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中小學教師晉升高級職稱的難題?

梁大悅1


教育領域創作者認證,求優質回答,謝謝

一,可以按工作量發放講課津貼

按工作量發放也不是全無道理!

我們單位就是助教24元,講師36元,副教授48元,教授60元每課時!考核合格就可以按這個標準發放講課津貼,沒什麼不好!老師們都搶著上課!

二,在一定條件下有效果

當然,這是在一定條件下有效果,近些年學校為了排名,鼓勵科研課題,論文和獲獎等產出,並給予重獎。這種情況下,老師們不願意講課了,一個論文獎勵三千元,相當於100節中級職稱教師上課,有多辛苦,老師自己知道!但一個論文可能一個星期就寫出來發表了!一個課題幾萬十幾萬成百上千萬,一個月就完成申報下來,這都得講多少課時?一個獎勵上百萬,更加吸引教師去做,儘管完成也不容易,但願意去嘗試,而不願意講課。

三,中小學教師必須以講課以及培養學生的活動為報酬支付依據

中小學教師教學生知識,培養情感,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傳遞人類已有知識,傳遞社會文化文明,教課活動,帶領學生實踐活動,都是主業,第一活動,根本任務,除此以外都是副業,必須重視講課數量和質量!必須淡化論文,課題,獎勵,稱號等無用活動和成果!

總之,這樣才能調動積極性,讓教育迴歸本質,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城市教育研究員


自從八六年開始教師職稱評審以來,開頭幾年還算風平浪靜。從一九九二年以來,競爭愈演烈,條條框框也越來越多。學歷,教齡,榮譽證書,任教年級,學年教師評定等等,光是這些硬件就使一般教望而生畏。

我所在的鄉鎮在一O年前有兩所中學,十所小學,每年能獲市級優秀教育工作者的最多一個名額,獲區級獎的頂多不過兩三名,這些名額多半被教育組領導和校長獲得,其餘的人不可能得到。

從九二年到二0O0年十年間,我們鄉一共搞了五次教師職稱評審,每年最多爭取一箇中高。但這幾個名額都被教育組和中學領導獲得,因為他們硬指標的分數比別人高。至於小學教師,本根就不夠資格參加中高評審。因為他們大多數是中專,就是少數大專生,沒教中學,不能參評。

對於高級職稱的評審,我提幾條不成熟的建議。

一降低硬件指標,使一般教師有資格參加評審。

二,縮小高職和中職的經濟差別。高級職稱比下一級職稱要高700一一丨0OO元,這也是教師竟爭高級職稱原因。

三,儘量照顧中小學教獅,名額向中小學教師傾斜,提高中小學教師的積極性。


程世儒


也許是高層不想要教師吃大鍋飯吧!以職稱把教師分成三六九等,會上課的給多點錢,不會上課的給少點,不服你就來評呀!以後大家就奔著錢拼了命的評職稱,本事不行就走關係。最後,評上高職稱了不上課,不評職稱的還是上課,課上多了有一點水平,甚至超過高職稱的教師,於是不服氣:你的技術比我差,憑什麼拿的工資比我高。教師職稱,初心不錯,主要是越走越偏了方向。


撒鷹


要破解中小學教師晉升高級職稱的難題,就要熟悉評高級職稱所需要的條件。目前高級職稱指標為學校教師總人數的20%左右,高中部可以佔到30%,而小學部高級職稱指標相對較少,在10%到20%之間,針對某些學校而言,高級職稱指標的確太少,有的學校兩年才有一個高級指標,這個難題需要教育主管部門擴大高級職稱指標名額。但老師在評高級職稱的過程中需要提前準備以下材料。

一、論文和課題研究。

論文和課題研究是高級職稱評審過程中的一個硬指標,需要提前準備。很多老師都發表過論文,但進行課題研究的很少,主要因為課題研究的時間長,很多老師不知道如何進行課題研究。課題研究分為普教課題和校本課題,相比之下,校本科題更簡單,也更容易結題和獲獎,而普教課題研究的週期長,正常情況下要2到3年才能結題。課題研究過程為選題、立項、開題、研究過程、階段性研究成果、成果報告、結題和評獎,老師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順利結題。


二、優秀證明。

評高級職稱的一個條件就是需要老師有任現職以來至少一個優秀證明,至少是區級以上的優秀證明。很多學校的評優是公開透明的,按照老師的德、能、勤、績等方面進行民主推薦,但也有少數學校的評優是掌握在校長手中的,與校長走得近的人容易被評為優秀教師,平時也很少公開過,這是一種很不正常的現象。


三、公開課證明。

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也上過很多公開課,但評高級職稱所需要的公開課證明是指在區(縣)級以上獲得二等獎以上的公開課證明,這就需要老師多參加競教活動。現在的微格課也能認定為公開課,但同樣要在區(縣)級以上獲得二等獎以上的證明材料。

四、普通話等級證明。

如果普通話水平不達標,同樣不能評為高級職稱。在我們的地區,從2020年起,小學和初中語文老師,普通話水平等級要達到二級甲等,否則不予申報高級職稱。

五、近五年年度考核綜合評分要名列前茅

年度考核綜合評分是反映近幾年來的工作成績,在其他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下,學校會根據近五年年度考核綜合評分由高到低依次確定申報高級職稱人員。如果年度考核分較低,要評高級職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結語:

職稱不但與工資掛鉤,而且還是老師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積極準備相關材料是破解評高級職稱的有效方式。


Lance課堂


怎麼破解?實際完全取決於上層,一個老師,想進職稱,唯有向目標邁進。

輕教學,重證書,唯有如此,才有希望。

第一:課題。

不管你願不願意,課題作為評職稱的硬件,是一定要有的。

你不會,那怕找人代寫,也一定要有。寫好了,還要想辦法找人送上去,不然也得不了獎。

第二:優質課。

不管你善不善於表演,那怕你年過半百,也要努力爭取。普通話要好,形象要好,課件製作水平要高,要有新意。以上只要努力做到,只要有資格參賽,至少三等獎。

第三:榮譽證書。

那怕你成績不好,教學水平也不太高,也不要灰心,只要領導願意給你,總能找到你身上的閃光點的。

領導不給,自己爭取,小地方,2000元要個證書還是很有可能的。和領導搞好關係,以後你評職稱會更方便。

這三樣缺一不可,只要你都有了,你離職稱就只有一步之遙了。只要有指標,你就有希望。

別看這幾樣,小地方的老師,再努力估計也弄不來。

職稱最大最大的弊端一個是指標,另一個就是條件。指標太少,條件太高。

如果指標放開,條件不降,對很多老師來講也沒任何希望。

如果條件降低,沒有指標,同樣也沒任何意義。

但這兩樣要想改變,普通老師是沒有決策權的,決策權在上層。

如果學校每個老師把精力都放在職稱上,是一件極其可怕的事。不再靜心教學,更別說備課批改作業了。老師之間勾心鬥角、互相提防,學校還是學校嗎?

儘快改革吧,不能取消,就放開指標,降低評審條件,讓每個普通老師看到希望,是我們對他們最基本的尊重。

大家說呢?


人生如夢LLH


如何破解中小學教師晉升高級職稱的難題?筆者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應該說,國家實施教師職稱制度的意義是重大的,設計是科學的。然而由於一些學校在執行過程中出了偏差,導致老師對高級職稱評審怨言頗多,呼聲高漲。

比如2016年職稱評審制度改革後,雖然淡化了論文條件,可是卻突出了業績條件。怎樣證明你的業績呢?就是看你獲獎的級別、獲獎的次數,考核的優秀次數。學校初步評審也是按業績條件把符合條件的老師積分排名。

問題是有人為了評職稱而搞課題,為了評職稱而發表論文(說句實話,有多少人是自己寫論文憑質量自然發表的呢),為了評職稱而花心思獲取獎勵和年終考核優秀。

加之多年來高級職稱晉升僧多粥少,埋頭於教育教學的廣大一線老師們自然怨言不少,呼聲高漲。

筆者以為,想要破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借鑑醫護人員職稱晉升辦法。目前醫護人員高級職稱晉升的辦法不是評審,而是考試,且沒有指標限制。考試合格的晉升高級職稱,有多少晉升多少。這個辦法比評審的辦法要公平公正一些。

二、適當降低高級職稱工資和中級職稱工資的差距。當前二者月收入相差一千元左右,這是一些人拼命評審晉升高級職稱的主要目的。

三、改革教師高級職稱制度,使其更加人性化。比如今年河南省的評審變化可謂誠意滿滿,最大的亮點就是提高職評比例,政策上大力向農村教師傾斜,降低職評標準,其中正高職稱上浮30%,其中還規定:晉級高級職稱的教師教齡滿30年(男),女滿25年;晉級中級職稱的教師教齡滿25年(男),女滿20年;這些教師可以不受職稱結構比例限制,還有兩個很有力度的措施:一是“大齡教師直接晉級制度”:年齡滿55歲,男女教師教齡滿30年者,無業績(證書)也可直接晉級,不用評委會評審。二是專家評議環節不人為設置淘汰率、不限制通過率,只要符合評價標準要求的人員全部予以通過。

這樣的改革,對普通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富誠意的大禮包。


三尺講臺一路行吟


如何破解中小學教師晉升高級教師的難題!

說實話,按現行的晉升高級教師的標準或辦法。這個難題無解。

要破解這個難題,必須從根本上改革:

一是職稱與工資的掛鉤太緊密,差距大;二是所給的指標太少;三是職稱評定中的腐敗。

現在的職稱工資分為十三級,意見最大的是一級十檔跳動副高級七檔,工資一次提高800多元。

如果採取公務員的自然晉級的辦法,我想矛盾會有很大的緩解,比如說,三年內,考核合格,由十檔自然過度到九檔,九檔自然過度到八檔,五年內考核合格,且答辯成績及格。晉升為副高級教師。這樣是十一年(如果是有優秀的青年教師,可以按現行的辦法提前晉升副高級)。

同樣的,副高級教師五年考核合格,且完成相應的工作量。自然晉升六檔,六檔在晉升五檔。

這樣自然晉升的辦法。弊端是可能產生慵懶的現象。需制定嚴格的考核辦法。


tangwenmin看教育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中最為突出、也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是晉升高級,由於參評的人數多、指標少、條件要求較高等原因,教師有意見。

對解決這一難題,目前有不少人從不同角度提出改進、破解的建議。近期也有一些省市出臺了緩解性的措施,各方都在努力,但距離真正解決難題還有相當的空間。特提出幾點建議,供決策及有關部門參考。

1.深入調查,制定規劃。教育及人社部門應儘快深入學校一線,對各級各類學校現有教師的職稱結構、實際需求等做認真調查,列出需求清單,並依據國家政策及當地實際制定科學規劃。

2.調整政策,增加指標。增加教師高級職稱指標是破解高級職稱難的關鍵。人社及教育管理部門,要落實國家制定有關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及改善待遇的重要文件,對原有教師職稱計劃等政策作適當調整,增加或追加教師高級職稱指標。

3.體現關懷,給予特惠。可以參照公務員職級晉升的辦法,即對在農村中小學工作在30年以上的、取取得中級職稱的教師,只要考核合格,自然晉升高級職稱;在城市學校工作的教師,教齡達到35年以上的中級職稱教師,考核合格自然晉升高級職稱。對中青年教師仍然執行原有的政策與辦法。

4.調整級差,平衡收入。對現有高級、中級及初級職稱的工資標準做合理調整,縮小各級別之間的工資差距,加大教齡工資比重,減少因職稱級別不同而造成收入差距過大的矛盾。

5.管辦分離,嚴格監督。改革完善現有職稱評審的條件、程序、辦法,引入第三方評價,減少中間環節,加強過程監督,體現公平、公開、透明、科學的原則。

除此之外,要解決職稱增加帶來的所需經費。建議國家把教師職稱調整的經費納入國家教育經費撥款之中,省市政府也應增加投入予於支持。

總之,解決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評審的難題,需要時間,也有一個過程。需要綜合施治,多方協作,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


楊永厚說教育


如何破解,取消就破解了。如果實行考試(其實連考試也沒必要,因為平常有考勤、有名次、有年度考核等)晉職稱,避免人為操作,同時加大對作弊懲罰力度,將是社會的一大進步。現在執行的職評制度,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這項制度弊端越暴露越多,尤其是在全社會高舉反腐的大旗之下,有必要對職評制度進行好好的反思。實行職評制度弊大於利,且滋生腐敗,誘導工作偏向追求證書榮譽,尤其是導致工資收入不平等。由於一評定終身,一旦評上之後,工作積極性銳減,又沒有(也不可能有)相應措施,反而影響大家的工作積極性,使職稱與工作不對稱,職稱不能夠反映一個人的工作情況,甚至走向極端,出現為職評而職評的現象。取消職稱,將會解除廣大職工工資晉升的“桎梏”,恢復正常工資晉升渠道,使社會更加和諧、清明。


天趣齋


既然公務員都可以實行職級與職務並行,那麼我覺得教師也應該實行工齡自動晉級制。就是說,對於教師達到一定的工齡就可以自動進行到下一個職級。

比如說農村教師30年就可以晉升為高級職稱。這在河南地區已經實現。我覺得河南的這一種辦法應該得到推廣,工齡達到30年就可以直接定為高級職稱。

現在很多人都反映晉升高級職稱越來越難,尤其是對於中小學教師來說。把主要的十佳和精力都用在了教學上,但是對於評職稱確實沒有能力和實踐,

因此我覺得對於中小學義務教育間斷的老師來說,尤其是對於農村教師來說。可以進行優惠,比如說達到25年就可以晉升為高級職稱。

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優秀的農村老師,在流汗的同時也能夠得到別人的關懷,畢竟對於農村教師來說,工資待遇水平很一般,而且教學環境比較差,教學的硬件設施比較短缺。

所以應該對於農村教師進行一定的優惠。讓那些農村教師只要在農村待夠30年自動晉升為高級職稱。這也為他們退休以後,給予一定的物質保障和職務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