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城萬年橋,媲美福建泉州洛陽橋,與聚星塔譽為南城八景之首


南城縣,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宋設建昌軍,明為建昌府,是明益王的封地。旴江穿城而過,水陸交通便利,人口聚集,街市繁華。萬年橋橫跨旴江之上,聚星塔聳立武崗山巔,遠遠望去橋塔輝映,美不勝收,故譽為南城八景之首。在《旴江春漲》一詩中:“新綠才蘇凍已消,沿堤春水鎖虹腰。雲橫塔影尖微露,風度鶯聲語漸嬌。漢港喧譁漁艇聚,扁舟俯仰浪花搖。夭桃夾岸紅如許,倒入平波漾石橋。”所描繪的塔影與石橋即是聚星塔和萬年橋。

萬年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明崇禎八年,峻工於清順治四年,歷時十三年,費金數萬兩白銀,橋長411,高10米,拱圈跨度14米,23孔,24墩,宏偉壯觀,是江西現存最長的古代石拱橋,可與福建泉州洛陽橋相媲美。

尤其是二十四座橋墩,造形獨特,猶如一艘艘逆波而上的巨船,均採用大麻條石並以砂漿壘砌,前尖而高昂,後方而低矮,猶如龜座龍躍、昂首挺胸迎水之勢,古稱“金剛雁翅式”,這種做法可以減少洪水對橋基的衝壓面。

中國古代雖然建了許多橋樑,如今留下來的也還有不少,但像萬年橋這麼長的石拱橋還不多見,尤為珍貴的是,萬年橋在建造時,修編了《萬年橋志》,保存了詳細的施工記錄,諸如用工用料、施工方法、技術措施、工期、資金等一手資料,這是古代橋樑史上流存至今最早最完整的施工檔案,歷來被建築史學界和橋樑專業界奉為古代建築的經典。

站在橋上,一眼望不到頭。

聚星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明萬曆四十二年,初名啟元塔,之後又易名雙江塔,清乾隆十九年改名聚星塔。每當皓月當空,星光燦爛時,俯視塔下武崗深潭,可觀其潭中塔形、星形,猶如眾星捧塔,故名。聚星塔門朝西偏南,門上嵌有一塊長條青石板,刻有雄渾有力的“聚星塔”三字,塔高30米,為空心飛簷式磚塔,七層八角,由下而上逐層內收,每層均有窗牖,高聳挺拔,素有“武崗玉筆”之稱。

傳說,聚星塔所處武崗山為合郡風水攸關,從其一旁流經的旴江常年洪水氾濫,早年設有渡口,汛期時常發生溺水事故,故至明朝當地官紳倡議建塔鎮妖辟邪,建橋鎖財聚寶,保佑國泰民安、物阜民豐。當時修建聚星塔時,綜合考慮所處地勢、風向、風力等因素影響,將塔身設計成略向北傾斜,可謂獨具匠心,因此聚星塔是江西境內罕見少有的“斜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