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载机有限,那么为什么不大力研发海上直接起飞的战斗机?

一经发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二战时期就已经有了大量的水上飞机,但性能都很烂。

这是因为,在海上的起降难度非常高,甚至高于陆地的起降。

这是因为海水的原因。

如果普通飞机随意在海上强行降落,其实同撞击水泥地面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水上飞机设计的关键,在于用于降落的沉重浮筒。

这种浮筒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水上飞机的基本性能。

二战时期的水上飞机,基本都是慢速的侦察机或者运输机,也有少量巡逻机。

战斗机是无法搞成水上飞机的,因为浮筒太碍事。

其实,二战中后期的战斗机,因固定的起落架影响机动性,都设计成自动收放的形式。

小小的起落架尚且如此,何谈那么大的浮筒。

如果不用浮筒,采用船型,就更麻烦。

船型机腹有滑水用途、不能设置舱门,由此无法采用机身弹舱;而在机翼上外挂导弹等武器,若进行水上起降,外挂武器也会受到海浪的强力冲击,容易损坏。

另外,即便忽视浮筒问题,还有个降落的问题。

水上飞机的特点,决定了起降时候的速度必须非常缓慢才行。

那么,只有慢速的螺旋桨飞机才能胜任,喷气式飞机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同时,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是比较脆弱的。而海水又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如果降落期间,大量海水飞溅入喷气式发动机,可能会有毁灭性的效果。

水上飞机由于以上的限制,基本都是小型侦察机,或者是类似于蛟龙-600(AG600)这种用于灭火、救援和巡逻的大型飞机。

至于水上喷气式战斗机,对不起技术上还办不到。


萨沙


对于这个假想型问题,正好可以用一个真实案例来回答——F-7型超音速水上起飞战斗机。

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美国康维尔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发的一款水上起飞战斗机。对于这个项目的研发,美国海军的初衷也是对喷气式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的使用还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为此保险起见,就推出了这个水上战斗机项目,目的就是让水面舰艇在战斗过程中可以围出一片安全海域,形成一个水面航空基地出来,从而依靠这些水上起飞喷气式战斗机进行作战。

在这种研发背景中,康维尔公司可谓是付出了很大的技术研发工作量,采用了滑撬式支撑,配置无尾三角翼布局,安装了两台带加力涡喷发动机,通过计算证明,这种水上战斗机最大速度可以达到1.4倍音速。

不过在之后的水面试飞中,这款战斗机虽然可以顺利从水面起飞,但是在水面滑跑过程中依然暴露出机体振动的问题。这一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最终在一次关键的试飞表演中飞机突然解体,最终导致这个项目被美国海军终止。

所以,这种水上起飞的飞机,用作战斗机,尤其是海军使用的战斗机,事实证明还是极其不靠谱的。正因为如此,美国海军之后就专注于研发大型航空母舰,通过改良航空母舰的性能,从而保证舰载固定翼战斗机的正常使用。


——问题就回答到这里了——

对航空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关注老鹰航空吧。

(图片来自互联网公开图片,如侵则删。)


老鹰航空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估计没有哪个国家不愿意研发海上起飞战斗机,毕竟大海总比航母甲板来的大,想怎么飞就怎么飞。不过现实很残酷,二战时期带浮筒上天的水上飞机死的快,喷气式时代超音速水上飞机爆的快。

举几个典形代表,1940年,为满足南太平洋作战需要,日本将手中王牌零式战斗机改为一款二式水上战斗机。飞机以零式为基础,安装浮舟成为水上飞机,不过浮舟所造成的空气阻力增大,因此在机体下方大型浮筒内安装燃料槽以弥补阻力带来的续航力降低。

很明显,改装带来的航程、机动性、载弹量直线下降,原来零式引以为豪的优势全部成了劣势。用这样的战斗机去跟美机PK,留给它的只有坠机的命运。

来到喷气式时代,美国的科技走在人类的前沿大家都可以接受,但是同样在研制水上战斗机的道路上无果而终。康维尔F2Y“海标枪”水上战斗机,美国上世纪50年代的创新产品。

更换了浮筒采用“水力滑撬”设计,在滑水中使用滑撬把机身托离水面,从而降低滑水阻力。1951年,康维尔制造了两架原型机,采用防水机身和三角机翼,起降时依靠从机腹两侧伸出一对滑撬在水面滑水。飞机编号XF2Y-1,绰号“海标枪”。

两栖设计,在飞机减震支柱下方滑撬呈内八字从机腹伸出,末端安装小轮,后机身下方还有一个可旋转尾轮。停在地面时,滑撬完全伸出,飞机后座在尾轮上。

海上使用会导致发动机吸入海水,造成对发动机的腐蚀。1954年,进行飞行表演过程,飞机在一个低空高速通场中解体,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综上所述,水上飞机更适合大型飞机,用于巡逻、救助、反潜等,起降的便利性将赋予它们发挥更强大的性能恢能优势,但绝不是作为战斗机出现。

水轰-5水上飞机

别-200水上飞机


河东三叔


之前在二战中前期,其实还是有很多水上战机的案例的。

这并不是一个十分难解决的技术问题,其实,水上飞机的浮筒对飞行来说的负担其实也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


而从很多二战中前期的大型军舰上我们也不难找出很多携带水上飞机的装置痕迹。

所以说,水上飞机并不难在海面上直接起飞和降落。


但问题来了——飞机在海面起飞降落所配套的补给工作是没有办法在海面上完成的。我们说的飞行甲板其实起飞降落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则是方便补给。

例如向舰载机上装弹这样的事情可就不能靠蛙人来做了,还是脚踏实地的安装才更有保障。


军武数据库


事实上,我们现在有水上飞机,也就是把水面作为起降平台的飞机,由于起降平台不同,所以飞机设计也不尽相同,特别是轮子着陆和浮桶着陆对机身要求大不一样。

目前看来,采取航母舰载机的形式有几大好处。一是可以跑得更远。航母相当于一个海上移动机场,气、电、油……一应俱全,飞机可以跟着航母跑几千海里,然后根据需要起飞作战。如果是水面飞机,就只能凭自己的续航能力,可能达不到几千海里的巡航半径。二是结构相对简单。水上飞机和陆地飞机最大区别是着陆场地。空军飞机上航母相对简单一些,除了加大前起落架和机身强度,增加尾勾等设备,就差不多搞定了。而水上飞机整个飞机结构都必须改变。特别是对于强调高速、高空、高机动的作战飞机而言,带一个大浮桶显然不太适合。三是功能不尽相同。航母舰载机主要任务是对空和对海、对地打击。而水上飞机一般负责运输。特别是对海上目标给予快速补给,当然也可以承担反潜、反舰任务,明显跟舰载机不一样。

总之,舰载机和水上飞机各有用处,都非常重要。是否能两合一,看来还有困难。


看不清楚


这个问题被提及,是提问者没有动脑子的原因。下面如题回答问题:航空母舰被制造的初衷是替代陆路机场而变成海上移动机场!当然了,现代航母升级了,加装了非常多的先进设备,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无论怎么改、怎么变、他的初始功能(海上移动机场)绝不会变!反之:无论怎么简化,哪怕去除所有的枪、炮、导弹,只要它具备移动机场的功能,它就是航空母舰!了解啥是航母,稍聪明点的就能明白,问题提的有点弱智了!水上飞机早就有,早就可以在海里起飞了!但这些飞机出海怎么办?你会说飞过去!目标在海里并且在飞机航程外怎么办?是不是需要一搜大船能让飞机降落、然后补给、加油、供飞行员休息与吃喝?你降落的这艘大船就是航母!我这一个简单的例子都无法抛开航母,更不用说一场战争可能要在敌国临海停留几个月甚至几年了!难道你把所有飞机都放在海里泡着?就目前而言:航母无机场的功能法被替代!只有有一天,一架超音速战机的续航能力达到四万公里以上时,可能不用养航母了!因为这架战机可以在地球上任何一点执行任务并能够在不加燃料的情况下安全返回了!知识点:地球周长约在四万公里左右。


梁勇86304567


为什么没有大力研发海上直接起飞的战斗机,是因为存在可行性不高、难度大、曾经有过深刻的教训等问题。

上图为水上飞机

下面具体说说原因:

一是曾经的水上飞机母舰被证明不实用。

其实在20世纪初,航母刚出现的时候,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航母,另外一个是水上飞机母舰。当然,这两种大型的舰船,都可以称为航母。它们刚开始都是由商船、货船改造而来,排水量不大,甲板的长度也不长,舰载机的数量不多,且为螺旋桨飞机,速度慢、载重量也比较小。基于以上原因,人们就考虑能不能让飞机在海上起降,然后再把飞机搬到母舰上。但实践证明,水上飞机母舰没有现在我们看到的航母实用,于是水上飞机母舰就慢慢退出了战争的舞台。

上图为早期的水上飞机母舰


二是水上飞机的局限性大。诚然水上飞机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起降没有在航母甲板上的难度那么大,安全性较高、对飞机的性能要求不高等等。但水上飞机为什么没有成为后来舰载机发展的主流方向呢?原因很多,比如,荷载不够大,作战效率不高、飞机升空速度慢等。当然最重的一点是,受海况的影响大,如风浪、潮汐、时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大,不利于现代战争对飞机全天候作战的要求。所以现在战争中,除了特殊用途,航母上一般不配备水上飞机。

上图为日本海自第三架US-2大型水上飞机

三是现在的航母可以满足战争的需求。尽管现在的航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把排水量做得非常大,也就不可能搭载更多的舰载机。一般中型航母也就几十架,美国第三代福特级的航母,舰载机也就近百架。从近些年,航母大国美国的作战情况来看,如果航母舰载机不够,一般都是采取多派几艘的做法,比如,海湾战争时,美国就派出五艘航母到作战地区。另外,就是可以想办法增加舰载机的出动频率、提高飞机的性能,现在舰载机性能比水上飞机强很多。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航母作战的效能,从而弥补舰载机数量的不足。

上图为近斯美国海军“斯坦尼斯”号与“林肯”号在地中海组成的双航母战斗群

四是未来航母的发展方向是核动力加无人机。美国人已明确表示这是未来航母的发展方向,目前正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试验,并且已在航母上进行过多次试飞。当有人驾驶的舰载机改成无人机以后,不但成本能降下来,而且可以搭载数量更多的舰载机,机种也会更加丰富,航母的作战效能将会大幅度提高。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以后航母的舰载机不会朝水上飞机的方向发展。

上图为X-47B无人机从“布什”号航母上弹射起飞

综上所述,这就是为什么不大研发海上直接起飞战斗机的原因了。


止戈军是我


在海上起飞,有好几种办法。最高大上的是从航母上一飞冲天,各种固定翼舰载机大多用此法。如美FA——18大黄蜂,F——35闪电,中国的F——15飞鲨……其次是从舰上直起直降,一般是直升飞机,也包括海鹞、F——35B肥电、V——22鱼鹰一类的固定翼可垂直起降的飞机。再就是直接从海水里一飞冲天了。直升机加装浮筒就可实现,固定翼的水上飞机也行。我国过去的水轰5,现在正在研发的AG——600蛟龙,日本的US——2,俄罗斯的别——200等都是。

如果说从海水上起飞,当属水上飞机无疑。在航母未发明之前,海上起飞就用水上飞机。水上飞机有其他飞机不能比的特殊功能,算是飞机中的特种飞机,专干特种任务,有其特别的优势。但和其他飞机相比,有许多比不了,就如羊和骆驼比吃树上的叶子一般比不了,因为各得其技,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不能比!

说到水上飞机的技能,水上起降是专项,它们就靠这个搞饭吃。而其他方面确实有点麻麻地。首先是死重多,要在水上高速起降,要承受水的巨大冲击力,(听说人从很高的地方拍在水面上能把自己拍开瓣了。)因此结构设计上要加强,必然会增重,还要设计船底形机腹,又会加重。造成和陆机比,同起飞重量下载重量偏少。起飞重量60吨的运8载重量能有20吨,而蛟龙AG——600起飞重量57吨,有效载重量只有13吨左右。就是说,水上飞机运输效率不高。

水上起降受波浪影响很大,困难重重,速度受限,大多用螺旋桨发动机,高速战斗机飞行需要的喷气发动机用不了,因为口大容易吸入水花损坏。直到现在只有俄罗斯研制过喷气式水上飞机,别——200就是,机体要大,发动机只能举在背上,机动性不好。战斗机机体小,如何做都不能保证它不变落水鸡,所以大力发展水上喷气式战斗机就别想了。








独孤求烂


关于水上飞机的航空母舰,事实上很早就已经出现了,比如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德兰大海战里面,曾经就有一艘水上航空母舰参与到战争之中。而中国历史上第一艘航空母舰,也就是张作霖购买的那一艘航空母舰,也是一艘水上飞机航空母舰。

都是这一种舰种,很快就被时代所淘汰掉了,被各种各样的正统的航空母舰所取代,当然问题主想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说到底,航空母舰真正称雄的资本是什么?就是它所携带的一些竞赛机,舰载机的实力强,那航空母舰战斗力自然就高,如果舰载机的实力不强,你航空母舰无论,多先进,就永远都会被别人吊打。

所以对比两种航空母舰,我们就得对比两款飞机,它在作战的时候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首先,水上飞机,那当然在水上起飞和降落。你是需要两个大大的浮筒才能够在水上完成这些作业,这两个大幅桶增加了空中的空气阻力,使得飞机的激动不灵活,一旦遇到没有两个浮筒的飞机,那这些水上飞机在机动性上面肯定是要略微逊色于这些从陆地或者是航空母舰上面起飞的飞机。

水上飞机由于在水面降落,他就很容易吸收海水,那么这个海水是具有很高的腐蚀性的,一旦这些海水进入到飞机的关键部位,那飞机就有可能面临报废的危险。(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每一艘航空母舰上面都会有专门的淡水来擦拭那些舰载机的关键部位,这个东西就是用来防止海水的腐蚀性,对舰载机产生危险,水上飞机,海浪一拍过来,那上面不沾一点海水,都有点儿对不起自己。

第三点水上飞机的起飞和降落作业可能有些困难,普通的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面降落以后,由上面的机车或者是人力直接推到一边儿进行维修或者是管理,而水上飞机在水面降落以后,需要用专门的吊车,或者是派专人划着小艇进行维修,这样的话,飞机的起飞和降落作业就有一定的问题,或者是比起这些正规的航空母舰有时间上面的差距,那么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效率大打折扣了,飞机的作战效率也会大大折扣,同等条件之下,对面起飞的飞机比你多,或者说对面维修的飞机比你多,那你也可能打不过对手。


漩涡鸣人yy


海上起飞的飞机不是没有

目前的水上飞机例如蛟龙600就可以在海上起飞,但是海上起飞的战斗机研发成本太高而且不堪用。

首先海上起飞的战斗机就不能采用吊挂式的发动机,只能用背负式的例如A10攻击机,吊挂式的引擎离海面过近如果海水进入发动机,这不光会造成发动机叶片腐蚀的问题,还会造成发动机熄火海浪带出来的海水水滴被发动机吸入。

再者飞机要机身要做成船型结构,为什么要做成船型结构?就是为了这水上滑行,而对于战斗机来说这是一个增加的设计,战机体积载荷有限的情况下还要把载荷分配给机身船型结构,这种多余的结构重量大大影响战斗机的性能。

还有补给的问题,既然是战斗机那么必然载荷很低所以无法,所以每个架次的补给你都要通过类似于补给舰方式的补给,通过补给舰发射管道然后对接然后输油,然后弹药补给更麻烦需要通过小艇安装在机翼下耗时耗力,特别是复杂海况的时候水上战斗机无法起降无法补给,以水上战斗机的机身高度而言轻微的海况就无法起飞,甚至有导致水上战斗机沉没的危险。

还有背负式的发动机设计在战机进行大仰角机动的时候,机身会遮挡背后发动机的进气严重影响进气效率,所以以机动性为主要要求的战斗机不会采用背负式发动机设计,所以以目前的水上飞机的设计方法是无法满足战斗机机动性的要求。

搞的那么复杂还没有直接来航母好用,航母可以抗12级台风水上战斗机4-5级风引起的海浪就足够掀翻它自己,并且补给维修麻烦的要命海上不比航母上,海上的小艇和水上战斗机两个都在海浪中晃,而在航母上舰载机是随着航母同步晃的,补给直接人拿着管道对上就好了不用像水上战斗机还要用小艇运送弹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