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傳承,玉汝於成

2012年我曾在一家制版公司,偶見15米長卷《溪山清遠圖》,其以跌宕起伏、蒼茫浩瀚之大美氣象將我震撼!經詢方知,此乃金陵畫家佘玉奇先生所繪。長卷以雄渾壯闊之氣勢,蘊藉秀美之神韻,奠定佘氏寫意山水畫之格局與風貌,堪稱其鼎力鴻篇之鉅作。

薪火傳承,玉汝於成

此後數年之間,玉奇個展頻頻。展會上人潮湧動,觀眾們讚譽不絕。有感於此,我曾寫道:眼見玉奇畫作,似聞田園絃歌。滿目青山碧水,終是文人本色。構思巧拙相依,佈局恢宏大氣。意境空靈深遠,源自筆墨淋漓。遠承宋元古脈,近續金陵新派。打通東西壁壘,取法豈分中外?善用勾線密皴,營運虛實自在。常染淺絳青綠,不廢潑墨重彩。腹有詩書劍氣,意在浩瀚天際。江山代有才人,欣見畫壇玉奇。

薪火傳承,玉汝於成

然而,考察玉奇藝術,人們難以相信,這位筆底錦繡的畫家,竟無藝術院校學歷,亦非丹青世家子弟。佘玉奇高中畢業後,投筆從戎,曾在北京部隊任電影放映員,後任南京長江大橋護橋部隊政委負責政治宣傳。繼而轉業至江蘇省政協從事文字工作,最後調至江蘇省美協任副秘書長,主持日常公務。其事務繁雜,難得清閒,雖供職省美協,卻也只能利用工作之餘自學繪畫,佘玉奇的藝術之路依然充滿艱辛。

薪火傳承,玉汝於成

古今不乏自學成材者。自學須畢其終身,矢志不渝,刻苦勤奮,方可功成名就。如近代大師齊白石、張大千、黃秋園、陳子莊等概莫能外。

薪火傳承,玉汝於成

佘玉奇對藝術懷有宗教般的虔誠與痴迷,工餘步入畫室,揮舞毛筆,精神煥發。此時的玉奇進入了人生第二度空間——其夢寐以求之精神家園。他堅信:“人生須有追求,人生離不開奮鬥,奮鬥自有奮鬥的樂趣”。

薪火傳承,玉汝於成

當年觀看玉奇《溪山清遠圖》,給我以強烈震撼,也給我留下兩個疑問:一是獨幅易畫,長卷難構。作長卷須運籌帷幄,把握全局,瞻前顧後,移步換景。長卷構成要大勢磅礴,細節精微,節奏起伏,韻律迴旋,筆墨統一 ,平中偶奇。作長卷須解決眾多矛盾,然而玉奇處理畫面能做到胸有成竹,舉重若輕。遊刃有度,一氣呵成。其獲垂成之功,實屬不易。而如此全面的藝術修養,玉奇如何修煉而成?二是在創作《溪山清遠圖》前的十餘年間,玉奇所作頗豐,但其藝術水準,較《溪山清遠圖》當有天壤之別。玉奇繪畫技藝何以精進神速?

薪火傳承,玉汝於成

帶著疑問,我與玉奇頻繁交流,深入思考,終於解開以上迷思。那就是:尊重中國畫寫意傳統,博採眾長,與時俱進,形成自我風格。在當今畫壇強調創新卻常常忽略繼承傳統、傷失中國畫寫意精神與寫意畫風之際,研究佘玉奇這個藝術個案,對弘揚中國畫寫意精神,具有現實的意義。

薪火傳承,玉汝於成

當代中國畫寫意精神喪失,根源還是出自教育。現代藝術教育傳授專業知識,重在“樹才”,而傳統教育傳授道統,重在“樹人”。學習傳統文化注重修身養性、讀經明理,繼而“遊於藝”,吟詩、作畫、書法、篆刻,是為陶治性情,以抒情懷。由此涵養出昔時畫家深厚文化修養。

薪火傳承,玉汝於成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而地域文化、家風庭訓、師授口傳,均是其傳播推廣之渠道。 玉奇出生地南通地區,歷來是經濟富庶教育發達之地。百年之前,曾出過張謇這樣具有開明開放意識的歷史人物,其實業救國,興辦教育,開啟了時代新風。佘玉奇1964年出生於此地,可謂得天時地利之眷顧。玉奇的祖父曾開漁行,仗義疏財,積善行德。抗戰時期,他面對日宼刺刀的威逼,成功地掩護藏在家中的新四軍戰士脫險。玉奇的父母皆為教師,誨人不倦育子明理,他們對玉奇的要求近乎苛刻。良好的家風對塑造人的性格影響巨大,玉奇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他自小胸懷大志,奮發圖強,八歲就從父親手中接過文房用具,踏上學藝之路。

薪火傳承,玉汝於成

玉奇是幸運的,他在學生時代曾得到兩位明師指導。南通劉子美先生畢業於杭州美專(中國美院前身),他西畫基礎很紮實,傳統修養又很好,造型和寫意兩個方面都很強。旅法畫家趙無極、著名畫家範曾、袁運甫等皆出自於其門下。玉奇師從劉子美,完成了藝術啟蒙 。後有李效成垂青。李效成先生藝術功力深厚,他相中玉奇,傾囊相授。佘玉奇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中健康成長的。

薪火傳承,玉汝於成

佘玉奇也擅寫作,尤善散文。他從軍及轉業後的工作大多與文字打交道,其善於思考、讀書廣博、寫作勤奮、發表甚多。他擅長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大美,在紛繁的思緒中捕捉靈感。在佘玉奇筆下,大千世界各美其美:朦朧的江南煙雨,縱橫的江河港汊、聳峙的狼山峰影、清脆的蘆蕩鳥鳴,春江花月之浪漫,林沖夜奔之悲愴,俯仰天地,穿越古今……其散文題材豐富,思路開闊,借景詠懷,以事寫心,情景交融,意味深長。

散文是最接近詩歌的文體,而國畫要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含道映物,澄懷味象”。詩歌之功能,散文亦具備。清代範璣曾雲:“作畫與作文同法”。此言不虛,謀篇佈局,取勢造境,起承轉合,作文與作畫則完全同理。

薪火傳承,玉汝於成

當代中國畫寫意精神之喪失,概因當代畫家的文化修養普遍不足。而佘玉奇三十載文牘生涯,修煉得滿腹錦繡,文彩斐然,令其以文法入畫法,使得玉奇作品充滿了文化內蘊與高雅品味。玉奇在散文與繪畫間穿越往還,好不自在!

蘇東坡有云:書畫本一律 。作文作畫雖然理法相同,然而它們各自表達的形式語言,則是需要通過反覆的研習方能熟練掌握。玉奇少年時期在劉子美、李效成先生的指導下,曾將全套《芥子園畫譜》臨摹數通,對傳統的筆墨程式基本掌握後,始臨白雪石,繼臨宋文治,再臨吳湖帆,進而臨清四家,落腳於宋玉麟,然後把傅抱石、魏紫熙、亞明筆墨精神注入其作品之中,觸類旁通,融會貫通,自成風貌。其對歷代大師名家作品皆悉心臨摹,用心揣摩,因其深知“師古人之跡,不如師古人之心”。能師其心,方明其理。舉一反三,法為我用。

薪火傳承,玉汝於成

玉奇長期從事行政工作,辦公室裡不能作畫,然而在其辦公桌的抽屜裡,電腦的硬盤裡都存有大量古今山水佳作的圖象,工作空閒,哪怕片刻,也是他讀畫思索的好時光。玉奇所在的部隊每年都會舉辦十來場筆會,邀請一些著名畫家參加。這是絕佳的學習機會,玉奇每次盯住一位畫家,觀摩其作畫之全過程。他還買過一百多張畫家教學的光碟,經常觀摩研究。劉勰《文心雕龍、知音》雲:“操千曲而後曉聲 ,觀千劍而後識器”,玉奇正是如此,通過大量地閱讀經典佳作和教學錄像,以及現場觀摩作畫,玉奇終於通過形而下的筆墨語言,破釋了中國山水畫的創作規律,總結出一套簡單易行的山水畫創作秘訣,其無論用之於謀篇佈局,虛實處理,用筆用墨,均能藥到病除,迎刃而解。真可謂,高屋建瓴,大道至簡,融古化新,成蝶破繭。

佘玉奇遵循古人“師法自然”,“行萬里路”之教誨 ,踏遍綿繡山河,盡閱時代風貌。其既能寫出塞北山水之雄渾沉著,又可畫盡江南水鄉之典雅綺麗,縱觀其畫,大勢結構,虛實空間,佈置妥當,細察局部,山石樹木,雲氣瀑布,法度嚴謹。

玉奇對人生有著清醒的認識:“在廣袤的宇宙空間裡,地球是渺小的,在歷史的長河裡,個人是渺小的”。故其能夠保持謙虛謹慎的學習態度,通過聽取批評建議,獲得促進其不斷進步 的動力。

玉奇認為:“人間是最好的課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問並不一定是從課堂裡學來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玉奇雖無藝術院校之學歷,然而在社會這所大學裡,其以傳統文化為師,以先賢同行為師,以天地萬物為師,持之以恆,勇猛精進,終登藝術高地。

幾十年來,玉奇從事的是行政管理工作。以“業餘”而成高產優質畫家,玉奇的回答解開謎底:“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這使我想起魯迅先生的話:天下哪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打牌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了”。誠哉斯言!

由於佘玉奇在自修中國畫的道路上,尊重傳統,勤奮刻苦,修養全面,畫風獨樹,其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全軍的書畫展並獲獎,作為國禮贈送外國政要。2016年,與宋玉麟、周京新、薛亮等共同創作完成的山水畫《太湖春曉》,作為第十次中國文代會主題性作品亮相於人民大會堂。2017年,根據中國美協創作安排,與江蘇省文聯主席章劍華合作完成山水畫《日出正東峰》獻禮十九大,作品現懸掛於黨政軍重要會議場所北京京西賓館。2018年1月3日,由中國美協與江蘇省文聯共同主辦的“人間至味——佘玉奇畫展”,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徐裡、省文聯主席章劍華、江蘇省美協主席周京新等300餘人出席開幕式,徐裡先生對玉奇的藝術成就給予充分肯定,引起廣泛的社會反響。

在中國畫寫意精神面臨喪失危險的今天,佘玉奇藝術成長之路與藝術實踐、給了我們有益的借鑑與反思。

薪火傳承,玉汝於成。讓我們祝賀玉奇!

孫元亮/文 佘玉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