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主管总是站在员工立场为他们争取利益,作为高层如何评判中层主管这个做法?

收获人生后半场


判断中层主管的这种做法对不对,不能够一概而论,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

①要看他的争取是不是有充分理由

a,如果其下属工作效率高,任务完成得很好,而待遇又低,或者曾经答应的待遇没有兑现,那这个中层主管这样做没有错,应该给予支持;

b,也有的主管就喜欢“为兄弟们谋福利”,不需要什么正当理由,什么好处都争,这样的情况就要慎重处理,不要轻易答应。

②要看这种争取的结果是多赢还是单赢

公司是各种利益的复合体。一种思维是分钱,各利益相关者从公司这个实体上分到不同的利益,分配方法的不同,导致公司活力与整体利益的差异;另外一种是效益思维,即大家合力为公司创造效益,然后每个利益相关者分到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如果增加员工利益,能够带来团队和公司利益的增加,那就应该鼓励;如果给员工增加利益并不能导致公司整体利益的增加,这可能就属于“分利益”而不是创造利益,就需要慎重。要思考其和理性,对团队和公司带来的影响等等。

③要看这种争取的后果是对公司整体带领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

公司是一个整体,如果只给一个部门的员工好处,其他部门迟早也会知道。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很容易导致部门之间的不满情绪,他们会认为者对高层领导做事不公平,营销到公司的士气和凝聚力。

如果这种好处属于“受之无愧”的,那就应该大张旗鼓地给,而且要作为榜样来宣传,希望大家都像他们一样做好工作,创造业绩,公司会一视同仁地奖励大家。这种合情合理地奖励,应该成为公司的一个制度,让大家知道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会获得怎么样的奖励等等,用奖励制度来代替中层干部的“要好处”会更加公证、透明,减少彼此猜忌,这样才能够达到奖励和引导的效果。


一个好的高管一定要用好中层,中层管理者是“中坚”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中坚,他们要完成公司的各种任务,必须依赖上下级的通力合作。一个好的经理人需要有忠诚的下属。试问下属的忠诚度从哪里来?当然从领导对下属的信任、理解与关照。如果一个管理者不能够为下属争取正当的、应该获得的利益,那这个管理者就很难有忠诚的追随者。没有追随者,其能力就要大打折扣,这样的中层也很难完成公司赋予的使命和任务。

高层管理者应该积极支持中层的工作,包括对其下属工作业绩的奖励,适当的“好处”等等,但不能毫无原则地“支持”,对于那些不合理的要求,要能够拒绝并解释清楚,让他们明白奖励的原则与底线。

中层管理者在公司是“夹心饼干”

公司的中层是承上启下,组织基层人员完成任务的重要环节,但他们经常会处于上面压任务而没有足够资源,对下面的人却没有足够的处置与奖惩权,自己被夹在中间两面难做人的尴尬境地。这时候他们就会权衡到底需要怎么做才能够既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又让下面的兄弟们满意。

对下,他们要软硬兼施,软磨硬泡,要兄弟们把任务按质按量完成;对上,他们也懂得跟老板讨要资源和兄弟们的好处,这样的经理才会做得顺畅。

如果让中层更好地开展工作,是高层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安排任务的时候多听一听中层的想法,尽量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对他们的工作进展和业绩给予及时肯定和奖励等等。这样才会让中层主管感受到对他们的尊重与支持,他们工作顺利了,也容易做出业绩来,而这些业绩当然都是高层主管的功劳。

中层管理者需要高层的尊重、支持和理解

①尊重:

  • 重要工作先听取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再做决定;
  • 尊重他们经过深思熟虑的建议或提议;
  • 尊重他们的人格,只有高层主管尊重他们,他们在基层工作人员面前才会获得尊重。

②支持:

  • 他们工作中出现问题及时给予支援与支持;
  • 创造机会并鼓励他们他们建言,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
  • 对于态度积极的人其工作能力足够胜任的任务,及时授权他们全权处理。

③理解:

  • 理解他们的处境和困难;
  • 通过沟通了解他们提出各种要求背后的根源并分析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对于那些不合理或不可行的,让他们及时理解和释怀;
  • 理解他们出现的各种情绪,并及时引导他们释放和化解,让他们愉快地工作。


中层管理者需要引导和监督

中层管理者是在做高层管理者分配的工作,所以高层需要对任务的来源、意义、要求的资源、可能遇到的问题等给予指导,让他们明白工作对于公司的整体意义所在。

中层管理者的工作思路、方法、技能、团队管理、与其它部门的协调等,也需要高层及时给予引导,有时候要扮演好老师的角色,才能够让他们顺利完成任务。

中层管理者的工作应该始终处于高层管理者的监督之下,通过对方案的讨论,对过程的跟进,对阶段性成果的评估等等来实现对基层的管理和掌控。当然,这种监督的必要性和程度应该根据中层管理者的能力和可靠程度来调整,可以在0~100之间变动。

【回答者】

刘舜才,北大MBA,20年外企高管经验,愿意和大家深入探讨职场、管理、营销问题与案例。

如果觉得本回答对你和你的朋友有用,请关注本号并“点赞”、“转发”、“分享”和“评论”。

谢谢鼓励与支持。


刘舜才

2019-06-03


管理与销售智慧


作为高层,肯定是反感中层主管的这种做法,而且这种做法也不对。

一个企业管理者,当然是希望合理分配利益,有效激励员工,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使每个员工感受到公平公正,并自动自发的干活,尽管人人认可的公平公正是不存在的。

现实里,不管高层做得怎么样,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哪个高层愿意给员工留下利益分配不公的坏印象。

而中层主管总是站在员工立场,为他们争取利益,先不说利益是不是员工应得的,这种做法,说得不好听就是打高层的脸。

给人的感觉就是,高层分配不公,或者是没有看到员工的贡献,需要中层主管去争取,才能拿到员工的应得利益(没有哪个员工会觉得利益是不该得的),人为把高层和员工放到了对立面。

基于这种考虑,高层当然不会对中层主管的做法有好感,高层可能还会评价,中层主管没有大局观和是不是在收买人心。

01没有大局观

基层员工站位不高,往往只盯着自己的利益看,这是人之常情。但是高层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员工、不同的团队,还要考虑企业的利益。

同样,高层也希望中层能够站位高,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

如果中层主管成天站在员工立场,为他们争取利益,给高层的感觉就是没有大局观。

02收买人心

收买人心不是不可以,但要为企业或者为高层收买人心,为企业所用才是高层认可的。

如果总为员工争取利益,那不就是把高层推到了对立面,有为自己收买人心、建立小团体的嫌疑。

在为员工争取利益上面,最好的做法就是私下和高层建议,让高层决策,中层只做执行人。争取到了利益,体现的是高层体恤关爱员工,让员工感谢高层,而不是中层主管。

好处有三:

员工得实惠,达到了中层争取利益的目的。员工也都是明白人,跟着中层有肉吃,他们心里明白,也会为中层所用。

高层觉得中层靠谱,有大局观,能站在企业或者高层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他们着想。

得到利益,员工会感激高层。高层看到了激励的好效果,同样的事他会主动让中层做,不需要中层一再争取。

所以,不要总是站在员工立场,为他们争取利益,应该私下建议高层,让高层决策,淡化中层主管的作用,这样才能实现多赢。


自由职路


题主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做为一名职场的填坑者,我也是以管理者的身份经历过一些事情,对于基层管理站在员工层面为员工争取利益的事情事情,我有以下看法:

基层管理的角色转换和认知存在一定差异

我们不谈屁股决定脑袋一样的话题,而是说说普遍存在的现象“基层管理喜欢给员工开脱抱不平”。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讲,一线操作经验丰富,换句话讲很多事情他们非常理解一线员工,能以同理心对待对方。但是,恰好是因为这种“丰富的经验”让他们的视线变窄,许多员工出现的问题觉得“本该如此”、理所应当,这样的刻板效应导致了基层管理者习惯性站在员工立场为他们争取利益,甚至于导致管理的原则性缺失,失去了作为一名管理者该有的中正原则。


部分制度的实施困难,必然引起基层管理者的反弹

同样的道理,我们制定制度和方案,通常都是自上而下的;但是我们制度的通过和方案的落实最终由回到基层,自下而上的进行实施。这个过程中,基层管理者需要站在执行层面考虑其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对比现状与制度差异大小,得出结论!因此,就会产生坐办公室的人搞的一套制度在基层不实用,引起基层员工反弹,作为基层管理者自然需要代表员工进行抗争!

总之,基层管理者为员工说话,站在员工立场为他们争取利益比一定是坏事,一个团队的领导者需要有为团队成员负责的态度和能。做为更高层面的管理者,在判定评价他们的行为时,也应该综合考量整件事情的根源,确保管理立场!


仅是路人


对此,高层如何评判中层主管这个做法?有以下供参考:首先作为高层领导要知道,办好一个企业,离不开群体力量,要高度重视干群是鱼水相依的关系,必须下面一班人(各中层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企业高层领导与中层领导的关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献计献策,通俗讲,人心齐、泰山移,由此才能把企业做强、做大!当然作为中层为员工争利益,也要看员工的贡献大小为其主要,也不可能为做一天和尚、撞一次钟的员工争利益,具体高层领导,要掌握事件的原尾,作出对中层主管的评判,假设,生產部门如期完成了生产任务、并产品质量一流,同时也得到客户的任可,卖出了一流的价格,为企业的效益,作发了最大的贡献。再说销售方面的员工,开发市场有功、资金回龙及时。财务部门员工为企业,认真学习有关法规,使企业不走弯路、合理运用资金、并能做好企业开发新项目的预算工作,为企业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还有其他部门的……。

众上述,针对实情、区别划分,大贡献大利益、贡献小利益小一点,就贡献、给利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然而理顺了、想法就一致了,高层应全力支持中层主管的做法。

当然这是本人的看法,如不对请见谅!


正荣


这是一个好问题。只是题干信息量太少,只能试着假设性回答。

前提是中层为员工要的利益是可长效调动员工积极性,能促进公司发展的,那作为公司高层应该给予支持,只是要讲究方式方法。首先,不能有求必应。员工成长要形成体系,充分评估后决定,不能走哪歇哪;其次,不能简单给。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说得很明白,人之所以不满意无外乎两种结果,一是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薪酬、环境等),二是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尊重、认可等)。而且有趣的是物质激励的长效性远远不如精神激励,所以要先搞清楚员工到底不满意什么(中层代表员工的发声只是一个方面),方能对症下药;最后,是几点务虚的建议。一是重视企业文化,意识形态的东西是最能洗脑的,要让公司上下看到公司的强盛生命力,而不是把公司当成“唐僧肉”。特别是中层,因为他们是上下两层的枢纽和通道,一但这群人作妖,那这公司就会拦腰折断;二是关心员工(包括中层)成长,就是我前面说的要建立员工成长体系,你想啊,如果员工看不到未来,那他们图钱图眼前利益当然就无可厚非;三是多和基础员工见见面,自己去听听一线的声音,不要高高在上,小心被旁路,小心把欺骗,高处不胜寒。


鹿75180


嗯,中层拿着不是自己的钱去为员工争取利益。有时候确实不可提倡。有的员工,对他不能太过放纵。

我觉得这个要看两方面:

第一看公司现状。公司如果处于上升期间可以适当容忍。在艰难时期可以严格一些。

第二看人,得利员工明显为了私利,必须严格把关。如果员工平时比较识大体顾大局,做事靠谱,平时要求不多,可以适当奖励。


三袋大菠萝


中层主管应以“将才”适应企业运营模式,高层才以“帅才”引导公司方向。将才应坚决执行指令,前提是士兵,也就是下属信服他。为下属说话是中层主管的工作方式,带好兵的前提。高层若是不懂这个道理,那也不是合格的帅才。一方面不明事理,一方面没有胸怀。这样人不跟也罢。企业中各尽其责才能搞好。


易眼看世


其实哪里的中层管理干部都不好干!

往不好的方向讲,不光要“欺上瞒下”😭

还要受夹板气!

所以问题中提道的中层领导,就做的不错👍

为底下的员工挣利益是对得👍👍

员工看到自己的直属领导为自己挣利益,

当然是拥护他了!🥳

但高层领导会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你们部门贡献的利益是多少?属实吗?值得奖励吗?

🍃🍃把福利,好处给了你们部门,别的部门会有不满吗?

🍃🍃这个中层干部是在为自己挣功劳吗?平时表现怎么样?是不是干活时没他,有好事时,来领功?

说到底,还是这个中层管理干部平时要跟高层搞好关系,否则,总是每次出头去争,会给人留下不好👎印象



HAPPY大侠


明确一点,必须站在公司利益去看待这个问题。狼要啃骨头也要吃肉。但必须获取的资源给团队给公司,通过合理的制度再分配。某公布谋私。


你曾来过我也曾去过


基层员工你跟他谈理想有用么?钱,实惠才是重要的,高层把任务分给中层,中层怎么完成,如何完成你,人性格各不相同,直接领导基层是中层的事,你高层过来指手画脚只会让基层员工更烦人,你怼中层没事,怼基层就是反怼你,特别是基层年纪偏大的行业,高层把握好大方向,中层把握好规划内任务,基层干好自己的活。你能当高层肯定有你过人之处,但你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所以别外行领导内行,让人家看笑话,多少公司被所谓的高管干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