消灭一次(或者叫做筛选)。总会有人活下来,然后产生新的抗体。

黑死病就是这么一种疾病,没有任何人为的作用。在古代根本没有预防医学。中国人和欧洲人,都要靠自己的抵抗力。而抵抗力实际上遵循物竞天择。人类的基因差异性决定了,有些人可以抵抗某种病毒。

天花

天花算是预防医学的第一次胜利。典型的做法是种牛痘,天花会感染人类,也会感染牛,但是牛的反应不强烈,所以牛痘的提取液感染一次人体,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是人体接触过天花病毒就能够实际抵御天花。这就是最早的疫苗。

在中国,乾隆年间治理天花,那时候中国人还没有牛痘,所以预防天花用土方法。就是得过天花的孩子的衣服给没得过的人穿。其实也是一种疫苗,但是这种疫苗是有风险的,20%的小孩子会为此得天花。

中国早在宋真宗时代即发明了人痘接种法,也就是上面20%发病率的种痘方法。英国医师爱德华.詹纳发现挤牛奶的妇女感染牛痘后不再感染天花,1796年试用牛痘预防天花,获得成功。以后牛痘接种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对消灭天花起了巨大作用。198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已消灭天花,种痘也就取消。(乾隆一代,的确治理了中国的天花,用人豆的方式。因为乾隆皇帝死于1799年,而英国人牛痘是1796年,要是早一点,可能中国人口更多)

近现代

如果有抗生素,黑死病根本不是问题。因为黑死病虽然死亡率这么高,其本质还是细菌,鼠疫杆菌。所以有抗生素之后你不会正眼看他。对于病毒,一种是疫苗预防,如今的疫苗研发是流水线模式的,当然,难点在于临床数据获取很难。动物是动物,人是人。万一安全性有问题呢。另一种是隔离,只要确定传染途径,物理隔绝完全没有问题。

而治疗方面,其实主要是激发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或者干扰病毒复制,让病毒得不到原材料。所以,一方面是激发,一方面是抑制。对于死亡率不超过10%的疾病,实际上不用特效药,也不必过度恐慌。因为死亡率很低。美国流感1300万人感染,死亡6600人。看上去很恐怖,你除法,也就是0.05%的死亡率。

而细菌,现在都有广谱抗生素,抗生素发明之后,人类平均寿命才上了70。毋庸置疑,这是最伟大的发现,而深罐发酵技术,则是突破抗生素制备数量的最伟大的发明。辉瑞在二战的时候,让青霉素成为便宜药。

病毒依然是有危害的,比如埃博拉病毒,比如艾滋病病毒。但是现代预防医学可以了解其传播途径,比如艾滋病血液和性传播,比如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净化水源等方式。而肝病毒,则可以通过疫苗的放水。我们这么多的疫苗,都对应着一种病菌。大多数病毒和人类共生。

古代还是靠天生免疫。现代医学才是伟大的。


财经纸老虎


隔离一直是防止疫情蔓延的最佳方案,对感染者用中药进行调理,对感染致死的人畜尸体及其用品进行焚烧掩埋,其他人喝姜汤进行预防。

 

当然,古代的医学水平毕竟有限,如果赶上像如今新型冠状病毒这样在潜伏期就可传染的疫情,那死亡的人数可就多了去了,比如在东汉末年爆发的瘟疫,蔓延了大半个中国,关于死亡的人数,有记载说是2000万,更有说是5000万,几千万人的死亡导致中国人口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再比如在明末爆发的大鼠疫,也造成了上千万人的死亡。





得之


首先中国古代有几次疫病大流行,由于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不同,古方无法治今病,于是当时顶尖的医生们就提出新的医学理论和诊疗方案,从而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可以说,没有发生大疫病时,中医就是不停地总结。等发生靠总结的经验无法处理的疫病时,反而迫使中医出现跳跃式发展!

第一次: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就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本书提出的六经辨证治疗伤寒,就是中医学的一大创举!并且至今还在指导中医临床。

第二次:金元时期的寒凉派。

1.刘完素。当时河间地区疫病流行,用温燥的伤寒方无法治疗,反而容易加速病人的死亡,于是刘完素提出用寒凉药治疗热性病。主要代表作:《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伤寒直格。2.张从正。张从正应该是属于刘完素寒凉派的分支,但他新增了攻下法。

第三次:明清两代,由于城市发展,这一时期疫病发生主要集中在富庶的江南,死亡率极高!那个时代的医师们发现无论是伤寒辛温方还是寒凉攻下方,都无法有效治疗这个时期的疫病,于是江南的名医大家总结并提出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治疗温病。这一学派又称为温病学派。这一时期主要的疫病诊疗指南是吴有性的《瘟疫论》。尤其是吴有性身为名医,尚能深入疫区接触病人,还提出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传染,并提出了通过隔离病人、焚烧尸体及病人用品等方法以阻止疫情扩散等等观点,可谓推除出新,也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

事实上中国古人对于疫病是非常关注的,从宋代,就成立了公办的医疗机构,按成方制成汤剂丸散剂以惠民。当然这是和平发展时期。战乱年代,瘟疫一起,就全靠家族内部互助互救。往往到最后就真的十不存一了。


100分电影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瘟疫的爆发,古代的时候因为医疗水平比较落后,防范手段比较低级,一旦发生瘟疫之后传染还有致死的率都非常高。

因此在史书上记载,每一次发生瘟疫都会造成数十万人甚至一个地区的灭亡,一个村死的一个人都没有也是常有的事情。

古代的瘟疫如此厉害,那么古代是通过什么办法来控制疫情的呢?他们都是由什么手段来治疗得瘟疫的人的呢?

纵观相关历史资料,人类历史上发生瘟疫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比较知名的两大瘟疫,一个是欧洲的黑死病,另外一个就是大明年间的鼠疫,有学者称这两个疾病都是蒙古军队从草原带出来的一种流行传染病。

这个流行病在欧洲造成了2500万人的死亡。而在明朝史料记载,明朝的鼠疫造成山西,直隶,河南三省人员大量死亡,当时三省在爆发之前的人口多达2560万,但是等到8年瘟疫过去之后,人口剩了不到1300万,死了将近一半的人。

正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瘟疫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式,而且致死率非常高,所以人们对于瘟疫都非常的害怕。

古人将瘟疫会看成是老天发怒在惩治人间,因此在瘟疫爆发之后,家都会重点治理贪官污吏,而各地官员也会躬身自省,并且赶快祭拜上天,希望上天能够饶过百姓。

也会认为是有哪位官员审了冤假错案,导致上天震怒,国家会将之前审过的案子重新梳理一遍,如果要是用冤假错案尽快平反。

所以中国古人对抗疫情一个手段就是通过国家和官员们集体反思,但这也是一个没有用的方式。

当然在发生疫情之后,地方政府还会免费发放预防作用的药品,比如说会将一些药品直接投入到井水里面,让老百姓打井水喝从而达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在古代也有一些专门抗病毒的中药方,比如说现在很多抗病毒口服液都是纯中药制剂,通过提前饮用这些药品来达到预防的目的。

对于那些已经得了瘟疫的村子,会让军队强制隔离封锁村子,尽量不让村子里的人出来,以防疫情到处传播。

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凡是接触的那些得过瘟疫的人都会被传染,所以会强制将得了瘟疫的人给隔离开来。

当时人们也非常自觉,若是村子里有人得了瘟疫,其他的人都会藏在家里不出来,除了必要的打水或者说买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之外,其余的时间都待在家里。

对于一些因瘟疫死亡而且无人埋葬的尸体,官方也会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处理,比如说火烧或者说用生石灰掩埋放水杀毒。

疫情爆发期间,国家也会组织相关医生赶快进行相关的人体实验,测试不同的药方,找一些轻症患者或者重症患者进行实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也会有很多医生因此染上瘟疫去世。

由于古代没办法研究这些瘟疫病毒的特性所以在测试药方的时候成功率非常低,而且因为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很难找出一个能够治疗所有瘟疫的药方。

不过无论在任何一个时代,医生总是冲在对抗瘟疫的第1线,这一点是无可否定的。





历史回放机999


提起疫情我觉得令人最深刻的就是几百年前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当时无数人因之丧生!

虽然黑死病最终停止了,但不是被消灭的,它是自己突然消失的。

黑死病的消失是西方疫病专家、历史学家长期争论的问题,直到现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但通常认为与当时西欧各国家有组织的集体性抗黑死病行动有关。在这些行动中,隔离是最有效的手段。

黑死病是指从13世纪一直持续到17世纪的欧洲大瘟疫,因患者晚期的皮肤会因皮下出血变黑而得名。它在14世纪中期杀死了接近三分之二的欧洲人。也是在那个时期,各个西欧国家先后开始采取集体防疫措施。从最早的各个国家自顾自的到国际间相互合作。这些措施最有效的就是严厉的隔离制度:患者隔离、村庄隔离、往来人员隔离、往来货物也隔离。每个国家的隔离都举全国之力全力而为,从国家机构到宗教,到平民百姓,最终,在1656至1721年间,西欧诸国就先后走出黑死病的阴影。


在历史中寻找生活


古代吃水是大家共用一口井,记得历史上发生疫情时当地政府在人民吃水的井中投入药材,这样可以集中诊治。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清风破晓123


我国历史上所发生疫情,当时没有疫苗和基因技术,都是中医消灭的。如,伤寒论就是汉朝在抗击伤寒过程由中医张仲景总结经验书写而成。


一时5


无论何时间段发生疫情时,均视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袭击,无不可抗因素。


菀云418


顺其自然,自我消失。总会死一部分人而活一部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