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是以無德…怎去理解?

55e4680


最高的德,不知也不宣揚什麼叫德,自自然然地符合大道。這是真正的德,即是有德。

下層的德,口口聲聲宣揚著德,人為痕跡很重,不是真正的德,是為無德。

這句話的核心仍是提倡無為。儒家就是下德。


皓月當空路不迷


這樣我們可以理解,上德即上古無名號之君,德大無上,即上德。不德者,言其不以德教民,困循自然,其德不見,故曰不德。下德即有名號之德,德不及上德,故曰下德。不失德者是指其德不見,其功可稱。通俗一點即:德行最高的人,不自以為有德,因此就沒有德行。德行低下的人,就怕失去得行,因此就沒有德行。

老子的哲學觀點具有樸素的辦證法,象"禍福相依"丶塞翁失馬"等,須仔:揣摩,方能理解其道家真諦。


文心雕詩


這是《道德經》第三十八章的內容。下面我就將本人的《老子探步》中的解釋抄錄如下: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無德③。上德無為而無以為④;下德為之而有以為⑤。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後德,失德面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⑦,而亂之首⑧。前識者⑨,道之華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⑿;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註釋】

①不德:不貪得。德,通“得”。

②不失德:不願失去自己的得,即放棄既得利益。

③無德:無法體現真正的德。

④無以為:無成見。

⑤為之:違反道理。

⑥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為強力牽引。

⑦薄:不足、衰薄。

⑧首:開始、開端。

⑨前識者:前面見識的這些東西。

⑩華:通“化”,異化。

譯文

上德不貪得,因此有德;下德不願捨棄自己的得,因此無德。上德不違反道理而且無成見;下德違反道理而且有成見。上仁違反道理卻沒有成見,上義違反道理而且有成見。上禮違反道理而且沒有人響應他,就揚起臂膀迫使人家按禮行事。所以,離開道然後講德,失去德然後講仁,失去仁然後講義,失去義然後講禮。可見,禮這東西,是忠信淡薄的表現,動亂的禍道;前面見識的這些東西,都是“道”的異化,愚蠢的禍首。因此,大丈夫立身純厚而不居於淺薄;心存樸實,而又貪戀浮華。歷來,都是有取捨的。



王君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同時也是《道經》的開頭。

有人認為,上篇以“道”開始,所以叫做《道經》;下篇以“德”字開始,所以叫《德經》。

老子認為,“道”的屬性表現為“德”,凡是符合於“道”的行為就是“有德”,反之,則是“失德”。

“道”與“德”不可分離,但又有區別。因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

“德”是“道”在人世間的體現,“道”是客觀規律,而“德”是指人類認識並按客觀規律辦事。人們把“道”運用於人類社會產生的功能,就是“德”。

這句話的意思是:高層次的“德”不強調錶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層次的“德”,自認為不喪失“德”,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德”。

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會把德行掛在嘴上,故意用某種行為證明自己的德行,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處在德之下品之類的人,看似處處都彰顯德行,處處用德的框架來比較似乎都很恰當,但是事實上卻是一個無德之人。

在老子的概念裡,上德就是“無為”的德。

老子所說的“無為”不是不為,而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

具體到德無為,那就是指德支持著實際的社會秩序,使天下大同。此時德是有作為、有貢獻於社會的,所以是功於社會的,但它卻不因自己對社會有貢獻而爭處社會之前之上,反而隱藏在社會之下之後。德無為就是德於社會而不居功自傲。

下德自然是有為之德了。有為的定義必然是“生而有,為而恃,功而居”了。

假想我們置身於這樣一個社會環境中,在這裡到處都能聽到關於真善美和仁義孝悌的知識的說教,看到那些導師們諜諜不休,不知疲倦地辛苦宣傳,他們要讓每一個人都知道什麼是德,什麼是不德,並要求人們遵循著德的標準行為而生活。

很顯然當下的人們還過著不德的生活,如果是有德,根本不用到處宣傳,也就是如果沒有不德現象的發生,也就不會發生規範道德,以正視聽的必要。

如今關於德的說教氾濫,必是由於社會中不德現象普遍存在的緣故。

德之所以現身說法,就是為了糾正和補救當下社會的不德之偏。

這充分說明了該社會並未真正實現有德的生活。

所以“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在下德的社會狀態裡,我們能夠學到關於德的知識,知道什麼是德,什麼是不德。但正是由於在下德的社會里有不德的普遍發生,所以才離不開德的知識和說教。


slx孔雀東南飛


《道德經》第38章定義為“尚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無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以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譯文:一人付出逾萬眾獲益,譽為捨生忘己無私奉獻。萬眾受損只一人佔利,貶作私歹心黑損人利己。付出努力雖未見功,卻是可歌可泣的行為。不想付出卻想獲得,是最可悲可鄙的行徑。一人之力弱小單薄,二人之力可收助功,合眾之力可建奇功,振臂而得呼應則無功不建。因此不以弱小而放棄,不以卑微而嫌棄,不以愛憎而拋棄,不以好惡而遺棄。德行賞善,大過通由怱視小過累積而慣成。行為檢點,從小善做起培養善信德行。有擔當的人敢於承責而不卸責,勇於實踐而不縮首愄尾,崇尚品德剔除溺漬。

(說說:以上註解僅供愛好研讀老子道德經學者參考、借鑑、啟發!)


55e4680


如同研究所有哲學問題,一定要先定義問題,我看很多當代解道德經,都把“德”當做道德的德來解,豈不一開始就錯了?

那麼,德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從古文字出發,可以看到,德,乃心承於天之所賦,所以,古人也有,得於天之理為之德也的說法。

也就是,心,承得於天,謂德。

心者何也?

乃天地萬物於人身之鏡也。

所以,古人講的求德,和陽明子說的格物,是一回事,就是以本心照見萬物。

上德不德,說的是本心不偏,不以“得”為“得”,而以“本然”為“得”,心之所得,不往外求,往裡看,正心誠意,自然“有得”,是故,“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就好理解了,上德往內求,不求有得,乃求正其本心,下德往外求,求“有得”,求“不失”,本來無有,何處保持?是以“下德不失,是以無德”哉。



鄭宇光


高層次的“德”不強調錶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層次的“德”,自認為不喪失“德”,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會把德行掛在嘴上,故意用某種行為證明自己的德行,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處在德之下品之類的人,看似處處都彰顯德行,處處用德的框架來比較似乎都很恰當,但是事實上卻是一個無德之人。

擴展資料

選自《道德經》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這一章是《道經》的開頭。有人認為,上篇以“道”開始,所以叫做《道經》;下篇以“德”字開始,所以叫《德經》。

本章在《道德經》裡比較難於理解。老子認為,“道”的屬性表現為“德”,凡是符合於“道”的行為就是“有德”,反之,則是“失德”。“道”與“德”不可分離,但又有區別。因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

“德”是“道”在人世間的體現,“道”是客觀規律,而“德”是指人類認識並按客觀規律辦事。人們把“道”運用於人類社會產生的功能,就是“德”。



檸檬經典看劇


這是老子道德經三十八章描述的。意思是:德高的人做了有德的事,不認為有徳,德低的人以有德而自居!也可以解釋為:德高的人順其自然而為之,德低的人做事而念念不忘。老子道德經在二千多年就告訴我們:做了有德的事,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做了好事,我是有品德的人,你們要表個表揚我---不是這樣。做完就過去了,這才是真正的德,不是作秀。我做了好事沒有人看見,老在強調,這是一種境界不高的表現!



為社會正能量發聲


上古修道之聖君,居道無而用德一,其德末樸散,其德無上,故曰:上德。

上德聖君以無為為宗,不以德教化子民,尊循自然,子民安居樂業,自作自息,自生自滅,其德不可見,而合於道,故曰:不德。

上德聖君其德合於天地,和氣流行,風調雨順,子民生活無憂,心身健康,民得以全,是以有德。

下德者,其修道的層次不及上德之君。

下德之君的修煉狀態,其德二已經樸散為五,仁德,義德,禮德,智德,信德。德的完整性喪失,惟恐失其德,為了防止德的流失,行有為之教,子民可見其德,可見其功,故曰:不失德。

下德之君有為,並有意表現他的德治,故曰:無德。

上德之聖君,行無為而治,法道安靜,因循自然,無所改而為也,無以為而為也,無所因而為也,無所為而為也。


逍遙谷逍遙


這是老子道德經三十八章描述的。意思是:德高的人做了有德的事,不認為有徳,德低的人以有德而自居!也可以解釋為:德高的人順其自然而為之,德低的人做事而念念不忘。老子道德經在二千多年就告訴我們:做了有德的事,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做了好事,我是有品德的人,你們要表個表揚我---不是這樣。做完就過去了,這才是真正的德,不是作秀。我做了好事沒有人看見,老在強調,這是一種境界不高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