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退后企业降低养老金缴纳基数合法吗?

王鹏623400


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在职员工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应是本人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企业内退员工,应该而且必须适用并执行这一政策规定的。因此,他们社保缴费工资基数,随着本人工资收入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变更,也是合理合法的必然选择。

但是,在实施内退政策的当年,应该按照内退员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作为本人的缴费工资基数。以后,则应随着内退员工实际工资收入水平的变化,再做调整变更比较妥当。但是,由于内退政策办法不尽完善,内退工资待遇单位之间参差不齐,当内退员工工资收入水平,低于社保缴费基数下限范围时,必须以法定的本省社平工资,所确定缴费基数的60%,作为员工的社保缴费基数为宜。


刘正民


现在的内退,只有极少数国有企业才有这样的形式。主要是指一部分老职工距离退休不足5年,在工作也比较困难,解除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又不人性,因此企业按照1993年的《国有企业安置富余职工规定》,经本人申请,企业负责人批准,退出工作岗位有企业为职工继续发放生活费,并缴纳社会保险直至退休。

当时的规定中,只是规定了生活费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水平。

关于缴费基数问题,其实一般可以双方约定着来。但确实有一部分企业会将职工的缴费基数降低至最低缴费基数,也就是60%的社会平均工资。

按照法律规定的缴费基数,实际上是用人单位上年度发放给职工的工资的月均值。如果是上年度还在正常工作,那么缴费基数应当还是比较正常的。

如果已经内退,按照最低工资发放生活费,即使通过法定计算出来的缴费基数,都会低于最低缴费基数。所以,一般最后几年使用最低缴费基数,并没有违法。但是,刚内退就使用最低基数,这就是不合适了。


暖心人社


内退,也是企业有利润,给予职工的一种照顾!能够在企业内退,也是很幸运的啦!你不用去较真,说什么合法,不合法!

要知道,企业如果没有效益,没有人性化,就是下岗!职工下岗以后,单位不交养老金的,是存在的!在我们这一批人中,许多人都是下岗!像原来红极一时的供销社,现在的单位名称,机构还在,内退就不存在了!

也有的企业单位,效益不好,只发放生活费,养老金,单位不管!你又能够把他怎么样呢?

单位有,自己才有。在一个大家族中,能够看到亲戚之间的单位不同,待遇不同!总之,内退人员,比下岗人员要好!到了正式退休以后,退休养老金,总比内退时候的工资高!


1143160127


内退后企业降低养老金缴纳基数合法吗?实际不是降低养老金的缴费基数,而是降低了养老保险等社保的缴费基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都降低了。

我们讲的内退,就是由于没有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无法办理社会保险退休,用人单位为了精简富余人员而采取的过渡性措施,其目的就是减员增效,确保年轻职工有适当的岗位,这是国有企业通常的做法。职工离岗休养后,部分企业是发给职工基本工资,但是没有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但是职工的五险一金仍然由原单位缴纳。社保的缴费基数在岗职工是按照本人实际工资的比例来缴纳,由于内退职工只有基本工资,所以工资收入会有所减少,因此缴费基数也会减少,但这从社保法的规定来看还是合法的;有的单位为了照顾内退职工的合理需求,由于按照职工的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缴纳社保,会影响内退职工今后的养老金待遇,所以不是按照本人实际工资的比例缴纳,而是按照上年度的职工的平均工资来缴纳,只要这种缴费基数不低于职工平均工资的60%,也是合法的。

职工内退,本来就是一种非常的措施,社保缴费基数的降低,的确会影响内退职工今后的养老金,这对内退职工是不公平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职工在办理内退时,应当和单位工会进行协商,通过工会组织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职工同意办理内退,为单位做出了牺牲,这本是就是顾全大局的表现,作为用人单位虽然为职工缴纳了社保,但是缴费基数降低了也是合法的,但作为企业,在合法和与合理之间要寻找平衡,如果做到公平、公正,既不损害企业的利益,同时也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其实不是靠简单武断就可以做出决定的,需要综合考虑各方的权益,这样既可以实现企业减员增效的目标,也可以让员工安心内退,促进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这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真正体现。

综上所述,内退后企业降低了社保的缴费基数,其实准确地说不是降低了缴费基数,而是由于内退职工实际工资减少而降低了缴费基数,企业的这种做法很难说不合法;作为内退职工只有和企业进行协商,看如何通过变通的方式,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不会因为内退而受到影响,这是内退职工和企业都需要共同考虑的。


帮兄爱唱歌


内退适用于企业改制,由企业自主确定

内退的工资及内退后的福利待遇由企业与个人书面形式约定

一旦形成书面材料,用人单位一定要遵守执行。

中途变卦,须双方达成一致。

如果,未能达成一致,个人则可以中止内退,恢复在职身分

内退的有效性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终止

内退做为一种减员分流增效的措施,在公务员系列事业单位都在运行。


颂戈44341677


什么是内退?内退是企业依据国家政策制定的一种管理经营的企业办法,所谓的内退就是职工在不提供任何劳动付出在企业享受一定的职工待遇,待岗等退休的政策。由此内退职工在企业上享受什么样的待遇这是职工与企业协议的结果。在内退职工社会保险待遇问题上,因企业职工的社保费用是按照相关法律政策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按规定企业职工的社保费用是按照上年度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缴纳的。所以在内退职工的社保费用缴纳上不存在降低社保缴费基数的问题,更不存在合不合法的问题。


泥牛n


楼主你好,内退以后企业降低养老金的交费基数合法吗?当然内退以后企业单位降低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正常的,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你内退之后,本身你的实际收入待遇是有所降低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内退之后是由于企业单位来给你发放这个工资待遇的,而不是按照你在职期间的一个工资收入的!

所以说这样一来,对于你本人来讲,你的实际收入是有所降低的。那么也就意味着你的社保缴费基数降低就不足为奇了,因为社保缴费基数就是根据自己的工资收入来决定的,自己的工资收入在降低的一个前提条件下,那么社保缴费基数的降低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说我觉得是合情合理的。

而且作为内退职工来讲,实际上这个时候,你虽然是内退职工,但是一般情况下内退职工的年龄都是比较小的,所以说这个时候还可以给自己另外找一份工作,以此来增加自己的额外收入,所以说社保缴费基数降低,虽然可能会影响到你今后退休金的待遇,但是累计缴费年限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它影响的只是你,部分退休金的收入可能最终也最多会少几百块钱,所以说对于自己来讲,其实影响并不是特别大。


社保小达人


楼主您好,内退以后企业降低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本身内退是企业单位内部的规定,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作为内退职工来讲,他实际上并没有给所在的企业单位创造效益,所以说也没有实际的一个工资性收入,而是根据内退员工的一个工资性收入发放待遇的。

所以说内退员工工资性的收入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所以会降低自己的社保缴费基数。这也是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只要在劳动合同关系没有解除的时候,那么作为工作单位来讲,就应该承担自己员工的社保交费,但具体社保交费按照多少来进行,就要根据自己本身员工的工资待遇来交。

只要是所对应的社保缴费基数,没有低于员工本人的一个工资标准,那么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如果说低于员工本人的工资标准,那么是不符合社保缴费要求的,这个时候应该提高到员工本人的一个工资标准,比如说内退的工资标准是5000元,那么就应该按照5000元的标准来缴纳社保待遇。


懂社保


合法的。

现在基本没有内退了,都是搞病退,很多人有意见的,相当于没到退休年龄就不用来上班了,工资按照企业内部的规定照发,会降一点。

比如原来领导职务转为非领导职务。

对很多普通职工来说,能够内退很不错了。

内退后,由于工资降低,所以养老金缴纳基数肯定会下降,是合理合法的。


谈笑阁


社保基数是参保人上年月均收入,内退了,你的收入降低了,社保当然降低了。这有什么可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