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是以无德…怎去理解?

55e4680


最高的德,不知也不宣扬什么叫德,自自然然地符合大道。这是真正的德,即是有德。

下层的德,口口声声宣扬着德,人为痕迹很重,不是真正的德,是为无德。

这句话的核心仍是提倡无为。儒家就是下德。


皓月当空路不迷


这样我们可以理解,上德即上古无名号之君,德大无上,即上德。不德者,言其不以德教民,困循自然,其德不见,故曰不德。下德即有名号之德,德不及上德,故曰下德。不失德者是指其德不见,其功可称。通俗一点即:德行最高的人,不自以为有德,因此就没有德行。德行低下的人,就怕失去得行,因此就没有德行。

老子的哲学观点具有朴素的辦证法,象"祸福相依"丶塞翁失马"等,须仔:揣摩,方能理解其道家真谛。


文心雕诗


这是《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的内容。下面我就将本人的《老子探步》中的解释抄录如下: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为之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⑦,而乱之首⑧。前识者⑨,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⑿;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不德:不贪得。德,通“得”。

②不失德:不愿失去自己的得,即放弃既得利益。

③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

④无以为:无成见。

⑤为之:违反道理。

⑥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

⑦薄:不足、衰薄。

⑧首:开始、开端。

⑨前识者:前面见识的这些东西。

⑩华:通“化”,异化。

译文

上德不贪得,因此有德;下德不愿舍弃自己的得,因此无德。上德不违反道理而且无成见;下德违反道理而且有成见。上仁违反道理却没有成见,上义违反道理而且有成见。上礼违反道理而且没有人响应他,就扬起臂膀迫使人家按礼行事。所以,离开道然后讲德,失去德然后讲仁,失去仁然后讲义,失去义然后讲礼。可见,礼这东西,是忠信淡薄的表现,动乱的祸道;前面见识的这些东西,都是“道”的异化,愚蠢的祸首。因此,大丈夫立身纯厚而不居于浅薄;心存朴实,而又贪恋浮华。历来,都是有取舍的。



王君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同时也是《道经》的开头。

有人认为,上篇以“道”开始,所以叫做《道经》;下篇以“德”字开始,所以叫《德经》。

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

“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因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

“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

这句话的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

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故意用某种行为证明自己的德行,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处在德之下品之类的人,看似处处都彰显德行,处处用德的框架来比较似乎都很恰当,但是事实上却是一个无德之人。

在老子的概念里,上德就是“无为”的德。

老子所说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

具体到德无为,那就是指德支持着实际的社会秩序,使天下大同。此时德是有作为、有贡献于社会的,所以是功于社会的,但它却不因自己对社会有贡献而争处社会之前之上,反而隐藏在社会之下之后。德无为就是德于社会而不居功自傲。

下德自然是有为之德了。有为的定义必然是“生而有,为而恃,功而居”了。

假想我们置身于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在这里到处都能听到关于真善美和仁义孝悌的知识的说教,看到那些导师们谍谍不休,不知疲倦地辛苦宣传,他们要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德,什么是不德,并要求人们遵循着德的标准行为而生活。

很显然当下的人们还过着不德的生活,如果是有德,根本不用到处宣传,也就是如果没有不德现象的发生,也就不会发生规范道德,以正视听的必要。

如今关于德的说教泛滥,必是由于社会中不德现象普遍存在的缘故。

德之所以现身说法,就是为了纠正和补救当下社会的不德之偏。

这充分说明了该社会并未真正实现有德的生活。

所以“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在下德的社会状态里,我们能够学到关于德的知识,知道什么是德,什么是不德。但正是由于在下德的社会里有不德的普遍发生,所以才离不开德的知识和说教。


slx孔雀东南飞


《道德经》第38章定义为“尚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无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一人付出逾万众获益,誉为舍生忘己无私奉献。万众受损只一人占利,贬作私歹心黑损人利己。付出努力虽未见功,却是可歌可泣的行为。不想付出却想获得,是最可悲可鄙的行径。一人之力弱小单薄,二人之力可收助功,合众之力可建奇功,振臂而得呼应则无功不建。因此不以弱小而放弃,不以卑微而嫌弃,不以爱憎而抛弃,不以好恶而遗弃。德行赏善,大过通由怱视小过累积而惯成。行为检点,从小善做起培养善信德行。有担当的人敢于承责而不卸责,勇于实践而不缩首愄尾,崇尚品德剔除溺渍。

(说说:以上注解仅供爱好研读老子道德经学者参考、借鉴、启发!)


55e4680


如同研究所有哲学问题,一定要先定义问题,我看很多当代解道德经,都把“德”当做道德的德来解,岂不一开始就错了?

那么,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从古文字出发,可以看到,德,乃心承于天之所赋,所以,古人也有,得于天之理为之德也的说法。

也就是,心,承得于天,谓德。

心者何也?

乃天地万物于人身之镜也。

所以,古人讲的求德,和阳明子说的格物,是一回事,就是以本心照见万物。

上德不德,说的是本心不偏,不以“得”为“得”,而以“本然”为“得”,心之所得,不往外求,往里看,正心诚意,自然“有得”,是故,“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就好理解了,上德往内求,不求有得,乃求正其本心,下德往外求,求“有得”,求“不失”,本来无有,何处保持?是以“下德不失,是以无德”哉。



郑宇光


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故意用某种行为证明自己的德行,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处在德之下品之类的人,看似处处都彰显德行,处处用德的框架来比较似乎都很恰当,但是事实上却是一个无德之人。

扩展资料

选自《道德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这一章是《道经》的开头。有人认为,上篇以“道”开始,所以叫做《道经》;下篇以“德”字开始,所以叫《德经》。

本章在《道德经》里比较难于理解。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因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

“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



柠檬经典看剧


这是老子道德经三十八章描述的。意思是:德高的人做了有德的事,不认为有徳,德低的人以有德而自居!也可以解释为:德高的人顺其自然而为之,德低的人做事而念念不忘。老子道德经在二千多年就告诉我们:做了有德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做了好事,我是有品德的人,你们要表个表扬我---不是这样。做完就过去了,这才是真正的德,不是作秀。我做了好事没有人看见,老在强调,这是一种境界不高的表现!



为社会正能量发声


上古修道之圣君,居道无而用德一,其德末朴散,其德无上,故曰:上德。

上德圣君以无为为宗,不以德教化子民,尊循自然,子民安居乐业,自作自息,自生自灭,其德不可见,而合于道,故曰:不德。

上德圣君其德合于天地,和气流行,风调雨顺,子民生活无忧,心身健康,民得以全,是以有德。

下德者,其修道的层次不及上德之君。

下德之君的修炼状态,其德二已经朴散为五,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德的完整性丧失,惟恐失其德,为了防止德的流失,行有为之教,子民可见其德,可见其功,故曰:不失德。

下德之君有为,并有意表现他的德治,故曰:无德。

上德之圣君,行无为而治,法道安静,因循自然,无所改而为也,无以为而为也,无所因而为也,无所为而为也。


逍遥谷逍遥


这是老子道德经三十八章描述的。意思是:德高的人做了有德的事,不认为有徳,德低的人以有德而自居!也可以解释为:德高的人顺其自然而为之,德低的人做事而念念不忘。老子道德经在二千多年就告诉我们:做了有德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做了好事,我是有品德的人,你们要表个表扬我---不是这样。做完就过去了,这才是真正的德,不是作秀。我做了好事没有人看见,老在强调,这是一种境界不高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