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让班主任聘任各科老师,成绩考第一的老师反而落聘了,你怎么看?

春来花自青246


由班主任选聘各科教师,这是学校扁平化管理的一种方式,也是将管理权力下放,增加主人翁责任感的一种形式,班主任直接选聘各科任课教师,这样可以增加团队的凝聚力,通过增加员工压力感的方式,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我们这里的民办学校多采取这种管理形式,先由校长选级部主任,级部主任直接选聘班主任,班主任再定任课老师,各级部之间都有严格的评比制度,级部主任直接对校长负责,如果那个级部在评比当中落后了,不仅仅是面子上难堪的事情,级部主任要降级的。当然级部主任和班主任也不是白干的,每个级部主任每年的奖金要比一般的老师多一万多块钱。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当然也不能有负使命,所以他们会很慎重地选聘老师,争取使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达到最大化。先说两个这方面的事情:

某单位,每个学年都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双向选择,班主任有权选择自己中意的教师,任课教师也有权选择班主任。但一般情况下,只要不发生意外情况,本年级的教师会继续留在本年级,班主任也不会随意地更换任课教师,随着班级走。有一个年龄大一点的教师,却每个学年都会落聘,校领导不得不每年重新给他安排班级,从新学生带起。老师成绩很好,人品也很好。究其原因,就是这老师刚刚有了二胎,孩子小,家里事情多,经常请假,而这所学校是经常需要加班的,有时候上面来检查,每天加班到晚上十点多,能够持续十天半月的。而这老师孩子小,没法加班,班级工作就照顾不上了,班主任肯定想找一个得力的帮手,而她经常请假,班主任就不愿意和她搭伴了。

在以工作为重的环境中,外部的条件也可以成为限制自身的原因。成为别人选择你的条件之一。正如很多的单位都不愿意找女的,究其原因 ,就是女的需要怀孕养孩子,而这些都会在别人看来是耽误工作。

前几天,我外出参加了一个出版社组织的活动,需要我们给某一部图书审稿,一组八个人,我任组长,都是从全国选派的骨干教师,按理说素质都很高了吧,但我确实感觉到自己工作的压力,组织方给我们找好了工作的地点,就在一间小会议室里,有投影,有电脑。可以将稿件投到大屏幕上,集体审稿。只是空调不是很给力,屋里有点热。有两个教师是来自一个地方的,年龄偏大一点,其中一个一直嚷嚷着要到宾馆房间去审稿,说这房间太热,声音很大。还鼓动别人一起反对在这里审稿。在我准备打开投影,电脑的时候,她就一直阻止我开电脑。因为对设备不是很熟悉,动作稍微慢了点,她就一直在嗤笑,不过来帮一下忙,还打横炮、使绊子。虽然最终在我比较严谨的要求下,工作顺利圆满完成,但作为组长,心里还是有点疙里疙瘩的。组织者说,下一册的图书编写工作还是由我们完成,由组长指定人选,说实话,我是真不愿意与那位姊妹搭档了。

在一个团队中,情商是很重要的,良好团队意识,对他人的尊重可以为自己加分,也会使自己成为团队中受欢迎的人。


相当可见,这种扁平化管理模式,比较注重团队力量,注重同事间的合作。对于情商的要求比较高,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到其他人的感受。

初中学校让班主任直接选聘任课教师,成绩第一的反而落聘,我认为有可能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个性太强,与人不能友好合作,影响团队的凝聚力。作为一个团队,首先要强调的是团队的团结,整个团队要有凝聚力,如果个性太强,总是不愿意听别人指派的任务,总是对所布置的任务指手画脚,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时间长了,会影响到团队的团结。这样的人一般不受欢迎的。所以,在一个团队当中首先要从大局出发,收敛自己的个性和脾气,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到集体当中去。

2.家庭、年龄等外部因素牵扯工作太多,不能很好地兼顾到工作。正如我上面说的例子,家庭或者个人的原因,经常请假,耽误工作,在一个班级中,一人请假,别人就得代课,一节两节还可以,如果经常这样,势必引起别人的不满。我以前的同事,就是这种情况,人挺好,工作能力很强,就是动辄请假,头疼感冒请假,孩子生病请假,老人住院请假,一刻也不将就。时间一长,组里的人就都很头疼,再安排工作的时候,有人就提出来,她在我们组里可以,但一定要嘱咐他别在频繁请假了。

有些年龄大的老师,有工作经验,成绩往往很好,但年轻的老师往往不好意思支使他,如果自己再不自觉,对于年轻的搭档来说,这简直就是累赘了。再重新组合的时候 ,肯定不是首选。

外部的条件和自己平时工作的态度,会成为别人与你搭档参考的对象。

3.工作中不考虑别人感受,过于强势,已经严重影响到其他科目的教学。我原来在另一所学校,曾经就有这样的同事,工作当中过于强势,要求学生很严,抢课、拖堂、疯狂布置作业,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都在学他那一科了,他的科目倒是第一了,其他的科目考得是一塌糊涂。一个班级中从来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过于强势,严重影响了其他科目的教学。这也是不受欢迎的。

还有的老师,个人主义严重,本来一个良好的班级是老师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非得强调自己的作用,对家长说什么,这个班级多亏了自己,某某同学的进步都是自己的功劳,如果不是自己的话,早就完了。那个老师怎么怎么不行,这个老师怎样怎样,反正不说别人的好话,与这样的人决不能搭伴。

不注重别人的感受,过去强势,或者个人主义太严重,这些都是不受欢迎的。

4.与班主任脾气不和,有私人恩怨。尽管我们强调不能以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中,不能以个人的恩怨影响工作,但现实生活中,这种不受影响的人确实比较少,人们在工作中,首先考虑的就是与这人脾气能不能合上来,有没有过节,如果有的话,会影响到工作的问题。如果以前与班主任脾气不和,闹过矛盾,肯定心存芥蒂,不再聘用,不选择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5.校方不喜欢,有所授意。

本身校方就不喜欢这个人,想让这个人挪一下工作,不便亲自开口,于是专门授意,让其在聘任中落聘,以达到给这个老师调整工作岗位的目的。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个猜测。

别认为你考全校第一就能够得到聘用,工作能力是一方面,与人相处是另一个方面,其重要性甚至远远超过工作能力,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态度永远比能力重要,情商永远比智商重要。在工作中情商会占到80%,而智商仅仅会占到20%。

这个例子就是最好的说明。

当然,扁平化的管理尤其优势,比方说有利于团队的凝聚力,可以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将管理的压力下方,更加有效地管理。我认为这种管理也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如果管理不善,往往会形成人浮于事的局面。这种管理,如果没有硬性的考评指标,看中谁就选谁,愿意聘任谁就聘任谁,看不服谁就不用谁,那么很容易造成人浮于事,奉承话满天飞的局面。大家都热衷于拉关系、套近乎。对于工作却放在了其次的地位。人们在人情方面牵扯太多的压力,也会严重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考第一的老师竟然落聘了,这老师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但毕竟他工作出色,成绩突出,这个应该在考评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才行。

所以,这种管理制度,必须具有严格的考评作为后盾才行,你可以有用人的权力,但你必须做出成绩,我最后要的是成绩,如果你有了用人权,却没有做出成绩,首先怀疑的是这个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用人是否本着公平的原则。

2.用人不能一刀切或者一言堂,应该有一套严格的聘任标准和制度。不能仅凭班主任的意愿就决定一个老师的聘任与否,班主任的意见可以参考,但绝不能搞一言堂,更不能搞一刀切,仅凭自己的喜好就决定别的老师的去留 ,这也是不科学的,应该有一套严格的聘任考评标准,最好这个标准可视化、具体化。具有可行性。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更好地将精力放在工作上,而不是总是看别人脸色,仰人鼻息过日子。

3.应该给别人改正的机会。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存在失误和不足,没有人能够做到十全十美,我工作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遇到过一个人在工作中没有出现失误的,所以,让别人工作那么完美,就是苛刻。存在不足不要紧,给人改正的机会,不能说解聘就解聘了,这是不人道的。

4.事关饭碗的事情,都是大事,应慎重对待!很多人都是用自己的工作来过生活的,有一大家人需要供养,如果丢掉了工作,意味着一个家庭陷入困境,所以事关饭碗的事情一定要慎重对待,一项制度很容易实施,但对人的一旦形成伤害,往往就是终身的痛和仇怨。还有,即使落聘以后,学校给安排到别的工作岗位,也很有伤于自尊,被人赶出来的名声着实不怎么好听 。所以,对待岗位的去留,一定要慎重对待!



语文在线


这种经历我亲身体会,在我工作那些年了,搭配过很多老师,各式各样,有的很会带班,把学生带到班风好,尊重每个科老师,有很强的集体凝聚力,结果就是孩子品学兼优,各科平衡发展,偏科现象很少。前年碰上一个班主任,带班风格很彪悍,一点不如她意,那就大发雷霆,在这样高压下,这个班学生看到她就是100%的老鼠见到猫,大声不敢吭,气都喘不匀那种。那么,她的班,表面看起来很规矩很安静。可是我总感觉到有问题了,第一,学生没有活力 ,不活泼,笑容不多见,木讷,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第二,没有想象力,担心说错了挨训,干脆不说,每次上课没见什么人开口说话,提问题时候,个个低着头,不思考也不问。第三,随着每学年课业负担加重,很多学生都把精力投到该老师的课程去,因为稍微有点差错,呵斥,罚抄100遍,罚扫地,等等,所以其他科就是随便应付,学多少算多少,作业经常收不齐,问为什么,很多都说我做完那个科作业后太晚了,没时间做你这科,也就是说我这科可以不学,只能学那个科的。唉,无语。最后结局也是其他科老师成绩很悲催,她的好一些。


规律非常5354


校长负责制下的所谓班主任聘科任,实际上就是一种形式,都让班主任说了算还要校长主任干嘛?

至于小编说的成绩第一的教师落聘的事也是常有的,但并不一定是班主任不选他(她)的。

我们学校的语文李老师是高级职称,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辛辛苦苦完成了初一,初二的教学任务,但到初三时落聘了。

原来是我们学校的语文季老师的儿子在李老师的任课班级,季老师以为了看管自己的孩子为名找到了负责教学的校长,校长同意了,在竞聘现场(都是班主任)暗示几句话,结果老实巴交的李老师落聘了。李老师去问教务主任,主任说:“都是班主任选票决定的,你票数不够,季老师比你票数高,何况教师要教自己的孩子,学校也会优先考虑的,要不你找校长去”。

就这样一位成绩总是第一的李老师落聘了。

告诉大家,其实班主任聘科任,比如语文科,今年20个班,需要10个语文老师,但现在应聘的是11个人。怎么办,由各位班主任选票,先选掉一个,你说残酷不?被选掉的不一定是差的,也不排除成绩最好的科任老师,这里有好多玄奥的东西和复杂的关系。

如果成绩好的落聘者去找校长,校长就说,我们是综合考量,你还得从自身考虑一下,是不是还存在什么不足啊,比如家长是不是对你有意见啊?学生对你的满意度达标吗?在同行中的人际关系怎么样啊?……等等。

就是这个样子,懂了吗?





风逐月影3


现在有好多学校会采取这样的方式,就是让校长来聘年级主任,年级主任再来聘班主任,最后再由班主任来聘任科任教师。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各方面表现以及成绩优秀的老师,肯定是大家都想要争取的。特别是教学成绩很优异的老师,那么不管是领导还是班主任就更喜欢了,毕竟在学校里面教学成绩才是第1位的。

所以考试成绩能考到第一的老师,落聘的可能性应该是非常非常低,或者是没有的。那么这样的老师为什么会落聘呢?

一般情况下,原因肯定就出在这位老师自己的身上。

像我们学校,就像一位老师,很多老师都是不喜欢跟他搭班的,为什么呢?

一、这位老师为人非常势利,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

  • 对于这位老师来说,那就是成绩大于天,成绩好的学生他就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而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会各种排挤,甚至利用各种方法来劝说学生转学或者是转班。

  • 而对待老师,一些跟他有竞争关系的老师,就经常会受到他的明枪暗箭;而一些教学成绩不是很突出,他认为对他构不成什么威胁的教师,又会各种瞧不起和鄙视别人,甚至都不愿意和别人搭班。

二、做事情也不够光明磊落,经常会在背后告别人的黑状。

  • 这位老师平时看着挺和和气气的,跟谁说话都是笑嘻嘻的,但是在背后可不是这样。经常会有意无意的,在领导面前说别人的不是,或者是把其他老师所犯的一些小错误直接告诉领导。

  • 其实在工作当中,谁都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我觉得同事一场,有些问题直接提出来就好了,真的没有必要背后去告状。
  • 好多老师都被他告过黑状,而且一些老师在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都特别莫名其妙。就是:他怎么知道这个事情,为什么这么一点点事情也要去跟领导说,直接说不就完了吗?

三、平时非常喜欢争名争利,而且也会使用一些小手段。

  • 很多同事都说,每次到评优选先进的时候,都是这位老师笑得最灿烂的时候。那段时间,他更是对任何人都客气的不得了,热情的让你难以接受。

  • 当然,在学校里面想要争取一些好处,光讨好老师是不可能实现的,还得讨好领导。所以平时都是想方设法的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领导来看,顺带着也不忘记踩低一下跟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同事。

所以这位教师就是,在他担任班主任的时候,很多同事都是不愿意跟他搭班的。而在他走上领导岗位以后,不担任班主任了,就有更多的同事不愿意跟他搭班了。但是由于人家身份特殊,所以是不可能出现近落聘的情况的。


大P老师地理课堂


第六感 观教育:提起学校搞的聘任,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情绪,因为我也因此而受过伤。

二十年前,我们学校就实行过聘任。所谓聘任就是学校领导班子在校长的带领下,到县城宾馆开一间房,大吃大喝以后趁着酒劲儿排除异己的过程。记得暑假里,老校长曾找我谈开学到毕业班任课的事,我也爽快答应了。没想到,开学的时候,校长换了,我也随着被一起聘掉了。关键是新校长曾经是我的初中老师,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啥时候得罪了老师,让他如此无情,狠心聘掉自己的学生而背负骂名。

最后,我才知道其中的猫腻,原来这是“俺老师”敛财的手段,只怪我当时不识眼瞧,没有明白老师的意思,最终没能让他如愿以偿,我却落了个落聘的下场。在他看来我是罪有应得,不上供的代价就是滚蛋!他最终还是毁在自己的贪念里,据听说是出了经济问题被处理了。

我没有因此而高兴,我始终相信古人的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多行不义必自毙!

班主任聘老师,更是人为制造矛盾,拉帮结派,搞小团体。那些一心想着工作不善交往的优秀教师落聘极不正常,本身凸显了聘任的不合理性,存在严重个人主义观念,没有从工作出发,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贤者落聘有了正常合理的原因。

也不能只怪班主任任人唯亲,优秀教师情商不高也是致命伤。作为一个能把成绩考第一的优秀老师,不懈与他们为伍却落了个没人要的下场,也是咎由自取。值得众人思考!

社会是复杂的,适应社会才能立足于社会,这也是生存能力。丛林法则至今仍有借鉴价值,值得每一个人去遵守!优秀教师也不例外。


农村教育那点儿事


对题主的这个问题我很熟悉,我所在的镇有两所初中,离我工作的单位都不是很远,我跟这两所学校的不少老师都有过接触,不少还是好朋友,因此我对他们的工作状态有所了解,他们的学校实行的正是逐级聘任制,即教导主任聘请班主任,班主任聘请各科教师,在聘任过程中,就发生了教学成绩不错的老师落聘的情况。



其实发生这种情况并不足怪,因为既然是人为的,就难以避免带有感情因素,在聘任中,肯定不能排除优亲厚友的情况存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有的老师虽然教学有水平,但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或人际关系紧张,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聘任,试想,谁愿意同一个爱钻牛角尖的老师共事呢。



所以,这种聘任制带有明显的弊端,不适宜全面推行,我认为更好的办法是从德、能、勤、廉各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然后择优聘任。


李康满183397530


学生考试成绩第一的老师反而不会受到其他科目老师的欢迎。
这种情况其实一直存在。


看了下面的回答,有些教师或者非教师没有深入的了解过当下的教育情况。所以认为这种情况不存在,或者这个题目是编的。

确实,让班主任选其他科目老师的情况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就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这样的情况已经出现了不止一次两次——因为这个班级里的学生比较重要!相信有些人不会相信,有的学校(决不是我们学校)会为了某一个学生而单独开设一个社团。比较起来,为了某一群学生而专门组一个班级教师团队也就理所应当了。

一般这种情况下,教师水平一定是作为第一考量目标。

但是,考试分数我们不会拿来作为教师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因为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作为同事,都是了解的。但考试分数真的算不得数。


例子1,某学校X主课的主任常年号称自己班级考试成绩优秀。但她的考试成绩是她私下通过各种方式改过的。事实上她班的家长一直坚持不懈的对她进行投诉。如果是我选择我们班这一学科老师的话,肯定不会选她。


例子2,语文,数学都已经找到了全校最好的老师,但是英语全校最好的老师与前面两个老师有矛盾。那么这也是不适合的。通常情况下,我们私下会对这种情况做出各种YY讨论。比如上课会撕起来啊。什么的。老师毕竟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老师之间也会有矛盾。所以不愿意一起搭班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例子3,老师教学水平很高,但是处事不行。我们学校之前的英语大拿就是这种情况。教学水平很高,公认孩子最喜欢的老师之一。但是课后生活一塌糊涂。随地吐痰,夏天不让开空调和风扇。带着儿子到处蹭便宜。谁都不愿意和她在一个办公室呆着。如果让我组班子把这个老师招进来,那么之前找来的老师都得和我拼命。


说起来。一个教师的好坏要多方面的评量。不能只拿着成绩作为区分好坏的标准。水平固然重要,师德也不能有缺啊。所以看似成绩优异的老师反而不受欢迎,也就成了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章鱼老师就是我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也存在竞争。 以前我们这里也曾经实行班主任聘任科任老师,但是后来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取消了。 没有被聘任的往往是那些教学业绩不突出,缺乏责任心的老师,而成绩第一的老师落聘的现象是不多的。 成绩考第一的老师为什么会落聘呢?

1.老师太过强势,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

有的老师性格非常强势,而且非常自私,在生活和工作中只考虑自己是否方便不考虑别人。

在我任教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让我有些气愤。那年我本来有跟我抬班的老师因为感冒了,在教务处请了假,学校让我代课。 这其实是工作需要,其实我从早自习下到晚自习也毫无怨言。等他感冒好了之后,学校安排我们外出学习,需要他上几天课,结果他却拒绝上课。从这件事情中,我就看出这位老师的强势和自私,与人相处时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2.在工作中缺乏合作精神。

有的老师在工作中我行我素,其他本是好意提醒,就会认为安排了他。布置作业时量大,任务重,学生不完成的就会受到体罚,学生课后往往只能做他们的作业,这样让其他老师不好安排作业。

我朋友曾经给我讲过一件事,让我感觉抬班的老师非常重要。我朋友跟他们的抬班老师一起值周,朋友怕他会忘,于是好心好意提醒他检查清洁卫生,结果却被认为朋友安排了他,还为这事闹得不愉快,我朋友气不打一处来。

快要期末考试时,那位老师每天中午都要安排学生做一张试卷,其他老师想要布置作业,学生就说有**试卷,老师们看孩子很辛苦,也就没办法布置其他作业。但是期末考试不是只考他任教的学科,其他老师的学科也需要考呀。

工作中,如果是两个人的工作,两个人应该相互提醒、相互帮助,而在布置作业时,我们都要为对方考虑一下你的作业布置太多,那其他老师的作业学生该怎么做呢?

3.脾气古怪,性格暴躁,爱嚼舌根儿。

这样的老师大家也不敢与他们抬班。他们动不动就发脾气,而且性格非常的古怪。

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一说就发脾气,把问题想得复杂。私下里还跟人拉小团体,嚼舌根儿。

脾气古怪,性格暴躁,这还可以原谅,毕竟性格是天生的,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变的,但是动不动与别人嚼舌根儿,这就很影响团结了。

一个班要形成好的班风和学风,是需要几个老师配合,不是班主任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老师都要密切配合。如果在性格上太过强势,为人处事太过自私,即使考第一也没有老师愿意给他们合作。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初中学校让班主任聘任各科老师,成绩考第一的老师反而落聘了。

看到这个问题,我马上就联想到了一个老教师。虽然由于地方政策,没有班主任聘任各科老师的制度。但是,每当临近暑期,老师们都会私下里讨论着、祈祷着,下学年千万别被安排和教语文的蔡老师搭班。

蔡老师所教的班级,一定是年级第一的。

虽然蔡老师所教的班级成绩很好,但是这些好成绩是怎么来的呢?她会占用所有的早自习,午自习和课间时间,在班级里面让学生一定要把语文的订正清掉,没有背出来的东西当着她的面过关。

这样的做法,表面上看来的确是非常认真负责的。但问题就在于,只要这个学生的语文有一点作业没有过关,她是绝对不会放手让他去做其他学科的作业的。

即使有老师在自己做班主任的班级里面脱不开身,请班干部去叫某个同学过去听他面讲一下错题,蔡老师也是绝对不会放人的。还会怪声怪气地对别的班级的班干部说,“他语文还没有好呢,怎么能去你们老师那里?他语文没弄好,难道你帮他做呀?”弄得人家班级的班干部总是很尴尬。

蔡老师虽然人在班级里,但是绝对不会管和她学科之外的任何一件事情。

有一次课间,蔡老师在班级里面抓几个学困生的订正。教室的最后面,有两个同学打起来了,同学们看蔡老师在教室里,赶紧向她报告。结果蔡老师头也没抬,“找你们班主任去,我才不管呢。”

就在班干部跑去办公室找班主任的一分钟里,那两个打架的同学,下手重了,其中一个同学撞在课桌角上,破了脑袋。

那位受伤的同学家长对对方同学不依不饶,还要求学校赔偿,这个事情闹得还是比较大的,班主任也因此受到了学校的批评,领导几次非常直接的表示对班主任的不满。班主任觉得,如果当时蔡老师能够过去阻止一下,这个安全事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只要是和语文学科无关的东西,蔡老师都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还有幸灾乐祸的,看热闹的表现在里面。

她会和班主任说,“我就不要做班主任这个位置,老是要处理学生打打闹闹,出事故的事情,烦都烦死了。”

如果学校里面给蔡老师一些额外的任务,她就会请病假以示不满。

当然,老师请病假也是情有可原的,没有人能保证一学期都不生病,生病也不是自己想要的。

但是,每次都是学校加派任务的时候,蔡老师就要请假,也太巧了吧。

比如说,下周要有校领导的随堂推门听课,蔡老师会请一周的假。

有其他的语文老师要做个小手术,住院两周。学校安排同年级组的蔡老师帮忙代课两周,同时上两个班,于是蔡老师干脆自己也请了两周的假。

每次学期末放学需要加班一对一家长接待,蔡老师总会一到中午就说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的要早退,或者干脆当天一整天就不来学校了。

这样的任课老师,即使她所带的班级每次都是年级第一名,你想和她搭班吗?


Wunei妈妈微课堂


据我所知,十多年前就有初中学校实行班主任聘用本班任课老师的做法,当时被大肆宣传为“创新”、“改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片混乱的景象,不到一年便被上级叫停。

首先,现在的教师实行的是全员聘任制。某位老师没有一个班主任聘用他,怎么办?算下岗吗?合理吗?分配到后勤处?还是怎么办?他是在编人员,不上课,工资不少,合理吗?对代课老师来说,公平吗?

第二种情况是某位受班主任欢迎的老师,几个班主任都给他发聘书,他怎么选择?应聘谁?拒聘谁?这不是在人为的制造矛盾吗?假如他愿意多代课,你给不给他发奖金?怎么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学校有钱给多代课的老师吗?

第三种情况是,某位不受班主任欢迎,却是校长最爱的老师,没有班主任聘用他(她),校长先聘用他(她)为班主任,让他(她)再去聘用代课老师。结果还是没有老师愿意带这个班的课,这个问题怎么办?

不用再说了,以上三种情况已经让现在坐立不安了。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聘用制度不完善,学校没有人事权,没有财经权,就不可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聘用制。

我相信,随着改革创新的深入,将来一定会实行教师聘用制的。那个聘用制一定能充分调动教学人员和非教学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教育教学事业的阔步发展,而不是打着聘用制的旗号排异己,徇私情,人为的制造矛盾。

盼望教育改革的春天早日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