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滏橋秋月”,磁州古八景之一的邯鄲磁縣南關大石橋


此圖是河北邯鄲磁縣南關的南關大石橋,因橫跨滏陽河,故又名滏陽橋,她還有個更加優美的名字——堰月橋。縣誌載原橋“南北建石為崖,中壘石為圈,高約二丈五尺,闊三丈,長十二丈。兩頭耳圈各二,狀如娥眉。

磁縣隸屬邯鄲市,古稱磁州,以磁州窯聞名於世,是中國磁州窯發祥地,總人口60多萬。滏陽橋始建年代不詳,據傳在金、元、明三個朝代,多次修繕。由此推算,該橋建橋不低於800年。另有說法是建於明朝洪治年間,距今則有500年。

在明嘉靖末年,大雨成災,將石橋沖毀。隆慶三年曆時兩年大規模重建,重建後的大石橋“隆然雄峙,儼若飛虹御空,長鯨臥波”,為後來重修之典範。也許正是因為此次修繕,才成就了“滏橋秋月”的美名。

公元1703年,清康熙帝西巡迴京,冬月駕至磁州,登上此橋,觀紫氣東來,岸邊楊柳筆直,橋下河水潺潺,豪氣頓生。遂親佩弓矢,縱馬馳騁。

清光緒二十四年,州牧許之軾募捐重建,改名為“涉利橋”,但在這次修建中,將橋拱增高,併除去原來的四個耳券,改為三個大券。因橋過高,車馬往來,極感困難。

光緒年間建成後,因橋面過高,坡度太大,車馬往來極為困難。尤其是到了冬雪之日,坡面打滑,給過往行人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傷害,完全失去了建造橋樑的本意。

基於此種情景,民國二十四年,縣長孫振邦提出:“滏橋乃南北孔道,冀南咽喉,為軍民運輸、商賈貿易所必經,若不改建,何以便商旅”。於是將原橋拆去進行重建,歷時四個月而完工,並恢復原名滏陽橋。

民國重修時,在橋的兩端各雕有兩個精緻的石獅子,做戲球狀。橋身的每個券頂處,各雕有一個蛟龍首,取安瀾鎮水之意。六個蛟頭,張口瞪目,俯視水面,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重建後的滏陽橋在高度上比原橋減低一丈有餘,仍建有三個大券,橋身與兩端路面基本持平,橋體為石質結構,橋兩側建有54根石欄柱,各種造型的柱頭雕工精美,活靈活現,欄柱之間有高3尺、長4尺的檔馬石。

該橋在歷史上深為歷代士庶所鍾愛,逐步成為磁州城南關的象徵,民間稱為南關大石橋。每逢中秋佳節,月光灌滿橋孔,天上明月,滏水東流,天上人間,如臨仙境,此情此景被譽為“滏橋秋月”,列為“磁州八景”之一。

【《布衣鏡界》關注百姓生活 弘揚傳統文化,原創作品,歡迎評論、收藏,歡迎轉載鏈接,點擊“關注”二字,您就能查看我的所有內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