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自称“朕”,那太上皇该自称什么呢?有哪些相应的记载?

有伱就无求了


咱先说说“朕”字的由来以供周知,话说这个字在秦始皇以前并没有专属定义,在秦王嬴政统一了全国成为了始皇帝之后,开始给各种的事务定规矩,比如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什么的,到了皇帝本人这里,也开始讲究起来,当时的大秦丞相李斯给秦始皇上了个折子,在折子里李斯强烈建议,为了凸显皇帝的威仪,应该把“朕”这个字设定为专属,普天下只能皇帝使用,别人不准使用,这样可以使“天下皆朕、皇权独尊”!秦始皇听闻后欣然采纳之,并且在今后的皇帝圈中普遍的沿用了这个规章制度,并一直到大清朝。

话说中国历史中的皇帝有几百个,但真正能活着成为太上皇的还真没有多少,随便列举一下几位非常出名的吧,比如话儿说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庄襄王赢楚,中间著名的有唐高祖李渊、宋徽宗赵佶、明英宗朱祁镇,但这哥儿三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这个太上皇完全不是自己的意思,是他人胁迫的,所以他们这个太上皇着实没有面子,要说最牛逼的太上皇当属清朝的乾隆皇帝,他由于寿命太长,在自己坐满一个甲子(60年)后,主动兑现承诺,把自己的皇位通过禅让的方式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嘉庆皇帝,然后还举行了禅位大典,但然并卵,禅位后的大权还是死死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他退休后,对自己怎么称谓,倒是还真有记录,比如说,据正史记载在他的一份诏书里这么一句话:一切军国事务。朕仍亲理。嗣皇帝敬聆训诲。随同学习。


所以今天的谜题就揭开了,虽然他不做皇帝了,但他升级成更牛的太上皇了,就像博士升级为博士后一样了,所以他对自己的称谓依然没有任何变化,还是称自己为朕!






老猪的碎碎念


简单来说,得看太上皇是怎样当上的太上皇。

我国历史上有二十余位太上皇,可分为追尊和生前尊封两种,后者又可以分为没当过皇帝太上皇和当过皇帝的太上皇,一般而言,当过皇帝的太上皇都是尊为太上皇帝,虽然名头很类似,权力却差得远了,至少太上皇帝是曾经掌握最高权力的。

被追封的太上皇有两位,秦始皇生父秦庄襄王子楚和老子生父李敬。

秦始皇统一后创皇帝称号,追封父亲为太上皇,同时他将先秦时期人人都能用的自称“朕”规定为皇帝专属,其余人不得使用,否则就是僭越,要杀头的。

至于秦庄襄王本人的自称,当然是先秦时期盛行的寡人,意为寡德之人,表谦虚,秦庄襄王的叔祖父秦武王的志向就是“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

李敬,又名李乾,据《新唐书》记载,他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即李耳)之父,唐朝以老子为先祖,追尊老子为帝,上庙号大圣祖,老子之父也被唐玄宗追尊为先天太上皇。作为一个普通的士,李敬的自称无疑是吾这种,当然,他那个时代“朕”还是大路货,屈原《离骚》中就有“朕皇考曰伯庸”,这句子要是放到秦朝以后写,屈原可以流放了。

生前尊封的太上皇就比较多了

最特殊的莫过于刘太公了,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生父,一直从战国熬到汉初,几十年乱世对他影响不大,要是再活几年,刘邦都熬不过他。

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后,有一件事很尴尬,他是刘太公之子,对父亲行礼是很正常的,可刘太公却又是刘邦的臣子,君主向臣子行礼就很不正常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邦活学活用,把刘太公尊为太上皇,刘太公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活着的太上皇,还是没当过皇帝的。

刘太公的自称肯定不是“朕”,因为那时候礼法比较森严,他没当皇帝,肯定不能自称已成为皇帝专属的“朕”。据《史记》记载,刘太公在给刘邦行礼时,曾说:“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这时候他还不是太上皇,如果刘邦没给太上皇定自称的话,很可能刘太公还是自称“我”,如果刘邦有规定,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但刘太公成为太上皇后再没有值得记录的话,所以我们也不清楚他当上太上皇后自称什么。

刘太公之后的太上皇,都是当过皇帝的,不论他们是主动退位还是被迫退位,名义上他们都是曾经的皇帝,自称“朕”是肯定的,新任皇帝在他们面前也只能自称为臣。

像李渊,是被逼退位的,据《旧唐书·高祖本纪》记载,贞观年间一次宴会上,李渊夸李世民治下的唐朝"当今蛮夷率服,古未尝有。"李世民立刻给老爹戴高帽:“百姓获安,四夷咸附,皆奉遵圣旨,岂臣之力!

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是清高宗乾隆帝,他是主动退位的,退位后仍然把控政权。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帝在退位后中的诏书称“一切军国事务,朕仍亲理,嗣皇帝敬聆训诲,随同学习。”嘉庆帝只是个嗣皇帝而已,不是真正实权皇帝。

当然,“朕”是皇帝的正式自称,一般人不能用,但不代表皇帝不能用一般人的自称,比如“我”、“吾”这些,皇帝喜欢用就用,太上皇也一样。


平沙趣说历史


我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17个太上皇,这些人中有的是沾了儿子的光,从一介平民成了太上皇;有的则是被儿子抢了皇位,被迫让位退居二线;还有的则是主动让位,虽然是太上皇,但是权力仍在手里。

而前几种的称呼恐怕很难再见于史料了,比如说,中国第一个太上皇应该是秦始皇的父亲嬴子楚,也叫异人,庄襄王,但这是嬴政在统一六国后,独创“皇帝”称号后,给自己父亲追封的,所以赢异人没办法自称。

再比如中国第一个活着当上太上皇的汉高祖刘邦的父亲,老头种了大半辈子地,儿子造反成功登基坐殿,把他尊了个太上皇,你让他称孤道寡,估计老头也习惯不了。

而被迫让出皇位的,比如唐高祖李渊,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就被迫退位,做起了太上皇,连政治舞台都没了,最多称个“孤”,或者“寡人”。

而事实上,旧唐书里记载李渊被退位时的那句话,连孤和寡都没有说,原话是:

“善!此亦吾之夙志也。”

一个“吾”字道出了李渊被迫退位的无奈。

而接下来的乾隆皇帝退位太上皇可就不一样了,人家是主动让出皇位,注意,是让出皇位,但却并不意味着让出权力。

事实上,乾隆退位后,依旧“训政”,仍然住在养心殿,其规格和权力在嘉庆之上,太上皇乾隆仍然自称“朕”,谕旨称“敕旨”,奏章上若出现“太上皇”,要高出三格抬写,而“皇帝”二字,则只需要太高两格即可。

可见,乾隆这个太上皇和前面的那些个是不一样的,除了名字和皇帝不一样,其他的权力和称呼依旧如故。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太上皇还是自称朕。

朕这个字就是专门给帝王使用的。太上皇是退位,不是被废位,当然还是帝王啊。

举个例子

乾隆在退位后,仍然是自称“朕”。下面都是他在传位给嘉庆后下达的谕旨:

嗣后凡遇元旦、及朕与皇帝寿辰庆节。

除此以外,乾隆还吩咐过:

一切军国事务。朕仍亲理。嗣皇帝敬聆训诲。随同学习。

由此可见,太上皇帝的自称仍然是朕,这点应该是无误的。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第一位太上皇地——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应该自称什么?

刘邦做皇帝之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尊奉父亲的位份,所以刘太公身边的人还对他说,不能让作为皇帝的儿子拜见他这个人臣。


刘邦前来见刘太公时,刘太公就拿着扫帚在门口恭敬相迎。

刘邦看到后大惊,询问具体情况后才尊封父亲为太上皇。刘太公没有做过皇帝,大概也是不习惯自称朕的。

总而言之,除了刘太公这个特例外,大部分太上皇都自称朕。


HuiNanHistory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这种那个疑问。

历史上有几位太上皇

其实我国的历史几千年,出现过的太上皇并不多,一共有17人,

比如说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邦夺得天下之后,建立汉朝,他的父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世的太上皇,在这之前其实也有,就是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但是这是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的尊称了,那时候秦庄襄王已经不在人世。

还有就是我们知道的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是当过几年的太上皇的。让然这中间还有几位,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太上皇自称什么?

大家知道,皇帝自称为“朕”,影视剧中也经常出出现

:“朕,如何如何。。。”

其实,太上皇也是自称“朕”的,在历史记载中有这样一本书,叫做《旧唐书》本纪第九玄宗下里面记载了唐肃宗登基后,唐玄宗的的一段话。

癸巳,灵武使至,始知皇太子即位。丁酉,上用灵武册称上皇,诏称诰。己亥,上皇临轩册肃宗,命宰臣韦见素、房琯使灵武,册命曰:“朕称太上皇,军国大事先取皇帝处分,后奏朕知。候克复两京,朕当怡神姑射,偃息大庭。”

“朕称太上皇,军国大事先取皇帝处分,后奏朕知*****” 意思大概可以看懂了吧,就是朕是太上皇,军国大事你们可以先去向皇帝禀报处理,过后在告诉我就可以了。

这下大家明白了吗,其实太上皇依旧是称自己为“朕”的。

希望解答能帮到您哦


我是二鱼


太上皇的自称也是“朕”。

朕,是第一人称的代词,意为我。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为朕。《尔雅·释诂》说:“朕,身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就向秦始皇建议将“朕”作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

此后的两千年里,除非是僭越或者中国处于分裂时期,否则整个东亚汉文化圈里一般只有一人能自称为“朕”,即唯一的皇帝。而像朝鲜半岛的历代国王就只能自称为“寡人”或者“孤”,直到1897年,朝鲜王国“升级”为大韩帝国后,其国君才自称为“朕”。


古代的皇位继承,一般是上任皇帝死后,继承人才能登基,才能继承皇位。但有时候遇到特殊情况:继承人继承皇位之后,上任皇帝还在世,这时候就出现了太上皇。

太上皇是已经退位的皇帝。

也就是说,太上皇也是皇帝,皇帝既然自称为朕,太上皇自然也就自称为朕。


例如,《旧唐书》中就记载了唐玄宗成为太上皇之后说过的话:“朕自称太上皇,军国大事先取皇帝处分,后奏朕知。”

意思是,我现在已经是太上皇了,军国大事先交给皇帝处理,然后再告诉我。

再比如《清实录》,《清实录》记载了乾隆成为太上皇之后的生活,其中自然也包括乾隆的自称:“一切军国事务,朕仍亲理。嗣皇帝敬聆训诲。随同学习。”从中可以看出,乾隆成为太上皇之后的自称也是朕。


事实上,除了刘太公,也就是刘邦的父亲之外,其他太上皇的自称都是朕。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比较特殊,他从来没有当过皇帝,刘太公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从来没有当过皇帝却成为太上皇的人,因而刘太公就没有自称朕的习惯。除了刘太公,其他太上皇以“朕”为自称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金兔历史


虽然历史上活着当上太上皇的非常少,不过还真的有相关的记载。古代最著名的太上皇乾隆肯定算一个,乾隆在位60年的时候主动退位,把皇位让给了儿子嘉庆,自己当了太上皇。

清廷的官方史料《清实录》里,就记载有乾隆当了太上皇以后的生活。不过乾隆属于退位不放权,虽然名义上不是皇帝了,但是大权还是牢牢抓在手里的。他的一份诏书里这么一句话:

一切军国事务。朕仍亲理。嗣皇帝敬聆训诲。随同学习。

意思很明白,国家大事还是老子说了算,嘉庆皇帝要随时跟在旁边,多学着点怎么处理朝政。同时里面也提到了关于太上皇的自称,依然是朕。

类似这样的诏书,清实录中记载的还有好几条。从其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太上皇虽然已经退位了,自称却没有改,依然还是叫自己为朕。

而在唐朝也有过这样的记载。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唐玄宗,因为搞出了安史之乱被迫退位,不得已当了太上皇。当时已经当了太上皇的唐玄宗,对外也都是自称为朕的。


漂浮菌


在《资治通鉴·唐纪》里有明确记载:“上皇称朕,命曰诏;上称予、吾,命曰敕”。

中国历史上有太上皇的记载有十几位吧,称呼也不一,主要是看怎么成为太上皇,小编简单来说有已去世被追尊,活着被尊,禅位(被动、主动)等几种。

追尊为太上皇的有第一位正式被尊称的太上皇是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和唐玄宗隔代追尊老子之父李敬为太上皇外没有死后被追尊为太上皇之例,这个就不涉及称呼。

另一类就是生时已被尊为太上皇是汉高帝刘邦之父刘太公,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未曾为帝王却被尊为太上皇的人,但是史料对其记载极少,不好判断其自称什么。

其次就是生时已被尊为太上皇是汉高帝刘邦之父刘太公,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未曾为帝王却被尊为太上皇的人,但是史料对其记载极少,小编也无法判断。

还有一个清朝乾隆,禅位后尊称为太上皇,在皇权的行使上,乾隆仍以“朕”自称,谕旨仍为“敕旨”,而且他还规定:寻常事务由嘉庆帝处理,而一旦涉及军国要事或者官员任免,必须经由乾隆亲自过问;凡是新任的府道以上的官员,叩谢完皇帝后,还要到太上皇处谢恩。

还有其他像李渊,被儿子所迫被禅位的;像李隆基、赵佶等因战乱而禅位的,后期记载很少,基本上生活圈子都固定在某个地方,史料记载不详。


心周心长客91


太上皇作为皇帝的父亲,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一个另类群体。纵观中国数千年的王朝史,皇帝自秦始皇起共有400多位,但太上皇相比之下却寥寥无几,说来说去也不过就这么些人(不包括后来追封的):

刘邦之父刘太公、唐高祖李渊、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明英宗朱祁镇、清高宗乾隆。

之所以两者的数量有着巨大的反差,归根究底还是老皇帝不肯放权。很多皇帝明明在他执政晚期自己早已年过花甲(年逾古稀),这个时候他们听力退化、视力模糊,就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怎么还能治理好国家,造福百姓呢?但是因为对皇权的贪恋,所以大多数人宁肯“占着茅坑不拉屎”也不会让位于后起之秀。 正是源于太上皇这个群体的特殊,才让人们对他的一切愈加好奇,这里题主所提出的问题是太上皇如何自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朕”的历史渊源

秦既灭六国,议君主称号,王绾、李斯等议:“天子自称曰‘朕’”——《史记·秦始皇本纪》

“朕”原意是指舟中之火,后来在使用中逐渐引申出了“我”的意思。本来“朕”作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自我称谓,和“予、吾、余”都差不多,人人可用。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逐渐成为皇帝

的专享。

太上皇自称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朔,举行授受大典,立皇太子为皇帝,尊上为太上皇帝。——《清史稿·高宗本纪》

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皇帝履行“在位六十年传位嗣子”的诺言,禅位于皇十五子永琰,并举行了隆重的传位大典。这宣告着长达六十年的乾隆王朝正式落下了帷幕,也意味着“康乾盛世”走到了终点,从此步入了清朝由盛转衰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嘉庆王朝。

朕於明年归政后,凡有缮奏事件,俱书太上皇帝。——《清史稿·高宗本纪》

但是乾隆毕竟当了大半辈子的皇帝,久在万人之上俯视一切的他会舍得就这么退居二线吗?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早在退位前夕的乾隆六十年十二月,他就已经想好了将来朝政归于谁手的问题,之后又一再向天下人强调自己仍然是大权在握,并不是真正的“归政致闲”,甚至在传位大典刚刚举行十多天后,乾隆在接见朝鲜使臣的时候都不断向他们申明“朕虽然归政,但大事还是我办”,说明自己还是大清朝的当家人,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可以充分看出乾隆的“退休”不过是假客气,是迫于之前承诺的不得已之举,这也注定了他最多只能给儿子嘉庆名义上的皇位,却不会交给他实实在在的皇权。


从乾隆禅位后下发的旨意来看,太上皇即使身不在皇位之上,依然还是可以使用“朕”这个皇帝的专属词汇的。至于那位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特殊的太上皇:刘太公,关于他的相关事迹史书记载甚少(以至于连他的名字都存在很大的争议),他会不会用“朕”来自称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我个人感觉他应该还是不会用的,毕竟人家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八十岁才沾了儿子的光成了太上皇,又怎么会去摆那个谱呢?


棍哥观史


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体系中,皇帝是最大的掌权者,可以做任何的决定,而首次使用“皇帝”这个称号,是一统六国的秦王嬴政,秦王认为自己功绩胜过三皇五帝,所以使用“皇帝”这个称号,来彰显自己超越古今的气概,自称也由“寡人”改成了“朕”。

皇帝的自称是朕,那皇帝退位后太上皇应该自称什么呢?历史上皇帝有数百人,但太上皇却没有几个,一共也就17位,第一位被称为太上皇的就是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赢楚,秦始皇称为皇帝后,便追封他的父亲为太上皇 。

历史上第一个在世的太上皇,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邦平民出身,靠自己的能力一步步走上帝位,刘邦做了皇帝后为了以示孝道,循先例尊父亲刘太公为太上皇,刘太公没有做皇帝便直接就当了太上皇,所以称呼上也没有改变还与以往相同,而历史上最憋屈的太上皇便是唐高祖李渊了。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逼迫李渊立自己为太子,后来李世民觉得还是大权在握的好,继而直接逼李渊退位自己登基称帝,李渊最后的退位诏书写道,“善 此亦吾之夙志也”,这时候李渊是以 吾 自称。

而宋朝的时候曾出现过“二圣同朝”的情况,宋徽宗因金人来犯,为了不当亡国之君,急忙让位给自己儿子,自己当起了太上皇,让位后宋徽宗自称“老朽”,而史上最霸道的太上皇就是乾隆了,乾隆承诺在帝位坐满一个“甲子”便退位,他正好做了60年皇帝,但乾隆退位后依旧把持朝政,亲自打理一切要务。

他曾说过“朕称太上皇,军国大事先取皇帝处分,后奏朕知”,乾隆退位后依旧以朕自称,并且手握实权,嘉庆皇帝是直到乾隆死后才真正的掌握大权,而乾隆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